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88)
- 2023(4579)
- 2022(3920)
- 2021(3637)
- 2020(3023)
- 2019(6378)
- 2018(6330)
- 2017(10943)
- 2016(5953)
- 2015(6335)
- 2014(5752)
- 2013(5344)
- 2012(4611)
- 2011(4196)
- 2010(4219)
- 2009(4280)
- 2008(3797)
- 2007(3252)
- 2006(2831)
- 2005(2492)
- 学科
- 济(17205)
- 经济(17189)
- 管理(12777)
- 业(11201)
- 学(10571)
- 企(9137)
- 企业(9137)
- 农(5742)
- 方法(5323)
- 中国(4945)
- 贸(4590)
- 贸易(4587)
- 业经(4515)
- 易(4463)
- 理论(4438)
- 数学(4056)
- 数学方法(3953)
- 财(3927)
- 农业(3617)
- 教育(3437)
- 和(3175)
- 经济学(3105)
- 制(3042)
- 环境(2986)
- 教学(2961)
- 地方(2657)
- 银(2549)
- 银行(2520)
- 关系(2446)
- 技术(2446)
- 机构
- 学院(77980)
- 大学(76618)
- 研究(29522)
- 济(25186)
- 经济(24549)
- 管理(24069)
- 科学(21739)
- 理学(20431)
- 中国(20345)
- 理学院(20172)
- 管理学(19579)
- 管理学院(19438)
- 农(18394)
- 所(16348)
- 京(15876)
- 研究所(15250)
- 农业(14946)
- 业大(14784)
- 中心(12775)
- 江(12365)
- 技术(11587)
- 院(11270)
- 范(11214)
- 财(11151)
- 师范(10954)
- 省(9914)
- 州(9854)
- 北京(9624)
- 农业大学(9609)
- 研究院(9434)
- 基金
- 项目(54723)
- 科学(40446)
- 研究(38033)
- 基金(36615)
- 家(34403)
- 国家(34135)
- 科学基金(26899)
- 省(23050)
- 社会(21691)
- 社会科(20340)
- 社会科学(20335)
- 划(19698)
- 基金项目(18672)
- 自然(18182)
- 教育(17740)
- 自然科(17713)
- 自然科学(17702)
- 自然科学基金(17335)
- 编号(16107)
- 资助(15005)
- 重点(13466)
- 成果(13127)
- 发(12475)
- 计划(11875)
- 课题(11657)
- 创(11649)
- 科技(11161)
- 科研(11136)
- 创新(10889)
- 部(10500)
共检索到115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晓荣 张涛 冯广朋 赵峰 刘鉴毅 宋超 章龙珍 庄平
选取6 ind健康的雄性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经人工催产后获得成熟的精子,测定了精子密度、精浆渗透压、p H和生化成分,研究不同保存温度和p H对精子活力与寿命的影响,并比较几种离子对精子的抑制作用和再激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鲟精子密度为(2.12±0.89)×109cell·m L-1,精浆渗透压为(87.83±2.79)m Osm·L-1,精浆中K+(1.61±0.26)mmol·L-1,Na+(29.13±1.79)mmol·L-1,Cl-(21.83±1.84)mmol·L-1,Ca2+(0.11±0.03)mmol·L-1,Mg2+(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斌 陈先均 杜军 刘光迅 龙治海 李强
对人工养殖条件下达氏鲟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测量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体重617.27 g,平均全长53.45 cm,平均体长42.38 cm的达氏鲟通过140 d的人工饲养达到平均体重为1379.32 g,平均全长为66.05 cm,平均体长为53.55 cm的个体,其全长平均日生长量0.09 cm、平均瞬时生长率0.151%,平均日增重量5.443 g、平均瞬时增重率0.574%;全长与体长之间呈线性关系TL=1.1398SL+4.9157,R2=0.9986,体重与全长的关系为WWTL=0.0002TL3.7423,R2=0.9977,体重与体长的关系为WW SL=0.00...
关键词:
达氏鲟 人工养殖 生长特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相忠
俄罗斯亚洲地区几种鲟类生物学简述罗相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俄罗斯亚洲地区分布有9种鲟科鱼类。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栖息有达氏红和史氏鲟。鄂毕河、叶尼塞河及贝加尔湖均栖息有西伯利亚鲟和小体鲟。太平洋鲟分布在鄂霍茨克海、日本海及库页岛的一些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陆九韶 李永发 夏重志 吴文化 王斌 夏永涛
2000年3月从美国缅因州格兰特湖(GrantLake)引进陆封型大西洋鲑(Salmosalar)发眼卵,从孵出仔鱼开始,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观察其形态特征、年龄、生长、食性、性腺发育、繁殖生态等生物学特性,研究其生长发育所需条件,分析养殖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陆封型大西洋鲑3龄组体重(W)与叉长(L)相关方程为W=0.0131L2.9949;可完全投喂用人工颗粒饲料;在淡水中饲养3年(11783度日)性腺可发育成熟。统计980尾性成熟雌鱼的产卵率可达98%以上,成熟个体平均相对怀卵量为1885粒/kg体重。成熟雄性精子数量为200亿/mL,人工繁殖...
关键词:
陆封型大西洋鲑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冷希照 曹德福 田希文 乔洪全 季天臣 符先飞 范宁利
俄罗斯鲟(Acipensergueldenstaedti)是我公司从俄罗斯引进受精卵,经过人工孵化、苗种培育、网箱养殖,现已达到商品鱼规格。俄罗斯鲟是鲟鱼类一种,生活在里海、亚速海、黑海等水系。俄罗斯鲟属洄游性鱼类,性成熟年龄:雄鱼为8~14龄,雌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志飞 温海深 李吉方 倪蒙 张墨 步艳 任源远 丁厚猛 来长青 刘传忠
为研究流水养殖系统中不同养殖密度对俄罗斯鲟幼鱼生长的影响,实验将初始体质量为(29.70±1.32)g的俄罗斯鲟幼鱼分置于2.5(SD1)、3.6(SD2)和4.7 kg/m3(SD3)3个养殖密度进行流水池塘(4.4 m×4.4 m×0.45 m)养殖,每个密度设3个重复,实验周期为90 d。结果显示:低密度组(SD1)幼鱼增重率(WG)、体长增长率(LG)、特定生长率(SGR)和饵料转化率(FCR)分别为362.01%±15.87%、55.88%±4.77%、(1.79±0.03)%d、114.95%±4.52%,显著高于高密度组(SD3)的272.30%±2.74%、46.34%±6.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斌 陈先均 龙治海 严峻刚 赵凤麒
为了解人工养殖条件下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幼鱼的生长特性,在水温20~32℃时,对白甲鱼幼鱼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甲鱼幼鱼日均生长0.0544 cm,平均瞬时增长率1.006%,日均增重0.054 g,平均瞬时增重率2.709%;白甲鱼幼鱼的全长与日龄呈线性关系:TL=0.0525t+2.3129,R2=0.9932;体重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Wgc=0.3101e0.0272t,R2=0.9932;全长与体长呈线性关系:TL=1.2964SL-0.169,R2=0.9996;体重与全长呈幂函数关系:WWTL=0.0147TL2.7983,R2=0.9851,指...
关键词:
白甲鱼 幼鱼 生长特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庄平 章龙珍 张涛 张征 李大鹏
首次获得 4龄全人工养殖性腺成熟雄性史氏鲟亲本 ,试验鱼饲养于装备有循环水系统的长方形水泥池 ,水源为地下井水 ,以人工配合饲料投喂 ,培育过程中适当调整和控制环境条件以及辅以外源激素刺激增进性腺发育。催情试验鱼体长 13 1cm ,体宽 13cm ,体高 13cm ,体重 6 7kg。采用 2针注射法注射激素LHRH -A2 ,效应时间为 2 8 5小时 ,水温 2 2~ 2 3℃。排出高质量精液 110ml,精子被激活后活力为97 1% ,活动寿命达 2 75 6秒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曾龙
俄罗斯对枢纽坝下鲟类生物遥测的研究陈曾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应用生物遥测技术可研究鱼类在海洋、河川、湖泊以及水库中的洄游规律,也可用于研究渔获物在大型网具内的活动状况。生物遥测技术在渔业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俄罗斯学者应用生物遥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伟杰 张涛 庄平 章龙珍 侯俊利 龚盼 胡艳
在水温15~20℃下,将体质量(3 381.27±132.17)g的2龄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幼鱼养殖在6 m×6 m×6 m的网箱中,研究了天邦牌鲟鱼饲料5种投喂率[0.7%(F1组)、0.8%(F2组)、0.9%(F3组)、1.0%(F4组)和1.1%(F5组)]对俄罗斯鲟幼鱼生长、体成分和主要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F5组鱼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F1组(P0.05)。各组间鱼肌肉中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脾体比(SSI)、成活率(SR)和肥满度(CF)无显著性差异(P>0.05)。F...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罗江 杜浩 危起伟 张辉 乔新美 熊伟 刘志刚 冷小茜 吴金平 沈丽 王成友 吴金明 张书环 周琼 刘源 王科兵
以1998―2008年孵出的子一代(F1)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为材料,研究了人工养殖中华鲟的繁殖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年龄10~20龄的492尾人工养殖子一代中华鲟体重为30~169 kg,体长为140~258 cm,肥满度为0.77~1.26,体长(L)与体重(W)之间的关系式为W=1×10~(–5)L~(2.9658) (R~2=0.9076,n=492)。74尾中华鲟性腺发育成熟,成熟比例为15.04%,成熟个体中雄鱼体重[(60.73±14.53)kg]和体长[(172.27±13.46)cm]均小于雌鱼体重[(88.39±29.14)kg]和体长[(193.37±18.90) cm];雄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10龄,平均为(14.96±1.93)龄,雌鱼最小成熟年龄为12龄,平均为(17.84±1.80)龄。雄鱼催产成功率为76.36%,精子快速运动时间为(49.11±13.38) s,精子寿命为(220.75±56.47)s;雌鱼催产成功率为57.89%,产卵量为(13.43±6.79)万粒,卵径(3.97±0.15)mm,卵重(0.046±0.013)g,受精率为(42.72±27.82)%,孵化率为(51.61±32.41)%,出苗量为(4.44±5.67)万尾。与野生中华鲟相比,人工养殖中华鲟成熟个体体格、繁殖力和繁殖效果均有下降趋势,人工保种面临挑战。
关键词:
中华鲟 子一代 人工养殖 繁殖生物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吕军仪 吴金英 杨大伟 曾华 李秉记 黄琨 陈琳
报道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大海马 (HippocampuskudaBleeker)的体长与体重的相对生长率、生长比率及生长速度与饵料、水温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海马生长高峰期为 5~ 11月 ,群体体长月平均增长率为 12 .2 0 % ,体长特定增长率为 15.92 % ;体重月平均增重率为 15.87% ,体重特定增重率为 2 7.70 % ,群体增重倍数为 13.8。大海马体长呈逻辑斯蒂曲线增长 ,关系式为 :L =192 .346 0 / (1+e2 .4 96 4- 0 .6 0 51M)。大海马的饵料系数为 1.18,饵料转化率为 0 .85,体重与体长生长关系式为 :W...
关键词:
大海马 生长率 饵料 环境因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永明 史晋绒 蒲德永 金丽 黄林 张耀光
研究了不同水体、盐度(NaCl溶液)和pH对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精子活力的影响,并测定了精子的大小、密度。结果显示:稀有鮈鲫精子头部长(1.246±0.083)μm,宽(1.053±0.172)μm,尾长约(37.21±2.536)μm;精子密度为(4.623±0.170)×109 ind./mL;精子活力以江水中最高;精子生存的最适NaCl浓度为0.55%,此溶液中精子的快速运动时间,有效运动时间及寿命分别为(36.04±2.55)s、(50.57±2.69)s和(87.83±9.02)s;精子在pH为8.0的蒸馏水中活力最强,此时精子的快速运动时间,有效运动时间及...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黄晓荣 庄平 章龙珍 闫文罡 江琪 陈丽慧 冯广朋 张涛 赵峰
选取健康成熟的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进行人工采精,设定不同的盐度和温度梯度,观察其对精子活力及寿命的影响。测定了精子的大小、密度,并观察了精子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盐度和温度的上升,精子的活力和寿命都先增加后降低,在盐度5和温度19℃时,精子的活力和寿命分别达到最高。测得精子密度为(1.73×109±0.08×109)/mL,细胞核长径为(0.98±0.12)μm,短径为(0.81±0.08)μm,鞭毛的长度为(7.28±1.06)μm。电镜结果表明:纹缟虾虎鱼精子由头部和尾部(鞭毛)二部分组成,头部的细胞核近圆形,内有核空泡。精子细胞质膜与核...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晓荣 张涛 冯广朋 赵峰 刘鉴毅 王妤 章龙珍 庄平
选取6 ind健康的雄性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经人工催产后获得成熟的精子,运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超低温冷冻前后精子的形态结构。结果显示,经过超低温冷冻后精子形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冻精顶体长度、头中部宽度及中段宽度与鲜精相比显著增加(P<0.05);中段长度及后外侧延伸物与鲜精相比显著减少(P<0.05)。冻后有38.6%的精子在形态结构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精子的结构损伤主要表现在精子顶体不明显或与核发生糅合,后外侧延伸物消失,甚至顶体脱落;精子核膜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