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82)
2023(17066)
2022(14486)
2021(13584)
2020(11489)
2019(26276)
2018(25512)
2017(49341)
2016(26732)
2015(29585)
2014(28981)
2013(29114)
2012(26839)
2011(24370)
2010(23912)
2009(22102)
2008(21616)
2007(18577)
2006(16103)
2005(14267)
作者
(78398)
(65375)
(64919)
(61836)
(41497)
(31384)
(29278)
(25667)
(24805)
(23062)
(22230)
(22128)
(20704)
(20703)
(20253)
(20162)
(19418)
(19315)
(18671)
(18565)
(16362)
(16012)
(15889)
(14726)
(14649)
(14424)
(14374)
(14134)
(13098)
(12890)
学科
(113390)
经济(113271)
管理(74525)
(72618)
(58748)
企业(58748)
方法(52467)
数学(46174)
数学方法(45795)
中国(30778)
(30232)
(27083)
业经(24969)
(23940)
(22484)
贸易(22472)
(21842)
地方(21486)
农业(20341)
(20265)
技术(17266)
(16835)
金融(16834)
(16694)
(16641)
财务(16634)
财务管理(16608)
银行(16568)
环境(16533)
(16505)
机构
大学(385515)
学院(380888)
(161474)
经济(158550)
管理(150102)
研究(134628)
理学(131218)
理学院(129756)
管理学(127682)
管理学院(127017)
中国(99632)
科学(83436)
(82290)
(70387)
(68141)
(67812)
研究所(62803)
业大(60519)
中心(59094)
财经(57719)
农业(53671)
(52844)
(52633)
北京(52108)
经济学(50256)
(48630)
(48183)
师范(47609)
经济学院(45595)
财经大学(43340)
基金
项目(267840)
科学(210313)
基金(196875)
研究(190370)
(174670)
国家(173313)
科学基金(147226)
社会(122697)
社会科(116502)
社会科学(116475)
基金项目(104336)
(101753)
自然(96337)
自然科(94113)
自然科学(94085)
自然科学基金(92454)
(87106)
教育(85637)
资助(81438)
编号(74026)
重点(60517)
(59811)
成果(59144)
(57616)
(55847)
创新(52194)
国家社会(51783)
科研(51622)
课题(51065)
教育部(50975)
期刊
(167868)
经济(167868)
研究(111616)
中国(67827)
学报(66835)
(60678)
科学(59914)
管理(53645)
(50766)
大学(49880)
学学(47389)
农业(41902)
教育(34869)
(31917)
金融(31917)
技术(29396)
经济研究(29006)
财经(28616)
业经(26582)
(24627)
(22765)
问题(22435)
科技(19361)
(18862)
技术经济(18514)
(18008)
世界(17357)
理论(17092)
图书(17012)
业大(16988)
共检索到545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艳冰  胡立君  
基于2003—2018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人工智能、人力资本以及二者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动态效应和区域性差异,进一步以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运用门槛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人工智能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发现:人工智能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本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显著,其中人工智能与高技能劳动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更强;人工智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双重门槛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连俊华   董庆前  
数字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本文实证分析数字经济、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以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考察数字化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和人力资本均显著正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效应,其中数字经济与高级人力资本融合对产业升级影响更为明显,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单门槛效应。基于此,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积极促进“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对接,不断缩小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少甫  王伟  董登新  
根据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以1995~2009年中国省级数据为对象,运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考察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均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条件分布的不同位置,这种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产业结构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化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受产业结构的影响,与人力资本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转化可以优化人力资本的配置,提高人力资本的产出效率,有助于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关海玲  屈田雨  
基于我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首先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其次将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的策略互动行为纳入分析框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环境规制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的策略互动行为呈现良性竞争,环境规制发挥正向溢出作用,在推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更大地推动了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力存在门槛效应,整体上看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呈现为“U型”发展态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杰琦  陈达  夏南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迭代演进,其与实体经济的深入发展融合,成为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结合非连续创新路径跨越和技术范式转换理论,以产业结构优化为切入点构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绿色发展的逻辑框架,并利用2009—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检验人工智能对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效应。研究发现:人工智能会提升绿色发展效率,引入Bartik工具变量和《中国制造2025》政策冲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修正后,该结论仍成立。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是人工智能提升绿色发展效率的重要机制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人工智能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越深厚、市场化水平越高、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低的地区中表现得更明显,从而能更充分赋能绿色发展。拓展性分析表明,人工智能对推动绿色发展具有时滞效应,但该效应在技术密集度和资本密集度投向更高时可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文章讨论了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内在逻辑机制,并利用中国城市和行业层面数据验证了相关假说。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低价过度出让工业用地、高价限制性出让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双二手"供地策略是土地资源错配的根源。(2)土地资源错配进一步强化了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刚性,抑制了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变,这表明土地资源错配的确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3)土地资源错配对不同产业和产业内部升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促进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对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区域分化以及显著的时序异质性,其中,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显著为正,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则显著为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文章讨论了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内在逻辑机制,并利用中国城市和行业层面数据验证了相关假说。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低价过度出让工业用地、高价限制性出让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双二手"供地策略是土地资源错配的根源。(2)土地资源错配进一步强化了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刚性,抑制了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变,这表明土地资源错配的确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3)土地资源错配对不同产业和产业内部升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促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何玉梅  赵欣灏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基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技术创新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消费升级效应,剖析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逻辑机理,并利用2007—2018年中国27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新型数字基础设施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资源配置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不稳健,消费升级表现为遮掩效应;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城市异质性,在沿海城市和大中规模城市中,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市场化程度越高,其促进作用越显著。研究结论对更好地发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肖琬君  冼国明  杨芸  
文章基于1998~200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制造业内部生产结构调整角度,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外资进入对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资进入对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多种稳健性检验以及克服了内生性问题的情况下仍然成立。文章进一步以城市间、产业间和企业间三种资源配置形态为影响机制,分析外资进入作用于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发现外资进入主要通过城市内产业间和企业间资源的再配置效应促进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其中前者具体表现为生产资源从中低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移,后者表现为持续生产企业间和企业进入退出间生产资源再配置。外资进入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来自非港澳台地区和以独资方式的外资进入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外资进入对内陆城市和高行政等级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昌忠泽  孟倩  
本文利用1995—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消费需求、创新驱动、劳动力禀赋、劳动生产率等效应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能有效推动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引导或倒逼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但存在"产业结构演进无效率"现象,且信息技术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要大于东部地区。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建群  赵晶晶  王薇  
文章基于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利用改进的熵值法测度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及技术创新和金融发展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两者存在“倒U”型非线性特征,当前阶段主要表现为显著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稳健性检验结论仍稳健;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更突出;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和金融发展等路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且在其中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颖   许薛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生产模式的智能化改造升级,生产任务日趋复杂化和专业化,对人力资本结构的适配性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将人工智能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纳入一个有机的理论分析框架,可以刻画人工智能发展影响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内在机制及其地区异质性。经验研究的结论表明,人工智能发展不仅能够直接推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还能够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而对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进程产生积极作用。人工智能发展对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呈现梯次下降。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以及大西南综合经济区人工智能发展对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积极作用逐步凸显。政府应加快构筑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发展,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促进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同时,各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缩小区域间人力资本结构差距。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文进  李爽  陶云清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在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83个地级以上城市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等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及其各维度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瓶颈,具有门槛效应;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长期且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不同区域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效应具有异质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效应从东部到中西部逐级增强。因而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建设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力度,尤其要重视增加落后地区的普惠金融服务供给和提升其数字化程度,同时,也要防止数字普惠金融的过度发展为产业结构升级带来负的外部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锐  马莉莉  陈璇  
本文基于演化的视角考察人力资本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界定为互补匹配过程中各层级人力资本比重逐步动态调整并最终实现向高级化演变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本结构的互补匹配性和动态演化两大特征。基于此,本文构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以表征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程度,通过199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并利用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这一外生冲击构建工具变量和中介效应检验法,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结构演进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并且通过推升技术进步引起产业升级和促进人口集聚形成城市化而实现经济增长。因此,为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各地不应脱离本地经济发展阶段而简单地增加高级人力资本比重,而应在遵循经济发展基本规律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注重不同技能人力资本的互补匹配性和不同层级人力资本比重的动态调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江辉  王立勇  郭蓝  
本文采用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改进后的J-F终身收入法测算出的人力资本数据,借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人力资本的确是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对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异质性影响,当人力资本水平处于较低阶段时,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较微弱。当人力资本水平处于中等阶段时,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最强。但当人力资本水平处于高等阶段时,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反而下降。本文最后给出基本结论和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