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6)
2023(10239)
2022(9163)
2021(8699)
2020(7361)
2019(17452)
2018(17410)
2017(33736)
2016(18322)
2015(20563)
2014(20379)
2013(20221)
2012(18540)
2011(16730)
2010(16702)
2009(15082)
2008(14713)
2007(12620)
2006(11106)
2005(9596)
作者
(52809)
(43715)
(43387)
(41234)
(28097)
(20869)
(19631)
(17229)
(16748)
(15662)
(15110)
(14766)
(13855)
(13726)
(13514)
(13360)
(13043)
(12917)
(12502)
(12453)
(10882)
(10772)
(10604)
(10153)
(9733)
(9707)
(9641)
(9622)
(8771)
(8588)
学科
(71407)
经济(71327)
管理(50257)
(47088)
(39858)
企业(39858)
方法(33853)
数学(28909)
数学方法(28498)
(18077)
(17832)
中国(17587)
(16466)
业经(15411)
地方(14480)
理论(13323)
(12312)
贸易(12306)
农业(12066)
(12059)
(11890)
(11325)
环境(10911)
技术(10865)
(10530)
财务(10463)
教育(10459)
财务管理(10445)
(9946)
企业财务(9901)
机构
大学(259944)
学院(255097)
管理(103373)
(95785)
经济(93596)
理学(90304)
理学院(89249)
管理学(87509)
管理学院(87051)
研究(85846)
中国(61360)
(56207)
科学(55788)
(43466)
(42941)
(41231)
研究所(40069)
业大(39662)
中心(37669)
(36221)
(35937)
师范(35627)
北京(35502)
财经(35068)
农业(32409)
(31916)
(31201)
(29803)
师范大学(29174)
经济学(27555)
基金
项目(180353)
科学(141300)
研究(131397)
基金(130617)
(114163)
国家(113234)
科学基金(96725)
社会(80424)
社会科(76057)
社会科学(76034)
基金项目(70145)
(69885)
自然(64428)
自然科(62921)
自然科学(62904)
自然科学基金(61737)
教育(60197)
(59665)
编号(54057)
资助(53708)
成果(44518)
重点(40205)
(39475)
(37692)
(37204)
课题(36939)
科研(34678)
创新(34615)
教育部(33648)
大学(33639)
期刊
(102710)
经济(102710)
研究(74589)
中国(45795)
学报(43293)
科学(39720)
(37101)
管理(37007)
大学(32334)
教育(31193)
(30739)
学学(29963)
农业(26301)
技术(21660)
(18151)
金融(18151)
图书(17113)
业经(16383)
财经(16228)
经济研究(16023)
(13648)
(13361)
理论(13318)
问题(13244)
科技(13054)
实践(12490)
(12490)
(12333)
技术经济(12125)
情报(11564)
共检索到364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亦思  
情报研究与其它任何科学研究一样,是一种有目的的思维活动,旨在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建立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这样的研究必须借助一定的方法。在信息商品化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情报研究方法的运用。原始的、零碎的信息是不能成为商品的,只有经过加工提炼的高质量信息才能在信息市场上流通,这就要求加强对情报研究方法的研究。近几年来我国情报学界对情报研究方法的探索是十分活跃的,对定量方法的研究尤其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这既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昭楠  
情报学领域的又一力作——初读《现代情报学理论》后感陈昭楠(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我国情报界著名学者严怡民教授在继80年代的《情报学概论》、90年代初的《情报学研究导论》之后,最近又跟他的博士研究生们合著出版了《现代情报学理论》一书,使我国情报学著...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苏迅  
《远程教育研究》是丁兴富博士继《远程教育学》之后的又一本力作。在广泛借鉴国际远程教育界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努力总结我国远程教育取得的实践和理论成就,其中包括作者本人在过去20年中的实践与教学经验以及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远程教育研究》应用了作者在澳大利亚完成、在德国发表的博士论文中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殷汝祥  林靖  
跨国公司研究的又一力作──《日本的跨国企业》评介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系殷汝祥,林靖由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李文光教授和张岩贵副教授主编的《日本的跨国企业》这一专著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该书是国内第一部较深入地论述日本跨国公司的著作,较全面地论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申学锋  
《近代中国地方公债研究——以皖川闽粤为中心的考察》(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2月版),是潘国旗教授研究近代地方公债的第二部专著。该书继承和发扬了作者研究近代中国公债史的一贯特色,即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等经济史研究所需的诸多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皖、川、闽、粤四省地方公债发行的规模、依存度、章程、还债机制,对其社会影响及地方公债立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日根  
明清江南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又一力作──读《明清杭嘉湖社会经济史研究》王日根明清社会经济史在古代经济史研究中堪称热门,过去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都是围绕明清社会经济史展开的。而在明清社会经济史中,又以江南区域的社会经济史为中...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继红  
当前传统的体制内表达途径难以满足公民参与社会决策的需求,而与体制外的政治参与有效对接的形式和路径尚未成形。新生的网络社会为转型期中国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条难得的渠道与途径,并日益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气象。原有的理论已无法解释新生的网络社会政治参与。但由于种种因素的约束,网络社会中的政治参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引起学者的密切关注,更难得看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言而喻,湖南师范大学朱海龙教授新出版的专著《场域、动员与行动:网络社会政治参与研
关键词: 政治参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豪男  
<正>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作为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集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这也使得当前学界有关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成果呈现概念化、抽象化趋向。如何实现意识形态安全从抽象概念到具体概念再到数量指标的转化是当前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南京审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欢春教授的著作《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预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被视为尝试解决上述问题的力作之一。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敏  
2012年12月,在国内众多旅游政界、业界和学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胡静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经过一年多的考察、调研,最终完成了反映当前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的《2012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已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林艳辉  
荆公新学作为王安石推行变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北宋中后期至南宋有着重大影响。但从北宋末至20世纪上半叶,人们对于新学的评价往往偏向负面,对其学术地位也缺乏公正的评价。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学者们对熙丰变法的重新评价,对荆公新学的研究也更加深入。《荆公新学及其兴替》(以下简称《兴替》)就是荆公新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全书考察了荆公新学的创立、发展、变化及社会背景,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新学相关论著、学术主张,客观论述了荆公新学的学术地位、作用及影响,新学与变法的关系,新学与洛学、蜀学之间的关系,是一部全面深入研究荆公新学的著作,具有系统性、集成性和开创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林艳辉  
荆公新学作为王安石推行变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北宋中后期至南宋有着重大影响。但从北宋末至20世纪上半叶,人们对于新学的评价往往偏向负面,对其学术地位也缺乏公正的评价。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学者们对熙丰变法的重新评价,对荆公新学的研究也更加深入。《荆公新学及其兴替》(以下简称《兴替》)就是荆公新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全书考察了荆公新学的创立、发展、变化及社会背景,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新学相关论著、学术主张,客观论述了荆公新学的学术地位、作用及影响,新学与变法的关系,新学与洛学、蜀学之间的关系,是一部全面深入研究荆公新学的著作,具有系统性、集成性和开创性。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钱建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