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2)
2023(8432)
2022(6899)
2021(6641)
2020(5334)
2019(11924)
2018(11981)
2017(21876)
2016(12534)
2015(14101)
2014(14325)
2013(13615)
2012(13116)
2011(11736)
2010(11961)
2009(10935)
2008(11035)
2007(10336)
2006(9018)
2005(8330)
作者
(39882)
(33106)
(32880)
(31436)
(21083)
(16182)
(15087)
(12958)
(12763)
(12192)
(11354)
(11334)
(10938)
(10919)
(10730)
(10232)
(10066)
(9919)
(9847)
(9463)
(8473)
(8418)
(8279)
(7778)
(7594)
(7587)
(7535)
(7197)
(7010)
(6979)
学科
(41736)
经济(41653)
管理(33361)
(29383)
(24392)
企业(24392)
方法(17143)
(14408)
数学(14024)
数学方法(13706)
中国(13450)
(12659)
(12164)
(12064)
理论(10817)
(9531)
业经(9128)
(9079)
银行(9036)
(8788)
金融(8781)
(8673)
教育(8389)
地方(7872)
农业(7601)
(7469)
财务(7437)
财务管理(7413)
教学(7259)
企业财务(7079)
机构
大学(176340)
学院(174387)
研究(67697)
(60810)
经济(59072)
管理(56709)
中国(50811)
理学(47406)
理学院(46706)
科学(45563)
管理学(45405)
管理学院(45090)
(40158)
(39748)
(37012)
研究所(33720)
农业(31824)
(31320)
中心(30737)
业大(30574)
(29417)
北京(25502)
(24766)
(24593)
师范(24104)
技术(23936)
(23884)
财经(23698)
(23440)
(21528)
基金
项目(115286)
科学(87490)
基金(80447)
研究(79551)
(74142)
国家(73499)
科学基金(59708)
社会(46463)
(45904)
社会科(43655)
社会科学(43641)
基金项目(41049)
自然(40723)
(39978)
自然科(39811)
自然科学(39791)
自然科学基金(39065)
教育(38525)
资助(34296)
编号(31787)
成果(28053)
重点(27311)
(24749)
课题(24542)
(24109)
计划(23732)
(23427)
科研(22452)
创新(21969)
(21866)
期刊
(72476)
经济(72476)
研究(52918)
中国(45251)
学报(39762)
(36674)
科学(32026)
教育(28861)
大学(28829)
学学(27040)
(25904)
农业(24487)
管理(23789)
(17488)
金融(17488)
技术(16520)
(13418)
财经(12490)
经济研究(11609)
业大(11357)
(11323)
(10870)
业经(10787)
图书(10435)
农业大学(9560)
问题(9056)
职业(8741)
科技(8714)
(7954)
论坛(7954)
共检索到281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孔易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芳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目前影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加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则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高职思政课实际教学经验和教学调研结果,以学生主体性原理为基础,从主题内容、组织形式、评价方式探讨了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发挥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方面的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桂华  
批判信息学聚焦于信息技术应用对信息活动中主体性的冲击,探寻从制度和技术守护主体性的路径,是对信息环境复杂化趋势的一种学术响应。本文对批判信息学进行溯源,并梳理其逻辑合理性和研究特征,认为批判信息学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学认识论,是聚焦于信息活动中用户的主体地位缺失问题,从负面作用角度对信息管理活动展开辨证性思考的研究路径。同时,批判信息学已经成长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其以守护信息活动中的主体性为价值取向,主要有三种研究目标,从技术批判和规范批判两个角度展开,现已覆盖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问题。我国信息学领域有必要将其作为重要研究方向加以建设,实现从“利用信息技术”向“构建信息秩序”延伸,从服务于被动的用户向提升用户的自主性转向,面向广阔的问题空间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展开通观性思考。参考文献64。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夏文华  杨艳燕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它的核心在于以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以对话取代独白。以主体间性理论观照图书馆活动,建构馆员、文献与读者之间共在的主体间性关系。图书馆活动的本质在于主体间基于交往的平等对话,馆员角色应定位于这种多元对话的策动者、组织者、建构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君卿  王鉴忠  
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是能动的主体。人的肉体可以消灭,但人的自由本性即主体性不可剥夺。主体性是一把双刃剑,能否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主要取决于组织制度的公平性和组织结构、性质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反之,主体性就会对组织采取报复行为。管理的历史本质上是一部人的主体性与组织博弈的历史。本文通过主体性与组织博弈的根源、机理、内容、方式和后果的探析,揭示了管理实践的新要求:心理革命、制度公平、组织创新,培育人的"类主体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魏戈  陈向明  
在一套"投入—产出"的数据逻辑之下,我国教育事业的成功叙事遮蔽了教师的主体性。教师主体性集中体现在教师的教育决策和行动中,需要借助他们的实践性知识得以表达。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教育性意义,正在于促使教师主体性的浮现,从而唤醒教师发展的潜在本质。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主体性的表达媒介,因其意向性、伦理性和超越性等特征,能够帮助教师在稀疏平常的工作中创造教育性事件,彰显其教育性意义。基于来自一线教师的案例分析发现,具有教育性意义的实践性知识与教师的主体性一体两面,二者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相互转化、彼此促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洪   吕一雷   陈蕊  
伴随政策出发点和实践落脚点由“理论思政”向“实践思政”的转变,高校的实践育人工作备受关注和重视,承载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基于此,文章从实践育人蕴含的主体性出发,厘清主体性转化机制的参与要素,并将其作为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的参照系形成理论依据。借助获取的一手调研数据,探讨了高校实践育人中大学生主体性建设的阻滞因素,最后围绕主体协同机制、资源匹配机制、结构嵌套机制三方面,提出构建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设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应飚  吕春凤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主体性教育的目的;高校主体性教育实践活动包括:主体性观念树立、大学生个性教育、高校主体性教学、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和交往、高校主体性教育管理等方面内容。笔者系统地论述了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提出了实现主体性教育的实践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喜亭  成有信  褚洪启  黄崴  田慧生  陈建翔  
从本期起,本刊开辟“博士论坛”专栏,作为中青年博士和在读博士生进行教育问题研讨的学术园地。本专栏将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依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学术讨论,重点研讨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和深层次的教育理论问题。本期发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孙喜亭教授和成有信教授所主持的“教育学博士论坛”第二次学术研讨会的发言摘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倬  
科学价值观是指人们在理性水平上的关于价值认识的思想体系,它包括革命理想、共产主义人生观和道德观、科学健康的审美观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容。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培养青年具备科学的价值观始终是这一工作的中心环节之一。但是,由于价值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性,因此科学价值观的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洁安娜姆  
作为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特征之一,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实践性特点。在迈向工业化的过程中,德国以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解决了其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双元制模式在企业界的积极参与下形成,有浓厚的企业文化根基。双元制模式的成长、成熟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博弈过程。而以企业为主体是这种教育模式的核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婷  
在现代课程评价理论中,学生是课程的主要消费者和共同建构者,是评价的重要主体。但在我国目前的高职课程评价中,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参与课程评价仍存在着许多实际的困难。从学生参加课程评价实践的现状、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学生参与课程评价中存在的困难及其建议等三方面探讨了高职课程评价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鹏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为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农村社区是新时期深入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践抓手和重要阵地。农民集中居住区文化秩序变迁属于政府主导的规划型变迁,村庄集聚提升和农民集中居住导致文化空间“脱嵌”,传统村落文化模式及其再生产机制难以为继;生活方式市民化转型引发多元化、个性化文化诉求,与供给侧“文化输血”单一模式形成结构性矛盾;长期处于文化供需结构失衡将诱发社区文化主体性阙如并导致文化秩序重建困境。采用文化主体性理论视角,构建“空间-主体-要素-机制”四位一体分析框架,并基于J省N市的实证经验,阐释农民集中居住区文化秩序重建的实践逻辑。新时期深入实施文化强国和文化振兴战略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区文化秩序主体性重建,一方面,要聚焦“农转居”后不同文化主体的多元化诉求,有效激活红色文化、乡贤文化、孝道文化、睦邻文化等内生要素禀赋,尤其要充分挖掘传统优秀文化要素和红色文化资源的多元价值;另一方面,要创新市场化、社会化、自治化等机制协同重建模式,实现经济回报、精神褒奖、情感慰藉、价值追求等多重文化秩序重建效用最优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鹏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为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农村社区是新时期深入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践抓手和重要阵地。农民集中居住区文化秩序变迁属于政府主导的规划型变迁,村庄集聚提升和农民集中居住导致文化空间“脱嵌”,传统村落文化模式及其再生产机制难以为继;生活方式市民化转型引发多元化、个性化文化诉求,与供给侧“文化输血”单一模式形成结构性矛盾;长期处于文化供需结构失衡将诱发社区文化主体性阙如并导致文化秩序重建困境。采用文化主体性理论视角,构建“空间-主体-要素-机制”四位一体分析框架,并基于J省N市的实证经验,阐释农民集中居住区文化秩序重建的实践逻辑。新时期深入实施文化强国和文化振兴战略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区文化秩序主体性重建,一方面,要聚焦“农转居”后不同文化主体的多元化诉求,有效激活红色文化、乡贤文化、孝道文化、睦邻文化等内生要素禀赋,尤其要充分挖掘传统优秀文化要素和红色文化资源的多元价值;另一方面,要创新市场化、社会化、自治化等机制协同重建模式,实现经济回报、精神褒奖、情感慰藉、价值追求等多重文化秩序重建效用最优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蕾  桑雷  
美国教师"赋权增能"与学校的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相关,强调的是教师"权"与"能"的相互统一。作为校本管理的一种积极回应,教师"赋权增能"有助于进一步理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的权力关系,优化学校治理环境和结构,唤醒教师参与管理决策的责任和义务,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最终指向学校和教师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