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14)
- 2023(17272)
- 2022(14216)
- 2021(12973)
- 2020(10734)
- 2019(24497)
- 2018(23826)
- 2017(45625)
- 2016(24782)
- 2015(27554)
- 2014(27702)
- 2013(27628)
- 2012(26003)
- 2011(23405)
- 2010(23752)
- 2009(22008)
- 2008(22239)
- 2007(20215)
- 2006(17909)
- 2005(16552)
- 学科
- 济(116722)
- 经济(116600)
- 业(91591)
- 管理(80868)
- 企(78708)
- 企业(78708)
- 方法(45736)
- 农(36635)
- 数学(36500)
- 数学方法(36172)
- 业经(33758)
- 财(31934)
- 中国(31300)
- 地方(30751)
- 农业(25778)
- 务(22116)
- 财务(22083)
- 财务管理(22044)
- 制(21484)
- 企业财务(20843)
- 技术(20685)
- 贸(20578)
- 贸易(20559)
- 和(19948)
- 学(19906)
- 易(19798)
- 理论(18261)
- 环境(17854)
- 划(17203)
- 策(16623)
- 机构
- 学院(364043)
- 大学(358297)
- 济(152756)
- 经济(149593)
- 管理(139560)
- 研究(125267)
- 理学(118847)
- 理学院(117437)
- 管理学(115719)
- 管理学院(115017)
- 中国(96752)
- 京(77211)
- 科学(76439)
- 财(70305)
- 农(65100)
- 所(64308)
- 江(58242)
- 研究所(57928)
- 中心(57652)
- 财经(55229)
- 业大(53425)
- 农业(50883)
- 经(49863)
- 北京(48855)
- 范(48219)
- 师范(47771)
- 州(46305)
- 经济学(46297)
- 院(45732)
- 经济学院(41998)
- 基金
- 项目(236367)
- 科学(186363)
- 研究(174886)
- 基金(169363)
- 家(147538)
- 国家(146197)
- 科学基金(125442)
- 社会(111428)
- 社会科(105600)
- 社会科学(105570)
- 省(94842)
- 基金项目(90106)
- 自然(79580)
- 教育(78766)
- 划(78695)
- 自然科(77680)
- 自然科学(77658)
- 自然科学基金(76281)
- 编号(71217)
- 资助(67732)
- 成果(56751)
- 发(56324)
- 重点(53695)
- 创(51455)
- 部(51379)
- 课题(49690)
- 创新(47468)
- 业(46369)
- 国家社会(45936)
- 发展(45406)
- 期刊
- 济(179982)
- 经济(179982)
- 研究(108822)
- 中国(75651)
- 农(60601)
- 财(57288)
- 管理(54617)
- 学报(53694)
- 科学(51893)
- 农业(41281)
- 大学(40538)
- 教育(38508)
- 学学(38178)
- 融(34856)
- 金融(34856)
- 技术(33829)
- 业经(32358)
- 经济研究(27750)
- 财经(27378)
- 业(24704)
- 问题(23968)
- 经(23725)
- 技术经济(20384)
- 贸(18627)
- 商业(18346)
- 资源(17982)
- 现代(17559)
- 世界(17170)
- 版(16832)
- 科技(16660)
共检索到559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卉佳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人工智能对区域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及门槛效应。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可以显著赋能区域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这一影响作用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存在非线性特征,即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其对区域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愈加强烈。从作用机制分析来看,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驱动能力在人工智能影响长三角地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中介效应。为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结合研究内容提出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及应用、提升资源配置优化、鼓励产业聚集和集群化发展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文勇
文章从高效、稳定、协调、持续、共享五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算了长三角2010—2017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特征。研究发现: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总体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态势;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城市的行政级别或经济规模存在一定关联;五个维度对总指数的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持续、高效、共享、协调、稳定;各维度发展指数的空间分布非常不均衡。长三角应重点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高产业供给体系质量、优化城市功能分工、健全保障制度等方面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时空特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瑞荣 李志彬
借助数字经济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面板数据,利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经济对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正向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技术创新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政府支持对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不同地区、不同细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构建全方位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提升融合效能;聚焦重点领域,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创新;聚焦制度创新,释放政策红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永雷 杨忠振 王璐 邹汶倩
通过构建测量区域机场同质化发展的改进相似系数,运用综合赋权评价法,对长三角地区机场发展的同质化水平进行测算,并以综合相似系数构建机场同质化网络,采用复杂网络结构方法对机场同质化网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经济核心圈机场存在明显的同质化水平;枢纽型机场由于机场辐射能力强且分布密集而同质化水平最为明显;核心边缘的地区型机场由于城市经济规模小且距离较近,机场为了进一步发展而产生趋同化;其他地区型机场则由于长三角地区内城市经济结构的相似,邻近机场间的服务呈现趋同化。最后,针对长三角地区机场同质化发展特征提出区域机场一体化和差异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程仙平 张雪燕
新发展阶段,“公平有质量”是解决好我国老年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的政策指向,其中促进资源配置公平性是老年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基于“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政策目标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差异性两个层面检视我国老年教育发展总体情况。其中,主要以熵值法构建老年教育发展评价体系监测老年教育发展水平,以泰尔指数考察老年教育资源配置分析老年教育发展差异性。结果显示,县级老年教育发展指数均值为2.6860,市级老年教育发展指数均值为2.2224,老年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老年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来源区域间,且差异性偏大、公平性弱。为此,重点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促进老年教育均衡和强化老年教育监测推动我国老年教育高质量、公平和科学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洁 张新乐 陈海波
文章基于2007—2019年的长三角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进行测度,阐述了人口集聚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运用静态面板模型、空间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长三角城市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倒U"型;人口集聚通过城镇化这一机制间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分权抑制了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有助于厘清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施因城而异的人口政策,充分发挥人口集聚的经济质量提升效应,为调整优化人口政策和人才制度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人口集聚 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 城镇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博 潘爱民
数字经济技术在产业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于2011—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共41个城市数据,测度了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分析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创新性地构造了人才流动不平衡指标,并探讨区域内人才流动不平衡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数字经济规模逐年上升。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流通效率和社会便利促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非核心区域的正影响强度大于核心区域。人才流动不平衡会逆向调节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正影响程度,但这一调节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此外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存在经济距离为权重矩阵的空间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青
长三角地区作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排头兵,在环境约束下所走的经济发展之路能够给其他区域提供参考和借鉴。文章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为研究对象,在评判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后,认为不同地区应选择差异化的环境约束方式,以实现长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两者之间的耦合。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环境约束 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聂永有 姚清宇 刘一凡
基于长三角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本地及邻地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且长期影响大于短期;伴随地理距离增加,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呈现“由正转负”的阶段性变化,485千米为其有效溢出边界。机制分析表明,绿色创新、产业集聚与外资流入均可正向中介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并且在机制变量的调节下,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效应还存在梯度增强过程。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城市区位、城市规模和城市性质层面表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泽虎 邓超
文章基于2012—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中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样本期以及将“宽带中国”政策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进口贸易是数字经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空间效应显著,其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进口贸易 高质量发展 宽带中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群 闫梦含 蔡芙蓉
文章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为例,利用改进后的熵值法,在测量工匠精神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两者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较高,呈逐年递增态势,工匠精神则处于波动上升态势;工匠精神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与实现良好协调发展仍有一定距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卢亚娟 刘骅
随着我国科技金融发展范式逐步向需求、市场、产业和竞争为导向转变,科技金融已不仅仅被视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工具,而已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牛鼻子"。本文在对科技金融概念与特性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投入—产出"两个维度三个方面构建科技金融区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尝试利用引力熵模型,通过对"科技金融区域发展指数"和"经济距离"内涵的界定,建立一个基于空间区域视角下的"科技金融引力"模型;同时,运用该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的科技金融"引力值"进行测度,为该区域科技金融非均衡发展现象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视角,也为我国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剑锋 马诗慧
文章基于当前国际社会的压力和我国政府已经做出的承诺,本着"高歌稳进"的思想,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实证分析了1995-2009年碳排放的区域特征,并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研究了2050年前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测算,提出了实现低碳目标的主要路径和具体方案。研究表明,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碳排放总量逐年攀升,工业比重和煤类能源消费比重过大,碳排放强度较低的优势正在逐步削弱。今后40年,长三角地区的减排压力较大,其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五年目标"应相对平稳,大体可以在17%-19%之间进行选择。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短期内主要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从长三角现有工业结构看,积极鼓励文教体...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目标 实施方案 长三角地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欣 韦柳馨
RCEP是推进长三角地区开放型经济纵深发展的重要契机,在解读长三角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上,探究长三角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及实践路径。研究显示,长三角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为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区域协同发展与要素动态优化配置及增长模式变革。RCEP背景下,长三角地区能通过推动制度联通、优化区域布局、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数字经济四个渠道,将现有开放秩序更新为适应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模式,但仍需在发展进程中把握区域产业链面临两侧挤压、双向开放存在堵点、国际合作中风险防范三个关键问题。最终认为长三角地区应通过推进协定生效准备、构建国内外产业循环格局、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及加强风险防范等具体路径,促成地区开放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倪泽睿 苏聪文 金雁
文章基于2000—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长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莫兰指数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构建Tobit模型实证检验驱动因素。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显著线性上升趋势,省际差距扩大;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且以同类集聚为主,空间结构上呈明显“中心—外围”特征;经济基础、科技创新、对外开放、政府支持、民生福利和环境治理驱动作用明显,产业结构对江苏省驱动效果显著,市场化对安徽省正向作用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