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3)
2023(9948)
2022(8388)
2021(7746)
2020(6198)
2019(13846)
2018(13624)
2017(25467)
2016(14015)
2015(15673)
2014(15824)
2013(15348)
2012(14850)
2011(13790)
2010(14468)
2009(13397)
2008(13569)
2007(12628)
2006(11599)
2005(10852)
作者
(42110)
(35025)
(34863)
(33082)
(22541)
(16939)
(15971)
(13609)
(13409)
(12933)
(11917)
(11764)
(11411)
(11352)
(11180)
(10735)
(10554)
(10458)
(10235)
(10188)
(9126)
(8729)
(8580)
(8140)
(8088)
(8025)
(7939)
(7815)
(7208)
(7095)
学科
(60692)
经济(60626)
管理(39993)
(38804)
(28725)
企业(28725)
(22732)
中国(21051)
地方(19283)
方法(17613)
业经(15124)
数学(14612)
(14426)
贸易(14414)
数学方法(14251)
(13970)
农业(13520)
(13339)
(12417)
银行(12400)
(12356)
(12226)
(12065)
(11673)
金融(11672)
(11607)
(11095)
地方经济(10616)
环境(9640)
技术(9557)
机构
学院(204411)
大学(199345)
(83957)
经济(81882)
研究(76327)
管理(73697)
理学(60974)
中国(60455)
理学院(60210)
管理学(59032)
管理学院(58616)
科学(45930)
(44684)
(40222)
(40031)
(36458)
研究所(35609)
中心(35073)
(34447)
财经(29648)
北京(29429)
(29410)
师范(29124)
业大(28617)
农业(28222)
(28037)
(27804)
(26585)
(25386)
经济学(24232)
基金
项目(122947)
科学(95630)
研究(94003)
基金(84879)
(73538)
国家(72815)
科学基金(61298)
社会(57038)
社会科(53997)
社会科学(53987)
(49819)
基金项目(42837)
教育(42706)
(41511)
编号(39751)
自然(37869)
自然科(36987)
自然科学(36979)
资助(36331)
自然科学基金(36277)
成果(34098)
(32562)
课题(29266)
重点(27988)
发展(26447)
(26213)
(25985)
(25131)
(24121)
(23939)
期刊
(108253)
经济(108253)
研究(67485)
中国(50188)
(36046)
管理(30575)
(29909)
教育(29783)
学报(29389)
科学(28105)
(25677)
金融(25677)
农业(24831)
大学(22797)
学学(21153)
技术(20078)
业经(19768)
经济研究(16927)
财经(14470)
问题(13659)
(13002)
(12536)
(12176)
国际(11129)
图书(10950)
世界(10912)
技术经济(10352)
(10255)
论坛(10255)
商业(9879)
共检索到342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静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加,各种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显得愈来愈重要。来自国外的资料表明:未来五年中,企业利润的31%将来自新产品。新产品开发既有利于企业改进技术和竞争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因此,积极开发新产品不仅对企业、对地区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不开发新产品的企业要冒被淘汰的风险。同时,新产品开发也具有较大的风险,国外一项研究报告指出:新产品的失败率中消费品占40%,工业品为20%,服务业为18%。新产品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新产品开发决策失误。 为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杰  陆倩  张宝来  
人工智能在纳税服务中的应用体现了以纳税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服务理念,也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互联网时代税务系统的核心竞争力是依托人工智能形成的大信息平台,通过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等问题,形成与涉税各方充分交流和互相理解的有效沟通方式,充分利用社会化网络分工的力量,构建信息、数据、人才等各种资源和要素网络,最大化体现"人工智能+税务"的价值,为降低征纳成本、提升纳税服务质效、提高税法遵从度以及构建现代化纳税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唐显超  
随着"金融+科技"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受到追捧,人工智能的应用日益广泛。人工智能在金融服务业领域亦具有很强的渗透能力。本文在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现状后,深入研究其应用难点,并针对难点进行了对策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连远强  张青山  
设计变量的选择是新产品开发决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文运用集成决策观的思想,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种基于集成决策观的产品设计变量的决策方法,并对其中的一种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吉义  平玲娣  
远程教育如何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运用AI的最新成果来提升教育水平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性工程。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人工智能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热点,包括远程教育智能网络教学平台、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智能检索系统、智能仿真远程实验教学系统、远程教育智能化测评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秋燕  朱学芳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情报工作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文章首先概述了人工智能,总结了研究现状。其次,通过讨论人工智能对情报工作流程的影响,分析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情报服务模式,探讨了从信息采集到情报服务的全链条智能化情报服务。最后,构建了新型情报工作体系,从人工智能与情报工作的核心层次上,阐述了人工智能与情报工作的融合发展。对未来新型智能技术落地于情报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勇先  郑文良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 ,一些问题如信息过载、信息拥塞等相应出现 ,这给信息用户利用信息带来了障碍。人工智能在网络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给信息用户带来了希望。本文着重论述了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 ,及其在网络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敏  钱一奇  
人工智能的兴起对中国各行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立足于人工智能这一新兴技术,文章探索了高等教育事业财务治理方面的人工智能应用。一方面高校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校园内外部信息共享系统、防范内部财务风险、促进业财融合,助推高校财务治理现代化;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带来了信息安全、人员状态以及技术"失控"等问题,使高校财务治理面临新的风险。采用规范性研究方法分析人工智能应用于高校财务治理的优势与劣势进而扬长避短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使高校财务资源得到更优化的配置,提升高校综合实力。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源  王一鹏  魏强  张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要加强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为内部审计技术方法的变革与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含义及目前发展状况,较为详细地研究了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以期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昊  
当前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还存在预测精确度不高、人力成本消耗大、风险指向不精准等问题。人工智能为解决海量数据、模拟人类思维、突破当前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瓶颈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本文在归纳总结当前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人工智能为税收风险管理创新发展提供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人工智能提升税收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小强  王森  
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同时,也可能面临技术赋能、技术应用和技术伦理方面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对人工智能在税务领域的应用予以法律规制。考察人工智能在税务领域应用中风险的形成机制,我国亟须划定人工智能技术在税务领域的适用边界并完善涉税数据和算法的管理机制,具体包括数据治理、算法透明以及应用边界等方面的制度构建,以实现人工智能和依法治税的深度融合。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吕丹阳   郎元柯   范柏乃   金宇涛  
公共服务是构建有序社会的基础。数字技术在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公民参与、技术鸿沟、休眠数据等诸多问题。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勃兴为公共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其带来的技术–权力的冲突也更加显著。本文以公共服务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其在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协调区域不平等以及增强公众参与等方面的潜力,同时着重关注其可能带来的数据安全、算法偏见、公众隐私等挑战。本文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公共服务领域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问题,也将为未来政策制定和技术应用提供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办公室课题组  韩飚  胡德  
随着科技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日益广泛且呈加速态势,对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梳理了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结合金融行业特点,分析人工智能应用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隆鹰  
企业经营中的求异策略,是通过富有特色的个性化经营方式,在市场竞争中以同中求异的经营风格独树一帜,从而博得消费者青睐。求异策略在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而且都能取得很好的经营成效。近年来,在围绕新品开发展开的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梦薇  徐峰  高芳  
本文梳理了场景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进行学理定义,进而分析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开发设计过程,提出场景开发价值的判断标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由环境、人、技术三要素组成,是人与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之间基于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合实现智能型的"超链接",从而构成人工智能这种智能化、社会化产品所处的动态调整的场域,具备智能化、替代性发挥人的主体性、交互性以及集成化等特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开发设计要考虑需求的迫切性、产品的差异化,又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性,以及数据、设施等环境基础是否准备就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