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5)
2023(8235)
2022(7026)
2021(6311)
2020(5175)
2019(11436)
2018(11204)
2017(20802)
2016(11521)
2015(12509)
2014(12367)
2013(11831)
2012(10780)
2011(9590)
2010(9514)
2009(8598)
2008(8422)
2007(7588)
2006(6596)
2005(5744)
作者
(34768)
(29015)
(28733)
(27221)
(18175)
(14133)
(12937)
(11269)
(10934)
(10252)
(9858)
(9558)
(9364)
(9066)
(8972)
(8937)
(8824)
(8514)
(8320)
(8302)
(7369)
(6968)
(6937)
(6557)
(6546)
(6521)
(6321)
(6306)
(5792)
(5754)
学科
(44477)
经济(44426)
管理(35649)
(31574)
(24590)
企业(24590)
方法(19973)
数学(17580)
数学方法(17450)
(13166)
(13051)
环境(12476)
中国(11380)
(10870)
(10006)
贸易(10001)
业经(9874)
(9757)
地方(9349)
农业(9220)
(8469)
(8385)
财务(8375)
财务管理(8351)
企业财务(7903)
(7673)
技术(7136)
理论(6789)
(6694)
(6674)
机构
学院(161455)
大学(159027)
(64841)
经济(63588)
管理(59222)
研究(53359)
理学(51578)
理学院(50996)
管理学(50091)
管理学院(49826)
中国(40139)
科学(35364)
(33215)
(32978)
(29475)
业大(28348)
(27871)
农业(26279)
研究所(25509)
中心(24804)
(24719)
财经(23831)
(21660)
经济学(20336)
北京(20193)
(19736)
(19730)
(19646)
师范(19379)
经济学院(18784)
基金
项目(112037)
科学(86598)
基金(80908)
研究(76918)
(73495)
国家(72870)
科学基金(61156)
社会(49743)
社会科(47144)
社会科学(47131)
(44582)
基金项目(43383)
自然(41049)
自然科(39857)
自然科学(39839)
自然科学基金(39150)
(37307)
教育(34929)
资助(32269)
编号(29817)
重点(25703)
(24198)
(23622)
(23616)
成果(22465)
科研(22260)
创新(22095)
计划(21835)
国家社会(21246)
课题(20779)
期刊
(68195)
经济(68195)
研究(43061)
学报(32010)
中国(30443)
(28479)
科学(26780)
(24125)
大学(23282)
学学(22324)
管理(20065)
农业(18781)
教育(15285)
技术(12530)
(12411)
金融(12411)
业经(12253)
经济研究(11885)
财经(11362)
(10007)
(9794)
问题(9314)
(9193)
业大(8529)
科技(8306)
商业(8278)
资源(7920)
财会(7621)
技术经济(7523)
(7458)
共检索到231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培玉  
人工增雨是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主要是通过飞机、高炮、火箭等传输手段对局部大气云层施加催化作用,促使云中更多游离的水汽核化,增加冰晶数浓度,提高降水效率。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内外大量人工增雨试验,人工增雨效果已得到科学实验证实。本文通过对人工增雨原理和催化剂性能特点分析,探讨了人工增雨常用催化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人工增雨对风向下游地区的影响和人工增雨炮弹、火箭弹碎片对环境的影响。数据分析证明,人工增雨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催化剂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上游增雨不会减少下游的雨量,因此,应充分利用人工增雨手段开发空中水资源,以缓解水资源的短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培玉  
在分析我国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要充分利用人工增雨手段,开发空中水资源,以缓解水资源的短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以琳  徐学义  苗长忠  贾思之  杨正民  
在开发云水资源中,火箭人工增雨作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WR型人工增雨火箭,以播云碘化银浓度大于10L-1的扩散体所移过的累积面积在地面上的投影为有效播云区。利用湍流扩散方程,对湍流扩散系数、风速和作业仰角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湍流扩散系数与最大扩散半径成正比,与达到最大扩散半径的时间成反比,有效播云区面积与环境风大小成正比。在迎风多轮火箭作业中,根据仰角不同,每轮发射三发火箭弹,发射夹角在32°—90°之间变化。在不同风速下,当仰角在64°-52°、湍流扩散系数在20-100m2.s-1之间时,三发火箭弹的有效播云区面积最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国庆  胡丁  国世平  
环境问题历来与人的行为尤其是经济行为密切相关。其中,消费和环境有着互动的关系。本文从消费需要、消费结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方面来讨论自然环境对消费的影响,认为良好的自然环境能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被破坏的环境会影响人的消费质量。所以,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是必需的。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子丹  
作者在进行区域野外考察与参加国土资源规划图册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对该区的区域地理背景、自然环境与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划分了三个主要的自然分区.对区域开发状况与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予以分析,提出了经济建设中的几个环境问题及部分解决意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志鹏  刘东朴  岳英洁  
战争造成的环境创伤是巨大的,本文以详实的背景资料,通过海湾战争、越南战争等实例,分类描述了现代战争中爆炸物、生化武器、泄漏物等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气候以及地质结构的影响,并由此剖析战争原因,通过处理好本国利益与全人类利益、增强综合国力与人类长远利益、反对霸权主义与打击恐怖主义三对关系,在法律的框架下让人类远离战争,提出了促进世界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新锋  
生存成本是指经济体在一定自然环境下为达到一定的生存状态而付出的劳动耗费。生存成本的高低取决于环境及其与经济体的关系。自然环境通过空间分布、存在方式、配置结构、舒适度等来影响生存成本的水平。降低生存成本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经济体与环境的和谐。生存成本理念可以为环境管理、环境评价等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霍雅勤  姚华军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经历了由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对于环境问题的政策响应,典型地首先表现为注重机构性和结构性问题,然后注重执行和实施往往不连贯的部门立法和规章;随后的行动集中在制定环境保护的综合战略和一体化纲领以及一连串协商一致的命令和控制措施上;之后,注意力放在引进以市场为基础的鼓励性政策及全球合作方面,刺激社会各个部门越来越多地参与保护和给出承诺。就目前来看,环境管理的各种政策手段均在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如果说有所不同的话,则是不同的环境政策,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经济制度下有所不同而已。我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环境政策组合。主要应该体现以下三个基本思想:利用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利用市场机制和利用经济增长机遇造福环境。就近期而言,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经济仍然缺乏实力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还是必要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志斌  刘朝晖  李宇峙  
科学合理地进行公路建设自然环境影响评价是正确处理公路建设和自然环境保护之间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分析了现行公路设计相关规范,提出了适用于公路设计方案比选需求的自然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采用公路路线设计、桥梁设计、隧道设计、防护工程和临时工程5个方面共17个指标进行评价,并在规范和一定数据统计的基础上,给出了各个评价等级的标准。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子系统的权重,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以求同时反映评价分级的主观性和实测数据的客观性。以常吉高速公路为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公路自然环境影响等级属于"良好"级偏"中";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评价方法可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璐琼  苏凇  锁梦晨  
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繁荣,合理的产品选择对消费者生活的影响日趋重要,其中一类重要的产品选择即是在有益品和有害品之间的取舍,而过去的研究很少关注深层次的价值观对这类产品选择的影响。本研究从一类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价值观——自然环境价值观出发,探讨和检验其对消费者产品选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自然环境价值观使消费者更容易看到有益品和有害品的长短期利益差异,产生更强烈的感知冲突,从而促使消费者更有可能选择有益品。研究结果将为相关管理机构和企业通过培育价值观来引导消费者的产品选择行为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蓓  
深入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各种影响因素——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政策效应的具体作用,证明了外国直接投资(FDI)对环境的总体作用是利大于害,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发展经济相对于完全依靠本国的力量对环境的冲击要小得多,当然其中有很多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另外,对中国FDI的发展、中国环境的现状以及FDI对中国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璐琼  苏凇  锁梦晨  
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繁荣,合理的产品选择对消费者生活的影响日趋重要,其中一类重要的产品选择即是在有益品和有害品之间的取舍,而过去的研究很少关注深层次的价值观对这类产品选择的影响。本研究从一类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价值观——自然环境价值观出发,探讨和检验其对消费者产品选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自然环境价值观使消费者更容易看到有益品和有害品的长短期利益差异,产生更强烈的感知冲突,从而促使消费者更有可能选择有益品。研究结果将为相关管理机构和企业通过培育价值观来引导消费者的产品选择行为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艳  许永洪  
环境对效用的影响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环境直接进入效用函数,作为产生效用的因素;另一方面,环境的恶化会增加消费的成本,或让一些"对冲"环境影响的消费变得必须,从而使得总消费中产生效用的有效消费比重下降。文章构造了效用函数,在Ramsey-Cass-Koopmans经济增长模型中,给出了不同环境水平下经济增长的均衡存在性和均衡的效率等理论解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德凤  陈亚雯  
本文在对会计环境与会计环境分类阐述的基础上, 分析了会计环境对会计理论、会计人员及其会计工作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璐  王晓峰  王纪红  
文章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段水源区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AHP决策分析方法,构建了该地区自然环境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经过定量与定性综合分析验证,最终得出该地区自然环境综合评价结果。在评价结果分析基础上,对中线水源区的环境保护、生态补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持和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