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36)
- 2023(7025)
- 2022(5915)
- 2021(5728)
- 2020(4610)
- 2019(10864)
- 2018(10795)
- 2017(20753)
- 2016(11370)
- 2015(12394)
- 2014(12313)
- 2013(11693)
- 2012(10916)
- 2011(9702)
- 2010(10245)
- 2009(9413)
- 2008(9366)
- 2007(8279)
- 2006(7783)
- 2005(7151)
- 学科
- 济(39411)
- 经济(39356)
- 管理(32336)
- 业(29414)
- 企(23911)
- 企业(23911)
- 财(16772)
- 制(15557)
- 贸(14362)
- 贸易(14357)
- 易(14174)
- 中国(13852)
- 方法(13691)
- 农(13574)
- 数学(12254)
- 出(12142)
- 数学方法(12064)
- 银(11309)
- 银行(11309)
- 行(10980)
- 体(10500)
- 融(10157)
- 金融(10157)
- 业经(9616)
- 策(9274)
- 体制(9151)
- 地方(8437)
- 农业(8339)
- 税(8217)
- 财政(8187)
- 机构
- 学院(143057)
- 大学(142606)
- 济(66737)
- 经济(65332)
- 管理(54711)
- 研究(53221)
- 理学(45175)
- 中国(45098)
- 理学院(44736)
- 管理学(44173)
- 管理学院(43868)
- 财(38378)
- 京(30387)
- 财经(26951)
- 科学(26794)
- 所(25917)
- 中心(25179)
- 经(24655)
- 江(24431)
- 研究所(22506)
- 经济学(20955)
- 财经大学(19955)
- 北京(19910)
- 院(19866)
- 农(19739)
- 范(18956)
- 师范(18854)
- 经济学院(18805)
- 州(18348)
- 省(16958)
- 基金
- 项目(86770)
- 研究(70437)
- 科学(69317)
- 基金(63111)
- 家(53234)
- 国家(52746)
- 科学基金(45534)
- 社会(45096)
- 社会科(42874)
- 社会科学(42867)
- 教育(32818)
- 省(32207)
- 基金项目(31421)
- 编号(29112)
- 划(27316)
- 资助(26632)
- 自然(26508)
- 成果(26026)
- 自然科(25869)
- 自然科学(25863)
- 自然科学基金(25424)
- 部(21052)
- 课题(21032)
- 重点(19502)
- 性(19495)
- 发(19221)
- 国家社会(19064)
- 制(19061)
- 教育部(18712)
- 创(18017)
共检索到249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德华 李苗
过去各级人大对政府预算审查监督的重点是赤字规模和预算收支平衡状况。随着2018年3月《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改进这方面的工作显得日益重要。本文阐述了支出预算审查监督和政策审查监督的概念与相互关系,分析了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审查监督的参与主体、审查监督的流程、审查监督的内容、审查监督的方法以及审查监督中人大与政府部门的合作等维度分别总结了全国人大和若干省份地方人大的改革经验,并提出了改革的推进建议。
关键词: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 支出预算 公共政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邓茜
改革开放以来,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工作的重心在于控制赤字规模与稳定预算收支平衡状态这两方面,即关注"钱是否够花"的问题。2018年3月,党中央提出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即更多关注"钱如何有效花"的问题。各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改革工作在审查内容、审查程序、制度办法和组织保障等方面开始部署并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进一步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优化路径研究是突出党委核心、明确分工与合作、并以大数据技术推进预算公开透明。
关键词: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 支出预算 支出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进 化汝婷 龚小芸
加强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法制化建设,抑制地方政府支出规模膨胀,是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背景下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重大问题。以1999—2017年各地区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作为准自然实验,检验通过立法强化地方人大预算监督能力能否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形成有效制约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能够显著抑制地方政府预算支出和决算支出规模,使预算支出和决算支出平均下降约8%,且其效应在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以后进一步强化;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对政府支出规模的抑制作用在财政分权程度更高或者地方官员晋升激励更强的地区更大;对机制的研究表明,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对削减地方政府经济建设支出规模的作用最为显著。因此,为发挥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对政府支出规模的抑制作用,应扩大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权力和监督范围,加强对重点财政支出的监督力度,不断推进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法制化建设。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金灿灿
依法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职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财政监督改革成为当下讨论的重要焦点。深入考察重点拓展改革背后的逻辑可以发现:这是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与实践要求,自上而下部署开展的一项深刻变革,对解决财政潜在风险、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完善组织自身运行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稳妥推进重点拓展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理性解读顶层设计内容,凝聚新时代预算监督共识,透视改革战略思路,不断指导地方实践的创新,为提升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能力开拓空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力平 邓秋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决定了人大监督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含义。新时代十年来,人大监督从其本质出发,按照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要求,将人大监督从预算审查监督、国资管理监督进一步拓展到经济监督,取得了三个里程碑式的成就。特别是,2021年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赋予了人大经济监督更为深刻的内涵。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结合十年来人大制度的发展,从监督主体和监督客体两个视角,归纳总结了包含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在内的人大经济监督的实践探索。今后,人大应当按照人大监督和人大经济监督的框架与要求,着力结合两个制度基础,密切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以人大经济监督的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人大贡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杰 乔琳 常怡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地方人大的预算监督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距离公众的民主要求和国际标准,我国地方人大整体预算监督仍不够理想。本文总结了目前地方人大预算监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目前地方人大预算监督问题表现为预算监督组织乏力、预算监督信息不足、预算监督程序不完善、预算公开性不够以及决算监督不力等方面。本文提出了夯实人大组织建设、规范和充实预算信息、健全预算监督程序、提高预算公开程度和加强决算监督等建议。
关键词:
地方人大 预算监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大旗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人民的代表对预算实施全方位的审查、监督,其实质要义是指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实施规范化、法治化的动态管理、监督和控制。其更深层的要义在于借由动态的预算过程将政府的一切财政收支活动纳入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纳入人民大众及其代表(人大)的监控视野,实现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最高主权者、预算资金的来源者暨预算支出的受益者——人民大众对政府财政收支活动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控制和监督,实现现代国家的公共财政暨公共政策治理,进而实现对政府施政范围、施政方向和具体施政行为的规范和控制,保证政府施政行为不越位、不缺位,保障人民大众整体利益最优化实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顾宏平
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实现社会经济事务管理目标的重要工具。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受人民委托依法审查批准本级政府年度预算并监督其执行。本文将以闵行实践为基础,对加强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能力建设方面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讨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林慕华
1999年预算改革以来,中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始真正地行使"钱袋子"权力,将政府的财政收支纳入人大监督的范围之内。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中央不断强化人大预算监督职能的重要性,顶层设计日渐明确,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需要应对诸多挑战,包括:预算审查前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收支政策审查监督体系的建立,预算执行监督的约束有力,决算草案的实质性审查,审计监督合力的构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建设与运用,建立预决算分析制度以及强化人大常委会监督合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切实提升制度能力和组织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进一步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
关键词:
地方人大 预算审查 预算监督 挑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一花 亓艳萍 祝婕
优化地方政府债务资金配置并提高支出效率,是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内容,也是防风险和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题中之义。本文以对30个省级行政区2012-2017年的债务支出效率测度为前提,重点揭示现行分权体制下人大预算监督对债务支出效率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本文发现,人大预算监督对债务支出效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以财政缺口为门限变量研究发现,人大预算监督对债务支出效率的提升作用随纵向财政缺口的增大而增强。对被解释变量进行面板分位数模型回归显示,人大预算监督对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的提升作用呈现"倒U"型特征,这意味着人大预算监督对不同债务支出效率水平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根据实证发现,本文认为,全面实施债务绩效管理需要加强债务预算监督、提高债务信息透明度以及实施科学的债务限额管理,同时辅之以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规范化和现代化为基础条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大预算监督工作逐步规范化、法制化和民主化,这得益于宏观环境的优化。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民主意识的强化以及政府预算管理改革的推进,人大"橡皮图章"式的预算监督已经不能履行其对公众的受托责任。因此,加强人大监督政府预算的能力是未来人大预算监督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必然趋势,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从充实监督组织、改变代表选举方式、精简代表人数、硬化监督手段和加强预算审批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人大 预算监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园林
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制度,是我国预算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大预算监督体系的主体,省级人大预算监督的规范化、法治化和民主化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应有之义。我国省级人大预算监督经过四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从准备期、初创期到完善期等多个阶段,不断推进了地方预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在监督程序设计、代表审议权落实以及预算监督执行力度上存在诸多不足,但通过明确预算修正权、细化代表审议权和强制预算信息公开等制度改革措施,为最终逐步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而努力。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淑杰
根据使用监督工具的约束性强弱和数量多少,各国预算监督的能力相差甚远,世界银行对此进行了排名。为探究影响预算监督能力的主要因素,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方面分析各国使用预算监督工具的情况。鉴于当前我国预算监督能力比较弱,可以考虑从改善我国的宏观环境着手。
关键词:
监督 政府预算 监督工具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黎明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对于提高财政绩效和国家治理水平具有根本性的重大意义。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现状来看,监督主体与客体存在比较突出的非对称性问题。这种非对称性,严重削弱支撑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持续运行的物质基础。本文从横向维度进行分析,通过静态、动态视角综合考察这种非对称性的现状、发展及其后果,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黎明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对于提高财政绩效和国家治理水平具有根本性的重大意义。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现状来看,监督主体与客体存在比较突出的非对称性问题。这种非对称性,严重削弱支撑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持续运行的物质基础。本文从横向维度进行分析,通过静态、动态视角综合考察这种非对称性的现状、发展及其后果,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