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47)
2023(15841)
2022(13778)
2021(12909)
2020(10718)
2019(24149)
2018(23891)
2017(45561)
2016(25020)
2015(27934)
2014(27568)
2013(27053)
2012(25065)
2011(22685)
2010(22547)
2009(20939)
2008(20806)
2007(18612)
2006(16444)
2005(14048)
作者
(74503)
(62044)
(61721)
(58642)
(39259)
(30041)
(27846)
(24429)
(23602)
(21920)
(21062)
(20878)
(19535)
(19411)
(19008)
(18883)
(18873)
(18369)
(17768)
(17495)
(15629)
(15174)
(15069)
(14205)
(13965)
(13853)
(13681)
(13599)
(12534)
(12381)
学科
(98334)
经济(98133)
管理(73398)
(72602)
(57969)
企业(57969)
方法(45070)
数学(37733)
(37341)
数学方法(37287)
(26090)
中国(25930)
业经(25333)
农业(24903)
(23463)
地方(19296)
(19157)
环境(17980)
(17318)
贸易(17310)
理论(17271)
(16910)
财务(16843)
(16815)
财务管理(16812)
(16748)
企业财务(16036)
(15098)
技术(14983)
(14548)
机构
大学(360865)
学院(358965)
管理(141399)
(137583)
经济(134532)
理学(123526)
理学院(122142)
管理学(119889)
研究(119657)
管理学院(119271)
中国(88090)
科学(77552)
(76192)
(69673)
(62345)
(60581)
业大(59848)
研究所(55609)
中心(54789)
农业(53969)
(51620)
财经(50642)
(47819)
北京(47571)
师范(47270)
(46058)
(42676)
(42070)
经济学(40678)
师范大学(38129)
基金
项目(251008)
科学(195929)
基金(182471)
研究(178702)
(161099)
国家(159665)
科学基金(135910)
社会(114135)
社会科(107195)
社会科学(107161)
(97932)
基金项目(97682)
自然(89574)
自然科(87448)
自然科学(87423)
自然科学基金(85879)
(82643)
教育(81100)
资助(73861)
编号(72434)
成果(58434)
重点(55738)
(54612)
(52538)
(51528)
课题(49119)
科研(48279)
创新(48025)
国家社会(46566)
教育部(46303)
期刊
(152487)
经济(152487)
研究(100089)
(67673)
中国(67113)
学报(66545)
科学(58184)
大学(49915)
管理(48538)
学学(47374)
(46970)
农业(45487)
教育(37427)
(29552)
金融(29552)
业经(27498)
技术(27490)
财经(24761)
经济研究(22963)
(21040)
(20722)
(20461)
问题(20160)
科技(18613)
图书(18561)
业大(18550)
理论(16700)
技术经济(16393)
资源(15968)
实践(15306)
共检索到513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其发  郭淑华  
[目的]探究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提升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行为的综合影响,明晰村民参与行为的激励机制,从而激发村民积极参与,可持续以相对较低成本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方法]基于社会资本与政府规制整合视角,收集云南省278位村民的调研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机理,并采用Process插件检验政府规制在社会资本影响村民参与行为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1)社会资本显著正向影响村民参与行为;(2)道德责任感与群体认同感显著正向影响村民参与行为,并在社会资本与村民参与行为之间均起部分正向中介作用;(3)政府规制在村民社会资本与其参与行为之间部分起调节作用。其中,激励型规制起负向调节作用,存在对社会资本的挤占效应;而约束型规制调节作用不显著。[结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过程中应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以提升村民社会资本、提高村民的责任意识和群体认同感,减少激励型政策的挤占效应并慎用约束型政策,引导村民逐步实现自治,从而提升村民参与行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弘   苏倩  
基于MOA理论构建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影响因素模型,选取湖南省368份村民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动机、机会、能力要素对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影响,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探究动机、机会、能力要素间的协同联动对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利益感知、外部压力、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主观能力、客观能力等对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任一因素并不构成激发村民参与行为的必要条件,而是动机、机会、能力要素多种并发形成激发村民参与行为的四种组态,即动机-能力型、动机-机会型、机会-能力型、动机-机会-能力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弘   苏倩  
基于MOA理论构建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影响因素模型,选取湖南省368份村民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动机、机会、能力要素对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影响,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探究动机、机会、能力要素间的协同联动对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利益感知、外部压力、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主观能力、客观能力等对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任一因素并不构成激发村民参与行为的必要条件,而是动机、机会、能力要素多种并发形成激发村民参与行为的四种组态,即动机-能力型、动机-机会型、机会-能力型、动机-机会-能力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培培  张俊飚  何可  曾杨梅  
[目的]为将分散的农民纳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实现农村地区可持续环境管理模式的转型与创新。[方法]在梳理认知型社会资本对农民环境治理参与行为运作逻辑的基础上,基于四川省崇州市的调研数据,利用多项Logit模型,以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为例,对比分析个体与村域层面认知型社会资本对农民环境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认知型社会资本能够解释农民秸秆处理方式的差异。个体认知型社会资本对农民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的选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村域认知型社会资本的负向影响则不显著。就个体层面而言,制度信任、规范和亲环境价值观均显著促进农民采用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而合作愿景的影响则显著为负。就村域层面而言,公共信任和亲环境价值观均显著负向影响农民的秸秆还田行为,而规范的影响则显著为正。[结论]认知型社会资本对农民秸秆处理方式的选择差异具有强大解释力,能够有助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缓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金  
基于CGSS2018综合调查数据,探讨社会资本等结构性要素对公众环境参与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经济收入水平和环境认知能力在其中的作用。研究显示,社会资本有助于公众的环境保护合作,相比于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对公众环保意愿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社会规范对公众环保行为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经济收入水平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资本对公众环境参与的影响,但边际环保支付意愿下降;环境认知能力越高,社会资本的公众环境参与效应越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水太   陈美玲   袁北飞   顾东明  
农户是农村人居环境的缔造者和受益者,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顺利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保障。基于感知价值和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理论,从社会资本和感知价值双重视角构建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江西省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及社会规范对农户参与意愿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社会网络效应最大;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及认知价值对农户参与意愿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功能价值效应最大。(2)社会网络显著影响功能价值、情感价值、认知价值水平。表明社会网络是影响农户感知价值最为关键的因素。(3)感知价值在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据此,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大力培育农户的社会资本,提高农户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感知价值水平,进而提高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裴志军  
本文关注制度刚性下的村民自治参与。基于多省农村村民自治参与的调查数据,考察了社会资本、政治效能感对村民自治参与影响的独特效应和差别效应,并检验了政治效能感在社会资本与村民自治参与间的中介效应。发现了社会资本、政治效能感与村民自治参与之间的关系模式具有"相对专门化"的特点,政治效能感在社会资本与村民自治参与之间的中介效应,初步揭示了在制度刚性情况下社会资本和政治效能感对村民自治参与作用的具体过程和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乃元  苏丫秋  朱玉春  
为考察身份认知对村民参与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对陕西、宁夏两省758份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将村民归属感和干部亲近感作为内部人身份认知的两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内部人身份认知程度对村民参与村庄环境治理行为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集体效能感在内部人身份认知对村民参与村庄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3)村民的亲社会倾向能够显著增强集体效能感对村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基于分析结果,建议以营造集体文化、凝聚集体意识、再造集体组织为前提,弱化村社内部的异质性,增强村民对村社集体和村级组织的认同感,为村民参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意愿和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萍嘉  苗晏凯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面临诸多困境,村民参与是新时代乡村物质空间持续改善的有效路径。因此,本文基于村民参与视角,以徐州市吴邵传统村落为例,在科学界定乡村人居环境的内涵基础上,针对乡村建设缺乏村民的有效参与等问题,提出"外部刺激,内外协同"的影响机制策略,并且强调要根据村庄现实制度土壤,因地制宜分类引导村民参与,实现从乡村规划单项编制到多元主体共同建设的转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鸣鸣   杨理珍   刘钰聪  
农民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主要受益者和产品使用者,农民参与行为及参与度对项目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利用全国入户调查问卷数据,描述农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前期宣传动员、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等不同阶段的参与情况,分析个体因素、社会规范和基层组织等因素对农民参与度的影响差异。通过有序logit回归模型计算,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基层组织对五个项目(农村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整治)的农民参与度显著正相关;社会规范对除“农村厕所革命”之外的四个项目的农民参与度显著正相关;个体因素中,经济条件、社会角色和家庭情况多项指标与农民的参与程度显著正相关。同时,各显著正相关的指标等级提高会导致农民深度参与的概率提升、未参与和简单参与的概率降低。因此,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农民参与度,必须注重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更好地发挥乡土治理规范作用,激励重点人群带头行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巧  吴闻  刘敏  卢海阳  
本研究构建了合作社社会资本的概念框架,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性和认知性两个方面,结构性社会资本主要指合作社外部的社会关系网络,认知性社会资本包括内部社员之间、社员与管理者之间的信任,以及社员对合作社集体目标和使命的理解。进而以嘉兴、台州两地的147家农民合作社为对象,检验了社会资本对社员参与程度及合作社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社员参与技术培训的程度受到认知性社会资本的正向影响,合作社绩效受到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的正向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简冠群  李嘉慧  邓首华  
基于企业参与乡村贫困治理的视角,以2017—2020年参与贫困治理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探究在共同富裕背景下社会资本与企业关系投资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企业的社会资本会对企业在农村地区的关系投资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在加入市场化水平作为调节变量后,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水平会弱化企业社会资本与关系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通过揭示社会资本与关系投资的影响机制,为上市公司的乡村贫困治理行为研究注入了新动力,同时也为我国在贫困治理情境下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了理论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于少青  王芳  
在传统环境治理中,政府与企业资本的参与过程存在诸多问题与不合理之处,这为公众与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可能性。而当下我国正在推进的"互联网+"行动、"众筹"等社会融资新模式,与环境治理相结合后产生了环保众筹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成为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新的重要途径。对我国仍处于发展萌芽和起步阶段的环保众筹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传统环境治理资本参与问题提出了在环保众筹中构建三大主体资本参与环境治理的新模式,从而推动社会资本更好地参与环境治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于少青  王芳  
在传统环境治理中,政府与企业资本的参与过程存在诸多问题与不合理之处,这为公众与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可能性。而当下我国正在推进的"互联网+"行动、"众筹"等社会融资新模式,与环境治理相结合后产生了环保众筹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成为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新的重要途径。对我国仍处于发展萌芽和起步阶段的环保众筹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传统环境治理资本参与问题提出了在环保众筹中构建三大主体资本参与环境治理的新模式,从而推动社会资本更好地参与环境治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于少青  王芳  
在传统环境治理中,政府与企业资本的参与过程存在诸多问题与不合理之处,这为公众与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可能性。而当下我国正在推进的"互联网+"行动、"众筹"等社会融资新模式,与环境治理相结合后产生了环保众筹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成为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新的重要途径。对我国仍处于发展萌芽和起步阶段的环保众筹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传统环境治理资本参与问题提出了在环保众筹中构建三大主体资本参与环境治理的新模式,从而推动社会资本更好地参与环境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