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57)
- 2023(13945)
- 2022(11413)
- 2021(10463)
- 2020(8997)
- 2019(19997)
- 2018(19343)
- 2017(37327)
- 2016(19432)
- 2015(21640)
- 2014(20742)
- 2013(20378)
- 2012(18724)
- 2011(16486)
- 2010(17189)
- 2009(16424)
- 2008(16037)
- 2007(14702)
- 2006(12774)
- 2005(11684)
- 学科
- 济(89708)
- 经济(89616)
- 业(89146)
- 企(81964)
- 企业(81964)
- 管理(73329)
- 方法(41058)
- 数学(32570)
- 数学方法(32296)
- 业经(30899)
- 财(30543)
- 融(27924)
- 金融(27922)
- 农(27164)
- 中国(26546)
- 银(25431)
- 银行(25420)
- 行(24495)
- 务(23292)
- 财务(23266)
- 财务管理(23232)
- 企业财务(22127)
- 制(21157)
- 技术(21062)
- 农业(20291)
- 地方(17731)
- 理论(16857)
- 策(15448)
- 贸(15202)
- 贸易(15186)
- 机构
- 学院(275059)
- 大学(268278)
- 济(122676)
- 经济(120513)
- 管理(113892)
- 理学(97124)
- 理学院(96282)
- 管理学(95101)
- 管理学院(94574)
- 研究(84174)
- 中国(75365)
- 财(60308)
- 京(55263)
- 财经(47384)
- 科学(45678)
- 经(43014)
- 江(42184)
- 中心(41378)
- 农(40822)
- 所(40137)
- 经济学(38247)
- 研究所(35574)
- 业大(35390)
- 财经大学(35055)
- 北京(34998)
- 经济学院(34798)
- 州(34098)
- 商学(33506)
- 商学院(33235)
- 农业(31438)
- 基金
- 项目(176262)
- 科学(141699)
- 研究(133935)
- 基金(130009)
- 家(111389)
- 国家(110082)
- 科学基金(97265)
- 社会(88498)
- 社会科(84278)
- 社会科学(84255)
- 省(69358)
- 基金项目(68172)
- 自然(60336)
- 教育(60059)
- 自然科(58918)
- 自然科学(58903)
- 自然科学基金(57963)
- 划(56312)
- 资助(52812)
- 编号(52596)
- 创(43205)
- 成果(41585)
- 创新(39396)
- 部(39368)
- 重点(39167)
- 发(38574)
- 业(38415)
- 国家社会(37478)
- 课题(36054)
- 制(35920)
- 期刊
- 济(136839)
- 经济(136839)
- 研究(83235)
- 中国(55320)
- 财(51683)
- 管理(48834)
- 融(41923)
- 金融(41923)
- 农(38100)
- 科学(34500)
- 学报(32842)
- 大学(27137)
- 技术(26646)
- 学学(25941)
- 农业(25295)
- 财经(24724)
- 教育(24144)
- 业经(23511)
- 经济研究(21863)
- 经(21340)
- 问题(17260)
- 技术经济(16892)
- 业(16624)
- 财会(15314)
- 贸(14269)
- 现代(13967)
- 世界(13872)
- 商业(13687)
- 科技(13409)
- 会计(13249)
共检索到425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婉昕
当前,人工智能是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以2011—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多期DID 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政策对先导区内制造业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国家人工智能先导区政策显著降低了先导区内制造业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水平。机制分析发现,国家人工智能先导区政策提高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抑制了制造业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企业人力资本较为优质或资产专用性较低时,国家人工智能先导区政策对制造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效应更强。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国家人工智能先导区政策可增加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为此,要积极搭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创景,非先导区地区要积极学习先导区的有益经验。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金融资产配置 制造业企业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卢昂荻 卢文益 刘仁良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职业智能化可替代性增强,而职业智能化可替代性的变化会影响微观个体的金融资产投资行为。本文将Frey&Osborne(2017)计算的职业被人工智能替代概率的数据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相匹配,考察个体职业受到人工智能冲击概率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家庭户主职业受人工智能冲击较大时,家庭更倾向于不持有风险金融资产并且保持更高的储蓄率,该影响主要存在于户主为男性、低教育、年轻组以及农业户籍的家庭中。机制分析表明,家庭经济脆弱性即落入社会贫困线以下的概率、社会互动和社会保障的参与度是职业替代率影响家庭风险资产投资行为的可能途径,职业可替代性更强的家庭面临更大的经济脆弱性、更少参与社会互动和社会保障,具有更保守的投资偏好,降低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可能。本文首次提供了人工智能职业替代对家庭金融不平等影响的直接证据,对我国在新技术冲击下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房浩超
为进一步厘清人工智能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以及这种效应在不同维度下是否存在异质性,基于2009—2020年中国的3 262家企业A股主板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知识、人才、资本分析框架,利用回归检验分析人工智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一步地,从技术化水平、媒体关注度、研发强度3个维度分别考察不同组别下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创新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提升效应具有异质性,人工智能技术对于非高科技企业、高媒体关注度企业以及高研发投入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2)人工智能可以促进知识溢出、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创新要素配置优化,这些效应共同对企业创新施加了积极影响;(3)人工智能对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模式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自主创新的影响作用更大。为此,政府要加快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建设,聚集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推进创新要素结构升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东兵 王灵均 周承绪 刘骏
制造企业作为人工智能创新战略的重要载体,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2015—2019年59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组织外部竞争和内部生产要素视角,通过构建个体固定效应非平衡面板模型,探讨人工智能创新驱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创新能够有效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创新双元性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而行业竞争能够强化人工智能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地,不同子行业人工智能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人工智能创新能够促进高质量发展,而资本密集型企业人工智能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结论不仅有助于揭示人工智能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还可为企业制定人工智能创新战略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质量发展 行业竞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林常青 涂钰珺
本文基于2015年、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考察了人工智能应用对家庭债务的影响,并从信贷供求渠道验证了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应用抑制了家庭债务规模的上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应用更容易抑制户主为低教育水平的家庭、农村户口家庭、西部地区家庭以及低人力资本存量地区家庭的债务扩张。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应用主要通过紧缩信贷供给从而抑制了家庭债务上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霍宏卿 程彬桓
将视角聚焦于微观企业,测度并深入探究了人工智能与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与影响机制。研究显示,人工智能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水平的提升通过内部管理与外部营销两个渠道实现企业“降本增效”,进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大、知识产权保护程度高的地区更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型背景与学术型背景高管数量越多,越能够强化人工智能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关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艳霞 张鹏
利用2017年至2021年地市层面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将企业基本信息与专利数据匹配构建月度面板数据,运用交错双重差分法进行创新促进效应估计后发现: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对于地区、企业层面的创新水平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具体的创新促进效应因政策类型、企业特征而存在异质性;机制检验表明,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可以通过政府补贴、产学研协同和引致创业等路径激励企业积极从事创新活动。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快构建有利于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配套实施细则,统筹利用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产业政策工具,加快建立与人工智能创新趋势相适应的配套监管机制和规范框架,促进人工智能企业的创新水平。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产业政策 企业创新 双重差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印州 李丹琪 龚思颖
本文概述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态势,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的分布状况;基于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会计管理中已有的应用,探索人工智能与企业管理创新的结合点;分析人工智能在企业财务管理、内部管理和战略决策领域的应用机制,展望人工智能为企业管理创新带来的新变化,并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磊 肖倩 邓芳芳
本文基于人工智能应用引致的要素增益技术变迁效应、劳动力替代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分析其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机理,通过匹配IFR的工业机器人与中国制造业专利申请的数据,实证分析人工智能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创新,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创新影响的边际效应大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影响大于策略性创新。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增加R&D人员全时当量、扩大对高技能和高学历人员的需求、提高R&D经费支出等方式促进制造业创新。上述研究结论为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可能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创新 工业机器人 中国制造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亚光 何瑛 金振 田马飞
“用数赋智”驱动下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影响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应用市场,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在供应链层面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一个重要且亟待探讨的问题。基于2011—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层面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客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会显著提高企业客户稳定性;从影响机制看,工业机器人应用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效应”和“风险治理效应”增进客户稳定性;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资本密集型、数字化转型程度低、非国有企业和客户年龄较低的企业中,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客户稳定性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强化客户稳定性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数字经济赋能与企业客户治理的相关文献,对推动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钰 唐要家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如何充分释放人工智能促进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2011—2019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创新宽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应用能显著拓展企业创新宽度;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创新宽度的影响在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强、融资约束小和高科技行业的企业更明显;人工智能应用通过提高企业研发成功率、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拓展企业创新宽度;人工智能应用滞后则会制约企业拓展创新宽度。充分释放人工智能应用促进高质量创新潜力的政策重点是:构建人工智能应用拓展企业创新宽度的创新生态,形成人工智能应用驱动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增强企业技术迭代能力以实现可持续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彭树宏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人们对技术性失业的普遍担忧。但由于数据所限,现有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多在宏观层面展开,缺乏微观作用机制和发生条件的实证检验。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文本数据构建企业层面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度的测度指标,考察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就业吸纳(下文中有些简称企业就业)的影响效应和多重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应用会显著提升企业就业水平,该结论在各种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人工智能应用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进而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来促进企业就业;只有当产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大、人工智能技术能力较强且与企业应用场景契合度较高时,人工智能应用的就业促进效应才会出现;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就业的促进效应在大规模企业、出口企业、国有企业、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企业、高市场集中度行业企业中更为显著;人工智能应用的就业效应存在溢出现象,人工智能应用会促进本地区人工智能生产企业的就业,同时减少同行业中未应用人工智能企业的就业。本文研究结论能为政府制定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政策提供有益启示,使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政策、反垄断政策和出口贸易政策得到优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翔 黄志
基于Acemoglu的任务模型和2003~2016年我国行业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人工智能与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阶段差异性,在导入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使行业收入差距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且对工作重复性高、创造性低的行业冲击更大。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除了通过劳动力就业对行业收入差距产生影响,还可以通过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行业生产效率传导影响行业收入差距。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创新 行业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金东 徐文君 王佳慧
在人工智能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动力的同时,世界范围内青年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加剧青年失业的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文章使用工业机器人数据和OECD国家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工智能对青年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并未加剧青年失业,反而显著降低了青年失业率。不过,人工智能缓解青年失业的效应部分来自对临退休年龄员工的替代。由于失业回滞现象和“机器换人”的不可逆性会部分抵冲人工智能对青年就业的正向影响,人工智能对青年失业的缓解效应在经济下行期更为显著,但在经济上行期有所抑制,表现出反周期性特征。文章认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就业优先战略并行不悖,但应同时关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缓解青年失业方面的局限性。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青年失业 新质生产力 岗位替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学义 何泰屹
文章使用中国282家人工智能企业2010~201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对人工智能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企业绩效增长对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力资本具有高度依赖性。(2)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决定了高管薪酬应维系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遵循效率工资和报酬契约的条件下,提升高管薪酬水平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组织绩效、管理绩效和执行绩效等增强人工智能企业盈利能力。但高管薪酬水平不是越高越能创造企业绩效,其影响往往受制于企业人力资源制度建设状况、管理水平和现代企业治理体系状况。(3)人工智能企业一定的研发人员规模可以产生规模优势,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技术成果产出及其市场转化效率。(4)人工智能企业中研发投入与人力资本的联动交互效应更加显著,提高研发强度可以塑造企业战略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进而拓展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5)人力资本对人工智能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与区域异质性,这与人工智能企业、产业布局、行业特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密切相关。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研发投入 人工智能 企业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子女结构会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吗——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证据
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住房和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经验证据
人格特征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来自CFPS数据的经验证据
金融资产配置的同伴效应与企业违规——来自2007—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够抑制金融资产配置吗?——来自2007-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保险需求会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吗?——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
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基于沪港通交易制度的经验证据
基于夏普比率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有效性研究——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
人力资本提升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来自大学扩招的证据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关系及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来自35个国家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