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1)
2023(12566)
2022(10937)
2021(10463)
2020(8584)
2019(20052)
2018(20040)
2017(39014)
2016(21427)
2015(24086)
2014(24193)
2013(23565)
2012(21909)
2011(19924)
2010(20133)
2009(18339)
2008(18068)
2007(15730)
2006(14049)
2005(12394)
作者
(61737)
(51306)
(50877)
(48640)
(33003)
(24401)
(23049)
(20095)
(19588)
(18519)
(17550)
(17282)
(16378)
(16182)
(15982)
(15847)
(15265)
(15244)
(14780)
(14585)
(12792)
(12771)
(12465)
(11875)
(11480)
(11471)
(11387)
(11304)
(10296)
(10168)
学科
(83179)
经济(83074)
管理(61717)
(57940)
(48755)
企业(48755)
方法(38027)
数学(31987)
数学方法(31521)
(23186)
中国(21922)
(21226)
(20448)
业经(19144)
地方(16630)
理论(16528)
农业(15338)
(15272)
贸易(15268)
(14894)
(14798)
(14373)
(13838)
环境(13248)
(13090)
财务(13023)
财务管理(12999)
技术(12855)
(12766)
银行(12725)
机构
大学(308571)
学院(305957)
管理(122388)
(119234)
经济(116452)
理学(106186)
理学院(104990)
研究(103472)
管理学(103140)
管理学院(102603)
中国(75340)
(66057)
科学(65001)
(55872)
(52065)
(47838)
研究所(47632)
中心(45711)
业大(44995)
财经(44626)
(44575)
(42896)
师范(42567)
北京(41916)
(40567)
(37684)
农业(37437)
(36305)
经济学(34958)
师范大学(34549)
基金
项目(208648)
科学(164078)
研究(155082)
基金(150580)
(130564)
国家(129449)
科学基金(110859)
社会(95435)
社会科(90231)
社会科学(90209)
(80826)
基金项目(79740)
自然(72494)
教育(71556)
自然科(70735)
自然科学(70716)
自然科学基金(69437)
(68826)
编号(64459)
资助(62247)
成果(53842)
重点(46710)
(46269)
课题(44621)
(44354)
(43059)
创新(40049)
项目编号(39650)
教育部(39607)
科研(39510)
期刊
(131767)
经济(131767)
研究(92454)
中国(54472)
学报(47663)
科学(44741)
管理(44074)
(43428)
(40334)
教育(38543)
大学(35961)
学学(33597)
农业(30425)
(25915)
金融(25915)
技术(25814)
业经(21352)
财经(21165)
经济研究(20372)
(17967)
图书(17077)
问题(17066)
理论(15554)
(14749)
科技(14695)
实践(14387)
(14387)
技术经济(14369)
现代(14235)
(14031)
共检索到443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秋  付志杰  牛海鹏  
人地挂钩政策既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延伸和拓展,也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其理论基础是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土地管理理论和系统论。其核心是"人往城转、地随人走、钱从地出"。人地挂钩是遵循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及城市化规律的用地策略,也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破解用地矛盾、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瑶  李松  綦群高  
土地与人口发展、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密不可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也逐渐凸显。为了化解日益尖锐的城乡土地供需矛盾,促进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国办发〔2008〕103号文件首次提出了"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定居规模相挂钩的试点工作"。自此,很多学者对人地挂钩政策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永宇  
2011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允许河南省探索开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试点,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建云  
人地挂钩政策是国务院在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的,人地挂钩政策在河南先行先试的原因有哪些、由政策实施带来的拆旧复垦的任务量有多大及实施难度如何,是理论界关心的问题。首先,利用总体规划中规划期城镇化率及人口数量和基期城镇化率及人口数量,来测算每个地市的城镇人口增加量,再按照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和规模测算城镇增加人口需要匹配的建设用地也即拆旧复垦任务量。衡量人地挂钩政策难度通过单位非耕地资源中需要整理出的耕地数量来测算。测算出河南省各地市在2010—2020年人口增加量与折旧复垦量两个指标大小,得出河南省人地挂钩政策实施有一定基础,总体任务重,难度大,但前景美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茆晓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的全新理念。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也应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绿色发展新理念无论是对财政理论研究,还是对财政实践都提出了新命题、新要求、新挑战。但目前国内学界对绿色财政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形成广泛统一的共识。基于此,本文在综述已有绿色财政研究文献及简要述评的基础上,阐述了绿色财政的内涵、理论基础及其与公共财政、现代财政的关系,从构建可持续的财政收入汲取机制、完善绿色税收政策体系、构建支持绿色发展的财政支出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并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构建绿色的财政管理改革制度等五个方面就我国如何构建绿色财政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从而为我国合理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文文  张占录  
多源流模型是模糊性条件下的一种重要的政策选择模型,对于理解政策制定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囿于人地挂钩可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提供新思路,但鲜有研究对其政策过程进行探讨,故基于多源流模型对人地挂钩政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人地挂钩政策的多源流中,问题源流主要包括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协调、半城市化现象、农村土地闲置浪费;政策源流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学者研究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政治源流主要包括农民遭遇引发的社会群体事件和政党重视人民幸福的意识形态";两会"时机和中央政府、国家部委的推动成为政策之窗开启以及政策显化的关键力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明秋  田月  牛海鹏  
近年来,国家在宏观层面相继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人地挂钩政策,并允许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两个挂钩在政策内涵、政策目标、切入点、适用范围及实施机制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同时也存在着较大差别,其中增减挂钩是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延伸和特例,而人地挂钩则是增减挂钩的拓展和延伸。本文在详细分析两个挂钩异同的基础上,借鉴增减挂钩试点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在人地挂钩的试点工作中,一是应以内涵城市化作为实施人地挂钩政策试点的引擎;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三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规划的引领作用,稳妥推进;四是多方筹措资金,为人地挂钩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五是加快构建挂钩指标公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冯长春  沈昊婧  王锋  
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深化多年来,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城镇和村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低、人均用地规模过大、土地利用粗放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有关调查统计表明:1990年~2000年,土地城镇化的速度是人口城镇化速度的1.71倍;2000年~2010年,这一指标上升到1.85倍。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速度之比值在1.12左右是比较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蓉  梁云  田双全  
进入 2 1世纪以后 ,如何推进和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真正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促进和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是摆在国家和各级政府决策者面前的重要任务。生态经济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本文对生态经济区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剖析 ,以便全方位地认识生态经济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翔  宋瑞敏  蒋志兵  
本文在微型企业概念界定基础上,对微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并对微型企业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魏江  刘嘉玲  刘洋  
数字技术催生了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形态,表现出参与者身份相对模糊、更关注产品使用和服务延伸等与传统经济不同的形式。梳理与总结数字经济学一方面有助于指导社会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发展甚至重构经济管理理论逻辑。在梳理数字经济内涵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数据要素非竞争性、使能性、生产与消费统一性等特征以及数字技术促使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路径,探讨数字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并提出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议题,为构建数字经济学术共同体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文龙  
作为一种折衷性的土地制度变革,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在不触动耕地红线、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流动与增值,达成了农民、企业与国家的共赢。然而由于旧意识形态的阻挠,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横遭诘难,推进缓慢。只有尽快突破意识形态束缚,进一步扩大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使用范围和利用方式,才能进一步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比较优势,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华鹏  焦为玲  
2004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2011年国务院提出探索开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试点,促进城镇化进程中土地、人口协调发展的目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进一步升级,实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但由于缺乏一个能统筹城乡资源、协调城镇化和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胡国强  
笔者认为,研究税收成本问题意义重大,但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因此,对政府税收成本和企业纳税成本的理论基础、内涵、构成及其决策模型进行研究显得尤为迫切而必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谯薇  
完善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使得建立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任务十分迫切。本文介绍了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内涵,梳理了相关理论,并提出了建立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