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45)
- 2023(3587)
- 2022(3033)
- 2021(2956)
- 2020(2639)
- 2019(5889)
- 2018(5827)
- 2017(11514)
- 2016(6422)
- 2015(7393)
- 2014(7746)
- 2013(7515)
- 2012(7227)
- 2011(6450)
- 2010(6778)
- 2009(6650)
- 2008(7126)
- 2007(6842)
- 2006(5962)
- 2005(5610)
- 学科
- 济(23570)
- 经济(23534)
- 业(20544)
- 管理(19354)
- 企(15918)
- 企业(15918)
- 方法(12344)
- 险(10811)
- 保险(10720)
- 数学(10583)
- 数学方法(10397)
- 中国(9010)
- 财(8689)
- 银(8120)
- 银行(8112)
- 制(7951)
- 行(7586)
- 融(6484)
- 金融(6484)
- 务(6186)
- 财务(6172)
- 财务管理(6143)
- 企业财务(5793)
- 农(5622)
- 学(5289)
- 理论(5075)
- 贸(4977)
- 贸易(4973)
- 易(4857)
- 度(4629)
- 机构
- 大学(95632)
- 学院(93816)
- 济(35347)
- 经济(34313)
- 管理(34275)
- 中国(29506)
- 研究(28759)
- 理学(27614)
- 理学院(27298)
- 管理学(26613)
- 管理学院(26429)
- 财(21793)
- 京(20896)
- 科学(17527)
- 财经(16424)
- 江(16280)
- 农(15338)
- 中心(15313)
- 所(15313)
- 经(14740)
- 北京(13563)
- 研究所(13184)
- 州(13158)
- 业大(12629)
- 财经大学(12184)
- 农业(12061)
- 银(11261)
- 范(11049)
- 经济学(11027)
- 师范(10920)
- 基金
- 项目(53090)
- 科学(40571)
- 基金(38526)
- 研究(37497)
- 家(33080)
- 国家(32775)
- 科学基金(27983)
- 社会(23509)
- 社会科(22122)
- 社会科学(22114)
- 省(19864)
- 基金项目(19357)
- 自然(18482)
- 资助(18096)
- 自然科(18086)
- 自然科学(18082)
- 自然科学基金(17751)
- 教育(17439)
- 划(16687)
- 编号(15409)
- 成果(13704)
- 部(11815)
- 重点(11435)
- 课题(10516)
- 性(10444)
- 科研(10394)
- 大学(10332)
- 教育部(10264)
- 创(9955)
- 人文(9804)
共检索到158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夏晓宇
人寿保险合同中故意犯罪条款的理论基础十分薄弱,其"威慑效应、鼓励效应"亦被夸大。保险法上,由于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认定采取"损害结果对象说",被保险人"故意犯罪"不应等同于"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根据被保险人犯罪时的主观心理状态的差异,"故意犯罪"可区分为三种情形。当被保险人构成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时,适用《保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免除保险人保险给付的责任。当被保险人对犯罪行为有主观上的"故意",对死亡结果亦有所预见,但对死亡结果为抗拒时,不属于"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之情形,应认定为(重大)过失行为,符合风险的偶发性原则。从创设人寿保险制度的目的和功能出发,在考量现代保险法理及立法变革的趋势上,应当在人寿保险合同中排除故意犯罪条款的适用。
关键词:
人寿保险 被保险人 故意犯罪条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樊启荣
不可抗辩条款是人寿保险契约中一个独特的保单抗辩规则,为阻却保险人因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在缔约之际违反如实告知义务而享有的解除权而设,以督促保险人在合理期间内尽核保调查义务,保护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所享有的寿险保单上的合理期待或信赖利益,体现了对被保险人之生命价值的特殊关怀,具有很强的伦理价值评价功能,以及对保险单除外责任条款之内容控制作用。我国保险法应当依据我国寿险业之现状,移植和借鉴不可抗辩条款法则,以提高对广大保险消费者的法律保护水平。
关键词:
寿险契约 不可抗辩条款 告知义务之违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宪华
案情简介2011年3月10日,吴某到上海某机电有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6月9日,吴某受托驾驶二轮摩托车外出采购时发生交通事故受伤。用人单位予以认可,但认为,吴某无证驾驶机动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顾跃中
人寿保险的作用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江西省贵溪市支公司(邮编:335423)顾跃中一、人寿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996年7月24日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庆典成立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题词,李鹏总理的题词是:"发展人寿保险,安定人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小鸣
我国《保险法》第 31条关于保险合同争议条款解释的规定 ,其法理依据有格式条款说、保护弱者说、专门技术说 ,由该三种理论可以重新审视和引申出若干不适用第 31条的实际情况 ,故对第 31条应进行限缩解释 ,且第 31条应在穷尽其它解释方法的前提下才能使用 ,而不能优先使用。
关键词:
保险合同 争议条款 合同解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和保 杨佳媚
射幸合同具有双务性、履行的不确定性和对价的不均衡性等特点。作为典型的射幸合同,保险合同具有射幸合同的基本特征,但又与其它射幸合同有一定的区别。保险合同的射幸性是引发保险合同道德风险的原因之一,而免责条款则是避免道德风险的制度保障,有其天然的合理性。我国《保险法》第18条有关"免责条款效力"的规定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免责条款的正当性,应当予以修正。
关键词:
射幸合同 道德风险 免责条款 正当性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鲁晓彤
自杀条款在人身保险合同中不可缺少,其设立对解决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的冲突具有重大作用,是保险法的一大制度创新。旧保险法关于人身保险合同中自杀条款的规定过于模糊,在实践中引起了许多争议,故2009年对此进行了相应的修订。修改后的自杀条款对解决实践中的矛盾具有很大作用,但该规定在自杀条款的适用范围、自杀的法定概念、自杀条款的除外适用对象和保险合同复效后免责期的计算等方面,实践中出现了诸多争议。因此亟需完善自杀条款存在的不足,在修改该条款时,可通过借鉴域外相关立法与判例,使自杀条款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适用,解决相关法律纠纷,缓和被保险人与保险人的矛盾。
关键词:
人身保险合同 自杀条款 免责期 复效制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任自力
保险合同中猝死及其免责条款的效力争议是近年来司法审判中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国内多数保险合同中关于猝死的定义均亟需修正。猝死包括心源性猝死与非心源性猝死两类,即使是心源性猝死也不必然属于疾病。保险合同中猝死免责条款有效的前提是对猝死有准确定义且保险人已尽到对该条款的提示和明确说明义务。法院在审理猝死类保险纠纷时存在裁判标准不统一、裁判结果迥异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意外伤害保险中意外理论的厘清、对猝死免责条款有效性的准确认定、对猝死原因确定依据的准确分析,以及对猝死原因确定过程中保险人义务与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明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任道德
人寿保险经营中的风险控制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任道德人寿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既要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又要维护公司自身的合法利益。保障客户权益,就是要求寿险公司履行对客户的承诺,审慎控制经营风险,确保充足的偿付能力;维护公司的合法利益,就...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潘洁 韩增红 朱爱华
人寿保险的产生和发展源于人们对于疾病、残疾、死亡等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予以补偿的需要;人群死亡率、发病率是人寿保险费率计算的重要依据;对于人寿保险是否能够承保、如何承保,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是主要的评定因素之一;保险金的给付也是以人的健康和生命遭受损害为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倪受彬 施幽静
格式条款规制问题是我国经济实践和合同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重新探讨了包括保险合同在内的格式条款规制的理论基础。本文还结合我国保险合同司法解释和保险业的行业惯例,采取比较法的分析方法,讨论各国关于保险合同格式条款规制的几种方法,即行政控制、司法控制和立法控制等。在上述理论和比较法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我国保险合同立法和司法解释中对保险合同规制的模式选择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
格式条款 国外经验 规制体系 立法模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栾谨义 黄钟声
中保人寿保险经营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栾谨义黄钟声一、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我国人口众多,有着巨大的寿险市场,这就为寿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保人寿保险公司已经转化为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始了商业化、专业化经营。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刚
一、人寿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关系人寿保险与社会保险属于两类不同性质的保险,在保险的性质、资金来源、保险程度、保险责任、经办主体及经营原则等诸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一是性质、范围不同。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要求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的对象都必须参加,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