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52)
2023(16321)
2022(13787)
2021(12716)
2020(10764)
2019(24839)
2018(24678)
2017(46858)
2016(25359)
2015(28895)
2014(28950)
2013(28527)
2012(26645)
2011(24157)
2010(24455)
2009(22229)
2008(22028)
2007(19887)
2006(17182)
2005(15415)
作者
(75712)
(63468)
(63215)
(59923)
(40301)
(30554)
(28764)
(24952)
(24010)
(22648)
(21576)
(21421)
(20314)
(20208)
(19706)
(19659)
(19087)
(18855)
(18342)
(18130)
(15881)
(15799)
(15678)
(14410)
(14321)
(14177)
(14103)
(14089)
(12966)
(12724)
学科
(112314)
经济(112209)
管理(72710)
(72127)
(58164)
企业(58164)
方法(50860)
数学(45133)
数学方法(44403)
中国(30806)
(30286)
地方(26067)
(25427)
业经(24319)
(21706)
技术(21020)
农业(20517)
(20116)
贸易(20103)
(19463)
(19368)
理论(17927)
(16735)
银行(16692)
环境(16508)
(16455)
金融(16452)
(16144)
(15983)
(15861)
机构
学院(368396)
大学(366217)
(150113)
经济(146818)
管理(141898)
研究(125767)
理学(122170)
理学院(120799)
管理学(118284)
管理学院(117609)
中国(92897)
(78343)
科学(78105)
(66665)
(64168)
(64067)
研究所(58245)
中心(58114)
业大(56725)
(56597)
财经(53181)
农业(50328)
北京(49462)
(48801)
师范(48247)
(48226)
(45949)
经济学(45749)
(45221)
技术(42531)
基金
项目(247705)
科学(194527)
研究(179047)
基金(177692)
(156046)
国家(154745)
科学基金(132544)
社会(111722)
社会科(106033)
社会科学(106004)
(99351)
基金项目(93297)
自然(87001)
自然科(85056)
自然科学(85034)
教育(84698)
自然科学基金(83487)
(83439)
资助(74488)
编号(72942)
成果(58006)
(56902)
重点(56505)
(54334)
(52340)
课题(51511)
创新(48938)
科研(47790)
教育部(46338)
国家社会(45883)
期刊
(164303)
经济(164303)
研究(105595)
中国(76615)
学报(57987)
(57751)
科学(54023)
管理(52563)
(51794)
教育(46168)
大学(44078)
学学(41489)
农业(39689)
技术(38233)
(32205)
金融(32205)
业经(27897)
经济研究(26337)
财经(25770)
(22180)
(21982)
问题(21303)
技术经济(20270)
统计(19846)
(18330)
科技(18033)
(17206)
图书(17036)
商业(17017)
(16446)
共检索到546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浩权   戴天仕   沈军  
人工智能技术正引领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拥抱这些发展成果的同时,社会各界一直担忧人工智能发展会提升技能溢价,即扩大低技能劳动力与高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并进一步扩大整个社会的收入差距。本文建立了一个内生技术进步模型,通过引入劳动力的技能异质性,划分出新任务的创造和旧任务的自动化改造两种技术进步形式,并强调低技能劳动力的干中学效应,全面考察人工智能发展对技能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考虑低技能劳动力的干中学效应后,新任务的创造在提升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同时会更大幅度地提升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长期看会降低技能溢价;旧任务的自动化则会降低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提升技能溢价。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量化分析了低技能劳动力的学习能力、新任务的创造效率以及高技能劳动力的供给等因素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本文有助于理解人工智能发展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机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雪梅  叶宇平  
随着技能劳动者与非技能劳动者之间报酬差异越来越大,技能溢价现象在各地区表现得十分明显。通过模型推导出技能溢价的表达式,本文利用CHNS数据库的数据与拟合回归的方法估算了我国的技能溢价水平,同时采用1989-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影响技能溢价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能溢价水平受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最为显著,技能劳动相对供给和对外贸易也对其有正向影响。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超  黄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莉  许艳丽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全世界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对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视阈下,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与技能的互补关系,阐释了人工智能对技能人才就业数量、就业结构、就业质量的影响,发现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能够增加高端操作技能人才就业数量,扩大技能人才在新兴产业中的就业比重,改善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就业质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俊  
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全球范围内普遍出现了技能溢价现象。文章并没有沿着SS定理解释技能溢价的成因,而是基于技能偏向技术进步视角,论证了贸易自由化相对提高了高技能劳动的产出效率造成技能偏向技术进步继而引起技能溢价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和WTO数据库(Tariff Download Facility)的中国行业层面数据为样本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显著地促进了技能偏向技术进步,并且贸易自由化通过技能偏向技术进步促进了技能溢价。最后,文章从继续推进贸易自由化改革、改善低技能劳动者收入状况、加强技术选择的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志强  刘英  魏琳  
作为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是否会带来技能溢价上涨并影响劳动力收入不平等?这是一个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利用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和城市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智能技术显著扩大了技能溢价,其中集聚经济和创业活跃度是影响技能溢价的主要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智能技术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存在群体效应和选择效应,在工作稳定和高收入群体、流动时间较长和市外流动的群体中,智能技术的技能偏向性更加明显。这意味着,在人工智能时代合理利用智能技术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技能溢价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飞  
市场化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也提高了技能溢价。本文通过建立内生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模型,研究市场化进程中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模型表明,市场化能够更多地缩短高技能偏向性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时间,促进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进而提升技能溢价。本文进一步利用1995-2009年行业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中国的技术进步表现为高技能偏向性,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显著促进了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而且市场化主要通过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渠道提高技能溢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飞  
市场化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也提高了技能溢价。本文通过建立内生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模型,研究市场化进程中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模型表明,市场化能够更多地缩短高技能偏向性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时间,促进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进而提升技能溢价。本文进一步利用1995-2009年行业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中国的技术进步表现为高技能偏向性,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显著促进了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而且市场化主要通过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渠道提高技能溢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爱萍  周泰云  王炽鹏  
本文基于技能劳动供求的视角,运用2000—2014年中国工业行业数据和标准化供给面系统估计法,检验技能劳动相对供给效应、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效应和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对技能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1)工业和制造业部门的技术进步是偏向于技能劳动,而技能溢价扩大的主要原因正是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效应的作用,它是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通过增加技能劳动需求,致使技能劳动者和非技能劳动者收入差距拉大;(2)工业和制造业中物质资本与技能劳动的互补性是存在的,并且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对技能溢价产生正向推进作用,而技能劳动相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冯烽  
从内生性视角构建了分析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动态效应的经验模型,并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能源价格、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动态效应。结果表明:能源价格是调节能源效率的重要手段,能源价格上涨能有效提高能源效率;"软"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正向冲击效应,但"硬"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冲击在统计上不显著;能源价格与"硬"技术进步对改善能源效率的长期累计贡献相当且均大于"软"技术进步的长期累积贡献。结果提示,技术进步对改善能源效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完成"硬"技术进步由生产效率导向型向节能导向型转变是实现技术进步促进能源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陆雪琴  文雁兵  
本文理论分析表明技能溢价同时取决于技术进步偏向、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以及技能劳动的相对供给三个方面。利用1997—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以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度量的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具有"溢价逆转"效应:①1997—2002年技术进步提高技能溢价,在全部样本区间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呈倒U型且样本数据大部分在转折点右边。2003—2010年,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呈正U型。②技能劳动相对供给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在全部样本时期符号为负但不显著,在1997—2002年显著为负,在2003—2010年为正但不显著。技能溢价反映了企业对技能劳动的需求与技能劳动供给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昭  欧阳秋珍  
本文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结合技能溢价理论与国际技术扩散理论,构建了技术溢出视角下的我国技能溢价模型,接着利用我国与主要贸易投资伙伴1990-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和检验了国外技术溢出与技能溢价的变动关系。研究发现:我国自主创新能明显地改善我国技能溢价的现象;通过进口方式获得的国外有效技术溢出明显缩小我国的技能溢价现象;然而,FDI、国外专利申请与信息技术的技术溢出与技能溢价呈现正相关关系;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的增加也会提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提高我国工资不平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秋珍  陈昭  邓丹  
运用中国高技术产业省级和企业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系统GMM法研究技能劳动力供给、国内外技术进步对中国技能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技能人才的相对供给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显著为负,国内研发投入和出口会使中国技能溢价逆转,而国内技术购买、国外技术引进和外商直接投资(FDI)会增加技能溢价,考虑交叉关系之后,各变量的影响符号基本一致,但系数变小;将高技术企业分为外资和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各个解释变量的影响方向与前面一致,内资企业各变量的影响方向存在差异,不同类型企业各个变量的影响大小差异与变量本身规模有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董直庆  王芳玲  高庆昆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向来关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现代研究却普遍忽视技术进步对异质性要素发展可能产生的偏向性影响,特别是技术进步能否呈现技能偏向性并引致不同类型劳动者报酬分化问题。本文利用双层嵌套型CES生产函数和非线性似不相关方法估计中国技能溢价水平,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小于1而技能和非技能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技术进步偏向性及技能和非技能劳动的替代效应明显,利用技术进步偏向性模型模拟的数据与真实值无明显差异,印证技能溢价源于偏向型技术进步且偏向性效应不断强化。同时,回归方法检验结果也发现,技术进步偏向性对技能溢价正向效应显著,验证出我国技能溢价现象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偏向性作用的结果。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秋珍  陈昭  邓丹  
运用中国高技术产业省级和企业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系统GMM法研究技能劳动力供给、国内外技术进步对中国技能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技能人才的相对供给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显著为负,国内研发投入和出口会使中国技能溢价逆转,而国内技术购买、国外技术引进和外商直接投资(FDI)会增加技能溢价,考虑交叉关系之后,各变量的影响符号基本一致,但系数变小;将高技术企业分为外资和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各个解释变量的影响方向与前面一致,内资企业各变量的影响方向存在差异,不同类型企业各个变量的影响大小差异与变量本身规模有关;运用脉冲响应图发现贸易开放会引起开放程度较高区域的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技术"追赶",提高其技能溢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