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19)
- 2023(8185)
- 2022(6878)
- 2021(6441)
- 2020(5426)
- 2019(12400)
- 2018(12099)
- 2017(23248)
- 2016(12972)
- 2015(14937)
- 2014(15215)
- 2013(15188)
- 2012(14408)
- 2011(12884)
- 2010(13429)
- 2009(12685)
- 2008(12789)
- 2007(11956)
- 2006(10385)
- 2005(9467)
- 学科
- 济(53469)
- 经济(53411)
- 管理(35649)
- 业(33757)
- 企(26197)
- 企业(26197)
- 方法(24431)
- 数学(21593)
- 数学方法(21361)
- 农(17425)
- 中国(15318)
- 财(15024)
- 制(14047)
- 地方(11903)
- 银(11844)
- 银行(11821)
- 业经(11820)
- 学(11612)
- 农业(11444)
- 行(11269)
- 贸(10506)
- 贸易(10501)
- 融(10421)
- 金融(10418)
- 易(10182)
- 体(8839)
- 务(8795)
- 财务(8774)
- 财务管理(8730)
- 和(8394)
- 机构
- 大学(188726)
- 学院(188210)
- 济(75584)
- 经济(73711)
- 管理(69242)
- 研究(64295)
- 理学(58162)
- 理学院(57502)
- 管理学(56515)
- 管理学院(56153)
- 中国(51336)
- 京(39992)
- 科学(39219)
- 财(38332)
- 农(34510)
- 所(33218)
- 中心(31636)
- 江(31479)
- 研究所(29855)
- 财经(29146)
- 业大(28363)
- 农业(27204)
- 经(26171)
- 范(25654)
- 北京(25467)
- 师范(25405)
- 州(24821)
- 经济学(23291)
- 院(22947)
- 省(21608)
- 基金
- 项目(119069)
- 科学(91923)
- 研究(89359)
- 基金(83593)
- 家(72318)
- 国家(71659)
- 科学基金(59959)
- 社会(54865)
- 社会科(51820)
- 社会科学(51802)
- 省(47401)
- 基金项目(43607)
- 教育(41841)
- 划(39946)
- 编号(38273)
- 自然(37019)
- 自然科(36084)
- 自然科学(36071)
- 自然科学基金(35413)
- 资助(34160)
- 成果(32690)
- 重点(27273)
- 课题(26868)
- 部(26506)
- 发(26384)
- 创(24380)
- 性(23446)
- 项目编号(22967)
- 科研(22883)
- 创新(22788)
共检索到292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金灿灿
依法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职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财政监督改革成为当下讨论的重要焦点。深入考察重点拓展改革背后的逻辑可以发现:这是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与实践要求,自上而下部署开展的一项深刻变革,对解决财政潜在风险、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完善组织自身运行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稳妥推进重点拓展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理性解读顶层设计内容,凝聚新时代预算监督共识,透视改革战略思路,不断指导地方实践的创新,为提升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能力开拓空间。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涛
当前,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权运行状态欠佳,刚性不足。地方立法是弥补预算监督刚性不足的可能存在:地方立法具有法定权威性,是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地方立法权的扩容使其覆盖面具有普遍性,并且属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发挥主导作用的权力。预算监督和地方立法具有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方面,地方立法需要借助预算监督拓展立法空间;另一方面,预算监督有待地方立法予以保障。两者融合点在于通过地方立法加强地方政府给付行政。实现两者融合发展,地方立法应当注重选择给付性立法项目、推动"预算类条款"落实、强化"预算类条款"立法评估、充分体现多元主体的利益表达。此外,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政府给付行政的监察治理,提高地方立法"预算类条款"的合理性。
关键词:
预算监督 地方立法 公共服务 给付行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邓茜
改革开放以来,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工作的重心在于控制赤字规模与稳定预算收支平衡状态这两方面,即关注"钱是否够花"的问题。2018年3月,党中央提出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即更多关注"钱如何有效花"的问题。各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改革工作在审查内容、审查程序、制度办法和组织保障等方面开始部署并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进一步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优化路径研究是突出党委核心、明确分工与合作、并以大数据技术推进预算公开透明。
关键词: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 支出预算 支出政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丛中笑 蒋武鹏
以制度变革方式实施的普惠性、实质性减税降费,不仅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以支定收"保护国民的利益,更会倒逼形成预算的刚性约束,有助于促进国家预算监督体系的完善,真正实现"量入为出"。减税降费背景下强化预算监督,应重塑预算监督理念,重构预算监督机制,完善预算监督路径,建立健全党委、人大、公众以及司法的协同预算监督体制,拓展多元主体参与预算监督、优化预算监督有效性、威慑性的路径,构建国家财政权与国民财产权之间的良性"取予关系"。
关键词:
减税降费 预算监督 以支定收 量入为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聪
省级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对政府的预算监督方面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预算法》修改后,通过对省级人大关于预算监督的条例或决定的文本观察发现,创新模式已经以地方立法的形式确立,但整体上立法配套工作进度不一;地方人大的预算监督范围扩大,但广度深度有待拓展;预算编制的细化程度提高,但具体编制项目不完整、编制时间不科学;部分地方人大尝试设立预算修正权,但操作程序模棱两可。究其原因在于预算监督理念的行政主导色彩严重;预算信息公开程度低,监督来源不透明;预算监督权力和预算监督能力相互混淆。根据财政民主理论和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的实践,预算监督思维应当由行政主导向人大主导转变;加强预算联网监督模式的推广,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推广人大预算修正权的先进经验并予以法定化,加快地方预算监督立法配套工作。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权需要在多方努力下不断探索并逐渐发展成熟。
关键词:
预算监督 省级人大 预算法 财政民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毅
政府财政规模不断扩张,为有效管控,有必要强化人大对政府财政收支的预算监督职能。本文通过建立预算监督博弈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后认为,可将促进人大对政府预算的实质监督、减少监督成本、提升监督能力、强化监督力度、加大惩罚力度等方面作为强化人大预算监督职能的突破口,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其实现路径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人大 政府财政 预算监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金秀 杨翟婷 万玥希
在新时代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中,人大监督举足轻重,预算审查监督作为人大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硬化约束的监督利器。近年来我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力度不断强化,但仍存在制度化、标准化程度不够,及时性、专业性欠缺,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中定位不明确等问题。新时代我国人大预算监管应以人民性为基础,进一步强化法治性、民生性和绩效性,找准发力点,围绕重大政策和重点支出,依托制度建设,拓展监督范围和视野,将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利用预算联网及时动态监督,改进监督方式、方法和流程,加强实质性监督力度,促使预算编制与绩效管理一体化,提升预算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德华 李苗
过去各级人大对政府预算审查监督的重点是赤字规模和预算收支平衡状况。随着2018年3月《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改进这方面的工作显得日益重要。本文阐述了支出预算审查监督和政策审查监督的概念与相互关系,分析了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审查监督的参与主体、审查监督的流程、审查监督的内容、审查监督的方法以及审查监督中人大与政府部门的合作等维度分别总结了全国人大和若干省份地方人大的改革经验,并提出了改革的推进建议。
关键词: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 支出预算 公共政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曙娜
地方人大预算监督制度包括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进行的,所以制度环境的完善和改革是制度安排所必须的。本文从政治环境、行政环境和法律环境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所处的制度环境,以及这些制度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完善这些制度环境的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唐云锋
腐败的滋生与预算缺乏有效监督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但由于政府"权力依赖症"①对权力格局的固守,我国预算内在的约束机制与体制内的预算监督基本丧失了其应有功能。因此,当前我国预算反腐败可能需要更多地依赖预算的社会监督,同时网络时代的到来也为预算的社会监督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平台,使预算的社会监督成为我国通过预算反腐败的一种现实和相对有效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社会监督 预算反腐败 预算约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昌振
新时代赋予财会监督全新定位,将财会监督与审计、统计等监督一起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阐述引起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文章从国家治理的高度,深入探讨新时代财会监督体系构建的逻辑、财会监督体系可能包含的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制度设计等层面明确了财会监督体系构建的路径。基于我国会计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探索构建适合国家治理需要的财会监督体系,对构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增强监督效能、提升监督效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家治理 财会监督 国家监督 监督效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伟
巡察监督是高校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加强政治建设的重要支撑。推进高校巡察监督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健全高校巡察监督制度体系,探索专项巡察监督模式,提升巡察监督的精准性,推动高校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形成合力。
关键词:
巡察监督 实践创新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早早
如果从监督范围、监督参与者、监督程序、管理权与监督权间的关系四个方面比较分析温岭市和焦作市的改革历程,不难发现,温岭市和焦作市人大全口径预算监督工作不断发生着变化,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中。1.监督范围已经发生变化,并且会有更进一步的拓展。1999年开始的以部门预算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预算改革,使得政府预算重点逐渐从收入转向支出,因此与部门预算相关的问题成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淑杰
根据使用监督工具的约束性强弱和数量多少,各国预算监督的能力相差甚远,世界银行对此进行了排名。为探究影响预算监督能力的主要因素,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方面分析各国使用预算监督工具的情况。鉴于当前我国预算监督能力比较弱,可以考虑从改善我国的宏观环境着手。
关键词:
监督 政府预算 监督工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亦军
完善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过程中依法治国、推行民主政治、规范政府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我国地方人大的预算监督无论在技术层面仍是制度层面仍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鉴于我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本文建议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人大监督体制,特别是在短期内应以完善绩效预算监督作为一个突破口。
关键词:
地方人大 预算 监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