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3)
2023(9980)
2022(8328)
2021(7561)
2020(5927)
2019(13383)
2018(12919)
2017(24761)
2016(13340)
2015(14606)
2014(14657)
2013(14464)
2012(13872)
2011(12976)
2010(13510)
2009(12412)
2008(12174)
2007(11082)
2006(10210)
2005(9569)
作者
(38829)
(32201)
(32022)
(30566)
(20827)
(15381)
(14600)
(12507)
(12289)
(11727)
(11021)
(10613)
(10486)
(10415)
(10211)
(9912)
(9604)
(9386)
(9371)
(9273)
(8282)
(7974)
(7768)
(7429)
(7389)
(7284)
(7182)
(7158)
(6537)
(6412)
学科
(59573)
经济(59498)
管理(35824)
(35151)
(25770)
企业(25770)
中国(21031)
地方(19551)
(19055)
方法(16497)
业经(14861)
数学(14097)
数学方法(13885)
(13192)
农业(13002)
(12397)
金融(12397)
(12224)
银行(12208)
(12059)
贸易(12047)
(11973)
(11635)
(11633)
(11089)
地方经济(10868)
(10662)
环境(10242)
(10188)
技术(9314)
机构
学院(192135)
大学(189742)
(84123)
经济(82252)
研究(73735)
管理(70031)
理学(58322)
理学院(57594)
中国(57080)
管理学(56795)
管理学院(56389)
科学(42000)
(41671)
(40525)
(37688)
研究所(33631)
中心(33022)
(31470)
(30878)
财经(30308)
(29042)
师范(28820)
北京(27513)
(27420)
(26959)
经济学(25754)
(25315)
业大(24517)
农业(23587)
师范大学(23075)
基金
项目(118990)
科学(94314)
研究(92690)
基金(84100)
(72330)
国家(71644)
科学基金(60813)
社会(58979)
社会科(56023)
社会科学(56015)
(46872)
基金项目(42724)
教育(42201)
(39769)
编号(38480)
自然(36045)
自然科(35204)
自然科学(35197)
自然科学基金(34552)
资助(34541)
成果(33011)
(32246)
课题(28201)
重点(27088)
发展(26652)
(26359)
(26162)
(24883)
国家社会(24181)
(23733)
期刊
(104035)
经济(104035)
研究(67192)
中国(45101)
(30513)
教育(28473)
(28466)
管理(28342)
(26166)
金融(26166)
科学(24728)
学报(24478)
农业(21024)
大学(19532)
业经(18289)
学学(17868)
经济研究(17017)
技术(16942)
财经(14510)
问题(13217)
(12604)
(11879)
国际(11440)
世界(11160)
(11102)
(10018)
论坛(10018)
图书(9746)
商业(9445)
现代(9404)
共检索到319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舒亚琦  
人工智能正广泛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拉开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序幕。人工智能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存在三方面的正负效应:在经济效应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存在时滞;在社会效应方面,促进高质量就业,但可能存在替代效应;在安全效应方面,其是一把双刃剑。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美国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一直处于世界最前沿的位置,我国可以借鉴美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高质量快速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悦  李光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的引导与支撑。以时间为序对法国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的演变进行阶段性梳理,从指导思想、推动主体、内容特色3个角度出发探讨政策文本背后的考虑和关怀,分析其设计布局的亮点和意义。结合法国经验和我国国情,为我国人工智能政策的发展提出以下几条建议:鼓励政策制定多元化参与,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环境,加强道德主体建设,完善数据生态体系,提前应对就业问题以及平衡从业人员性别比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薛菁华  
深度剖析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轨迹和有效策略,对中国构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机构设置、政策制定以及实践操作3个维度,采取政策解读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审视美国联邦政府如何策划和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参与推动美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根据其具体作用分为决策层、推进层和执行层:决策层包括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科技政策办公室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美国人工智能战略布局中起到提出政策建议、决定政策方向和制定相关计划的科技决策作用;推进层主要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联邦政府各职能机构,如能源部、商务部和国防部等,负责落实决策层的政策,启动一批推进项目;执行层则主要涉及美国国家实验室、顶尖高校实验室和优秀的科技企业。此外,美国通过持续更新国家人工智能研发规划以及实施“人工智能桥梁”等计划,推动人工智能的实践应用。结合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具体状况,从建立专业人工智能机构、打造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人工智能人才培育体系等方面提出加速中国人工智能进展、夺取科技创新先机的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智华  苏炜杰  
人工智能技术是引领社会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服务需求增加促进了人工智能与养老服务的融合。发达国家相继出台了人工智能养老发展战略和政策文件,这些实践活动为我国人工智能养老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梳理和归纳美国、英国、荷兰、日本、新加坡五国人工智能养老战略与政策文件中的主要内容和特征,结合中国实际,应从促进养老战略与老龄化政策衔接、形成协同治理局面、制定伦理道德规范、提升老人利用智能设备能力等方面优化我国人工智能养老战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俞纯璐   陈文   张璐莹  
目的:总结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对人工智能予以支付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为我国制定医保支付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美国医保对人工智能的支付机制和典型案例。结果:美国针对住院、门诊和医生服务中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四种额外支付机制,并设定明晰的纳入和支付标准,促进了人工智能的临床使用。结论:建议我国建立对人工智能的医保支付机制,重点考量人工智能的临床获益,并警惕过度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尹振宇  吴传琦  
梳理国内外人工智能的就业效应的相关文献,结合中国实际,发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存在就业促进效应,对于低技能劳动者具有就业挤出效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造成劳动者就业技能的极化;就中国劳动力市场而言,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并未对就业形成较大冲击,但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造成突发性的失业潮;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同时,应及时布局社会保障、培训再就业等制度建设,兼顾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欢云  胡小勇  
教育人工智能国际会议作为智能技术在教育应用领域高质量国际会议,至今有30余年历史。本文以2011-2018年教育人工智能国际会议论文集为研究内容,采用量化关键词和内容分析法精选129篇论文,系统梳理国际教育人工智能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脉络,将其归纳为十二个聚焦点并加以阐述:融合游戏化设计的智能导学系统、学习者建模、智能教学代理设计及优化应用、基于数据挖掘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数据共享与分析、大规模在线课程和移动学习的精准学习服务、机器学习技术的学习应用、学习者情感计算与探测、智能技术支持教与学理论的分析与验证、学习者技能素养的智能评估工具及方法、个性化反馈与自适应学习、课堂教学实景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未来智慧学习空间设计。最后,本文就我国教育人工智能本土化发展创新提出以下研究建议:立足多样化视角挖掘小而精的研究主题,开展实证研究;借助国际平台和跨界思维,形成交叉融合型教育人工智能学术研究共同体;立足课程和教学,以育人为核心,重构智能时代的学习理论体系和实践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彦雨  高芳  
2017年以来,美国、欧盟、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等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相继发布人工智能研发战略,结合本国国情谋划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路线,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方向及优先领域进行系统布局。本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社会双重属性,提出用于分析人工智能路线图规划模式的"菱形"分类图,通过分析主要国家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探索凝练出典型的规划模式,即美国的"全面技术引领型"模式、欧盟的"伦理深度介入型"模式、英国的"伦理约束下的双驱动力"模式、日本的"智能社会导向型"模式、韩国的"产业结合与领域选择型"模式、俄罗斯的"基础研发夯实型"模式和加拿大的"前沿理论创新型"模式。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未来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振华  
情感计算的本质是融合了情感的推理,不仅是思维模拟与认知发展的核心,更使人工智能实现了创造型的产业转化,构成了高新技术产业智能转型的经济新实践。人工智能产业已成为各主要国家创新发展的战略支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潜力。我国在资金与人才等方面优势与短板并存,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山西要抓住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机遇,转变思维方式,有效利用现有相关资源,加大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产业在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实现山西智慧转型与升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杰  谢其军  黄萃  苏竣  
通过对中国和德国两个国家在2013—2018年发展政策与战略布局的对比分析,从推动力量、新设机构、政策文件及报告、重点研发领域、重点应用领域等多方面的分析,借鉴与吸取德国经验,获得启示并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罗鸣令  吴欣  
作为人类社会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产物,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利用税收政策来主动支持人工智能发展,成为各国税收学、计算机应用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以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影响为分析背景,拓展分析税收政策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前导性、过程性、保障性税收政策的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鹏飞  
日本是世界上人工智能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政府提出"Society 5.0"的畅想,希望通过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提高日本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应对日本社会的老龄化等问题。人工智能是"Society 5.0"的基础技术之一,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推广与"Society 5.0"建设密不可分。因此,日本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制度体系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促进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和社会应用。人工智能巨大的经济潜力吸引着日本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引入,日本政府的政策号召则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在企业界的推广。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更多的日本企业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应对疫情的冲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璇  
2015年以来,美国将人工智能发展作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以维护国家安全、巩固世界领导力和提升国家竞争力作为战略目标,从技术标准、发展原则、国际合作等方面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发展,通过主导人工智能技术标准、组建技术同盟等策略来强化其话语权。随着中国、美国和欧盟等经济体纷纷推进人工智能战略布局,全球人工智能“两超多强”的格局初步形成。美国利用国际组织试图主导人工智能国际基准,采取一系列竞争性策略和手段,将大国科技竞争带向新的复杂发展格局。中国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进程中应加快补齐人工智能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等方面的短板,打破技术封锁格局、强化跨国合作和互利共赢,推动完善人工智能国际治理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江兴  
人工智能产业是否适合采用战略性贸易政策?如果适用,采用哪些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效?研究发现,人工智能产业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知识外部性,与战略性贸易政策是相容的。影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因素包括科学家数量质量、强大的应用市场需求、研发补贴和产业集聚、监管等。采取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包括加强国际人工智能科学家的交流和双向流动、人工智能产业链分阶段采用不同的政策工具、充足的研发补贴、放松监管以及国际协调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樊春良  马小亮  
近年来,科技政策科学在美国兴起,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反映当今科技和社会发展背景之下科技政策决策科学化的新发展趋势,对中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美国科技政策科学思想的产生出发,阐述其发展的三个组成部分:NSF的科技创新政策科学计划(SciSIP)的实施,科技政策科学跨机构工作组(ITG)的活动,STAR METRICS项目;在分析科技政策研究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把其特点概括为政策需求导向、科学性和共同体建设,并分析其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模式;提出可供中国的借鉴之处以及中国发展科技政策科学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