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94)
- 2023(5595)
- 2022(4749)
- 2021(4411)
- 2020(3584)
- 2019(7298)
- 2018(7221)
- 2017(13061)
- 2016(6721)
- 2015(7204)
- 2014(6528)
- 2013(6137)
- 2012(5230)
- 2011(4807)
- 2010(4791)
- 2009(4690)
- 2008(3954)
- 2007(3442)
- 2006(2959)
- 2005(2565)
- 学科
- 济(21650)
- 经济(21622)
- 管理(19871)
- 业(17224)
- 企(14001)
- 企业(14001)
- 方法(8904)
- 农(7690)
- 数学(7309)
- 数学方法(7215)
- 业经(6401)
- 财(6234)
- 中国(6075)
- 贸(5566)
- 贸易(5564)
- 易(5359)
- 农业(5247)
- 学(4739)
- 环境(4488)
- 理论(4474)
- 制(4176)
- 务(3914)
- 财务(3905)
- 财务管理(3900)
- 人民(3855)
- 划(3779)
- 企业财务(3675)
- 和(3653)
- 消费(3580)
- 结构(3539)
- 机构
- 学院(89686)
- 大学(85608)
- 管理(33248)
- 济(32805)
- 经济(32100)
- 理学(28760)
- 理学院(28476)
- 管理学(27906)
- 管理学院(27749)
- 研究(27015)
- 中国(20625)
- 京(17201)
- 科学(16497)
- 财(15379)
- 所(12828)
- 范(12589)
- 中心(12562)
- 师范(12480)
- 财经(12473)
- 江(12425)
- 业大(12151)
- 农(11895)
- 研究所(11615)
- 经(11278)
- 州(10609)
- 院(10597)
- 北京(10545)
- 技术(9963)
- 师范大学(9807)
- 商学(9707)
- 基金
- 项目(61367)
- 科学(48435)
- 研究(46461)
- 基金(43740)
- 家(37868)
- 国家(37508)
- 科学基金(32529)
- 社会(29465)
- 社会科(27878)
- 社会科学(27874)
- 省(24582)
- 基金项目(22753)
- 教育(21742)
- 自然(20648)
- 编号(20417)
- 划(20121)
- 自然科(20111)
- 自然科学(20105)
- 自然科学基金(19685)
- 资助(17165)
- 成果(15271)
- 重点(13602)
- 课题(13534)
- 发(13066)
- 创(12803)
- 部(12613)
- 项目编号(12590)
- 年(12296)
- 国家社会(11925)
- 创新(11878)
共检索到127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兵
我国正由"生产者社会"向"消费者社会"转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对传统经济的生产组织结构和日常交易模式产生了颠覆性影响。要素的配给、商品的生产及消费由过去的"单向科层式"转向"互动扁平化"转向,从中心化转向去中心化。消费者结构性弱势地位正在改善,其权义内涵正在更新,其行为及模式正在重构,其中以消费数据为核心的消费信用体系构成了人工智能场景下生产消费活动展开的基石。为此,须更新消费者保护理念,革新保护模式,重构保护理路,调整现行消费者保护的倾斜配置。从倾斜保护走向融合平衡保护,从单向保护转向多元协同保护和整体系统保护。推动以消费信用体系为基础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消费者社会的科学化与法治化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志伟 庞占朝
<正>近年来,人工智能在金融业务领域的应用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如面向客户和交易的智能客服、智能营销、智能支付、智能信贷、智能投顾、智能理赔、智能风控,但在金融监管,尤其是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为核心之行为监管领域的应用却不尽如人意。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在金融业务领域广泛应用所带来的服务模式变革、业务流程再造、金融产品创新,还给金融消费者保护领域现有的监管规范、执法安排和工作举措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应结合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实际,积极研究人工智能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领域应用的主要场景、关键问题和优化措施,以确保人工智能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领域的合理有效应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双阁 牛文静
随着机器人参与新闻采访与写作、算法型新闻遍布移动新闻资讯客户端、VR和AR变革新闻报道模式,人工智能逐渐渗入新闻行业重塑新闻传播生态图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智能化媒体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意识,并熟练掌握人工智能等信息传播技术,克服技术弊端,利用技术优势生产新闻作品。因此,针对目前传统新闻教育与智能化媒体实践严重脱节、新闻传播教师欠缺人工智能技术素养、新闻传播院校对人工智能技术反映迟缓等问题,应从改革传统新闻教育方式以适应传媒智能化趋势、加强新闻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媒介技术素养、完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以支持人工智能教学等方面进行全能型新闻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闻教育 新闻人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余伊琦 冯羽 盖嘉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发展要素之一,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场景中,人工智能开始逐渐替代人,为人们直接提供服务。虽然人工智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不确定性情景,但是对于这一场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想结果的获得取决于行为主体“能力”的情况,鲜有文献探索理想结果主要依赖于“运气”的情况(即结果为随机事件的情况)。本文通过七个研究发现,当理想结果的获得主要依赖于运气时,人们更偏好人工智能为他们提供服务。其原因在于人们认为人工智能比人工服务者运气更好,从而更能为自己带来理想的结果。本研究不仅有助于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时设计更有利于消费者福祉的人工智能产品及服务,亦能帮助提高政府治理水平,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梦薇 徐峰 高芳
本文梳理了场景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进行学理定义,进而分析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开发设计过程,提出场景开发价值的判断标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由环境、人、技术三要素组成,是人与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之间基于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合实现智能型的"超链接",从而构成人工智能这种智能化、社会化产品所处的动态调整的场域,具备智能化、替代性发挥人的主体性、交互性以及集成化等特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开发设计要考虑需求的迫切性、产品的差异化,又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性,以及数据、设施等环境基础是否准备就绪。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应用场景 概念界定 开发设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姚春雷 王者婧
<正>技术真正的价值在于应用,单纯讨论AI本身的能力而忽略应用场景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将技术嵌入业务流程的AI原生应用才能真正让AI发挥更大作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为企业带来数据驱动的洞察力,这不仅优化了决策制定流程、增强了运营效率、改善了客户服务体验,还促进了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蜕变为数智企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辉 毛一然
近几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产品登上了消费者们生活的舞台。区别于传统的非智能产品,人工智能产品以其独特的智能性特征获得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但也有些消费者对其智能性特征抱有迟疑观望的态度。通过对近几年以来关于人工智能领域内消费者体验研究进行综述性研究,解释了人工智能产品的内涵与特征。探讨了学者们在该领域研究的不同视角,分别为恐怖谷理论视角、技术接受模型视角、拟人视角和集群理论视角,建立了四种视角对于消费者体验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对未来人工智能产品消费者体验研究的侧重点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产品 消费者体验 交互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栩 孟明明 李宏扬
随着AI+IoT在实际应用中落地融合,企业智能家居联动技术已趋于成熟,消费者对智能家居联动场景的强烈需求正导致“线下体验+线上购买”消费模式快速形成。本文聚焦于消费者线上购买行为的感知与决策过程,在智能家居联动场景下,运用体验学习理论构建“线下体验—感知风险—感知质量—线上购买行为”的链式影响机制模型,并运用回归分析与Bootstrap方法实证检验了上述链式中介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智能家居联动场景下,线下体验对线上购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和感知质量在线下体验与线上购买行为关系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消费者价格敏感程度的分组下,从线下体验到线上购买行为的作用过程会出现感知阶段跨越这一独特现象,即随着价格敏感程度降低,线下体验到线上购买过程的阶段跨越逐渐增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鹏 邢秋慧 梅蕾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服务业面临着一个重要课题:究竟是人工服务还是人工智能(AI)服务更能让消费者满意?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本文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将服务方式与服务场景、感知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以及顾客社交焦虑特质纳入统一的理论模型,考察这些变量的交互作用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认知—分析类服务场景下,顾客对AI服务满意度高于人工服务;在情感—社交类服务场景下,顾客对人工服务满意度高于AI服务;感知服务质量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顾客社交焦虑起到调节作用。基于此,应根据服务场景特征选择相匹配的服务方式,围绕顾客需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不同特质的顾客提供适合的服务方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谈佳洁
"场景"是近年来在城市消费空间差异化发展趋势下出现的新概念。作为城市消费空间代表的购物中心,其场景化发展已经进入稳步推进期,但学界对"场景"仍未形成较为明确和公认的概念界定。为建立场景概念,基于扎根理论,从大量消费者对城市消费空间的评论中提炼和概括了当前阶段消费者对城市消费空间场景的认知,探讨了场景的类型、特征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界定分析了消费者层面上的场景概念,以期为城市消费空间研究中场景概念的界定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市消费空间 场景 购物中心 扎根理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范月娇 刘香港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相关产品或广告信息已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方式,然而人工智能算法推荐会增加消费者的品牌好感吗?本研究基于心理抗拒理论,从消费者的心理特征视角切入,利用情景实验以及Bootstrap等回归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的隐私性和侵入性负面特征如何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以及消费者对品牌的依恋是否会改善其品牌态度。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的隐私性和侵入性特征对消费者品牌态度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的隐私性和侵入性特征会导致消费者的心理抗拒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品牌态度;品牌依恋在侵入性特征与心理抗拒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辉 毛一然
场景营销与其他营销模式不同的点在于它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沉浸式的多感官购物体验。近几年以来,伴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场景营销正在越来越精准化,用户的情绪也可以通过用户洞察在场景营销中被催生,媒介的延伸也使得场景营销拥有了差异性,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下,场景营销被赋予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消费者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鲜体验,这无疑不在推动着品牌营销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场景营销 消费者体验 媒介延伸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治 徐冰冰
智能时代,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大脑”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将有力促进教育教学服务和教育治理的智能化转型。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存在的问题,结合人工智能本质和人脑基本特征建构了教育大脑概念,进而从类脑感知神经系统、类脑中枢神经系统、类脑运动神经系统三方面建立教育大脑的生态架构。其次,本研究从教育智能服务、精准教育评价、智能治理和教育预警四方面,分析人工智能教育大脑全面赋能教育的应用场景。本研究最后从治理和伦理等方面提出构建教育大脑的思考与建议,以期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促进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全面赋能,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利
"人工智能+"物流的研究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点状分散在物流产业链的各个子系统中,市场分布以智能仓储及智能运输为主。本文基于"人工智能+"物流发展现状,通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及搬运、配送、客服等方面探讨物流全链架构及场景应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物流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人工智能+"物流全链生产能力,推动"人工智能+"物流产业链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洪发 刘林山
作为教育信息化2.0的重要支撑,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驱动高职教育变革。人工智能视域下有必要重新审视高职教育教学面临的教师应用能力不足、实施细则和学习资源缺乏、保障机制不够完善、自上而下的顶层架构缺失等诸多现实困境。针对上述挑战,高职院校应从器物层面的教学转向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技能的现代化教学,加快制定可行的实施细则,加强学习信息资源库建设,创新教育教学体制机制,从宏观、中观、微观顶层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模式。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职教育 教学变革 教学信息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