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62)
- 2023(17976)
- 2022(15408)
- 2021(14230)
- 2020(11799)
- 2019(27290)
- 2018(26685)
- 2017(51390)
- 2016(27301)
- 2015(30794)
- 2014(30605)
- 2013(30340)
- 2012(27971)
- 2011(25258)
- 2010(24996)
- 2009(23235)
- 2008(22241)
- 2007(19198)
- 2006(16830)
- 2005(15053)
- 学科
- 济(131406)
- 经济(131270)
- 管理(78707)
- 业(73531)
- 企(60277)
- 企业(60277)
- 方法(57410)
- 数学(50307)
- 数学方法(49749)
- 中国(32719)
- 农(30685)
- 财(28649)
- 业经(26573)
- 地方(26094)
- 学(25741)
- 贸(22604)
- 贸易(22592)
- 易(21896)
- 农业(20943)
- 制(20061)
- 理论(19121)
- 和(18549)
- 环境(18464)
- 融(17510)
- 金融(17508)
- 务(17326)
- 财务(17254)
- 财务管理(17218)
- 银(17019)
- 银行(16980)
- 机构
- 大学(398910)
- 学院(394719)
- 济(173434)
- 经济(170197)
- 管理(157306)
- 理学(136996)
- 理学院(135536)
- 研究(135173)
- 管理学(133310)
- 管理学院(132596)
- 中国(101149)
- 京(84159)
- 科学(79807)
- 财(76735)
- 所(66197)
- 财经(62403)
- 研究所(60388)
- 中心(60042)
- 农(58025)
- 经(57009)
- 业大(55644)
- 江(54704)
- 经济学(54406)
- 北京(53363)
- 范(50863)
- 师范(50429)
- 院(49312)
- 经济学院(48886)
- 财经大学(46617)
- 农业(45115)
- 基金
- 项目(270704)
- 科学(214603)
- 基金(199842)
- 研究(198469)
- 家(173678)
- 国家(172319)
- 科学基金(148964)
- 社会(128720)
- 社会科(122218)
- 社会科学(122188)
- 基金项目(104914)
- 省(101920)
- 自然(95305)
- 自然科(93119)
- 自然科学(93099)
- 自然科学基金(91452)
- 教育(90572)
- 划(86326)
- 资助(83046)
- 编号(78918)
- 成果(63447)
- 部(60957)
- 重点(60391)
- 发(57802)
- 创(55790)
- 国家社会(54382)
- 课题(53911)
- 教育部(53051)
- 创新(52153)
- 科研(51590)
- 期刊
- 济(186368)
- 经济(186368)
- 研究(120029)
- 中国(69693)
- 学报(58867)
- 管理(58255)
- 财(57490)
- 科学(55965)
- 农(51696)
- 大学(45920)
- 学学(43368)
- 教育(38927)
- 农业(36078)
- 技术(34881)
- 融(32470)
- 金融(32470)
- 经济研究(31628)
- 财经(31348)
- 业经(27492)
- 经(26936)
- 问题(24062)
- 技术经济(20655)
- 贸(20071)
- 统计(19353)
- 业(18735)
- 世界(18554)
- 理论(18444)
- 图书(18066)
- 科技(17572)
- 策(17155)
共检索到575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承坪 陈志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了揭示人工智能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首先从理论上加以系统阐述,然后采用2010—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机理加以实证检验。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既可以通过替代劳动要素、人机融合和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扩展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也可以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市场效率和政府治理效率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实证研究结果还表明,相较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水平较低和人工智能人才缺乏的地区,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和人工智能人才充足的地区,人工智能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明显。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发展中国的人工智能并利用人工智能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经济增长 机理研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俊杰
利用中国1979-2013年的数据,证实了卡尔多的需求导向型增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即需求能够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这种拉动作用主要通过制造业部门的规模报酬递增来实现。数据显示,这种拉动作用在2001-2013年这一时期比之前更强。不过,数据也显示,制造业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正在减弱,这可能意味着"干中学"的被动技术进步方式将难以持续,必须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技术进步方式。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值是1.12个百分点,远高于传统方法的估计,不过出口的贡献率正处于下降趋势。这表明,必须通过提高内需来弥补外需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内需来促进经济增...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旭 董志强
人工智能怎样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提升?通过拓展世代交替模型,构建传统物质和人工智能两部门生产模型,笔者发现:若政府不控制人工智能部门规模,长期经济发展会陷入停滞。在人工智能技术外生给定的情况下,若政府对人工智能企业征税,可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福利的U型增长。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的国家比以资本密集型企业为主的国家更容易实现奇点跨越。为实现经济快速跨越奇点,政府可适当增加人工智能的资本投入,减少传统物质的资本投入。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的国家,在初始阶段应对人工智能尽量少征税,鼓励其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后再提高征税水平,以资本密集型企业为主的国家应控制人工智能规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锦慧 蓝发钦
本文主要在假设宏观经济、金融、制度及政策等经济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实证分析了1982—2003年22年间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我国的资本项目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我国的资本项目开放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影响关系。中国资本流入变量与黑市外汇溢价即汇率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但在资本项目开放的同时,要注意提高引资的质量,避免外资流入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边际递减效应,使资本项目开放、外资流入对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地发挥推动作用。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大楷 孙敏
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计量分析工具,对中国公共教育投资与宏观经济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教育投资与三次产业总产值均具有长期正向均衡关系,其中,对第三产业的正效应最大;三次产业总产值对公共教育投资冲击的长期响应为正;公共教育投资对第二、三产业总产值增长误差的解释能力强于第一产业,但均不显著。
关键词:
公共教育投资 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向阳
信息产业经济增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在分析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信息产业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提高经济要素的利用效率等方面。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信息产业的发展应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金融支持体系、健全对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支持模式、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发挥产后发优势、构建以集群形态为载体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信息产业 经济增长 作用分析 经验借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饶晓辉 钟正生
本文运用中国实际GDP和总保费额的数据考察了中国经济增长与保险市场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同时对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对中国而言,保险市场的发展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才是保险市场发展的原因。这意味着现阶段中国保险功能的发挥受到约束条件的限制。
关键词:
保险 经济增长 受限制的VAR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媛媛
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两个层面剖析中国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运用全域专业化指数对中国地区专业化进行整体测度,考察中国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演变规律;设计地区加权区位商指数,分析各省区市专业化部门综合实力的演化趋势。进而,直接测度中国各地区专业化部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法分别对四大区域专业化部门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和生产率效应进行测算和分析。最后,基于上述实证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地区专业化 经济增长 偏离份额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章迪平
本文通过计算信息业水平带动系数及信息业增长弹性系数,动态分析了信息业对流通经济的促进作用;进而构建了状态空间模型,利用1990-2007年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信息业对流通业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流通业与信息业的融合带动了流通经济的不断增长,对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业 信息业 产业融合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子婧 范炜 王泽林
创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与影响效果还有待厘清。本文利用2007-2017年产业面板数据,以全产业、产业间不同情况设立三个假设,深入探究创业通过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新企业数增速对当期专利产出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在工业、信息传输、技术服务等高科技含量高的行业中创业能显著拉动经济增长。为解释这一结果,文章进一步对不显著的行业进行固定效应回归,结果显示在这些行业中创业对创新的作用效果也同样不显著。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应支持新兴产业、提升技术创新产业化能力、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关键词:
创业 创新 经济增长 产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许彩红
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采用1978年~2009年的浙江省GDP、资本投资总额、从业人员、邮电业务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被解释变量GDP与解释变量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研究表明:信息化对于促进浙江省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最后提出完善政策法规、改革管理体制、加大政府投入、强化人才培养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化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时间序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宇
本文从风险分担的角度对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先是从理论上分析了有效的风险分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然后对金融体系风险分担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进行了剖析:金融市场通过横向风险分担,即资产组合与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使投资风险充分分散和转移,由此促进投资增加和经济增长;银行中介通过跨期风险分担,使存款者规避了系统性风险,平滑了不同时期的投资收益,这可以引导更多的资金变为储蓄。同时,银行可以通过储蓄和借贷平滑人们因为收入波动而带来的消费风险,使消费需求保持稳定,为经济增长提供需求动力。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横向风险分担 跨期风险分担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左良
为进一步发挥直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增长、维持金融稳定的功能,本文对我国2001年至2014年直接融资比重和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并未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不能充分满足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导致直接融资未能有效降低融资成本。若要进一步发挥直接融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关键是要建立发达的、多层次的、充分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资本市场体系以降低融资成本。
关键词:
直接融资 经济增长 内在机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蒲成毅 潘小军
保险是通过分散风险提供保障的一种特殊的金融服务消费品,是现代社会经济系统非常必要的安全性服务需求。现有理论普遍接受"经济决定保险,保险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实证对前者给出了充足证据,但并不完全支持后者。本文从微观机理视角来探讨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多因子协同作用机理,发现保险要么以企业生产消费形式进入生产领域,要么以家庭个人和政府机构的服务消费形式进入消费领域,构成了社会经济系统再生产循环中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消耗的一小部分嵌入性投入,而嵌入活劳动的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但大于嵌入物化劳动的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而且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可激励企业为员工开办年金计划,弥补社会保障体系不...
关键词:
保险消费 经济增长 行为金融机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志 程承坪 封立涛
本文基于鲍莫尔成本病理论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结构性因素,并根据人工智能技术特点,分析了人工智能解决中国经济增长结构性减速问题的机理:一是人工智能可以作为"特殊劳动力",直接替代劳动者从事服务业工作,显著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二是通过"人机融合"促进劳动效率提高;三是通过平台效应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业市场效率。综合上述三种方式,人工智能有助于缩小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在理论分析基础之上,采用2010-2018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GMM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生活性服务占比升高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随着人工智能水平的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占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将由显著为负转为显著为正。为了推动人工智能解决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减速问题,促进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结构性减速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