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7)
- 2023(10482)
- 2022(9345)
- 2021(8772)
- 2020(7405)
- 2019(17305)
- 2018(17292)
- 2017(33550)
- 2016(18408)
- 2015(20694)
- 2014(20626)
- 2013(20562)
- 2012(18836)
- 2011(16928)
- 2010(16688)
- 2009(14998)
- 2008(14373)
- 2007(12394)
- 2006(10811)
- 2005(9302)
- 学科
- 济(69665)
- 经济(69581)
- 管理(51495)
- 业(47278)
- 企(39977)
- 企业(39977)
- 方法(34155)
- 数学(29438)
- 数学方法(29059)
- 学(18676)
- 农(17622)
- 中国(17465)
- 财(17387)
- 业经(15090)
- 地方(14016)
- 贸(12613)
- 贸易(12607)
- 环境(12588)
- 和(12569)
- 理论(12444)
- 易(12246)
- 农业(11858)
- 制(11416)
- 务(10941)
- 技术(10895)
- 财务(10883)
- 财务管理(10864)
- 教育(10433)
- 划(10399)
- 企业财务(10288)
- 机构
- 大学(259155)
- 学院(255267)
- 管理(102234)
- 济(95517)
- 经济(93310)
- 理学(89283)
- 理学院(88270)
- 研究(87597)
- 管理学(86521)
- 管理学院(86097)
- 中国(62797)
- 科学(58632)
- 京(56337)
- 农(46115)
- 所(45125)
- 业大(42755)
- 财(42651)
- 研究所(41657)
- 中心(38946)
- 农业(36675)
- 江(36293)
- 北京(35599)
- 财经(34451)
- 范(33886)
- 师范(33470)
- 院(32206)
- 经(31386)
- 州(29714)
- 技术(28018)
- 经济学(27505)
- 基金
- 项目(183168)
- 科学(142378)
- 基金(132401)
- 研究(129686)
- 家(117446)
- 国家(116506)
- 科学基金(98754)
- 社会(78701)
- 社会科(74423)
- 社会科学(74400)
- 省(71801)
- 基金项目(70941)
- 自然(67505)
- 自然科(65885)
- 自然科学(65866)
- 自然科学基金(64694)
- 划(61429)
- 教育(59078)
- 资助(55035)
- 编号(52576)
- 成果(42445)
- 重点(41082)
- 部(39571)
- 发(38632)
- 创(37827)
- 课题(36188)
- 科研(35889)
- 创新(35264)
- 计划(35080)
- 大学(33652)
- 期刊
- 济(100862)
- 经济(100862)
- 研究(73345)
- 学报(47561)
- 中国(46350)
- 科学(41801)
- 农(40880)
- 管理(36722)
- 大学(34746)
- 学学(32370)
- 财(30901)
- 农业(28925)
- 教育(28483)
- 技术(21102)
- 融(18270)
- 金融(18270)
- 图书(17059)
- 业经(16133)
- 经济研究(16060)
- 财经(15846)
- 业(14838)
- 科技(13555)
- 经(13362)
- 理论(13220)
- 问题(12856)
- 业大(12640)
- 版(12432)
- 实践(12380)
- 践(12380)
- 技术经济(11911)
共检索到364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缪旭明
一、引言全球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观测资料表明,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增加,温室效应明显加强。过去100年,全球地面平均气温上升了0.3~0.60C。温室气体的累积排放,环境污染的加重是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缪旭明
在世界环保履约谈判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争论不休的问题是以什么样的公平原则来履约,各有各的原则,各有各的道理,没有一个公认的公平原则。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提出了人均CO_2累积排放和贡献值的概念,建立数据模型,从历史和现状进行论证,把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民族习俗放在对世界贡献的同一水平上,按对世界的物质的贡献和对环境污染的负贡献的同一比值,讨论世界环保履约问题。这是一个既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同时也能被发达国家接受的公正公平原则。
关键词:
世界 环保履约 原则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军 耿建
我国经济在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含碳资源,使得空气中CO2含量明显升高,随着"温室效应"、"低碳经济"等相关概念的普及,人们日益关注经济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关系。本文以1990-2009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ECM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环境库兹列茨曲线,得出主要结论,以期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量 协整 回归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阶段。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财政部门积极化压力为动力,认真履行承诺,充分享受权利,推进财政法制建设,积极运用关税等手段维护国家权益,深入推进多双边经贸合作,并加强和改善关税宏观调控,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支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楚 夏栋
本文利用1980-2004年间全球108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基于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将各国人均CO2排放变化分解为收入效应、能耗强度效应和能源碳排放结构效应,总结归纳出各国人均CO2排放的七种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人均CO2排放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能耗强度是中国人均CO2排放的主要因素,而碳排放结构效应的影响很小,未来中国在实施低碳战略的过程中,可以参照其他相应模式,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耗强度来实施减碳。
关键词:
人均CO2 跨国研究 Divisia分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柳亚琴 赵国浩
根据2000~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GINI系数为衡量指标,测算了人均CO2排放水平的地区差异,分析了人均CO2排放水平随时间的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回归的Shapley Value分解方法,对中国人均CO2排放水平地区差异形成原因进行了考察,探究各影响因素对差异程度的影响水平,从而为有效缩小地区差异和制定CO2减排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结果表明:人均能源消费量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大,平均贡献率为72.80%,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是人均CO2排放水平省际差异的第二大贡献因素,其平均贡献率依次为8.01%与10.20%,且在不同的时间段其结果有所不同。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的因素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梅波 熊青龙
本文首先分析了发达国家发展援助的履行状况,探讨了现有基于国民总收入筹资模式的不足,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人均收入水平的改进筹资模式。其次,利用发达国家的数据对人均收入筹资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最后,本文探讨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履行情况,如果按照人均收入模型,发现我国长期以来实质上是在"超标准"实行对外援助;与此同时测算了四种援助模式下中国未来10余年内的援助规模。本文的中心结论是:当前的国际发展援助筹资规则并不科学,而人均收入水平应纳入考虑因素;此外,按照人均收入水平看,中国当前在超标履行国际援助义务。
关键词:
中国援助义务 官方发展援助 人均收入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博峰 赵楠 冯恺
研究和分析了城市CO2排放的核心驱动力和主要影响因素。城市化水平和城市CO2排放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上升是城市CO2排放的主体驱动力,而城市地理位置、空间形态和城市所采取的低碳政策是城市CO2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不同导致驱动力的差异,是发达国家城市人均CO2排放往往低于全国水平,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均CO2排放往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地理位置对城市CO2排放的影响是长期和不易改变的,主要通过影响城市的采暖和制冷来影响城市CO2排放;而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则是中长期的,密集程度高,空间布局紧凑的城市其人均CO2排放水平往往较低;城市...
关键词:
城市CO2排放 驱动力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光影 刘景双 王洋 窦晶鑫
为了研究CO2浓度升高和氮输入影响下湿地生态系统CO2排放通量变化,选择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化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湿地系统为对象,利用开顶箱进行CO2浓度升高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CO2排放量,不施氮、常氮和高氮处理分别增加23.78%、23.14%和34.18%.CO2浓度升高增加了小叶章地上、地下生物量的积累,且当氮素供应充足时增加显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在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有增加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小叶章生物量、土壤活性有机碳与湿地生态系统CO2排放量显著相关。CO2浓度升高和施氮通过影响植物生物量和土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晓慧 林郁 李茂萱 孙玲
以云南省农村沼气建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建设发展历程,结果表明,云南沼气池建设对减少该省薪柴砍伐具有较大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测算出使用沼气对减排CO2的作用非常显著。最后结合云南沼气发展的趋势,预测了沼气池建设使云南未来在碳汇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并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云南 沼气 碳交易汇 二氧化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建文 焦燕 王跃思 黄耀
介绍了经过改装并配有火焰离子检测器 (FID)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ECD) ,能同步分析稻田CO2 、CH4和N2 O排放通量的气相色谱仪Agilent 4 890D的基本原理、主要配置及性能。该仪器与GC 14A气相色谱仪的分析结果十分接近。对2 0 0 1年南京市江宁区稻田CO2 、CH4和N2 O的季节排放通量的实测结果表明 ,该仪器具有简便易行 ,准确可靠等优点 ,能够满足农田生态系统几种温室气体同步分析的要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西龙 于渤
本文利用DEA的方法从全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规模效率、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三个指标,然后基于1998-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地区的工业规模效率及技术进步对CO2排放影响的程度及差异化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技术进步对单位GDP的CO2排放有抑制作用,而规模效率则与CO2排放呈正向关系,但各个地区的情况不同,东中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对单位GDP的CO2排放起到了抑制作用,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则对单位GDP的CO2排放起到了促进作用;东中部地区的规模效率对单位GDP CO2排放的影响程度要远小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与我国区域间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所属的...
关键词:
规模效率 技术进步 CO2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世涛 朱建军 刘小弟 常志朋
针对不确定加型语言偏好信息下的群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累积共识贡献的自适应式语言共识决策方法。首先,将不确定加型语言偏好转化为不确定二元语义偏好,定义个体一致度与个体共识偏度,并利用它们构建确定专家初始权重的优化模型;然后,利用不确定二元语义的可能度构造集结模糊评价矩阵以及方案的集结群体偏好,提出专家累积共识贡献测度和群体共识测度,通过对拥有较少合作的专家权重进行惩罚让群体自适应地达成共识,无需强迫专家修改其观点,提出一种群体共识决策方法对方案排序择优。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振国
本文认为,按贡献分配将劳动与其他非劳动要素统一于生产要素,将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统一于社会贡献,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统一于按贡献分配。这一原则体现了经济国际化、市场化等时代性,把握了按贡献分配规律的必然性,是我国分配理论与时俱进地创造性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平 郎漫
【目的】明确好气条件下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对林地和草地土壤N2O排放的贡献,比较温度变化对两个过程排放贡献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好气培养试验(60%WHC),采用15N同位素标记技术测定林地和草地土壤在10℃和15℃下铵态氮、硝态氮和N2O的15N丰度,计算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对N2O排放的贡献。【结果】好气培养条件下,林地和草地土壤中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同时发生,硝化作用对N2O排放的贡献为53.1%―72.0%,是N2O排放的主要过程。培养期间林地土壤中反硝化过程对N2O排放的平均贡献为44.9%,显著大于草地土壤(28.9%),而硝化过程对N2O排放的平均贡献为55.1%,显著小于草地土壤(...
关键词:
硝化 反硝化 N2O 15N 林地 草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