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82)
2023(2641)
2022(2159)
2021(1974)
2020(1735)
2019(3844)
2018(3467)
2017(5456)
2016(3567)
2015(4253)
2014(4340)
2013(3967)
2012(3522)
2011(2701)
2010(3292)
2009(2815)
2008(2918)
2007(2276)
2006(1865)
2005(1819)
作者
(8296)
(6616)
(6509)
(6348)
(4404)
(3066)
(3065)
(2586)
(2584)
(2564)
(2354)
(2180)
(2168)
(2149)
(2052)
(2018)
(1969)
(1928)
(1922)
(1887)
(1843)
(1817)
(1761)
(1680)
(1563)
(1482)
(1473)
(1473)
(1446)
(1402)
学科
审计(12150)
管理(9323)
(7989)
(7548)
企业(7548)
(6697)
中国(6475)
(5908)
财务(5904)
各类(5898)
财务管理(5836)
企业财务(5373)
(4916)
经济(4912)
会计(3595)
(2922)
理论(2798)
技术(2597)
教育(2583)
教学(2524)
方法(2217)
(2097)
国家(2071)
学法(1883)
教学法(1883)
业经(1817)
学理(1799)
学理论(1799)
职业(1755)
(1667)
机构
学院(40488)
大学(34938)
管理(11452)
(11355)
职业(11221)
会计(11070)
研究(10864)
理学(9535)
技术(9436)
理学院(9429)
管理学(9251)
管理学院(9174)
(9117)
中国(9107)
(8846)
经济(8609)
(8409)
教育(7848)
职业技术(7609)
财经(7594)
(6657)
(6621)
会计学(6229)
(6117)
师范(6080)
科学(6080)
技术学院(6022)
(5973)
学会(5890)
审计(5873)
基金
项目(21777)
研究(20124)
科学(16835)
基金(12909)
教育(12898)
(10843)
编号(10799)
国家(10670)
(10101)
社会(9923)
社会科(9342)
社会科学(9339)
课题(9194)
(8876)
成果(8802)
科学基金(8762)
(7849)
项目编号(6726)
(6696)
基金项目(6656)
规划(6118)
职业(6030)
(6004)
(5998)
阶段(5980)
重点(5946)
阶段性(5711)
(5559)
研究成果(5435)
(5431)
期刊
中国(17917)
(15755)
教育(13524)
研究(12261)
会计(12245)
(9920)
经济(9920)
职业(9719)
审计(9478)
技术(8837)
财会(8777)
技术教育(7447)
职业技术(7447)
职业技术教育(7447)
通讯(5957)
会通(5954)
(4331)
学报(3992)
(3777)
论坛(3777)
之友(3488)
财经(3449)
(3447)
会计师(3380)
(3380)
(3380)
注册(3380)
注册会计师(3380)
(3350)
大学(3302)
共检索到73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邱国峰  邢文  
本文结合财务智能化发展,进一步分析智能化在会计审计业务中的应用,展望会计审计信息化的未来,为当前会计审计人员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青文  
人工智能生成发明并非自然人发明,以其为主题申请专利时客观上难以填写“发明人”,这给以“自然人发明”为核心的专利制度带来严峻挑战。为了避免申请人将自然人作为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发明人之乱象发生,有必要适当调整发明人制度和现行专利申请规则。按照专利法基本原理,填写发明人作为专利申请人的义务,其目的并非限制发明人署名权的行使,而是为了维护发明人对其发明创造所应享有的精神权利和经济利益。因人工智能不具备法律主体资格,故无法作为适格的发明人。为了保障发明人正当行使署名权的自由,从法律规则的可操作性视角,可以不再强制要求专利申请人在申请文件中填写发明人,进而从专利法律制度层面解决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申请专利过程中填写发明人的实践难题。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牟莉娜  阳杰  
在人工智能时代,基于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专长和经验的审计决策开始让位于基于算法的审计决策,为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延迟和提高审计质量创造了条件;同时,这种算法中可能存在的偏见、侵犯隐私、算法本身的公平性和安全性,以及基于算法的审计决策的可问责性,是需要认真应对的挑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旭光  汪洋  
人工智能作为支撑所有产业变革的通用性技术,推动着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变革,自然也对职业教育治理提出了重构与创新的要求。由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治理结构的僵化性、治理方式的低效性、治理范围的狭隘性、治理机制的碎片性等现实挑战,为此,应着眼于智慧社会的特质,围绕优化治理模式、创新治理制度、重构治理机制、完善治理格局等方面优化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治理的可选路径及政策框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荣生  冯紫雯  陈琪  陈劲  
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引发了公众、政策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人工智能军事化冲击国际稳定的理论和政策争论、人工智能时代国际安全治理的规范演化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国际社会探索人工智能全球安全治理的进程中,国际社会出现了借鉴国际军控的经验教训、全面禁止致命性自主武器以及规范技术发展路径的多元主张。本文认为,多条路径主导和多元网络化发展的国际规范趋势导致不同的行为体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这决定了没有一种治理主张可以在短期内主导规范演进的过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晓文  孔凡娜  
在现今时代,人工智能异军突起,其应用范围扩展到了我们工作与学习的各个领域,会计这一传统行业同样将接受人工智能的挑战。文章简单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传统会计与人工智能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会计行业的发展做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森平  余丽莎  
ChatGPT可以作为智能审核、智能纳税服务以及智能决策等方面的辅助工具,有效提升税务机关工作效率。然而,ChatGPT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信息源质量以及技术发展不确定等方面的问题也给税收管理带来诸多挑战。因此,应从加大信息安全技术研发与应用以加强数据和信息保护,充分利用ChatGPT提升数字化税收治理水平,构建人机协同合作保障机制以平衡好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等方面入手,更好地发挥ChatGPT在税收管理中的价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彭剑锋  
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横空出世,对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影响。人工智能与数字智能人也将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产和生产要素,是具有自学习、自进化、自我增值的新组织资本。伴随着企业数智化转型进入新的阶段,人与组织关系更加复杂、多变、混序化、个性化,人与智能人有望形成新智能灵魂伙伴关系。本文由此从组织资源、人机物关系、组织形态与组织机制、替代与创造效应、以及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者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于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为组织迎接新一轮的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启迪。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朝晖    李萍    董嘉敏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活动,需要应用数字技术,提高审计效率、质量和价值,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应对挑战的措施,以期促进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基发  赵明辉  张玲玲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亟须理性地看待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既不低估人工智能的变革作用,也不对其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本文从人工智能的定义出发,首先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划分为萌芽、瓶颈、应用、低迷、平稳、繁荣六个时期,并解释各个时期的具体成因及标志性事件;其次从人机对弈、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医疗健康、机器人、无人机七个领域梳理人工智能在当今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然后借用马国庆、谭铁牛、张钹、周涛、徐匡迪等代表人物的声音,呼吁各界正视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挑战及问题,最后从文章数量、文章质量、产业、人才、开源、媒体六个维度阐述中美人工智能发展的巨大差距,以呼吁对人工智能要保持客观理性的认识和实事求是的判断。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冉龙亚  陈涛  孙宁华  
由于在私营部门取得了广泛成功,政府部门和学界开始越来越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表明,和其他科技创新一样,人工智能为政府治理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将推动政府部门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与过程以及治理结构的深层次转变,提升政府的治理水平与能力。在带来机遇的同时,随着人工智能而来的挑战也不应忽视,这些挑战已经覆盖了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安全与可靠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化影响、政府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及其治理等多个方面。本文在论述人工智能为政府治理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剖析,加深政府部门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推动人工智能在政府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显荣  
人工智能时代对非程序性的认知工作和创造性工作需求增加,为女性专业特长发挥拓展了新空间。但是,人工智能技术属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本,而女性劳动者技能与新技术要求不匹配。为此,需要提高女性接受正规教育的质量,加强对女性新职业培训的投资,落实女性就业保护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孝建  彭永喻  
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完善,给金融风险管理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革。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支持向量机以及混合智能等人工智能模型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能够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加深数据分析深度、降低人工成本,从而提升金融风险控制的效能。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程序错误风险、失控风险,带来信息采集合法性以及信息安全隐患问题,导致金融监管成本上升,并对金融业就业岗位带来冲击。为此,金融系统需要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完善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体系,采取有效的安全保障技术措施、人力资源提升措施;要强化金融风险管理领域应用人工智能的监管,尽快调整相关法律法规、监管体系和管理架构,以此保障当出现人工智能应用的重大缺陷或者安全隐患时,有相应的规则来明确各方的风险处置责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梁少博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等多个领域快速发展,随之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了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实现造福人类的目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势在必行。“以人为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个社会性、技术性兼具的问题,在人机高质量协同、模型驱动数据、治理方式等方面存在挑战。发展“以人为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需要加强对基础理论和价值准则的研究,加强对可解释性增强技术与公平性增强技术的研究,加强对其应用与治理的研究。
[期刊] 征信  [作者] 邹开亮   刘祖兵  
生成式人工智能秘密收集个人敏感数据,冲破“知情同意”原则和“最小必要”原则的限制,或将使信息关联违法高发。生成式人工智能信息收集行为主动、收集内容全面、泛化能力强劲,对“知情同意”原则和“最小必要”原则带来严重挑战。宏观层面,我国现有民事法律无力于数据安全治理,刑事法律缺乏明确的违法计量标准,由行政法规挑起数据法治大梁。微观层面,我国现有法律规范体系对被侵权人加以不合理的举证义务,司法救济路径单一,不利于权利救济。选择风险控制路径,从算法协议透明化、治理场景化和多方位协同化应对信息关联违法等方面展开制度构建,引入个人敏感数据单独监管制度和预防性公益诉讼制度破解该困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