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4)
- 2023(1502)
- 2022(1285)
- 2021(1244)
- 2020(1087)
- 2019(2350)
- 2018(2117)
- 2017(3387)
- 2016(2145)
- 2015(2200)
- 2014(2243)
- 2013(2180)
- 2012(2120)
- 2011(1992)
- 2010(1972)
- 2009(1894)
- 2008(1904)
- 2007(1640)
- 2006(1457)
- 2005(1389)
- 学科
- 学(8645)
- 济(6248)
- 经济(6241)
- 经济学(2288)
- 业(2152)
- 管理(2150)
- 水产(2129)
- 方法(2018)
- 理论(1868)
- 中国(1758)
- 动物(1683)
- 企(1558)
- 企业(1558)
- 教育(1520)
- 数学(1506)
- 数学方法(1456)
- 动物学(1410)
- 研究(1255)
- 人口(1173)
- 森(1159)
- 森林(1159)
- 林(1133)
- 和(1118)
- 壤(1091)
- 土壤(1089)
- 问题(1087)
- 图书(1080)
- 书馆(1057)
- 图书馆(1057)
- 其他(1040)
- 机构
- 大学(34831)
- 学院(32613)
- 研究(16911)
- 科学(14258)
- 农(13196)
- 所(10958)
- 农业(10951)
- 中国(10575)
- 研究所(10494)
- 业大(9200)
- 济(8766)
- 经济(8518)
- 京(7783)
- 室(7303)
- 管理(7205)
- 实验(7121)
- 农业大学(6979)
- 省(6841)
- 实验室(6771)
- 重点(6461)
- 院(6404)
- 中心(6335)
- 理学(6056)
- 业(6051)
- 理学院(5929)
- 江(5826)
- 研究院(5793)
- 管理学(5529)
- 技术(5472)
- 管理学院(5468)
共检索到48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李大鹏 张征 黄晓荣 冯广朋
测定了5个年龄组人工养殖史氏鲟的血液学参数,其中红细胞(RBC)、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WBC)等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WBC、HCT5年龄组与1~4龄各年龄组间有显著和极显著差异(P<0.05);HGB、MCH、MCHC相邻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平均血红细胞体积(MCV)、血栓细胞(PLT)、血红蛋白含量分布宽度(HDW)等1~4龄变化不大,仅在5龄MCV、PLT有较显著的上升,而HDW有显著的下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则保持相对稳定,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平均血栓细胞体积(MPV)变化不显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李大鹏 张征 黄晓荣 冯广朋
测定了1-5龄5个年龄组的人工养殖史氏鲟血液的总蛋白、血脂、血糖、血清酶和无机离子等共22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龄史氏鲟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含量最低,与2-5龄组有显著性差异。5龄史氏鲟GLB最高,且与1-4龄组有显著性差异。1-4龄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间无差异,5龄组A/G值显著降低,并与1-4龄组差异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固醇(CHO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逐渐升高,与年龄呈正线性相关且相关性显著(P<0.05),5龄HDL-C与1-4龄有显著性差异。所有年龄组中甘油三脂(TRIG)无显著性差异。1-4龄组血糖(G)无显著性差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孟繁伊 黄权 郝凤奇
对不同年龄花羔红点鲑(Salvelinus malma)肌肉成分和血液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鱼体肌肉水分含量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呈逐渐升高趋势。不同年龄花羔红点鲑肌肉氨基酸种类完全相同,各种氨基酸含量在各龄鱼间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肌肉脂肪酸含量高,不同年龄花羔红点鲑肌肉脂肪酸除十八碳三烯酸中C18∶3-γ含量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他各脂肪酸含量均随年龄增长而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外,其他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
关键词:
花羔红点鲑 肌肉成分 血液指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大江 曲秋芝 王丙乾 马国军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得养殖施氏鲟群体 5个年龄组及亲鱼 (8龄 )血液中睾酮 (Testosterone ,T)、雌二醇 (17β-estradi ol,E2 )的不同含量 ,并与其对应年龄的性腺组织学观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1龄性腺刚刚完成性分化发育初期 ,T( X±SD) =(1.8± 0 .72 4 )nmol/L ,α =0 .0 1;E2 ( X±SD) =(5 5 .8± 2 .879)pmol/L ,α =0 .0 5。 2龄精巢Ⅱ期 ,卵巢I期 ,T( X±SD)=(2 .2± 0 .934)nmol/L ,α =0 .0 1。E2 ( X±SD) =(38.9± 2 .343...
关键词:
施氏鲟 性腺 睾酮 雌二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琨 程宝晶 刘斌 陈晓婷 郝其睿 赵荣伟 韩英
为评定营养价值、建立种质标准以及研制人工配合饲料,对2龄、4龄和6龄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和养殖群体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2龄兴凯湖翘嘴鲌野生和养殖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龄、6龄野生群体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群体(P<0.05)。与常见养殖鱼类相比,野生兴凯湖翘嘴鲌Ca和P含量较高。野生和养殖群体的氨基酸组成一致,甘氨酸含量最高,谷氨酸和赖氨酸次之。4龄、6龄野生群体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庄平 章龙珍 张涛 张征 李大鹏
首次获得 4龄全人工养殖性腺成熟雄性史氏鲟亲本 ,试验鱼饲养于装备有循环水系统的长方形水泥池 ,水源为地下井水 ,以人工配合饲料投喂 ,培育过程中适当调整和控制环境条件以及辅以外源激素刺激增进性腺发育。催情试验鱼体长 13 1cm ,体宽 13cm ,体高 13cm ,体重 6 7kg。采用 2针注射法注射激素LHRH -A2 ,效应时间为 2 8 5小时 ,水温 2 2~ 2 3℃。排出高质量精液 110ml,精子被激活后活力为97 1% ,活动寿命达 2 75 6秒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崔飞 邓湘雯 邓东华 李艳琼 项文化 方晰 赵丽娟 闫文德
以湖南省会同县炼山造林后4个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为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炼山造林后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个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丰富,总物种数达到167种,分属于65科,127属;4个年龄阶段林下植被物种总数分别为74、85、76、68,草本的总数量在3 a时就达到最大值,平均高到7 a时,达到最大值;灌木的株数密度在7 a达到最大,随后开始降低,平均高则随林分年龄的增加而增大;林分中藤本的数量基本不变。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林下植被的物种相似性指数相对降低;菝葜Smilax china、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广东蛇葡萄Am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湘雯 康文星 田大伦 项文化 闫文德
利用1988—2004年17年的水文观测数据,对湖南会同生态站不同年龄阶段杉木人工林的径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Ⅰ龄级杉木人工林受抚育等经营措施的影响,地表径流量最小,年均地表径流系数为0.0071。抚育停止后,地表径流增加。到第Ⅲ龄级时,地表径流系数达到最大值,为0.0184。第Ⅳ龄级开始,地表径流逐渐减少,地表径流系数为0.0098,为第Ⅲ龄级的50%左右。Ⅰ龄级杉木林的地下径流最大,地下径流系数0.3012,为采伐前成熟林(0.1577)的2倍。随着林分年龄增大,受林冠截留、土壤结构改善和蒸腾作用等方面的影响,地下径流逐渐减少,到第Ⅳ龄级时径流系数为0.2082,为第Ⅰ龄级的65.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匡冬姣1 雷丕锋1 2
摘 要:为了研究杉木人工林地下细根的碳分配及其随年龄变化规律,于 2014 年 4 月用土壤钻法对湖南省会同县杉木人工林三个不同林龄(7 年生、17 年生和 25 年生)细根生物量变化、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 0 ~ 60 cm 土层内杉木细根生物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7、17、25 年生杉木林细根生物量分别为 239.79 g·m-2、271.90 g·m-2和 191.60 g·m-2,占杉木细根总生物量的 68.45%、56.39% 和68.64%。而林下植被层地下细根生物量随杉木林年龄的增大而减少,7 年、17 年和 25 年生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尤文忠 霍常富 邢兆凯 赵刚 张慧东 魏文俊 颜廷武
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直接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以冰砬山4个年龄阶段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收获法建立生物量与胸径的相对生长方程,推算各林龄的生物量、生产力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群落生物量分别为154.04t.hm-2.a-1、179.29t.hm-2.a-1、229.40t.hm-2.a-1和254.78t.hm-2.a-1,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的比例达94%以上。不同年龄阶段的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的年平均净生产力均较高,并随着林龄的增大而下降,幼龄林乔木层的生产力可高达16.71t.hm-2.a-1...
关键词:
落叶松 生物量 生产力 冰砬山 人工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渭阳 李贤伟 张健 荣丽
以巨桉工业人工林为对象,采用"空间换时间法",研究一个轮伐期巨桉林枯落物和细根碳储量,结果表明,1~6年生巨桉林枯落物碳储量为0.641~6.648 t.hm-2,不同年龄巨桉林枯落物碳储量1年为2.263±1.022 t.hm-2,2年为3.414±1.873 t.hm-2,3年为2.270±1.262 t.hm-2,4年为2.305±1.664 t.hm-2,5年为3.011±1.630 t.hm-2,6年为4.139±2.509 t.hm-2,6年生巨桉林枯落物碳储量最大。枯落物凋落量在年龄序列中表现为"高-低-高"的趋势;1~6年生巨桉林细根碳储量为0.101~0.637 t.hm-2...
关键词:
巨桉 枯落物 细根 碳储量 年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日施 黄振格 何斌 谢敏洋 周刚 韦明宝
【目的】研究秃杉人工林生长过程中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积累过程及其变化规律,为秃杉人工林尤其是大径级用材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南丹县秃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与生物量实测方法,研究了不同年龄阶段(9、17、25、37年生)秃杉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及其分配特征。【结果】(1)乔木层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9、17、25、37年生的秃杉人工林生物量分别为76.77、157.06、200.82、304.88 t/hm~2,其中经济生物量(干材)分别为35.84、90.10、126.16、212.71 t/hm~2,树枝生物量分别为16.35、28.68、30.60、30.01 t/hm~2,树根生物量分别为11.26、21.22、24.16、39.92t/hm~2,树叶生物量分别为9.95、10.32、11.72、9.88 t/hm~2,干皮生物量分别为3.38、6.74、8.17、12.36 t/hm~2。(2)林下植被生物量依次为1.54、3.38、5.15、5.80 t/hm~2,其中灌木层生物量分别占59.09%、69.53%、73.26%、73.45%,草本层占40.91%、30.47%、26.74%、26.55%。凋落物层生物量依次为2.23、4.73、7.04、10.67 t/hm~2,随林龄增加而显著增大。(3)各年龄阶段秃杉人工林乔木层净生产力依次为8.53、9.24、8.03、8.24 t/(hm~2·a),其中干材净生产力组成比例(46.66%~69.78%)随林龄增加而增大,树叶和树枝的组成比例(3.28%~4.46%和9.83%~21.34%)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结论】(1)秃杉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逐渐积累,其中干材所占比例随林龄增加而增大,树叶、树枝和干皮生物量所占比例随林龄增加而下降,树根生物量所占比例波动较小。(2)与杉木和马尾松人工林相比,秃杉人工林具有速生期长和衰退晚的优点,生物生产力较高。研究结果为桂西北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白晓慧 王贵英 熊传喜
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一龄和二龄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肝胰脏及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并对两个年龄组个体的上述消化酶活性分别进行了比较。实验测得一龄鱼蛋白酶活性大小为前肠>中肠>后肠>肝胰脏,二龄鱼蛋白酶活性大小为中肠>前肠>后肠>肝胰脏;两个年龄组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为肝胰脏>中肠>后肠>前肠;两个年龄组消化道中脂肪酶活性变化趋势也基本相同,为后肠>中肠>前肠>肝胰脏。总体来看,一龄鱼消化酶活性大于二龄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差异显著,而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在二龄鱼人工配合饲料中,要适当减少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仁华
分别于 1 982、1 989和 1 991年 3次开展了老龄杉木无性系和杉木优良无性系互作为父母本的析因交配试验 ,共获得了 5 8个交配组合 ,利用 3片子代测定林历年的调查资料 ,进行了方差分析、数量遗传分析等 ,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利用老龄杉木无性系作交配亲本时最好以杉木优良无性系作母本、老龄杉木无性系作为父本 ;选出建 3 6、王台老龄杉木、闽清 1老龄杉木和尤溪老龄杉木无性系 4个优良的杉木交配母本 ,建 3 6、三 67和闽清 1老龄杉木无性系 3个优良的杉木交配父本 ;通过综合分析、评价 ,从参试的 5 8个交配组合中选出各年都表现好的三 5 4×闽 1、王台×三 66、闽 1...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析因交配 优良交配组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