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46)
- 2023(8627)
- 2022(7398)
- 2021(7008)
- 2020(5500)
- 2019(12260)
- 2018(12058)
- 2017(22445)
- 2016(12063)
- 2015(13616)
- 2014(12974)
- 2013(11912)
- 2012(10518)
- 2011(9114)
- 2010(8992)
- 2009(8188)
- 2008(7412)
- 2007(6107)
- 2006(5126)
- 2005(4405)
- 学科
- 济(37777)
- 经济(37733)
- 管理(30588)
- 业(25755)
- 企(20759)
- 企业(20759)
- 方法(12905)
- 中国(12457)
- 农(12297)
- 教学(11839)
- 数学(10828)
- 地方(10599)
- 数学方法(10554)
- 理论(10048)
- 业经(9417)
- 财(9188)
- 农业(8450)
- 贸(7556)
- 贸易(7551)
- 学法(7368)
- 教学法(7368)
- 易(7283)
- 学(7141)
- 制(7126)
- 教育(6926)
- 环境(6795)
- 和(5943)
- 技术(5905)
- 银(5700)
- 银行(5697)
- 机构
- 学院(150909)
- 大学(145920)
- 济(53117)
- 管理(52818)
- 经济(51758)
- 研究(46081)
- 理学(45964)
- 理学院(45347)
- 管理学(44286)
- 管理学院(43995)
- 中国(33698)
- 京(30284)
- 科学(27949)
- 范(25115)
- 师范(24872)
- 财(24765)
- 中心(22548)
- 江(22184)
- 所(21356)
- 财经(19994)
- 师范大学(19757)
- 业大(19700)
- 技术(19398)
- 研究所(19294)
- 农(18876)
- 州(18655)
- 北京(18441)
- 经(18116)
- 职业(17735)
- 院(17079)
- 基金
- 项目(104585)
- 研究(82962)
- 科学(82089)
- 基金(72114)
- 家(61326)
- 国家(60759)
- 科学基金(53287)
- 社会(50284)
- 社会科(47414)
- 社会科学(47405)
- 省(43594)
- 教育(41276)
- 基金项目(38792)
- 编号(36384)
- 划(35706)
- 自然(33154)
- 自然科(32397)
- 自然科学(32390)
- 自然科学基金(31760)
- 成果(29090)
- 资助(27784)
- 课题(26084)
- 重点(23693)
- 发(23241)
- 年(23180)
- 创(22531)
- 部(22077)
- 项目编号(21599)
- 大学(21035)
- 创新(20850)
共检索到219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志远 杨绪华
中学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文章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第一章第二节《人口》为例,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为依据,通过创设一定情境,引起学生态度体验,使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关键词:
人地协调观 教学设计 人口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兰
多元文化是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加拿大地理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安大略省的"移民"教学设计给我们诸多启示:在安大略省,课程设计的权利更多地交给学校和教师,为教师开展地理教学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在开展教学时,根据多元文化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的评价多采用"质性"评价为主。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地理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龚倩 段玉山 蒋连飞 姚泽阳
"地理知识"在英国地理课程中的角色以及在英国学校教育中的位置几经变更,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的课程改革造成了地理课程中知识匮乏的问题,于是近期的英国教育白皮书提出"知识回归到课程中"的要求.通过分析英国新版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的"知识转向"带给英国地理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探讨核心知识和强有力的知识在地理课程实施中的作用,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提出地理可行能力是应对上述挑战的可能方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贾绍凤
在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势在必行的情况下,继续以人口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两种生产的协调理论作为人口学的基本理论,已不适应社会实践的要求。必须把包括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在内的整个人地系统生产的协调规律作为人口学的基本理论。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钱思杨 李泽熙
<正>《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整体性和情境性的要求,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是学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基于此,高中地理作业也应该顺应课程改革要求,进行整体性和情境性设计,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玉泽 任建兰
该文从人地协调发展的视角梳理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发现我国传统城镇化存在城市规模膨胀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突出,高城镇化率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吻合,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失衡,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以及城市规模标准提高与城市发展趋势相悖等五组矛盾。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城镇结构创新、政府观念创新和生态文化创兴四个方面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问题甄别 路径创新 人地协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金华
从森林旅游的人地关系机理入手,分析了森林旅游的生态伦理关系,结果表明:森林因其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地位,在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且当前森林旅游开发中产品低级、雷同单一等问题突出,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鉴于这种矛盾本质上是人地关系矛盾,而提出旅游开发与森林生态保育相结合、森林生态环境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市场导向与引导市场相结合3条原则,并围绕"人"、"地"需求及其关系协调,设计了解决旅游地布局、森林景观建设、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4个层面涉及的主要问题的绿色开发路径。
关键词:
人地关系 生态伦理 森林旅游 绿色开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玉泽 任建兰
该文从人地协调发展的视角梳理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发现我国传统城镇化存在城市规模膨胀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突出,高城镇化率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吻合,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失衡,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以及城市规模标准提高与城市发展趋势相悖等五组矛盾。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城镇结构创新、政府观念创新和生态文化创兴四个方面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问题甄别 路径创新 人地协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海生 战炤磊
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影响。人口结构既可能通过劳动力供给增加、优化产业集群环境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正向影响,也可能通过增加决策难度和风险强度制约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也会对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和空间结构等产生深刻影响。要实现二者的协调互动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优化人口干预引导机制,促进人口结构持续优化。一是走出数据指标陷阱,从新生人口和流动人口两个角度优化性别结构;二是扬弃劳动力优势陷阱,审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三是抛开就业歧见,合理优化人口就业结构。另一方面,优化产业扶持升级机制,促进产
关键词:
人口结构 产业结构 产业集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恺 张旭阳 夏依宁 张瑞霞 曾鹏
【目的】主体功能区对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战略引领作用,为了应对人口和用地的紧缩发展新趋势,有必要对主体功能区实施进行回顾评价,并针对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方法】本文运用人口普查和土地调查数据,探究湖南省区县人口-土地的增长/收缩时空演变规律,定量分析2010—2020年区县人口-土地的协调关系,结合《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2年)总结主体功能区框架下的人地变化特征,并对比规划实现情况,探讨未来主体功能区的优化发展方向。【结果】研究发现:(1)2010—2020年,湖南省各区县城镇常住人口增长/收缩差异化发展特征明显,全省城镇建设用地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长速率呈下降趋势;(2)2010—2020年区县人口和土地不平衡现象普遍,大量的区县存在人多地少(集约型发展)与人少地多(宽松型发展)两种不匹配趋势,既存在城镇常住人口增长滞后于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的区县,也存在城镇常住人口增长略快于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的区县。(3)《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自2012年实施以来,虽然体现出引导人口和土地协调发展的作用,但各区县城镇人口和土地发展仍然存在与所属主体功能区发展目标相违背的情况。【结论】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主体功能区进行优化方案探索。一方面,人口-土地协调视角下,各类主体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都可能存在多种发展情景,有必要进一步细化类型划分,提出湖南省各区县多类型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主体功能区类型与城镇建设用地、城镇常住人口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机制,未来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需要结合数据分析得出人口和土地增长关系,从人地协调发展视角对主体功能区提出优化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超
20国集团(G20)是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基于多元视角从人口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等层面构建适用于G20成员的城镇化评价体系,利用熵值赋权法测算G20成员不同准则层的城镇化及城镇化综合水平,借助于协调系数与协调发展度探讨各城镇化综合协调发展状况与阶段类型,研究表明:G20成员的综合城镇化水平呈现明显的等级层次性,日本综合城镇化居于首位,美国次之,中国与加拿大位居第三、第四,土耳其、南非、沙特阿拉伯的综合城镇化水平相对最低;G20成员的经济城镇化均非其城镇化发展首位,中国、美国、德国社会城镇化超前于其他类型城镇化,墨西哥、土耳其、南非与阿根廷的人口城镇化为"重中之重",俄罗斯与巴西越来越重视其生态城镇化,其他国家的土地城镇化优势潜力最大;G20成员人口—生态—经济—社会—土地城镇化整体处于轻度失调衰退阶段,其中日本、美国与加拿大为濒临失调衰退,阿根廷、印度、土耳其、墨西哥、南非、沙特阿拉伯为中度失调衰退,其余国家均隶属于轻度失调衰退,比重最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革英 李新生 曹益华 钟佩君
张革英、李新生、曹益华、钟佩君在《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中撰文,基于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现状,从高等职业教育内部优化—外部保障—政府引导监督三维度,探讨了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协调机制。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与现状主要包括:1.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综合实力增强;2.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速度增快;3.人才需求量增加,高职教育空间很大。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主要包括:1.高职院校布局与区域经济匹配度不高;2.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配度不够;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待准确,主要表现在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晓冬 武永祥
宜居城市的建设要求全面考察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发展协调程度,其中合理房价是建设宜居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房地产业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高房价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现象。本文首先系统地分析了商品住宅价格的形成机制,以及城市协调发展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商品住宅-城市(REPSRE)"复合系统,剖析其协调发展机制;其次,将商品住宅价格作为主导因素,构建了包含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和协调发展程度两方面衡量功能的商品住宅价格GM(1,N)动态协调发展模型和模拟模型;最后,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为调控政策制定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小林
借鉴协调论的基本方法,以甘肃为例,以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衡量标准,测算了甘肃省金融资源城乡配置效率,分析了效率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金融资源 城乡配置 效率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