- 年份
- 2024(7108)
- 2023(10186)
- 2022(8726)
- 2021(7928)
- 2020(6769)
- 2019(15172)
- 2018(14563)
- 2017(28229)
- 2016(15711)
- 2015(17301)
- 2014(17089)
- 2013(16914)
- 2012(15636)
- 2011(14154)
- 2010(14047)
- 2009(13189)
- 2008(13422)
- 2007(12159)
- 2006(10454)
- 2005(9245)
- 学科
- 济(61063)
- 经济(60991)
- 管理(45435)
- 业(43562)
- 企(35301)
- 企业(35301)
- 方法(30468)
- 数学(27249)
- 数学方法(27046)
- 税(21920)
- 财(21700)
- 税收(20470)
- 收(20305)
- 农(17581)
- 中国(14790)
- 学(13932)
- 贸(13494)
- 贸易(13493)
- 业经(13278)
- 易(13136)
- 务(12578)
- 财务(12565)
- 财务管理(12538)
- 企业财务(11905)
- 制(11821)
- 农业(11327)
- 地方(10920)
- 环境(9842)
- 和(9794)
- 技术(9128)
- 机构
- 大学(228563)
- 学院(227429)
- 济(91537)
- 经济(89776)
- 管理(85599)
- 研究(77272)
- 理学(74995)
- 理学院(74132)
- 管理学(72934)
- 管理学院(72515)
- 中国(56684)
- 科学(50732)
- 农(47525)
- 财(47021)
- 京(46943)
- 所(40780)
- 业大(39762)
- 农业(38109)
- 研究所(37334)
- 财经(36831)
- 中心(35069)
- 江(33737)
- 经(33420)
- 北京(28999)
- 经济学(28666)
- 院(27379)
- 财经大学(27261)
- 范(27002)
- 师范(26576)
- 经济学院(26403)
- 基金
- 项目(156342)
- 科学(120960)
- 基金(113868)
- 研究(106758)
- 家(102879)
- 国家(102046)
- 科学基金(85180)
- 社会(68359)
- 社会科(64847)
- 社会科学(64822)
- 基金项目(61050)
- 省(60903)
- 自然(56839)
- 自然科(55525)
- 自然科学(55502)
- 自然科学基金(54541)
- 划(52356)
- 教育(47938)
- 资助(45502)
- 编号(41913)
- 重点(35742)
- 部(34071)
- 成果(33509)
- 发(33054)
- 创(32776)
- 计划(31300)
- 科研(31248)
- 创新(30800)
- 国家社会(28892)
- 大学(28516)
共检索到322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金亮 孔维斌 孙青
人工智能是知识社会中重要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它对经济社会运行格局造成的影响正在逐步深入,也将越来越多地与税收治理的各个层面深度融合,并将推动税收治理从"专业分工"加速向"系统集成"转变,让更加精准的信用测度成为可能。同时,人工智能将助力税收治理走向信用监管,不但有效降低税收征管成本,还会让税收治理结构更加扁平化,并由此影响税收结构的设置,让税收治理模式由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辛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税务领域将拥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纳税人的影响入手,分析了人工智能背景下税务部门在技术能力、组织架构、权力合法性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面临的全新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税务部门要从法律体系建设、组织架构完善、征管流程和纳税服务优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制定应对措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税收治理中的作用,防范和化解应用风险。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税收治理 税收征管 纳税服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书嵘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人工智能投入和产出这个方面测算2003—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程度,构建熵指数(EI)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分化度进行了测度;通过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人工智能对产业分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人工智能发展程度对产业分化度具有显著影响,东部地区的影响尤为显著,但西部地区人工智能发展程度对产业分化度并未产生明显影响;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对产业分化度的影响存在着"先抑后扬"的特征,在人工智能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产业分化度以递减的速率增加,此阶段支持"抑制效应",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达到某一拐点之后,产业分化度以递增的速率增加,此阶段支持"加速效应"。基于此,研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产业分化 产业结构 产业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书嵘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人工智能投入和产出这个方面测算2003—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程度,构建熵指数(EI)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分化度进行了测度;通过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人工智能对产业分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人工智能发展程度对产业分化度具有显著影响,东部地区的影响尤为显著,但西部地区人工智能发展程度对产业分化度并未产生明显影响;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对产业分化度的影响存在着"先抑后扬"的特征,在人工智能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产业分化度以递减的速率增加,此阶段支持"抑制效应",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达到某一拐点之后,产业分化度以递增的速率增加,此阶段支持"加速效应"。基于此,研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产业分化 产业结构 产业经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晓文 孔凡娜
在现今时代,人工智能异军突起,其应用范围扩展到了我们工作与学习的各个领域,会计这一传统行业同样将接受人工智能的挑战。文章简单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传统会计与人工智能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会计行业的发展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会计 人工智能 战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玉芳 吕绪洁
消费升级作为全面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逐渐焕发出新的活力。本文基于2007-2020年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探讨人工智能对消费升级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在样本期间内,人工智能对消费升级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第二,人工智能发展水平越高,其对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也就越明显。该研究结论为“十四五”时期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制定及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党爱
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所需,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此也孕育出了许多新兴产业,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不仅改变了的人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对于会计行业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企业发展的会计目标也在不断进行变化。人工智能改变了会计工作的传统模式,也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也能够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使得会计工作变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准确化。文章从会计目标角度出发,对人工智能给会计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正确看待积极与消极影响,并对会计人员应如何更好地面对人工智能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畅 吕荣杰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对就业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关注。文章采用知识图谱的分析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153篇相关SSCI文献为研究样本进行科学计量分析,对其理论渊源、发展脉络、研究热点进行系统阐述。文章发现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根植于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研究热点包括其影响结果研究、基于常规性模型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及基于劳动力供需视角的影响机制研究等三大方面。文章基于现有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概念完善与衡量、推进作用机制研究、开展中国情境研究等可拓展的研究方向。研究有助于搭建经典理论与新兴研究的桥梁,以期对国内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力就业结构 知识图谱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勤 刘明泽
采用Meta分析方法,基于近年来28篇相关文献的40个独立样本,分析人工智能对就业规模与劳动收入的总体影响,并进一步将人工智能分为表征内生的自身投入和外生的外部引入两个维度进行探讨,运用Meta亚组分析探究潜在调节变量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总体上看,人工智能小幅扩大了就业规模,效应值为0.032;降低了劳动收入,效应值为-0.011。具体而言,技术的投入维度显著地促进就业规模和劳动收入,而使用维度则对二者起到抑制作用。此外,本文识别了行业、地区作为调节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对制造业、发展中国家就业规模的提升作用大于非制造业和发达国家;人工智能增加了制造业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收入,但降低了发达国家的劳动收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丽文 李少帅
为促进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产业加快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高质量发展,从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角度出发,以15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的领先企业为样本,收集样本有关多元化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赋能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是技术层面、数据层面和企业层面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核心影响因素可归结为技术支撑型、数据驱动型、组织变革型、服务生态型和营销整合型5种影响路径,可为不同类型企业增强人工智能赋能创新发展能力提供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畅 吕荣杰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对就业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关注。文章采用知识图谱的分析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153篇相关SSCI文献为研究样本进行科学计量分析,对其理论渊源、发展脉络、研究热点进行系统阐述。文章发现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根植于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研究热点包括其影响结果研究、基于常规性模型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及基于劳动力供需视角的影响机制研究等三大方面。文章基于现有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概念完善与衡量、推进作用机制研究、开展中国情境研究等可拓展的研究方向。研究有助于搭建经典理论与新兴研究的桥梁,以期对国内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力就业结构 知识图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寅
本文结合TOE理论框架,探讨人工智能对审计工作影响的演进逻辑与分析框架。在审计工作从传统的信息化阶段走向数智化阶段的过程中,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模式在组织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对审计工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审计工作的定位、目标、主客体、程序、方法、规范、管理七个维度,构建人工智能对审计工作影响的分析框架,归纳和阐述人工智能对这些维度的影响逻辑。人工智能时代为我国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研究范畴,有助于深入分析其影响审计工作的逻辑框架,为审计工作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也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利秀
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下,空间经济遵循不同的逻辑,需要不完全相同的理论解释。现有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石主要源于马歇尔的"三位一体的外部经济":劳动力池效应、技术外部性、金钱外部性。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已经证明了技术进步也能促进经济活动集聚,但是,智能技术革命与以往历次技术革命相比,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还将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即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下,劳动力池效应可能会减弱,技术外部性和金钱外部性依然存在,但是也将呈现出新的特征。集聚形态和形式将分别呈现为:全球马赛克形态、地理集聚和虚拟集聚的协同演化。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经济地理 集聚 外部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璐 韩文龙 陈翥
人工智能将会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尤其会对现行的就业结构、就业范围和就业质量等产生深刻影响。人工智能对就业具有破坏性的替代效应、创造性的补偿效应和跨期的时间效应。要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以及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结合中国实际,加快人工智能产业的扩大再生产,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强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适应新技术变革的劳动技能;普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教育,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障和工资保险为核心的劳动者保护制度体系,降低劳动者可能面临的生存风险,以便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对中国就业的影响。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替代效应 补偿效应 时间效应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罗鸣令 吴欣
作为人类社会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产物,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利用税收政策来主动支持人工智能发展,成为各国税收学、计算机应用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以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影响为分析背景,拓展分析税收政策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前导性、过程性、保障性税收政策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税收政策 作用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