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2)
2023(1921)
2022(1599)
2021(1393)
2020(1256)
2019(2904)
2018(2866)
2017(6437)
2016(3216)
2015(3826)
2014(3666)
2013(3767)
2012(3633)
2011(3258)
2010(3046)
2009(2718)
2008(2532)
2007(2021)
2006(1514)
2005(1151)
作者
(8135)
(6944)
(6883)
(6533)
(4623)
(3357)
(3251)
(2716)
(2656)
(2451)
(2365)
(2349)
(2200)
(2108)
(2104)
(2040)
(2020)
(1985)
(1981)
(1965)
(1682)
(1646)
(1631)
(1581)
(1554)
(1552)
(1438)
(1405)
(1356)
(1332)
学科
(21191)
经济(21173)
方法(15232)
数学(14736)
数学方法(14694)
(11399)
管理(10678)
(9075)
企业(9075)
(5182)
(3764)
贸易(3764)
(3683)
中国(3652)
(3560)
(3430)
财务(3430)
财务管理(3424)
企业财务(3357)
业经(2958)
地方(2818)
技术(2593)
农业(2546)
(2430)
(2370)
金融(2370)
产业(2281)
(2173)
(2121)
银行(2120)
机构
大学(48856)
学院(47559)
(24859)
经济(24616)
管理(22254)
理学(20259)
理学院(20128)
管理学(19942)
管理学院(19853)
研究(11855)
(10868)
财经(9476)
经济学(8881)
中国(8880)
(8816)
(8520)
经济学院(8311)
财经大学(7342)
商学(6787)
商学院(6745)
经济管理(6293)
中心(6147)
业大(5939)
(5714)
科学(5347)
(5249)
(5217)
金融(5170)
北京(4890)
(4668)
基金
项目(35697)
科学(29525)
基金(28718)
研究(26044)
(23990)
国家(23827)
科学基金(21680)
社会(19087)
社会科(18344)
社会科学(18341)
基金项目(15418)
自然(13360)
自然科(13108)
自然科学(13107)
自然科学基金(12896)
(12892)
教育(12573)
资助(12255)
(10689)
编号(9381)
(9139)
国家社会(8613)
教育部(8536)
人文(8350)
重点(7627)
(7605)
大学(7491)
(7214)
科研(7138)
创新(7111)
期刊
(20253)
经济(20253)
研究(12518)
(8023)
管理(7142)
学报(5816)
财经(5277)
科学(5218)
大学(5085)
学学(4881)
中国(4534)
(4457)
(4430)
金融(4430)
经济研究(4020)
技术(3742)
(3637)
问题(3269)
业经(3019)
统计(2983)
技术经济(2970)
(2766)
理论(2738)
商业(2703)
(2549)
农业(2478)
实践(2451)
(2451)
决策(2290)
财经大学(2284)
共检索到57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亭亭   包雅楠  
数字经济下数字技术如何影响数字贸易是现有研究关注的热点,但对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数字贸易研究不足。利用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指数并结合各数字服务行业数据强度构建“出口国-进口国-行业-年份”维度的人工智能应用水平指标,围绕2017—2020年主要国家人工智能应用水平对其数字服务出口的影响展开理论剖析与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无论是出口国还是进口国,人工智能应用对促进数字服务出口都具有正向影响,在一系列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与一国基于经济层面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贸易效应相比,基于人工智能研发层面的贸易促进效应更显著,其中人工智能出版物的创新知识外溢效应比人工智能专利申请具有更强的数字服务出口促进作用,人工智能人力资本的出口促进作用最弱;除此,人工智能应用对不同性质的数字服务行业贸易出口均有促进作用。机制检验显示,人工智能会通过提升生产率水平与削减贸易成本影响数字服务出口。本文可为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服务贸易深度融合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童精明  代艾玲  高劲松  彭刚  
人工智能加速了新一轮产业革命进程,其是否会引发制造业回流,进而对世界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当前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中国和32个OECD国家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面板模型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进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稳健性分析中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发现作用效果存在明显时滞性。进一步,以外商直接投资和科技创新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借助面板门槛模型发现,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以及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人工智能对进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也会进一步扩大,但不同门槛区间影响效果存在差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晓霞   李恒  
使用2009—2022年工业机器人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与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偏误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人工智能对我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在人工智能集聚区、数字基础设施较好、外商直接投资水平较低以及“一带一路”重点省份等区域,这一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门槛模型的检验表明,人工智能对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质量跨越单一门槛值,人工智能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应由负转正;知识产权保护存在“最优区间”,在最优区间内,人工智能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最大。对此,提出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优化人工智能区域布局以及强化人力资本质量培育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葛顺奇  王秀玲  
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设定数字贸易规则条款,成为全球各个经济体参与数字贸易国际治理的主要方式。基于TAPED数字贸易规则量化数据和UNCTAD服务贸易出口数据,利用多期DID模型和生存分析方法探究数字贸易规则签署对数字交付服务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FTA框架下数字贸易规则签署有效促进数字交付服务的出口;其次,细分条款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不存在明显差异,但类似于“欧式模板”规则签署的贸易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第三,数字贸易规则通过降低贸易成本的渠道促进数字交付服务出口;第四,贸易双边基础环境差异会抑制数字贸易规则的正向贸易效应;最后,数字贸易规则能有效延长出口持续期,且类似于“美式模板”规则的签署更有益于贸易关系持续。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志  程翔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劳动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其对劳动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的效应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定量评估不足,缺少行业层面的经验证据。本文基于Acemoglu&Restrepo(2018)的人工智能技术模型,并引入行业人工智能发展的非对称性变动,从智能渗透和边界延展两方面分析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水平与技能收入差距的影响及机理,并通过2003—2020年中国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水平和技能收入差距具有显著影响。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提高劳动收入水平,缩小技能收入差距。(2)人工智能对低技能劳动收入水平的冲击显著大于对高技能劳动收入水平的冲击。(3)人工智能通过提升高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水平增加劳动收入水平,缩小技能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少勇  黄孝武  吴成亮  
文章利用Matlab软件,运用分段回归和逐步回归方法,实施长短期交替的数据测试,观测了不同时期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动与同层次货币供应间的关系。其结果显示周期性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动与不同周期阶段M0、M1、M2比重变化有关,且呈现影响程度次序涨落的特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之逊  盛明泉  
本文对我国2014~2018年具有代表性的金融业26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效率分解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进行分析,并对其与资产配置规模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总体上,受国内外宏观大环境的影响,DEA-Malmquist指数值呈一个较为明显的下行趋势;从时间角度来看,2016年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值最高,而2018年则最低,呈现先略微增长再逐渐下降的趋势;通过对于金融业Malmquist指数值分解的各项指标分析可知,技术进步指数(TECH)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大,纯技术效率指数、规模效率指数相较之变动则较小,故金融业创新能力对于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资产配置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关系,不管是现金资产配置规模还是长期资产配置规模,其规模的扩大均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现金资产配置规模与长期资产配置规模相比较来说,后者相较于前者来说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阻碍作用更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华  朱玲轩  
通过分解税制要素的K指数,对工薪所得税公平效应进行了改革前后的纵向比较和税制要素的横向比较。研究发现,我国的工薪所得税对社会公平具有整体的微弱促进效应,但2011年的税制改革侵蚀了工薪所得税的公平效应;就税制要素而言,税率和免征额有利于收入公平,社会保障扣除不利于收入公平;在不同收入水平下,社会保障扣除的逆向调节程度随着纳税人收入增加而降低,同时社会保障扣除的不同项目对居民收入分配的逆向调节程度不同,其中住房公积金的逆向调节效应最为明显。因此,今后应重视工薪所得税的公平效应,充分发挥其收入公平分配作用;合理设定工薪所得税的免征额,提高税收累进性;完善社会保障扣除制度,并统筹设计税收与转移支付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春阳  
将市场势力纳入僵尸企业绩效研究框架,分析了市场势力与僵尸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引入国有企业工资效率因子对Lerner指数进行修正,基于2009—2015年Wind金融数据库企业层面的数据,研究了市场势力与僵尸企业绩效的关系,并采用代理变量、sys-GMM工具变量及细分样本对其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市场势力对僵尸企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稳健性检验支持两者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的假说,但在不同的所有制属性、所在区域及负债样本下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宜红  张鹏杨  
文章使用全球反倾销数据库和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以对华反倾销案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法经验分析了反倾销对出口规模和出口价格的影响及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较短时期内,反倾销对被诉国出口规模存在抑制效应,对被诉国出口价格存在短时间的提升作用,然而以上效应在较长时期内均不明显。一般而言,反倾销初裁对反倾销前一期、当期和下一期出口规模存在负向影响,且在后一期负向影响达到最大值;相反,反倾销对出口价格存在正向影响效应,对前一期、当期和下一期的影响大致相同,然而对于两期及以后的影响系数逐渐下降,甚至在较长期间内造成了出口价格的下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寅  刘勤  
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迭代,加速在各个领域应用,并对我国会计工作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基于人工智能对会计工作影响的调查问卷,结合人工智能的技术模式与技术特征,通过会计工作者、会计属性、会计决策、会计伦理、会计主体、会计内容等会计工作维度,研究人工智能对会计工作影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及其数据分析,归纳了人工智能对会计工作影响的研究发现与研究启示:人工智能推动会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使会计工作内容向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审计、金融等“大会计”领域融合,并将会计工作深入供应链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会计工作者出现了“机器人”员工,在利用会计技术性的基础上,使会计决策加速迈入最优决策,并开始考虑人工智能伦理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上述研究为我国人工智能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提供经验证据和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正  陶岚  
文章主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ELM)的简便易于操作的成本预测方法。成本预测过程中影响因素关联性很强,且呈现非线性关系,现有的诸如神经网络成本预测和支持向量机成本预测模型,虽然能有效提升成本预测精度,但是模型复杂,计算量大。文章所建立的基于ELM方法的成本预测模型,不仅能继承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优良性质,而且能大量简化成本预测模型结构,并有效提升模型运算速度。最后实证分析显示,基于ELM成本预测模拟精度较高,且操作简便,运算速度较快,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雪  宋宇  赵培雅  
以新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利用CLDS微观数据与地级市机器人数据匹配形成的两期面板数据,考察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劳动收入以及个人能力在两者关系中的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的影响呈现“倒U型”趋势;个体拥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在面对人工智能职业替代时具备优势,能够减缓其对收入造成的负面影响;人工智能可以显著提升个人能力,尤其是非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劳动收入。因此。要合理规划人工智能布局,重视群体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培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袁绍锋  甄红线  
H股指数期货作为与中国内地股市关联度最高的海外股指期货,它对现货市场的影响是观察沪深300指数期货对现货市场影响的重要窗口。本文基于混合分布假说,分别利用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与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H股指数期货推出前后现货市场内部交易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显示:现货市场交易量与收益率之间不仅存在双向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并且在股指期货推出后,现货市场交易量推动价格波动的能力更强,由此表明H股指数期货降低了现货市场信息不对称,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则低估了交易量与收益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启哲  朱建洲  贾钢  
文章运用上证综合指数对中国股市价格反应行为进行实证检验,以说明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对于未预期的和突发性的信息所做出的反应究竟是适当的、过度的还是不足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我国股市投资者对好消息反应不足的有力证据以及对坏消息过度反应的微弱证据,这些发现同不确定信息假说相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