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4)
- 2023(8947)
- 2022(8011)
- 2021(7565)
- 2020(6326)
- 2019(14716)
- 2018(14768)
- 2017(28587)
- 2016(15625)
- 2015(17686)
- 2014(17716)
- 2013(17477)
- 2012(15780)
- 2011(14088)
- 2010(13866)
- 2009(12467)
- 2008(11816)
- 2007(10033)
- 2006(8575)
- 2005(7284)
- 学科
- 济(59608)
- 经济(59542)
- 管理(44137)
- 业(41966)
- 企(35165)
- 企业(35165)
- 方法(29956)
- 数学(25940)
- 数学方法(25653)
- 中国(16242)
- 农(15486)
- 财(13974)
- 学(13891)
- 业经(13592)
- 地方(12155)
- 理论(10771)
- 农业(10588)
- 和(10307)
- 贸(10181)
- 贸易(10177)
- 技术(9870)
- 易(9864)
- 环境(9643)
- 务(9295)
- 财务(9238)
- 财务管理(9224)
- 制(9102)
- 教育(8813)
- 企业财务(8739)
- 划(8507)
- 机构
- 大学(218198)
- 学院(216214)
- 管理(91039)
- 济(81350)
- 理学(79996)
- 经济(79468)
- 理学院(79137)
- 管理学(77816)
- 管理学院(77434)
- 研究(69411)
- 中国(49103)
- 京(46616)
- 科学(45088)
- 财(35326)
- 所(34279)
- 业大(33724)
- 农(32632)
- 研究所(31705)
- 中心(31068)
- 北京(29489)
- 财经(29362)
- 江(29255)
- 范(29015)
- 师范(28771)
- 经(26774)
- 院(25726)
- 农业(25556)
- 州(24509)
- 师范大学(23421)
- 经济学(23166)
- 基金
- 项目(156634)
- 科学(122577)
- 研究(115239)
- 基金(112921)
- 家(98083)
- 国家(97260)
- 科学基金(83729)
- 社会(70363)
- 社会科(66553)
- 社会科学(66534)
- 省(61193)
- 基金项目(61181)
- 自然(55592)
- 自然科(54267)
- 自然科学(54256)
- 自然科学基金(53253)
- 教育(52575)
- 划(51699)
- 编号(47909)
- 资助(46367)
- 成果(38193)
- 重点(34444)
- 部(34028)
- 发(32734)
- 创(32635)
- 课题(32339)
- 创新(30246)
- 科研(30091)
- 项目编号(29834)
- 大学(29424)
共检索到297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鹏飞
人工智能在近两年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密切关注起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而现有文献却缺乏对人工智能与就业问题新近研究进行系统全面地梳理。本文从更广阔的技术进步视角切入,从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与就业,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就业,程序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就业,技术进步与女性就业四个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概述,以期能把握人工智能与就业之间关系的研究前沿与未来动向。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进步 就业 劳动力市场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武琼
人工智能在情报分析、指挥决策、武器平台、网络攻防等领域具有显著的军事价值。近年来,以色列结合本国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加大对人工智能军事化的战略投入,并将推动人工智能军事化视为争夺军事竞争主动权的关键。以色列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军事化的发展,主要是基于“技术制胜”的历史传统和应对“三圈威胁”的现实需求。其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提出人工智能军事化发展路线图;设立人工智能军事化研发项目;推动人工智能军事化项目的实战化运用;加强与“美国—欧亚强国—域内伙伴”在人工智能军事化领域的合作。目前,以色列人工智能军事化在推动战术革新的同时,其所造成的一系列影响也不容忽视,主要包括加速军备竞赛、提升“意外战争”风险及增加区域性人道主义灾难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郭文革
淘宝推出Buy+和AlphA Go战胜李世石,进一步催热了VR和AI市场。本文的分析表明,VR和AI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真实、准确的数据。同样,人工智能和人的智能也有很多类似之处,不仅依赖个体对于符号(数字、文字)的准确解读,而且还需要对多种信息来源进行比较、评判和确认。人工智能虽然是模拟人的智能创造出来的,但是,反过来也让我们对于人的智能,对于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人工智能 批判性思维 媒介技术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敏中 王满林
人的能力可分为体能和智能,人的这两大能力都可以被工具替代、延伸和扩展,替代、延伸和扩展人的体力的工具可称为体能工具或人工体能~①,模拟、替代、延伸和扩展人的智力的工具可称为智能工具或人工智能。从人工体能到人工智能是工具发展的质的飞跃,它不断促进了人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当今的人工智能只能模拟、替代、延伸和扩展人的部分智能,至于人的想象、情感、直觉、潜能、意会知识等个性化智能,人工智能只是试图涉足,还谈不上对它的模拟、替代、延伸和扩展。"人机大战"实质上是世界冠军同数百万世界围棋大师团队的对决。人工智能只是智能化的工具,不能完全替代人的智能~②,更不可能消灭人的智能,人工智能和人的智能在张力中相互促进,应该是人工智能和人的智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人工体能 人工智能 人的智能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吴建中
文章从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环境、人工智能与信息组织以及人工智能在图书馆的应用三个方面,探讨了人工智能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文章认为:图书馆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方面要转变观念,人工智能既是一门工具,也是人类的朋友;图书馆要以更积极的姿态拥抱人工智能,并善于与之一起,共同为激活图书馆的交流功能和服务效能做出贡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杰 廖捷 董海云
人工智能起源于人类自我解放的内在冲动。随着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的兴起,审计的劳动形态将发生演变,人机协同劳动将成为未来审计作业的基本形态,对审计行业形成巨大冲击。本文首先对人工智能的概念与发展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工智能影响下的劳动形态演变;其次,围绕人机协同劳动形态阐述了人工智能对审计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应用于审计工作;再次,提出了审计对人工智能的适应,即人机协同的审计作业模式"人工智能+审计";最后,剖析了人工智能对审计职业的挑战,以及审计人员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审计 适应 改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尧 张璟 刘晓辉
本文将人工智能变量以生产任务方式引入Balassa-Samuelson模型(巴萨模型),理论分析人工智能发展对实际汇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可贸易品部门智能化程度提高将导致实际汇率升值,不可贸易品部门智能化程度提高将导致实际汇率贬值。本文以工业机器人安装存量表示智能化程度,利用国际机器人联盟、Peen World Table 10.0和世界发展指标等数据库构建1993—2019年72个国家和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可贸易品部门智能化程度提高导致实际汇率升值,且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不可贸易品部门智能化程度提高导致实际汇率贬值的结论在统计上不稳健。拓展分析发现:第一,人工智能发展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第二,分行业而言,制造业智能化程度提高导致实际汇率升值,建筑业智能化程度提高导致实际汇率贬值;第三,OECD成员国可贸易品部门智能化程度提高导致实际汇率升值,不可贸易品部门智能化程度提高导致实际汇率贬值;而非OECD成员国智能化程度改变对实际汇率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化程度 实际汇率 巴萨模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希淼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每一次技术与产业革命都给生产力带来深刻变革,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改变社会关系,进而影响人们的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近年来,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拉开序幕,5G、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正在引领社会生产实现跳跃式变革,快速提升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工业革命与“金融革命”相互促进,推动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国民财富积累,不断改变未来的工作方式和就业前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力晓 吕荣杰
本文通过引入耦合概念,基于技术发展过程,从耦合关系判定、耦合过程阐释、耦合阶段划分等维度分析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就业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就业不仅存在彼此影响、相互依赖的动态关联,还存在静态、单向视角下的技术破坏和创造效应,形成适应于高质量协同理念的新体系。具体地,本文重点考察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就业的耦合效应,揭示链条耦合、闭环耦合、跨层耦合、远程耦合等耦合形式,分析系统性、协同性、开放性、演化性等耦合特征,并以耦合协调程度作为判断依据,划分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阶段。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苟兴才 张兴月
作为就业法的核心问题,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障在域外受到普遍重视,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公民权利的法治保障,成为新时期我国公民权利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其中,认真对待域平等就业权研究的新进展,是全面推进我国平等就业权法律保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平等就业权 研究 新进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莹
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就业歧视的边界和外延不断地扩大,而且关于它的持续存在经济学家有着一致的看法。本文对近年来就业歧视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总结与评价。从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开始,分别从就业歧视的社会经济效应、就业歧视的测度与分解及治理等角度对相关进展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指出了就业歧视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方向。
关键词:
就业歧视 社会经济效应 测度 治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伟国 邱子童 吴清军
文章从人工智能的概念出发,在总结已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回顾了人工智能对就业的产业分布、岗位、工资等方面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章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替代部分岗位、促使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流动的同时,还会加快劳动力市场中岗位极化的进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引起工资不平等问题。从长远看,替代与创造效应将长期共存,但后者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工资不平等可以通过长期社会政策予以弥补;岗位极化现象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劳动者在产业间的流动本质上是劳动技能在技术变革后与任务需求相匹配的结果。更多学者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是可控的,关键在于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以实现广泛而有效的人机合作。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产业结构 岗位 工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潘丹丹
基于2008-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提取上市公司的人工智能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替代复杂劳动,对就业的影响表现出与传统信息技术不同的特征,呈现出就业反极化效应,显著提升了中技能劳动者就业比重,降低了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就业比重,并且在信息产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就业结构 反极化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贾怡炜 戚湧 武兰芬
通过对人工智能与车联网技术融合特征进行研究,能够精准识别车联网产业技术机会,为人工智能与车联网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供方向指引。选取2000-2019年相关专利数据,对人工智能与车联网领域技术融合进行识别与测度,采用Word2vec文本挖掘算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融合领域技术发展态势、技术主题关联模式、技术共现网络整体结构和节点功能演变情况。研究发现,融合过程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图像识别等相关算法是车联网领域最基础的人工智能算法,卷积神经网络等相关算法是最具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人工智能算法;智能交通平台是融合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数据识别与数据表示技术在融合演变过程中的控制能力较强,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发展受到相关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基于研究结论,从研发方向、学科建设、平台搭建等方面提出启示和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邓洁华
人工智能是信息化时代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人工智能商用时代来临的标志就是人机共存新范式的出现。人工智能与志愿服务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志愿服务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将会迎来新的发展高潮。本文主要研究在人工智能大规模商用发展时代下人工智能与志愿服务的融合发展问题。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志愿服务 融合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