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
- 2022(1)
- 2020(2)
- 2019(1)
- 2018(2)
- 2016(2)
- 2015(1)
- 2011(1)
- 2010(1)
- 2009(3)
- 2007(1)
- 2006(3)
- 2005(2)
- 2004(2)
- 2003(1)
- 2002(1)
- 2001(1)
- 2000(1)
- 1998(3)
- 1996(3)
- 学科
- 济(9)
- 经济(9)
- 方法(6)
- 旅(6)
- 旅游(6)
- 游(6)
- 理论(6)
- 经济理论(6)
- 地理(5)
- 学(5)
- 人文(4)
- 人文地理(4)
- 人文地理学(4)
- 地理学(4)
- 理学(4)
- 经济学(3)
- 传(2)
- 和(2)
- 教育(2)
- 科学(2)
- 遗(2)
- 遗传(2)
- 业经(1)
- 中国(1)
- 主义(1)
- 书馆(1)
- 人物(1)
- 人物传记(1)
- 会生(1)
- 传记(1)
- 机构
- 学院(28)
- 大学(27)
- 中国(17)
- 旅(15)
- 旅游(15)
- 游(15)
- 研究(14)
- 科学(14)
- 地理(10)
- 系(10)
- 济(9)
- 科学院(9)
- 经济(9)
- 地质(8)
- 州(8)
- 所(8)
- 研究所(8)
- 管理(8)
- 京(7)
- 师范(7)
- 江(7)
- 范(7)
- 中国科学院(6)
- 北京(6)
- 学会(6)
- 地质学(5)
- 师范大学(5)
- 财(5)
- 中心(4)
- 南(4)
共检索到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来喜
人地学泰斗、当代地理学大师、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吴传钧院士2009年3月13日仙逝,享年91岁。中国地学界失去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让人深深地怀念,诉不完道不尽先生的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峰华
2009年3月13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地理学联合会(IGU)原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世界人文地理学大师、中国人文地理学泰斗吴传钧先生,因病医治无效,走完了他人生91年的光辉历程。噩耗传来,令我惊愕万分。2008年4月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刘昭东
情报先躯化学泰斗─—深切悼念袁翰青先生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刘昭东1994年3月2日,著名的文南天学家、化学家袁翰青先生离开了我们。每当忆起他的音容,犹如这位忠厚长者仍生活在我们中间。缅怀他正直、善良的为人,勤勤恳恳永不懈...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铺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之基,吴敬琏以真知灼见助推一个转型时代的滚滚车轮;摇举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旌旗,吴敬琏尽匹夫之责加注一个起飞时代的勃勃量能;透视游离于市场背后的暗影,吴敬琏用率真良知廓开一个裂变时代的重重混沌。作为凡人,86岁的吴敬琏拥有的不只是耄耋之躯,更坚守着质朴至真的不老风骨;作为学者,吴敬琏拥有的不只是书翰墨宝,更占据着高屋建瓴的思想飞地;作为智囊,吴敬琏拥有的不只是影响之力,更彰显出超凡脱俗的艺德品行。走近吴敬琏,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一位经济学大师高山仰止的学术造诣与家国情怀,更能饱览到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激荡风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元晞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凌于2018年5月25日19时05分在成都逝世,享年93岁。林凌是改革先驱,学术泰斗。他是首届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唯一的兼职委员,他两次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他被认为是国家智囊,他被评选为建国60年来影响中国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之一,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曾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和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求真、务实、奋进、严谨、坚定、敏锐、豁达、大度。他的人格魅力和大家风范,影响了后来者,也带出了一批立志致力于改革和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人。他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和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改革 先驱 泰斗 缅怀 林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盛佳
值吴传钧院士八十华诞(1918~1998)之际,本文谨以他的人文地理思想与人地关系系统学说为题来祝贺。他在人文地理学中系统阐发了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系统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思想,为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确立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科学方法论,是我国最杰出的地理学大师之一,也是世界上知名的地理学家。
关键词:
吴传钧,边缘科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元晞
1993年1月25日晨5时7分,蜚声中外的学者,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杰出的改革理论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先锋战士,我的良师益友蒋一苇同志与世长辞了。虽然早在一年多以前我就知道蒋老身患绝症,两个多月前我已知道蒋老病情恶化,不久于人世当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噩耗传来,仍有巨大的悲哀和不可言状的失落感。我国经济理论界又殒落了一颗巨星,我们的改革队伍又失去了一位坚定、执著、理性的战士,我从此失去了一位十多年来有着深情厚意的良师益友,能不悲痛?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文榕生
图书馆是谭其骧院士走向社会的第一站 ,也是他学术生涯的起点。图书馆这块沃土 ,为他的日后成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也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迪
关键词:
图书馆员 人员培养 文献编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来喜,陆大道
吴传钧先生是中外著名的杰出地理学家,曾荣任两届(1988~1996)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现连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在80华诞之际,同时发表《人地关系与经济布局》、《现代经济地理学》和《中国经济地理》三部巨著,突出显现先生学术风采。先生的学术思想极其活跃,达到炉火纯青之境,不愧为当代中国地理学的大师。对于复兴人文地理学,先生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建立了历史功勋。本文扼要地介绍先生的人地关系与经济布局的理论创新以及在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含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土地利用学、资源综合考察、国土整治与国土规划)和国际地理学术交流领域的杰出贡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友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杰
吴传钧先生是《经济地理》杂志的创办者,是杂志刊名的题写者。他是中国当代地理宗师、是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领路人。2018年4月2日是吴先生百岁诞辰。文章从几件直接感受先生处事待人的风采、直接聆听先生谆谆教诲的回忆切入,叙述了先生在专业方面是融会贯通的典范、在国际交流中具有感染朋友的气场,为我们营造了团结合作的团队文化,并反复强调"传承人文与经济地理事业的根本是首先学会做人"。总结和体会多年来吴传钧先生发展和壮大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事业的经典要领,包括对学科交叉综合的学术定位和经世致用的应用定位,他提出做好学问的关键路径是脚踏实地,而发展壮大事业的座右铭是"学业并重"。在梳理新时代国土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新特点的基础上,面向新时代对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要求,聚焦吴先生建立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新命题,对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讨论,即:充分认知"不充分、不平衡"发展的人地系统表现与成因机理,系统研究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的人地关系调控原理,推进"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布局过程的人地关系响应规律,以及形成面向7大战略和3大攻坚战的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成果产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和纬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科学出现了分科日细、与其他学科联姻的趋势。旅游地学就是地学与旅游学联姻的产物。提到旅游,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游山玩水”,这实际上是一语道破了旅游与地学的内在联系。因此,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旅游地学正在形成,并日臻完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诗才 张继前 刘正德 刘惕之 童地轴
旅游地学资源对旅游地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及其方法的关系是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很清楚,因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s)中某学科的形成基础,大多数情况是切取客观物质体微观到宏观链上的节段部分,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而成立的。鉴于旅游地学学科形成,仍在地质学所隶属的物质链上切取研究题材,故其基本资源仍属于地(质)学研究范围之内。旅游地学归属于应用学科,为旅游服务就是本学科的主导性任务。用旅游地学资源去为旅游业服务,其中资源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着主导性任务。对旅游地学的研究方法也不同于传统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耀丽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了广东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所在地层、岩石特征和地理因素,目的在于研究广东旅游资源形成、演变和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寻找新的旅游资源、挖掘老旅游区潜力提供科学依据;作为科学导游的内容和普及地学知识的渠道。同时也对广东地学旅游资源进行探讨,提出了专项地学旅游资源与观光型地学旅游资源的分类观点,皆在寻求提高广东现有旅游资源的利用价值和科学品位的途径。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地学基础 地学旅游资源 广东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洪昌松 王琪
吴昭谦同志在《我国旅游地学研究现状述评》一文中认为:“旅游地学应是以地球科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并结合其它科学知识的发现、评价、规划、开发利用,保护旅游资源,为旅游事业服务的一门学科”。笔者认为这个定义虽然较为确切地反映出旅游地学这门学科的性质,但对旅游地学相对于其它地球学科的特异性反映尚不够明显,故提出商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