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7)
- 2023(9543)
- 2022(8212)
- 2021(7413)
- 2020(6090)
- 2019(13148)
- 2018(12897)
- 2017(23177)
- 2016(12994)
- 2015(13926)
- 2014(12883)
- 2013(11848)
- 2012(10324)
- 2011(9079)
- 2010(8860)
- 2009(8167)
- 2008(7505)
- 2007(6341)
- 2006(5356)
- 2005(4414)
- 学科
- 济(39285)
- 经济(39239)
- 管理(35707)
- 业(32424)
- 企(25941)
- 企业(25941)
- 方法(17504)
- 数学(15393)
- 数学方法(15184)
- 农(13431)
- 环境(12279)
- 财(11397)
- 中国(11278)
- 学(11258)
- 贸(10242)
- 贸易(10239)
- 业经(10043)
- 易(9996)
- 农业(8926)
- 理论(8559)
- 划(8534)
- 技术(7621)
- 务(7521)
- 财务(7510)
- 财务管理(7501)
- 企业财务(7104)
- 地方(7049)
- 制(6989)
- 教学(6683)
- 教育(6397)
- 机构
- 学院(168667)
- 大学(164469)
- 济(61815)
- 经济(60569)
- 管理(60509)
- 研究(56536)
- 理学(53664)
- 理学院(53068)
- 管理学(51891)
- 管理学院(51636)
- 中国(39991)
- 科学(39362)
- 农(37061)
- 京(33191)
- 业大(31664)
- 农业(29721)
- 所(29478)
- 研究所(27665)
- 财(26286)
- 中心(25401)
- 江(24520)
- 财经(21901)
- 范(21846)
- 院(21591)
- 技术(21495)
- 师范(21413)
- 农业大学(20103)
- 经(20042)
- 北京(19821)
- 州(19320)
- 基金
- 项目(125627)
- 科学(97091)
- 基金(89320)
- 研究(86589)
- 家(81787)
- 国家(81101)
- 科学基金(67967)
- 社会(54221)
- 省(51774)
- 社会科(51344)
- 社会科学(51329)
- 基金项目(47849)
- 自然(46107)
- 自然科(45044)
- 自然科学(45024)
- 自然科学基金(44207)
- 划(43768)
- 教育(40924)
- 资助(35230)
- 编号(34487)
- 重点(29395)
- 创(27453)
- 发(27255)
- 部(25966)
- 计划(25649)
- 创新(25591)
- 成果(25309)
- 科研(25275)
- 课题(24512)
- 业(23336)
共检索到229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珺 赖秋明 姚发壮 梁文强 刘志媛 符美秋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光照、盐度、pH值和氮、磷、铁、硅等营养盐对微小小环藻(Cyclotella caspia)生长繁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小小环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40℃,最适温度为30~35℃;适宜光照为500~10 000 lx,最适光照为2 000~8 000 lx;适宜盐度为2~85,最适盐度为25~50;适宜pH值为4~9,最适pH为8.0~8.5。筛选出微小小环藻培养液配方是每立方米海水加入(NH2)2CO-N 30g,NaH2PO4-P 1 g,FeC6H5O7-Fe 0.1 g,Na2SiO3-Si 25 g。
关键词:
微小小环藻 生态因子 营养盐 生长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黄旭雄 胡盼 庄林川 倪良平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Zarrouk培养液培养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探讨温度对微小色球藻生长的影响,并对微小色球藻的营养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30μE/M2.S~45μE/M2.S光照强度范围内,微小色球藻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30℃~38℃。对微小色球藻的营养组成分析表明,该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脂肪酸组成简单的特点。其粗蛋白含量为61.82%,粗脂含量仅为0.99%,饱和脂肪酸主要为C16:0和C20:0分别占44.88%和11.47%,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18:2n6(占16.01%)。干物质中总氨基酸含量为564.09 mg/g,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缪宇平 袁骐 周宏农 陈海峰 邵盛男
微小亚历山大藻是产生麻痹性贝毒的主要生物之一。产毒藻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所产生的毒素总量有差异,因此研究环境因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与产毒的综合影响,找到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和产毒的适宜条件,对麻痹性贝毒在赤潮中是否造成贝类蓄毒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一个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温度、盐度、营养盐、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9生长与产毒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9生长最佳条件为温度25℃,盐度30,培养基中氮含量为基础f/2培养液配方中氮磷含量的2倍,光照强度10000 lx。最佳产毒条件除了氮磷含量为基础f/2培养液配方中氮磷含量的3倍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鹏 王铁杆 谢起浪 张华伟 严兴洪 陈孟静
通过室内培养,研究了温度、光强、光照周期、盐度和密度对日龄为60 d的铜藻[Sargassum horneri(Turner)C.Agardh]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了解铜藻幼苗的适宜培育条件。结果显示:铜藻幼苗在15~30℃范围内,均能存活,适宜温度为20~25℃;在500~7 500 LX下均能生长,生长的适宜光强为2 500~4 500 LX;长光照条件(18L∶6D)更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幼苗在盐度为10~40下均能存活,适宜盐度为30。另外,幼苗的密度越低,越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和发育,5~25棵/L的密度有益于幼苗的生长和叶片分生。上述研究结果为铜藻幼苗室内渡夏培养提供了基础技术数据。
关键词:
铜藻 幼苗 培养条件 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亚军 余新威 方力 刘其林 任斌 罗红宇
为考察营养成分以及培养基础液再利用对一株微小亚历山大藻的生长和产毒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氮(NaNO_3)、磷(NaH_2PO_4)、微量元素(FeCl_3、Na2EDTA、CuSO_4、Na_2MoO_4、ZnSO_4、CoCl_2、MnCl_2)、维生素(Vitamin B12、Vitamin H、Vitamin B1)、碳(NaHCO_3)的不同含量以及海水(培养基础液)利用方式(不循环与循环利用)对微小亚历山大藻C4生长、毒素含量(μmol/L)与毒素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氮、磷浓度对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伟国 杨洪强
【目的】试图建立营养与根构型变化的模型,塑造苹果理想根构型,提高果树营养利用效率和进一步探讨营养元素在根构型构建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滤纸培养系统研究了营养元素缺乏对湖北海棠[Malushupehensis(Pamp.)Rehd.]根构型的影响。【结果】湖北海棠实生幼苗根构型可分为8种类型。完全营养液中培养的植株根构型以“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中上部”类型为主,生长介质分别缺磷、钾和钙时,植株根构型均以“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上部”的类型为主,而“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中上部”根构型减少;但缺磷时,根构型呈现“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两端”的植株比例增加,“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中部”的类型减少,根构型类型...
关键词:
湖北海棠 纸培 根构型 缺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艺峰 林霞 徐同成 虞小花 高成勉 张仕坚
对水产养殖中的主要饵料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oculata(Droop)Hibberd)进行了5×3×2析因试验,培养液NO-3-N水平分别设置为0、3、6、12、24mg/L,光照强度分别为22.9μmol/(m2·s)、43.2μmol/(m2·s)、80.4μmol/(m2·s),更新率分别为10%和25%,研究了光、氮和半连续培养更新率对微绿球藻生长、采收量的影响。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NO-3-N水平、光照强度、更新率及其交互作用对细胞密度、生长率和采收量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以更新率影响最大,其次是光照强度,影响最弱为NO-3-N水平。更新率25%...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石娟 潘克厚
微藻细胞中脂类的数量及质量是评价其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大量研究表明 ,改变培养条件及在不同的时期收获对微藻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有着显著影响。本文主要从培养基成分、光强、温度、通气量和生长期 5个方面综述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希望能为海洋微藻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微藻 培养条件 生长期 脂类 脂肪酸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文国樑 梁伟峰 李卓佳 曹煜成 陈素文
通过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安排实验,研究光强、温度和盐度对分离自对虾池塘水环境中的啮蚀隐藻、新月菱形藻、微绿球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增长率的影响。获得各微藻的最适生态因子及其影响度。啮蚀隐藻的最适生态因子为:光强5750~7944lx,温度21.3~28.3℃,盐度13.3~23.0;影响度依次为:盐度>温度>光强。新月菱形藻的最适生态因子为:光强5761~8697lx,温度23.4~29.6℃,盐度11.9~25.7;影响度依次为:盐度>光强>温度。蛋白核小球藻的最适生态因子为:光强6754~8775lx,温度17.1~20.7℃,盐度19.6~26.4;影响度依次为:温度>盐度>光强。微绿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源欣 辛琨 熊燕梅 张韫 姜仲茂 丁功桃 廖宝文
【目的】基于前人研究得出的适合老鼠簕生长的环境因子变量,研究老鼠簕在多环境因子交互作用下的生长适应性。【方法】分别模拟在盐度2.5‰、5.0‰、7.5‰,光照强度30%、45%、60%,潮汐时间3、9、15 h的环境条件下对老鼠簕幼苗进行正交设计栽培,揭示不同环境下老鼠簕的生长状况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对老鼠簕生长的影响。【结果】1)老鼠簕株高在正交设计下得出的主次顺序为光照强度(%)>淹水时间(h)>盐度(‰)。在环境条件为9 h淹水时间、盐度为5‰和7.5‰、光照强度为45%的情况下最高。2)老鼠簕基径在正交设计下得出的主次顺序为淹水时间(h)>盐度(‰)>光照强度(%)。在环境条件为9 h淹水时间、盐度为7.5‰、光照强度为30%的情况下最粗。3)土壤中氮、磷成分和p H值对老鼠簕的生长影响显著(显著性水平)。【结论】光照是影响老鼠簕株高生长的主要因素,淹水时间次之,淹水时间和光照强度对老鼠簕的基径生长有显著差异,但其仍能在较低光照下正常生长,说明红树植物老鼠簕属于一般耐淹浸、不耐盐以及有较强耐阴性的红树植物,且土壤中氮磷成分和pH值对老鼠簕的生长影响显著。本研究结果可以佐证近年来珠三角区域老鼠簕过度生长的原因有可能是无瓣海桑等高大真红树乔木大量生长所创造出空旷的林缘和林窗环境以及珠三角水域中氮磷含量的增加,进而导致红树林土壤中氮、磷含量上升,加速了老鼠簕的生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付娇娇 王旭 刘海泉 孙晓红 谢晶 潘迎捷 赵勇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温度(4、15、25和37℃)、pH(4、5、6和7)及NaCl浓度(0.5%、2.5%、4.5%和6.5%)对单增李斯特菌野生型菌株(WaX12)及sigB缺失突变型菌株(WaX12-ΔsigB)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WaX12菌株,WaX12-ΔsigB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量显著降低(p<0.05)。变异系数分析显示,不同培养条件对WaX12菌株及WaX12-ΔsigB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均有影响,其中温度的影响最大,NaCl浓度次之,pH最弱;且WaX12-ΔsigB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更易受到培养条件的影响。其次,分别选取了WaX12菌株与WaX12...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生物被膜 sigB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珺 符丽梅 陈国华 刘志媛 李洪武 王爱雯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温度、光照、盐度、pH值和氮、磷、铁、硅等营养盐对翼茧形藻(Amphiprora alata)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翼茧形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38℃,最适温度为30℃;适宜光照为500~10 000 lx,最适光照为5 000~10 000 lx;适宜盐度为2~80,最适盐度为60;适宜pH值为4~9,最适pH为7.5。经方差实验,在天然海水中添加10 mg.L-1NaNO3-N、2 mg.L-1NaH2PO4-P、0.2mg.L-1FeC6H5O7-Fe、40 mg.L-1Na2SiO3-Si,培养效果最佳。
关键词:
翼茧形藻 生长 生态因子 营养盐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珺 王永波 陈国华 尹绍武 王广飞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光照、盐度、pH值和营养盐对四爿藻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爿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5~30℃,最适温度为20℃;适宜光照为500~10 000 lx,最适光照为4 000~7 000 lx;适宜盐度5~85,最适盐度为35;适宜pH值为4~9,最适pH值为7。筛选出四爿藻的培养液配方是,天然海水加入(NH2)2CO-N60 g/m3;KH2PO4-P 2 g/m3;FeC6H5O7-Fe 0.4 g/m3;维生素B11 g/m3和维生素B120.000 5 g/m3。
关键词:
四爿藻 温度 光强 盐度 pH值 营养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梅 张静 李雪艳 王寅寅 王春夏 王锦霞
以亚洲百合Elite中外层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光暗不同培养条件下,苄基腺嘌呤(benzylaminopurine,BA)、萘乙酸(1-naphthlcetic acid,NAA)、蔗糖、活性炭(activated charcoal,AC)、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对试管鳞茎诱导效果及诱导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鳞茎共有2种发生途径,1种是从外植体上直接诱导形成小鳞茎,第2种是外植体经诱导产生不定芽,40d后经不定芽基部膨大形成小鳞茎。光培养下小鳞茎的增殖系数高于暗培养,但小鳞茎直径小于暗培养。单因素试验中,蔗糖、AC及PP3...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吕军仪 吴金英 杨大伟 曾华 李秉记 黄琨 陈琳
报道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大海马 (HippocampuskudaBleeker)的体长与体重的相对生长率、生长比率及生长速度与饵料、水温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海马生长高峰期为 5~ 11月 ,群体体长月平均增长率为 12 .2 0 % ,体长特定增长率为 15.92 % ;体重月平均增重率为 15.87% ,体重特定增重率为 2 7.70 % ,群体增重倍数为 13.8。大海马体长呈逻辑斯蒂曲线增长 ,关系式为 :L =192 .346 0 / (1+e2 .4 96 4- 0 .6 0 51M)。大海马的饵料系数为 1.18,饵料转化率为 0 .85,体重与体长生长关系式为 :W...
关键词:
大海马 生长率 饵料 环境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