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37)
- 2023(22042)
- 2022(18518)
- 2021(17207)
- 2020(14654)
- 2019(33264)
- 2018(32665)
- 2017(62206)
- 2016(33988)
- 2015(38053)
- 2014(37647)
- 2013(37362)
- 2012(34147)
- 2011(30626)
- 2010(30678)
- 2009(29025)
- 2008(28327)
- 2007(25226)
- 2006(22491)
- 2005(20645)
- 学科
- 济(136939)
- 经济(136744)
- 业(114567)
- 管理(109091)
- 企(100949)
- 企业(100949)
- 方法(59338)
- 数学(48674)
- 数学方法(48232)
- 财(44277)
- 中国(41626)
- 农(40725)
- 业经(38749)
- 制(33274)
- 融(30866)
- 金融(30861)
- 务(30679)
- 财务(30598)
- 财务管理(30555)
- 银(30057)
- 银行(29984)
- 企业财务(29112)
- 行(28775)
- 农业(28011)
- 地方(26763)
- 学(26233)
- 贸(25704)
- 贸易(25681)
- 易(25027)
- 理论(23956)
- 机构
- 大学(481332)
- 学院(481217)
- 济(197152)
- 经济(193086)
- 管理(186894)
- 研究(163791)
- 理学(160166)
- 理学院(158403)
- 管理学(155911)
- 管理学院(155034)
- 中国(131300)
- 京(103756)
- 科学(99568)
- 财(95507)
- 农(84268)
- 所(83025)
- 财经(75433)
- 研究所(75091)
- 中心(74804)
- 业大(72571)
- 江(71922)
- 经(68657)
- 农业(66118)
- 北京(65743)
- 经济学(60126)
- 范(59763)
- 师范(59105)
- 院(58975)
- 州(57951)
- 财经大学(56043)
- 基金
- 项目(319026)
- 科学(250334)
- 基金(232514)
- 研究(231258)
- 家(204008)
- 国家(202275)
- 科学基金(173058)
- 社会(147260)
- 社会科(139553)
- 社会科学(139518)
- 基金项目(123133)
- 省(123031)
- 自然(112577)
- 自然科(109964)
- 自然科学(109933)
- 自然科学基金(107992)
- 教育(105132)
- 划(103865)
- 资助(95404)
- 编号(92877)
- 成果(75588)
- 重点(71701)
- 部(70410)
- 发(67596)
- 创(67520)
- 课题(64019)
- 创新(62708)
- 国家社会(61161)
- 科研(60935)
- 教育部(60376)
- 期刊
- 济(220809)
- 经济(220809)
- 研究(145051)
- 中国(96471)
- 学报(78870)
- 农(78104)
- 财(77805)
- 管理(72820)
- 科学(71492)
- 大学(59880)
- 学学(56670)
- 融(55597)
- 金融(55597)
- 农业(52531)
- 教育(47887)
- 技术(40117)
- 财经(38261)
- 业经(36116)
- 经济研究(35125)
- 经(32844)
- 业(29995)
- 问题(29034)
- 技术经济(23613)
- 版(23559)
- 贸(23305)
- 科技(22513)
- 现代(22460)
- 理论(22227)
- 世界(21806)
- 财会(21452)
共检索到729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民乐 汪星星
为探究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文章选取2009—2019年中国A股主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分行业工业机器人安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有利于降低中国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程度,且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有效;理论分析和机制检验表明,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是通过提高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增加企业政府补贴实现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融资约束较强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据此,建议政府从供给侧、需求侧加大对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的支持力度,以缓解制造业企业过度金融化的问题。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金融化 制造业企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琼洁 王高凤
在阐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影响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机制的基础上,以2011-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设置倾向得分匹配模型验证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基于行业视角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高技术行业、中技术行业、低技术行业等不同行业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整体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分行业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高技术和低技术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且高技术行业效应更为明显,对中技术行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围绕人工智能驱动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应从不同技术层次出发,对高、中、低技术企业采取分类分梯次渐进式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广奇 王瑞
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抑制企业“脱实向虚”,推动制造业上市公司合理配置金融资产、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对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制造业企业金融化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与代理成本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降低企业金融化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加入会计信息透明度作为路径变量,实证结果表明: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通过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缓解代理的问题、降低代理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公司更为显著。因此,制造业企业应避免“脱实向虚”,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从而提升公司治理效应,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丽婷
基于我国"脱实向虚"的经济现状,本文利用中国制造型企业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金融化、融资约束与创新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资;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金融化对创新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反之,金融化对创新投资产生"蓄水池效应"。本文为制造业企业进行金融化、提高创新投资水平及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理达
社会化大生产体系是多元资本协同参与价值创造的一个共生体,各个参与主体所构筑的经济关系与价值创造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借鉴生物学的"共生理论",通过对我国制造业主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价值的创造不仅仅体现为多元资本结合的静止状态,更多地依赖于共生体的运动效率。因此,理性调控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规模、运动方向与频度,并通过动态选择共生体与共生环境的调试方法是"新常态"下制造型企业提升其价值的一个现实选择。
关键词:
智力资本 物质资本 共生关系 企业价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磊
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现有研究通常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与互动关系。基于此,本文结合中国实际构建了基于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的企业成长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性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有助于中国上市企业成长。在这一过程中,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同时促进企业成长;公司治理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成长的调节作用显著为正相关,并且受到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促进作用的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范晓男 孟繁琨 鲍晓娜 曲刚
在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背景下,人工智能已深度融于国民经济各个产业,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能否促进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提升,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利用2015—2017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构建基于结构方程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制造业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影响生产率的内在机制及路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市场份额对人工智能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关系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人工智能通过劳动力数量、物质资本使用效率和技术创新产出3种中介变量显著促进企业生产率提升,并通过人力资本使用效率和技术创新投入抑制企业生产率提升。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生产率 制造业企业 生产率悖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宇 杨旭 邢晓辉
最低工资标准的逐年提高让企业面临日益增加的劳动成本压力,可能诱发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的金融化倾向,导致实体经济“脱实向虚”。本文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筛选2007-2019年共2 104家制造企业所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挖掘了最低工资标准变动对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机制。实证数据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会因实业投资回报率下降而显著增加企业金融化水平,但以上作用机制在强创新导向、高生产效率及市场份额占优的制造企业中会明显弱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汤晓建
本文通过对2007年-2012年沪深A股主板589家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分析,进行了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费用粘性水平的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上交所公司的总费用、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均比深交所公司的更"粘";对于上交所公司而言,销售费用比管理费用更"粘";对于深交所公司而言,管理费用比销售费用更"粘"。本文的发现为沪深两所提升两所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为整个资本市场的完善提供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沪深交易所 费用粘性 水平 对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红建 曹瑜强 杨庆 杨筝
本文基于我国金融资本超额回报率的事实,在市场套利分析框架下实证检验实体企业金融化是抑制还是促进了企业创新?控制内生性后检验结果发现,整体上,实体企业金融化挤出了企业创新,对于融资约束程度不同的两类公司,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套利动机越强的企业,金融化挤出企业创新效果越显著,而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套利机会越少,且套利机会成本越高,因而金融化挤出企业创新显著性越弱。从生产率来看,实体企业金融化并没有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但从经济后果来看,实体企业金融化却显著提升了下一期经营业绩。进一步检验还发现,实体企业金融化挤出企业创新存在拐点,当实体金融化程度超过23%时,两者之间逐渐开始呈现正相关关系,表现为一种"促进效应"。综上可知,由于过去我国金融资本超额利润率的事实,实体企业通过对金融资产投资以分享金融业的高额利润,表现为一种市场套利行为。虽然短期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业绩,但从长期来看,实体企业金融化套利动机会显著抑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磊 肖倩 邓芳芳
本文基于人工智能应用引致的要素增益技术变迁效应、劳动力替代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分析其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机理,通过匹配IFR的工业机器人与中国制造业专利申请的数据,实证分析人工智能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创新,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创新影响的边际效应大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影响大于策略性创新。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增加R&D人员全时当量、扩大对高技能和高学历人员的需求、提高R&D经费支出等方式促进制造业创新。上述研究结论为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可能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创新 工业机器人 中国制造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永明 易木铎
本文构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社会绩效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探索性回归分析检验了相关理论假设。研究表明,企业社会绩效与其财务绩效和负债水平有显著相关关系,而与其资产规模和股权结构间相关性并不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银雪 张庆君
近年来,我国发布多项政策大力支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以智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分别考察股权激励的不同激励标的物和激励有效期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股权激励的实施提高了智能制造业的研发投资水平,但是不同的激励条款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其中股票期权激励比限制性股票激励对研发投资的促进效果更明显;相比短期内的股权激励,长期的股权激励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进一步分析研究了股权激励提高企业研发投资的内在原因,认为股权激励的实施一方面降低了高管的短视性代理问题,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向银行传递积极信号从而增加企业的长期信贷资金,使高管有足够动力和资金进行研发投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丽婷
以我国制造型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制造型企业金融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将我国制造型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纳入到金融化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分析框架之中,分析融资约束在两者之间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制造型企业金融化抑制了技术创新;制造型企业金融化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还受到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金融化对技术创新产生了抑制效应;当企业面临较小的融资约束时,金融化对技术创新产生了促进作用。最终结合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推进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破除制造型企业融资约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
人工智能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检验
人工智能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来自中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公告的证据
内部控制信息透明度与股权代理成本——基于A股主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民营企业金融化影响生产率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
经济政策变动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是否诱发了企业金融化?——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
企业多元化经营如何影响研发投入——来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