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43)
- 2023(17194)
- 2022(14749)
- 2021(13928)
- 2020(11464)
- 2019(26097)
- 2018(25953)
- 2017(49716)
- 2016(27006)
- 2015(30262)
- 2014(29990)
- 2013(29420)
- 2012(27305)
- 2011(24860)
- 2010(25184)
- 2009(23300)
- 2008(22619)
- 2007(20029)
- 2006(18000)
- 2005(16054)
- 学科
- 济(107983)
- 经济(107869)
- 管理(80493)
- 业(75709)
- 企(62296)
- 企业(62296)
- 方法(42169)
- 数学(35385)
- 数学方法(34920)
- 中国(33173)
- 农(31407)
- 地方(27177)
- 财(26614)
- 业经(25993)
- 学(22583)
- 农业(21151)
- 制(20734)
- 贸(20128)
- 贸易(20113)
- 易(19462)
- 理论(18799)
- 和(18385)
- 银(18379)
- 银行(18336)
- 策(18090)
- 环境(17779)
- 行(17650)
- 技术(17549)
- 融(17277)
- 金融(17275)
- 机构
- 学院(379138)
- 大学(377579)
- 济(150730)
- 管理(149661)
- 经济(147236)
- 研究(130660)
- 理学(128081)
- 理学院(126628)
- 管理学(124605)
- 管理学院(123889)
- 中国(98776)
- 京(81641)
- 科学(79604)
- 财(70799)
- 所(65741)
- 农(59639)
- 研究所(59402)
- 中心(59008)
- 江(57622)
- 财经(55442)
- 业大(53707)
- 范(52794)
- 师范(52356)
- 北京(52270)
- 经(50322)
- 院(47680)
- 州(47079)
- 农业(46218)
- 经济学(43803)
- 师范大学(41965)
- 基金
- 项目(252072)
- 科学(198240)
- 研究(189208)
- 基金(180456)
- 家(156002)
- 国家(154595)
- 科学基金(132763)
- 社会(117851)
- 社会科(111535)
- 社会科学(111510)
- 省(99054)
- 基金项目(95007)
- 教育(87076)
- 自然(84971)
- 划(83131)
- 自然科(82870)
- 自然科学(82852)
- 自然科学基金(81341)
- 编号(79344)
- 资助(73966)
- 成果(65473)
- 发(56980)
- 重点(56290)
- 部(55224)
- 课题(54914)
- 创(52307)
- 项目编号(48622)
- 创新(48560)
- 教育部(47479)
- 国家社会(47475)
- 期刊
- 济(175103)
- 经济(175103)
- 研究(115823)
- 中国(78769)
- 管理(57552)
- 学报(56114)
- 农(55280)
- 科学(53135)
- 财(52534)
- 教育(48910)
- 大学(42402)
- 学学(39338)
- 农业(38368)
- 融(36646)
- 金融(36646)
- 技术(33181)
- 业经(30651)
- 经济研究(27211)
- 财经(26411)
- 图书(22836)
- 经(22607)
- 问题(22286)
- 业(20124)
- 理论(18153)
- 科技(18122)
- 现代(17960)
- 技术经济(17944)
- 资源(17555)
- 商业(17385)
- 贸(17166)
共检索到577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祥妹 王慧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另一方面看老年群体蕴含着以经验、技术和知识为基础的人力资本,如何有效开发和二次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成为缓解老龄化压力、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人岗匹配的视角出发,以岗位所需求知识的来源和应用属性上将老年员工岗位分为4类,并在此基础上对每一类岗位的知识需求与不同老年员工的知识能力进行匹配,从而得出每一个岗位类型上有效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有效策略。此外本文得出三点启发:(1)人岗匹配是有效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基本原则之一;(2)应当着重关注以累积性知识为主要知识架构的老年员工的开发与利用;(3)在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多样化的策略与措施。
关键词:
人岗匹配 老年人力资源 知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侯宇 胡蓓
作为组织创新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创造力在近年来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作为重要的组织环境因素,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却并未得到充分认识。通过对466名企业员工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能够促进员工个体创造力的提升,这种作用受到要求-能力匹配和需要-供给匹配的并行中介作用,同时会因个体特征表现出差异。对于高模糊容忍性的个体而言,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创造力的促进作用会更强;而对低模糊容忍性的个体而言,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创造力的影响则十分有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云 荣茹静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就业群体,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和对公民平等就业权的维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残疾人就业做出规范。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残疾人传统就业方式的集中就业和按比例分散就业已不能够满足当今残疾人就业的需要,并且我国现有的残疾人就业政策又多以福利性为主,强调对残疾人就业制度的完善和外围机构的设置,忽略了残疾人自身价值对就业的关键影响。因此,本文将突破现有的残疾人就业福利制度,在对残疾人就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视角来探索残疾人就业保障问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本华
人与组织道德匹配是从道德的角度分析员工与组织间的匹配问题。文章探讨了人-组织道德匹配的概念、模型及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认为当人与组织的道德匹配度高时,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及行为有积极影响,建议从增加违约成本、加强舆论监督、改进企业领导者道德标准等方面提升企业道德。
关键词:
企业道德 人与组织道德匹配 员工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光 李红霞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更为严峻,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据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1亿。"积极老龄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老龄化的新理论和发展战略。本文通过分析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进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包括大力宣传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激发老年人参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热情、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制建设、建立老年人力资源再就业的制度保障、构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等五项措施。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老年教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耘涛 赵涛
目前我国要建立并完善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迫切要求广大企事业单位用科学、透明、公正的方法评价人力资源与岗位的匹配程度。为此,在构建人力资源岗位匹配度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360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人力资源岗位匹配度进行定量研究,并借鉴期望观点和空间两点距离观点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实现上述目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邵芳 樊耘
为探索我国转型经济环境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从选拔与雇佣、薪酬与福利、绩效评估、培训与职业发展和其他重要环节等五个方面来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同时回顾了组织与员工匹配的模式发展,并认为,组织与员工匹配的四种模式有助于差异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分别为需求与供给匹配、资源的增补性匹配、工作要求与能力匹配以及目标的一致性匹配。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针对上述不同匹配模式在选拔与雇佣等五个方面应采取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原则。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树新,杨彦
老年人是各项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老年人力资源有其独特的优势,即经验优势、智能优势和文化优势。有效发挥老年人力资源的优势,可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积极效应,缓解其不利影响。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途径和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策略构想。
关键词:
老年人力资源 开发 策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追 张佳乐 刘洪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虚拟员工岗位以其低成本优势和灵活自由的特点受到企业与员工的青睐,这也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介绍了虚拟员工的特点及分布,梳理了企业与虚拟员工关系的四个阶段,包括关系建立前期、关系建立初期、关系互动期和关系结束期,并分析了企业虚拟员工人力资源管理在各个阶段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关键词:
虚拟员工 人力资源管理 困境 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立 谢奉军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组织战略能力已经受过多重视角的剖析,但多数研究均属单一层面的方法论。文章通过建立一个广泛适用的概念性匹配模型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组织战略关联起来,立足复合层面看待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活动内部之间的水平匹配和系统对外与战略的垂直匹配,分解了不同战略态势下的人力资源系统构成差异,并设计相应的具体匹配态势。管理实践者应从权变的视角看待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战略性影响,设计相应的匹配人力资源系统;管理学学者可通过案例或实证研究对此概念性全方位匹配系统进行验证,更精确地认知和掌握组织权变设计理论与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振宇 金中仁
当前图书馆人事管理仍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着马太现象。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是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e-HR)。提出了将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升级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途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图书馆个人与岗位动态匹配模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鹏 李韬 于艳芳
农民工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生力军。对其开展职业培训,有利于农民工提高就业质量和适应城市生活。本文根据人力资源开发理论,针对当前农民工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从培训规划、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等具体环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 农民工 职业培训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志勇 张朋朋 刘凯
文章将员工划分为高层、中层及低层三个层次,探究与三层次员工相对应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文中认为,不同的员工层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其相应的管理思想,对管理每一员工层次所强调的中心也不同。具体来说,对于基层员工,管理的中心在于"法",以制度为约束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对于中层,管理的中心在于"忠",管理方式主要在于"德治";对于高层,管理的中心在于"道",关键在于"修己""王道"。并且"情"与"理"必须得贯穿在整个员工层次的管理中。
关键词:
员工层次 管理思想 匹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唐代治 张在旭
将胜任力的测评要素划分为工作技能、专业知识、职业规划、价值取向、自我认知、职业精神和工作动机七个方面,给出各项因素的测评标准;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胜任力视角进行人岗动态匹配的流程。在效率至上的今天,以人岗匹配为目标对各类人才进行合理、高效的配置,是提高企业整体效能和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而作为人岗配置管理的首要步骤,如何测评企业人岗匹配度、探寻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潜力,关系到企业人岗匹配度提升空间的大小。
关键词:
胜任力 冰山模型 人岗匹配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雪峰
招聘工作的重点之一是保证新员工的个性特征与其将从事的工作要求相匹配。遗憾的是,目前多数企业在此方面不能实现这种匹配。员工本人也无法正确地判断自己的个性特质和所长,对目前的工作存在“围城心态”———总是认为别人的工作是份“好工作”,而自己的却不是,从而离职率较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利用“试错法”原理,提出应对方法。
关键词:
员工—工作匹配 围城心态 试错法 离职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