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58)
- 2023(6057)
- 2022(5159)
- 2021(4586)
- 2020(3977)
- 2019(8834)
- 2018(8761)
- 2017(16793)
- 2016(9279)
- 2015(10373)
- 2014(10331)
- 2013(10101)
- 2012(9149)
- 2011(8169)
- 2010(8266)
- 2009(7869)
- 2008(7886)
- 2007(7116)
- 2006(6306)
- 2005(5840)
- 学科
- 济(33775)
- 经济(33708)
- 管理(32647)
- 业(28259)
- 企(24020)
- 企业(24020)
- 方法(13933)
- 财(13407)
- 制(12846)
- 数学(12182)
- 数学方法(12034)
- 农(9941)
- 中国(8900)
- 业经(8779)
- 体(8766)
- 务(8014)
- 财务(7996)
- 财务管理(7965)
- 企业财务(7552)
- 体制(7420)
- 银(7033)
- 银行(7012)
- 行(6652)
- 环境(6506)
- 划(6326)
- 融(6199)
- 金融(6197)
- 农业(6173)
- 学(5999)
- 贸(5816)
- 机构
- 大学(130946)
- 学院(129698)
- 济(55396)
- 经济(54230)
- 管理(49971)
- 研究(43749)
- 理学(42778)
- 理学院(42314)
- 管理学(41709)
- 管理学院(41453)
- 中国(33758)
- 财(30185)
- 京(26932)
- 科学(24698)
- 财经(22325)
- 农(21938)
- 所(21480)
- 江(20890)
- 中心(20373)
- 经(20193)
- 业大(19138)
- 研究所(19001)
- 经济学(17135)
- 农业(16991)
- 北京(16630)
- 财经大学(16515)
- 院(15763)
- 范(15668)
- 州(15525)
- 师范(15499)
- 基金
- 项目(86063)
- 科学(68659)
- 研究(63864)
- 基金(63673)
- 家(55081)
- 国家(54620)
- 科学基金(47312)
- 社会(42281)
- 社会科(40181)
- 社会科学(40172)
- 基金项目(33809)
- 省(33616)
- 教育(29827)
- 自然(29474)
- 自然科(28781)
- 自然科学(28774)
- 自然科学基金(28304)
- 划(28099)
- 资助(25180)
- 编号(25121)
- 制(22450)
- 成果(21396)
- 部(19958)
- 重点(19484)
- 创(18449)
- 国家社会(18008)
- 发(17872)
- 课题(17851)
- 教育部(17479)
- 创新(17363)
共检索到201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瞿振元 林万龙
根据构建公共财政的要求,人大必须对财政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但是在我国,由于预算编制的粗糙、预算审批程序的不科学以及我国人大在预算审查基础、机构设置方面的缺陷等原因,人大在实施这一职能时受到了限制。因此本文从预算审查的基础、预算审查的内容、预算编制和审批的程序、预算编制和审查的机构设置四个方面对人大预算审查职能受到限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建议,以加强人大的预算审查职能。
关键词:
人大 预算审查职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德华 李苗
过去各级人大对政府预算审查监督的重点是赤字规模和预算收支平衡状况。随着2018年3月《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改进这方面的工作显得日益重要。本文阐述了支出预算审查监督和政策审查监督的概念与相互关系,分析了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审查监督的参与主体、审查监督的流程、审查监督的内容、审查监督的方法以及审查监督中人大与政府部门的合作等维度分别总结了全国人大和若干省份地方人大的改革经验,并提出了改革的推进建议。
关键词: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 支出预算 公共政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尚立
制度往往会通过相应的文本来体现其运行,制度运行的行动者决定这种文本的具体表达。所以,通过对文本的研究,能够考察到行动者与制度运行效度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全国人大预算审查报告的比较分析,发现制度运行的效度不完全取决于制度的健全,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的行动者;行动者虽然受制于所运行的制度以及该制度所在的更大制度空间,但行动者的积极行动依然是使制度得以运行和健全的关键。
关键词:
行动者 制度效率 文本结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发周 张晶晶
现代学徒制在国际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刚刚开始,通过试点发现各类问题是试点工作实施的重要目的之一。通过调查走访试点学院教师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分析典型试点案例,归纳了影响现代学徒制试点效果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提出建立雇主委员会、建设师傅进修学院、改革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招生录取办法等提高试点工作效果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师傅 制度供给 雇主委员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瑞芳 孙利荣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邓茜
改革开放以来,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工作的重心在于控制赤字规模与稳定预算收支平衡状态这两方面,即关注"钱是否够花"的问题。2018年3月,党中央提出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即更多关注"钱如何有效花"的问题。各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改革工作在审查内容、审查程序、制度办法和组织保障等方面开始部署并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进一步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优化路径研究是突出党委核心、明确分工与合作、并以大数据技术推进预算公开透明。
关键词: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 支出预算 支出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大旗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人民的代表对预算实施全方位的审查、监督,其实质要义是指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实施规范化、法治化的动态管理、监督和控制。其更深层的要义在于借由动态的预算过程将政府的一切财政收支活动纳入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纳入人民大众及其代表(人大)的监控视野,实现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最高主权者、预算资金的来源者暨预算支出的受益者——人民大众对政府财政收支活动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控制和监督,实现现代国家的公共财政暨公共政策治理,进而实现对政府施政范围、施政方向和具体施政行为的规范和控制,保证政府施政行为不越位、不缺位,保障人民大众整体利益最优化实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顾宏平
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实现社会经济事务管理目标的重要工具。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受人民委托依法审查批准本级政府年度预算并监督其执行。本文将以闵行实践为基础,对加强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能力建设方面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讨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林慕华
1999年预算改革以来,中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始真正地行使"钱袋子"权力,将政府的财政收支纳入人大监督的范围之内。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中央不断强化人大预算监督职能的重要性,顶层设计日渐明确,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需要应对诸多挑战,包括:预算审查前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收支政策审查监督体系的建立,预算执行监督的约束有力,决算草案的实质性审查,审计监督合力的构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建设与运用,建立预决算分析制度以及强化人大常委会监督合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切实提升制度能力和组织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进一步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
关键词:
地方人大 预算审查 预算监督 挑战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焦建国
市场化改革需要个人所得税 ,但个人所得税在目前现实经济社会中受到诸多因素限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低决定了个人所得税成为主体税种尚待时日 ,税政能力不适应、不到位是限制个人所得税的关键因素。分配秩序混乱、制度环境导致的居民纳税意识淡薄也给税收征管带来了困难。在现有条件下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关键是提高税政能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力平 邓秋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决定了人大监督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含义。新时代十年来,人大监督从其本质出发,按照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要求,将人大监督从预算审查监督、国资管理监督进一步拓展到经济监督,取得了三个里程碑式的成就。特别是,2021年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赋予了人大经济监督更为深刻的内涵。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结合十年来人大制度的发展,从监督主体和监督客体两个视角,归纳总结了包含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在内的人大经济监督的实践探索。今后,人大应当按照人大监督和人大经济监督的框架与要求,着力结合两个制度基础,密切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以人大经济监督的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人大贡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进 化汝婷 龚小芸
加强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法制化建设,抑制地方政府支出规模膨胀,是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背景下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重大问题。以1999—2017年各地区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作为准自然实验,检验通过立法强化地方人大预算监督能力能否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形成有效制约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能够显著抑制地方政府预算支出和决算支出规模,使预算支出和决算支出平均下降约8%,且其效应在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以后进一步强化;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对政府支出规模的抑制作用在财政分权程度更高或者地方官员晋升激励更强的地区更大;对机制的研究表明,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对削减地方政府经济建设支出规模的作用最为显著。因此,为发挥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对政府支出规模的抑制作用,应扩大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权力和监督范围,加强对重点财政支出的监督力度,不断推进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法制化建设。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黎明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对于提高财政绩效和国家治理水平具有根本性的重大意义。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现状来看,监督主体与客体存在比较突出的非对称性问题。这种非对称性,严重削弱支撑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持续运行的物质基础。本文从横向维度进行分析,通过静态、动态视角综合考察这种非对称性的现状、发展及其后果,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黎明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对于提高财政绩效和国家治理水平具有根本性的重大意义。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现状来看,监督主体与客体存在比较突出的非对称性问题。这种非对称性,严重削弱支撑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持续运行的物质基础。本文从横向维度进行分析,通过静态、动态视角综合考察这种非对称性的现状、发展及其后果,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