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9)
- 2023(10204)
- 2022(8445)
- 2021(7717)
- 2020(6189)
- 2019(14255)
- 2018(13784)
- 2017(26166)
- 2016(13721)
- 2015(15680)
- 2014(15395)
- 2013(15498)
- 2012(15187)
- 2011(14093)
- 2010(14145)
- 2009(13033)
- 2008(12754)
- 2007(11111)
- 2006(10164)
- 2005(9685)
- 学科
- 济(73998)
- 经济(73932)
- 业(33040)
- 管理(31966)
- 中国(25459)
- 方法(24094)
- 企(23712)
- 企业(23712)
- 地方(21342)
- 数学(20866)
- 数学方法(20779)
- 农(19330)
- 贸(17126)
- 贸易(17111)
- 业经(16860)
- 易(16663)
- 融(13974)
- 金融(13974)
- 农业(13050)
- 银(12870)
- 银行(12859)
- 行(12681)
- 地方经济(12623)
- 发(12622)
- 产业(12567)
- 制(12373)
- 财(12279)
- 环境(11259)
- 学(11026)
- 技术(10594)
- 机构
- 大学(201978)
- 学院(201886)
- 济(99901)
- 经济(98348)
- 研究(82121)
- 管理(72506)
- 中国(64479)
- 理学(60740)
- 理学院(59994)
- 管理学(59410)
- 管理学院(59005)
- 京(45018)
- 科学(44669)
- 财(43060)
- 所(41494)
- 研究所(37378)
- 中心(35461)
- 财经(33555)
- 经济学(32754)
- 农(30794)
- 经(30738)
- 北京(30106)
- 江(29686)
- 院(29583)
- 经济学院(29520)
- 范(27824)
- 师范(27600)
- 财经大学(24962)
- 科学院(24782)
- 业大(24663)
- 基金
- 项目(128267)
- 科学(102307)
- 研究(98448)
- 基金(93818)
- 家(81432)
- 国家(80798)
- 科学基金(68241)
- 社会(65930)
- 社会科(62908)
- 社会科学(62900)
- 基金项目(48106)
- 省(47379)
- 教育(43004)
- 划(40654)
- 自然(39168)
- 资助(38758)
- 自然科(38260)
- 自然科学(38251)
- 编号(37783)
- 自然科学基金(37607)
- 发(35363)
- 成果(31494)
- 部(29740)
- 重点(29729)
- 发展(29695)
- 展(29205)
- 国家社会(28919)
- 课题(27696)
- 中国(27604)
- 创(27095)
共检索到331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耿子恒 汪文祥 曹园
在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的席卷下,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也正在从政策引导、产业实践与技术创新等方面寻求突破,但还存在政策缺位、人才缺口、技术缺失等限制人工智能推动中国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诸多问题。明确人工智能发展目标,加强国家顶层牵引、高端人才集聚、有效投资以及政府与市场协同等都是中国可借鉴的人工智能推动产业发展的有益国际经验。因此,中国应进一步细化人工智能发展的行动方案,加强国家顶层牵引,发挥高层组织协调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积极作用,促使顶尖人才与有效投资共同发力,提高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及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渗透力,进而促进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产业发展 国际经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耿子恒 汪文祥 郭万福
本文从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应用出发,基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产业准备度和人工智能技术产品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人工智能水平。在人工智能对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分析下,采用2011—2019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对人工智能影响中国产业发展质量进行经验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得到研究结论为:(1)从全国层面分析,人工智能可以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并在不控制时间因素下,可以促进农业、服务业产业升级;但是,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不显著,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从区域异质性分析,人工智能对农业、制造业产业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西部地区服务业升级具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对长三角及东南沿海地区服务业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因此,建议根据每个产业、每个区域的差异性制定人工智能应用实施方案,并采取政策激励方式推动区域先行先试,发掘人工智能推动不同产业或不同产业基础、不同资源禀赋条件下不同区域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的内在原因和效果差异,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促使人工智能助力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耿子恒 汪文祥
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已席卷全球,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其技术-经济特征以非普惠方式渗透于各产业部门,并对其产生影响。本文在梳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影响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分析AI产业化与产业AI化两条路径,分别阐述人工智能影响产业发展质量的作用机制。而后,深入微观层面,分析人工智能影响三次产业发展质量的作用机制,进而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共同构建起一个人工智能影响中国产业发展的一般性理论分析框架,以期为在ICT与经济发展理论体系下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欢云 胡小勇
教育人工智能国际会议作为智能技术在教育应用领域高质量国际会议,至今有30余年历史。本文以2011-2018年教育人工智能国际会议论文集为研究内容,采用量化关键词和内容分析法精选129篇论文,系统梳理国际教育人工智能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脉络,将其归纳为十二个聚焦点并加以阐述:融合游戏化设计的智能导学系统、学习者建模、智能教学代理设计及优化应用、基于数据挖掘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数据共享与分析、大规模在线课程和移动学习的精准学习服务、机器学习技术的学习应用、学习者情感计算与探测、智能技术支持教与学理论的分析与验证、学习者技能素养的智能评估工具及方法、个性化反馈与自适应学习、课堂教学实景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未来智慧学习空间设计。最后,本文就我国教育人工智能本土化发展创新提出以下研究建议:立足多样化视角挖掘小而精的研究主题,开展实证研究;借助国际平台和跨界思维,形成交叉融合型教育人工智能学术研究共同体;立足课程和教学,以育人为核心,重构智能时代的学习理论体系和实践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敏 方梦然
人工智能可以节约劳动、促进生产力的提升,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国际实践,表明与人工智能发展相随的是劳动生产率的下降,是什么导致这一现象?本文基于国际实践,研究后发现,劳动生产率的滞后效应和错误的人工智能统计都导致了悖论的发生,其中滞后效应是最主要的原因。技术创新的效应还没有完全发挥,互补性的技术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推进。需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以提升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生产率 悖论 国际经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前不久,我们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和我国风险投资界的部分代表,就发展风险投资有关问题进行了座谈。尔后又与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联合主办了“高新技术与风险基金、产业基金国际研讨会”。下面是两次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一、风险投资与风险基金关于什么是风险投资,许多代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华 崔平政 张荣荣
农业静脉产业理解为以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再利用为主要内容,收集、运输、分类、分解、资源化或最终处理、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过程。现阶段中国农业资源短缺和农业"废弃物"并存的问题十分突出,农业静脉产业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再利用产业方面,发达国家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在总结发展农业静脉产业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发展农业静脉产业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静脉产业 国际经验 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芦建国 张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苗木花卉产业迅速发展,苗木产量和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也暴露出市场秩序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新品种开发力度不够等问题。在分析苗木花卉产业特点和中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快中国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苗木花卉 产业发展 国际经验 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珍
文章阐述了主要发达国家和"金砖国家"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支持政策,从产业选择、投资金融、技术创新、人才培育与引进四个方面,梳理了各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内容,总结出了相应的特征和启示,结论表明,我国的政策支持需要配合本国要素禀赋优势、积极吸引外资、提升技术创新、培育引进高素质人才这四个条件,来完成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正确引导。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支持政策 经验借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佐军
创新型产业集群可以理解为以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为主体,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品牌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等为依托,以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为环境的产业集群。与模仿型产业集群相比,其创新程度较高;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相比,它属于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它属于现代产业集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吕津 刘晓东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和总体发展态势 根据各国的实际政策操作和理论探讨的情况,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要素,一是研究开发投入的强度,用研究开发投入占产值或销售额比重来衡量,二是人员知识构成,一般用大学以上学历者占员工总数的比重。当前国际上高技术产业衡量指标,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额5%以上,大学以上学历者占员工比重30%以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龙鹏 张双志
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如何赋能产业创新发展?本文综合使用大数据方法和计量方法,基于2001—2016年中国企业的全样本数据构造了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度量指标,并从制造业产业层面实证检验人工智能产业融合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发现: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在不断提升,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人工智能融合程度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人工智能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融合的增速快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创新数量方面,也体现在创新质量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通用性越强,其与产业融合的技术创新效应越显著;与低技术产业相比,人工智能与高技术产业的融合具有更强的技术创新效应。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融合发展 技术创新 制造业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蓬 张会儒
辐射松Pinus radiata自19世纪从美国引入新西兰后,经过新西兰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已形成了育种、经营、加工等完整的产业化体系,为世界人工林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重点介绍了新西兰辐射松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主要经验以及新西兰辐射松集约经营和加工利用方面的主要做法。我国应借鉴新西兰的经验,大力发展人工林产业,以保护天然林,提高林业产业效益。参6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贺力平
面向农村的合作金融在世界各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90年代以来也取得了快速增长的突出成就。从国际经验来看 ,合作金融事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体现了合作金融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强大生命力;另一方面 ,各国合作金融起源和成长于互不相同的具体经济环境和历史传统的背景下 ,各国的合作金融不存在完全一致的具体模式 ,合作金融机构本身也随时间和经营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当前中国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事业可以借鉴国际经验。本文以下首先综合考察合作金融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历程并概括主要发展经验 ,然后结合中国情况探讨近期内应当着重考虑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海山
休闲渔业是将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有机结合的新型产业,既注重经济效益,又注重社会效益,是解决当前传统渔业面临的资源退化、效益低下等难题的有效方式,也有利于加快推进渔业经济转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大众的休闲需求提升,发展休闲渔业的潜力和空间巨大。因此,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创新管理机制、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科技研发、注重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中国休闲渔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休闲渔业 国际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