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20)
2023(15321)
2022(12806)
2021(11503)
2020(9682)
2019(22441)
2018(21812)
2017(42334)
2016(23004)
2015(25732)
2014(25944)
2013(25976)
2012(25047)
2011(22923)
2010(23157)
2009(21661)
2008(21708)
2007(19683)
2006(17374)
2005(16113)
作者
(71324)
(59542)
(59377)
(56234)
(37793)
(28837)
(26984)
(23137)
(22586)
(21360)
(20294)
(20020)
(19118)
(19001)
(18992)
(18703)
(17774)
(17733)
(17301)
(17204)
(14933)
(14921)
(14760)
(13505)
(13500)
(13326)
(13312)
(13185)
(12242)
(11893)
学科
(111953)
经济(111846)
管理(64593)
(64400)
(51483)
企业(51483)
方法(47735)
数学(41652)
数学方法(41233)
中国(30404)
(29708)
地方(27443)
(26058)
业经(24661)
(23271)
(20125)
农业(19985)
(19205)
贸易(19193)
(18482)
(17669)
金融(17667)
(17418)
银行(17360)
环境(16978)
(16673)
技术(16038)
(15975)
(15687)
理论(15663)
机构
大学(345651)
学院(344810)
(147263)
经济(144271)
管理(128410)
研究(124174)
理学(109839)
理学院(108558)
管理学(106777)
管理学院(106144)
中国(93306)
科学(76546)
(74307)
(67344)
(64715)
(64139)
研究所(58588)
中心(55930)
(53612)
业大(53084)
财经(52943)
农业(50591)
(48021)
北京(47510)
经济学(46333)
(45631)
师范(45063)
(44821)
(42661)
经济学院(41848)
基金
项目(225161)
科学(176401)
基金(162476)
研究(161093)
(143052)
国家(141859)
科学基金(120048)
社会(102735)
社会科(97568)
社会科学(97538)
(89277)
基金项目(85064)
自然(77437)
自然科(75622)
自然科学(75598)
(75338)
自然科学基金(74304)
教育(73699)
资助(68149)
编号(63680)
(53915)
成果(52206)
重点(51908)
(49846)
(46791)
课题(45704)
创新(43932)
科研(43423)
发展(42878)
国家社会(42447)
期刊
(166777)
经济(166777)
研究(103891)
中国(69977)
(58615)
学报(58076)
科学(52291)
(51642)
管理(47675)
大学(43478)
学学(41098)
农业(39641)
教育(35981)
(34433)
金融(34433)
技术(29823)
业经(27754)
经济研究(27244)
财经(27148)
(23469)
问题(22424)
(21431)
技术经济(18152)
(17736)
统计(16733)
商业(16690)
(16435)
世界(16012)
科技(15980)
(15349)
共检索到525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杰琦  陈达  夏南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迭代演进,其与实体经济的深入发展融合,成为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结合非连续创新路径跨越和技术范式转换理论,以产业结构优化为切入点构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绿色发展的逻辑框架,并利用2009—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检验人工智能对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效应。研究发现:人工智能会提升绿色发展效率,引入Bartik工具变量和《中国制造2025》政策冲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修正后,该结论仍成立。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是人工智能提升绿色发展效率的重要机制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人工智能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越深厚、市场化水平越高、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低的地区中表现得更明显,从而能更充分赋能绿色发展。拓展性分析表明,人工智能对推动绿色发展具有时滞效应,但该效应在技术密集度和资本密集度投向更高时可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杰琦  陈达  夏南新  
人工智能作为中国抢占科技战略高地的重要抓手,能否显著释放绿色发展效应备受关注,也是理论研究亟待探讨的重要命题。融合非连续性技术创新理论意涵,利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中国省级绿色发展效率,系统考察人工智能的绿色发展效应。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会直接赋能绿色发展,赋能效果呈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以地区高校平均科技产出和《中国制造2025》政策冲击为工具变量强化内生性控制后,结论仍成立。(2)人工智能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提升绿色发展效率。(3)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差异使得人工智能绿色发展效应释放具有异质性,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科技人力资源积累程度越高,技术、资本要素越密集,人工智能对绿色发展效率的赋能效果越强。(4)拓展性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对提升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时滞性,且依托国内技术来源的人工智能,比依托国外技术来源的人工智能对绿色发展的时滞效应更明显。因此,应把握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战略契机,在开放融合创新中塑造技术竞争新优势,进而带动绿色发展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耿子恒  汪文祥  郭万福  
本文从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应用出发,基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产业准备度和人工智能技术产品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人工智能水平。在人工智能对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分析下,采用2011—2019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对人工智能影响中国产业发展质量进行经验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得到研究结论为:(1)从全国层面分析,人工智能可以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并在不控制时间因素下,可以促进农业、服务业产业升级;但是,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不显著,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从区域异质性分析,人工智能对农业、制造业产业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西部地区服务业升级具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对长三角及东南沿海地区服务业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因此,建议根据每个产业、每个区域的差异性制定人工智能应用实施方案,并采取政策激励方式推动区域先行先试,发掘人工智能推动不同产业或不同产业基础、不同资源禀赋条件下不同区域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的内在原因和效果差异,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促使人工智能助力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艳冰  胡立君  
基于2003—2018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人工智能、人力资本以及二者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动态效应和区域性差异,进一步以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运用门槛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人工智能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发现:人工智能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本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显著,其中人工智能与高技能劳动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更强;人工智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双重门槛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基于2010—2019年中国八大城市群13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测度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及其动态演化趋势,运用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从绝对差异视角识别八大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分布动态演进,构建动态空间SDM模型从相对差异视角揭示八大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收敛机制。研究发现:八大城市群整体及各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年度均值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负增长,纯效率变化、纯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规模变化等四类分解对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贡献程度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八大城市群整体及各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均呈现出波动性上升态势,并表现出空间差异趋于缩小和空间分布较为均衡的动态演进趋势;八大城市群中仅有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微弱的发散趋势,八大城市群整体及其余七大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均呈现显著的条件β收敛特征。为此,应在强化技术创新对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核心驱动功能,提高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贡献程度,缩小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等方面做好工作。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谢里  张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广斌   李祎   赵川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科技对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显著促进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技术创新和金融资源配置是金融科技促进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重要机制;金融科技对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带动周边城市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金融科技有助于促进东部地区、核心城市及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因此,营造良好的金融创新环境,深化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发挥金融科技的溢出效应,能够赋能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毛晓蒙   王仁曾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检验了数字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绿色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其中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相较于北方城市和中小城市,数字金融对南方城市和大城市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较强;人力资本在数字金融影响绿色发展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市场化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调节效应不明显;机制检验得出,数字金融可以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社会环境认知能力,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吴茂华   李夏伟  
本文旨在探究服务业价格上涨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首先,本文构建了一个具有产业结构转型特征的两部门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价格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基于一般均衡的动态分析方法,本文进一步讨论了部门技术进步率差异通过价格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推导出了价格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和实际总产出增长率的影响公式。接着,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理论模型推导出来的公式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价格上涨对中国城市服务业兴起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服务业发展程度本身会进一步加强这一价格效应。另外,服务业发展会调节服务业价格上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巧玲  李敏  
文章立足于马克思"机器大生产"理论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研究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劳动力结构的影响,探讨人工智能对人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及智力劳动的替代,分析人工智能对劳动客观条件和劳动主观条件的影响,进而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技能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智力劳动愈加成为重要的就业门槛,并从政府、企业及劳动者等三个角度提出智能化背景下优化劳动力结构的对策措施。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林辉  付剑茹  刘广瑞  
采用中国199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会在不同的政府干预程度下产生显著的差异。检验发现,地区金融发展分别降低了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提高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从而优化了产业结构;但是,在政府干预程度越强的地区,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受到越多的削弱。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的地区金融发展存在着过度的政府干预,从而影响了金融在产业发展中的资源配置功能,政府对金融干预的适度调整将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钱水土  王文中  方海光  
在理论分析绿色信贷通过资本形成、资本导向、信息传导、产业整合、风险分配机制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使用灰色关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信贷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绿色信贷与第三产业关联度最高、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低。然后选取我国2004—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同时进行区域面板和分阶段面板实证研究,得出绿色信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但影响有限。最后针对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优化正向效应的有效发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永华  
[目的]分析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重要因素,以期为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方法]文章基于乡村绿色发展理念,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驱动因素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根据权重值和农民评分值的乘积对各指标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最终确定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重要因素。[结果]在系统层中,权重值最高的是经济因素,权重值最低的是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介于两者之间。在经济因素所包含的指标中,市场供求状况的权重值最大,居民收入水平的权重值最小;在自然因素所包含的指标中,水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退化的权重值较高,植被覆盖度下降的权重值最低;在社会因素所包含的指标中,政府调控粮食流通的权重值最大,权重值最小的是城市化水平。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驱动力较大的前5个因子依次是:市场供求状况、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产品品质、农民经济收入和水资源匮乏。[结论]在该文涉及到的驱动因子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重要因素是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经济因素,市场对农产品的供求严重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配置比例。保持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原则,改善农业和农村环境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决条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东兵  王灵均  周承绪  刘骏  
制造企业作为人工智能创新战略的重要载体,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2015—2019年59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组织外部竞争和内部生产要素视角,通过构建个体固定效应非平衡面板模型,探讨人工智能创新驱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创新能够有效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创新双元性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而行业竞争能够强化人工智能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地,不同子行业人工智能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人工智能创新能够促进高质量发展,而资本密集型企业人工智能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结论不仅有助于揭示人工智能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还可为企业制定人工智能创新战略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昌忠泽  孟倩  
本文利用1995—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消费需求、创新驱动、劳动力禀赋、劳动生产率等效应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能有效推动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引导或倒逼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但存在"产业结构演进无效率"现象,且信息技术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要大于东部地区。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