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7)
2023(2168)
2022(2073)
2021(1941)
2020(1786)
2019(4233)
2018(4204)
2017(8035)
2016(4679)
2015(5374)
2014(5532)
2013(5574)
2012(5119)
2011(4656)
2010(4666)
2009(4444)
2008(4388)
2007(3946)
2006(3473)
2005(3040)
作者
(14685)
(12654)
(12288)
(11815)
(7777)
(6218)
(5866)
(5200)
(4684)
(4553)
(4288)
(4217)
(4055)
(4040)
(3975)
(3949)
(3679)
(3638)
(3513)
(3509)
(3247)
(3155)
(3064)
(2902)
(2879)
(2820)
(2782)
(2743)
(2711)
(2681)
学科
(20853)
经济(20837)
管理(13333)
(12932)
方法(11482)
(11397)
企业(11397)
数学(10184)
数学方法(10051)
中国(4709)
(4687)
地方(4669)
(4552)
(4442)
业经(3947)
(3660)
环境(3261)
理论(3252)
(3184)
(3155)
贸易(3155)
农业(3047)
(2996)
技术(2900)
(2896)
财务(2890)
财务管理(2876)
(2838)
企业财务(2750)
(2699)
机构
大学(69281)
学院(68791)
管理(27340)
(25453)
经济(24755)
研究(24313)
理学(23793)
理学院(23487)
管理学(22924)
管理学院(22833)
中国(17407)
科学(16836)
(15158)
(13627)
(13545)
研究所(12604)
业大(11961)
(10979)
农业(10831)
中心(10813)
(10344)
(9825)
师范(9730)
北京(9689)
财经(8919)
(8900)
(8371)
(8106)
(8034)
师范大学(7823)
基金
项目(47865)
科学(36916)
研究(33293)
基金(33064)
(29483)
国家(29188)
科学基金(24291)
社会(20114)
(19841)
社会科(18974)
社会科学(18966)
基金项目(17550)
(16881)
自然(16390)
自然科(16012)
自然科学(16005)
教育(15774)
自然科学基金(15696)
资助(14232)
编号(13208)
重点(10955)
成果(10824)
(10504)
(10247)
课题(10002)
计划(9801)
(9716)
科研(9305)
创新(9032)
科技(8992)
期刊
(27240)
经济(27240)
研究(17611)
中国(14164)
学报(12287)
(11349)
科学(11167)
管理(9141)
大学(8684)
(8192)
学学(8112)
教育(8103)
农业(8071)
技术(6588)
统计(5122)
(4836)
(4816)
业经(4509)
决策(4451)
资源(4222)
(4205)
金融(4205)
技术经济(3989)
财经(3972)
经济研究(3935)
科技(3754)
(3380)
问题(3355)
商业(3349)
(3314)
共检索到98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辉  潘玉君  丁生  和瑞芳  
在生产力不断进步的今天,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开始了多样化,开发程度也不断深入,这极大地加剧了人地关系研究的紧迫性。本文简要阐述了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理论对区域人地关系定量测定的一般方法,同时指出了人地关系状态系数这一指标在区域人地关系评价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系数的计算方法得出2004年中国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系数,并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作为区域发展程度的衡量标准,结合经济、社会和人口密度要素,确立评价人地关系状况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建立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系数结果的评价模型,藉此判断区域人地关系的结果状态,为区域的开发、设计和预测做了必要的准备。运用该模型,文章将不同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楠  朱佩娟  邓凌云  邓方荣  王学栋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目标要求之下,城市健康状态的内涵及其整体评估逻辑的科学认知,对提升城市体检工作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的精准施策。文章在厘清人地关系视角下的城市健康状态内涵的基础上,明确城市健康状态评估对象、内容指标框架、评估尺度与工作框架,以长沙市为研究案例开展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健康状态是由城市硬要素与软要素构成的复杂城市系统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运行状态的健康表征,从人地关系视角出发,城市健康状态蕴含在物质环境、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三大子系统所构建的"人—地"复合巨系统中,是"人"与"人"、"人"与"地"相互交互的状态与过程,具有人地互动性、动静结合性和多维复杂性特征。(2)可将城市健康状态表征为关于生态宜居、文化旅游、交通便捷、生活舒适、多元包容、安全韧性和城市活力的函数,并构建总体的评估指标框架,空间尺度可分为社区、街道、区、市等不同等级的空间评估单元。(3)从长沙市的实证看,基于人地关系视角,开展市—区—街道三级尺度城市健康状态评估,可为探索"市—区—街道"三级协同的城市健康状态评估工作机制,构建"多尺度评估—多尺度比较—问题清单—治理项目库—再体检"的工作闭环奠定基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敬博  李同昇  祁航  朱依平  
通过构建供需匹配模型对秦巴山区人地关系均衡状态进行定量研究,采用OLS最小二乘法和GWR地理加权法对空间供给能力和空间需求强度间的作用关系和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差异化的空间管控模式。结果表明:(1)秦巴山区存在明显的供需空间错位,供给能力中部高、外围低,中部高值区的区县供给指数多处于0.72~1.16之间,外围区县供给指数多小于0.6;需求强度则与供给能力基本相反,中部区县需求强度均小于0.14,外围和东部区域需求强度普遍较高,最高值主要位于秦岭北麓、东麓和汉江中游的区县;这种供需错位源于复杂地形阻隔下的空间资源配置失效。(2)人-地供需两端相互作用,作用程度在地形影响下存在明显空间分异。(3)人地关系均衡指数总体较低,且分布极不平衡,呈现明显的"中部低、外围高"特征,低效均衡、协调均衡与空间失衡的区县数量比约为11∶3∶2。(4)可将研究区分为发展严控区、发展提升区、发展优化区和发展疏解区四大管控分区,针对均衡状态制定人地调控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洁  李同昇  王武科  
随着人类对流域水土地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扩大,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及其演化逐步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文章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出发选择了与流域人地系统相关的40项指标,建立了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借助系统理论建立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对1996-2006年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耦合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996-2006年间,渭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资源环境状况对经济社会发展响应明显,并随经济社会发展而波动,呈现先好转后恶化再好转又恶化的反复波动态势。对渭河流域人地系统耦合度的研究表明,渭河流域耦合度增长很快,并呈现出一种S型规律,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开始时因资源开发需要,流域人地系统的耦合度发展缓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逐步适应,耦合度快速上升,最后受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限制耦合度将接近某一饱和水平。目前,渭河流域已处于过度开发阶段,资源环境危机也已处于潜伏期,若不注意环境保护、过度开发资源,将很快跨越现在的阶段,持续增长的经济水平和不断提高的消费水平使资源环境系统不堪重负,环境质量不断降低,人地系统关系不断恶化,同时资源环境反馈于社会经济,系统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青山,梅林  
本文从人地关系属于广义的生态学范畴出发 ,参照生态学模式 ,认为人地关系概念的经典解释 (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和非经典解释 (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广义的地理环境的关系 )不存在孰是孰非问题 ,其差别在于操作意义的不同。人地关系及其系统的经典构型主要适合于从长时间尺度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 ,非经典构型更适合于从中短时间尺度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以此为基础 ,进一步探讨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特征 ,并将后者定义为开放性、人性、开发性和协调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明华  韩荣青  
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和人地系统。人地关系和人地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应用的基础。文章从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的基本内涵认知为切入点,综合分析了国内外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粗浅的研究框架和蓝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拉昌  黄茹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结合作者对人地关系20多年的研究,提出地理学人地关系认知首先要区分其研究的特殊性——建立人地关系"三元论",从此出发探讨地理学人地关系的认知结构路径,包括"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路径,"生态经济"与"经济生态"路径,文化经济与经济文化路径,从空间方面,要区别于经济学的劳动地域分工,建立地理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分异—全息地域分工理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长征  刘毅  
人地关系是一个既涉及自然过程又涉及社会过程的综合概念,它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从时间角度看,人地关系的演化可分为5个阶段:混沌阶段,原始共生阶段,人类对环境的顺应阶段、大规模改造阶段和人地协调共生阶段。在人地关系演进过程中,"人"通过技术手段改变了人地关系,并且"人"与"地"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也是与特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根据区域间人地系统要素空间流的性质和方向,区际关系可分为封闭式、掠夺式、转嫁式、互补式等4种类型,当前的人地矛盾主要表现在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和局部地域3个不同尺度上。为协调区际人地关系,在优化区内人地关系和公平原则条件下,应强调共同利益和跨地区补偿的理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俊超  
分析了人地关系和人地比例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提出了判断人地关系紧张与否的具体标准为满足人均占有粮食数量764斤。用此标准判断我国西汉至建国前的人地关系状况发现:西汉至清代前期是不紧张的;清代中期以来逐渐紧张;鸦片战争后,尤其是建国前紧张加剧。分析原因是:清代中期以来抑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因素被消除后人口迅速增加,而农业生产并没有大的提高;鸦片战争后人口继续增长,但社会持续动荡造成农业生产大幅度倒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立涛  沈镭  高天明  薛静静  
自20世纪90年代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的全面启动以来,澜沧江流域(即湄公河上游)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澜沧江流域作为研究区,以人居环境作为研究内容,在明晰人居环境概念,建立基于人地关系的人居环境分析框架基础上,系统地构建了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澜沧江流域56个县(区、市),借助因子分析法和Arcgis空间分析,对2000年-2009年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时空演进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从空间格局上看,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由南至北等级递减;从时序演进上看,2000年-2009年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总体呈恶化趋势;②近10年来,基础设施在人居环境中的重要性逐步被经济发展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谭灵芝  王国友  
以新疆墨玉绿洲为例,借助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结合多年实地调查,利用分形理论,计算了墨玉绿洲1989,1999和2006年耕地资源的分维值D、稳定性指数SI和分维变△D,并根据其值的物理意义,对耕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进而利用典型性相关分析方法,从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墨玉绿洲耕地变化趋势和驱动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经济因素;一些政策因素,如土地限制性开发、退耕还林政策等对耕地变化影响也很大。最后引进经济密度的概念,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雷  刘毅  杨波  
作为地球表层的一个物种,人类生存与发展始终以最大限度的资源与环境占有和获取为第一需求,即使进入现代时期,情况依然如此。实际上,随着社会财富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地关系的稳定与协调始终是各国、特别是人口大国(>1亿人口)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自然禀赋(淡水、耕地、草场、森林、能源和矿产)与人文活动(人口、GDP和碳排放)的要素综合分析表明,尽管11个对象国的资源环境秉赋(本底)特征差异明显,但是在资源环境开发的极化效应作用下,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人地关系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一方面,随着资源环境开发规模和深度的不断扩大,国家财富积累与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对各国乃至全球有限的资源基础支撑能力造成日益严峻的挑战。此方面,日本的国家人地关系演进最具说服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雷  刘毅  杨波  
作为地球表层的一个物种,人类生存与发展始终以最大限度的资源与环境占有和获取为第一需求,即使进入现代时期,情况依然如此。实际上,随着社会财富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地关系的稳定与协调始终是各国、特别是人口大国(>1亿人口)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自然禀赋(淡水、耕地、草场、森林、能源和矿产)与人文活动(人口、GDP和碳排放)的要素综合分析表明,尽管11个对象国的资源环境秉赋(本底)特征差异明显,但是在资源环境开发的极化效应作用下,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人地关系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一方面,随着资源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新英  冯江茹  
文章总结了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基尼系数计算方法,并指出了这些方法在离散分布状态下是相等的,同时给出了它们之间相等的详细数学证明,最后分析了每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香宝  银山  
本文对人地关系系统的演化及对应于各演化阶段的人地关系理论进行了概括分析 ,认为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人地关系理论发展的最高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