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2)
2023(7802)
2022(6621)
2021(5970)
2020(4644)
2019(10792)
2018(10505)
2017(19611)
2016(10780)
2015(12162)
2014(12261)
2013(12267)
2012(11744)
2011(10951)
2010(11177)
2009(10278)
2008(10106)
2007(9173)
2006(8523)
2005(8032)
作者
(34634)
(28924)
(28603)
(26829)
(18130)
(14047)
(12975)
(11471)
(10964)
(10451)
(9909)
(9760)
(9393)
(9371)
(9082)
(8830)
(8388)
(8344)
(8242)
(8235)
(7355)
(7236)
(6995)
(6700)
(6516)
(6513)
(6493)
(6350)
(5985)
(5750)
学科
(52055)
经济(52006)
(26362)
管理(26186)
中国(19287)
地方(18861)
(18478)
企业(18478)
(17013)
方法(14926)
业经(12704)
数学(12244)
数学方法(12067)
农业(11839)
(11271)
(10595)
地方经济(10515)
(9376)
(9372)
金融(9372)
银行(9363)
环境(9225)
(9166)
(8497)
(8227)
贸易(8216)
(8003)
技术(7917)
资源(7911)
(7832)
机构
学院(158878)
大学(155963)
研究(65762)
(65179)
经济(63670)
管理(57594)
中国(50535)
理学(47585)
理学院(46953)
管理学(46108)
管理学院(45831)
科学(41367)
(36961)
(35523)
(34449)
研究所(32070)
中心(29472)
(27683)
农业(26831)
业大(26384)
(26377)
北京(24311)
(23779)
(23731)
师范(23479)
(21641)
(21301)
科学院(20942)
财经(20818)
(19034)
基金
项目(102503)
科学(79792)
研究(74863)
基金(70906)
(63316)
国家(62736)
科学基金(52109)
社会(46014)
社会科(43532)
社会科学(43522)
(42033)
基金项目(37333)
(35449)
自然(33109)
教育(32669)
自然科(32219)
自然科学(32212)
自然科学基金(31588)
编号(30715)
(28891)
资助(28731)
成果(24736)
重点(23971)
发展(22964)
课题(22740)
(22562)
(21346)
(20834)
创新(19621)
计划(19516)
期刊
(83097)
经济(83097)
研究(50719)
中国(42256)
(32658)
科学(25883)
学报(25346)
农业(23163)
管理(22383)
教育(19388)
(19267)
大学(18818)
学学(17572)
(17082)
金融(17082)
技术(16072)
业经(15384)
(12804)
经济研究(12430)
资源(10752)
问题(10713)
财经(9480)
技术经济(8680)
世界(8403)
科技(8362)
(8294)
图书(8078)
商业(7644)
统计(7621)
(7588)
共检索到264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木合塔尔·艾买提  纳麦提·托合提  许善洋  
文章为判别新疆巴州PCG系统耦合协调度在2000—2015年的变化情况,并预测接下来10年的发展趋势,在建立巴州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协调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全州及各县(市)PCG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时空变异及类型分析,并通过GM(1,1)模型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1)在研究时段内巴州PCG系统耦合协调度均低于中度协调类型取值范围,协调度整体水平较低。(2)PCG系统耦合协调度在研究阶段内逐渐上升,2015年达到中度协调类型。(3)预测结果显示,巴州PCG系统耦合协调度提升到2025年的0.81,协调类型从中度协调转化为良好协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满喜  
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人口耕地粮食系统的主要指标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分析人口耕地粮食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协调关系,研究耕地资源和粮食总产量减少的原因,探讨了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协调发展的途径。研究表明浙江省人口耕地粮食系统的矛盾比较突出,粮食和耕地压力日趋严峻。本文所得到的结论对有效保护耕地资源、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保证国家粮食安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再高  
广东省人口、耕地、粮食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策研究杨再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广东省的水产、畜牧、林业、乡镇企业都发展很快。农业最大的根本问题是耕地锐减,粮食生产不稳,甚至出现滑坡的趋势。广东省人多地少,人口增加很快,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大,人地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流  
本文基于最小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对2000—2013年美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数据进行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14—2015年数据进行精度测算,最后运用该模型预测美国2016—2020年数据,实证结果表明,2000—2013年美国耕地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水稻、大豆等农产品呈波动上升趋势。BP神经网络具有误差小、精度高的特征,因此,本文运用该模型预测未来5年美国耕地及农产品产量状况,2016—2020年美国耕地面积呈下降态势,农产品产量呈小幅度持续上升态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流  
本文基于最小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对2000—2013年美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数据进行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14—2015年数据进行精度测算,最后运用该模型预测美国2016—2020年数据,实证结果表明,2000—2013年美国耕地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水稻、大豆等农产品呈波动上升趋势。BP神经网络具有误差小、精度高的特征,因此,本文运用该模型预测未来5年美国耕地及农产品产量状况,2016—2020年美国耕地面积呈下降态势,农产品产量呈小幅度持续上升态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付国珍  摆万奇  
当前我国耕地面临粮食保障与耕地严重撂荒、耕地保护与普遍"占优补劣"、农产品安全与土壤环境污染等诸多现实矛盾,针对新问题的耕地质量评价工作亟待开展。本文在梳理现有耕地质量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耕地质量的内涵及概念;总结了针对农业生产能力、耕地潜力、土地适宜性、土壤及环境质量、可持续利用、分等定级等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综述了已有研究在国家、区域、地块三个尺度的进展;提出了耕地质量评价重点转移、结合农户视角的综合评价、时空变化监测网络构建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的标准化评价四个发展方向,以期为耕地质量评价理论提升及实践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艳君  
我国是粮食贸易大国,在世界粮食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粮食进口在世界粮食进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大幅提高。我国粮食进口对国际市场相关粮食品种价格影响越来越大,也使国内市场和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敏  
本文回顾了我国生物能源的相关政策演变,分析了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能源发展现状,及其粮食基础,并借鉴了国外生物能源发展的经验、政策,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生物能源发展仍会以粮食为主要原料,而且生物能源无论如何发展,都必须考虑到相关的"三农"、粮食安全、技术效益等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夏敬源  聂闯  
2012年1月FAO新任总干事就任以来,为重新审视2009年大会通过的《2010—2019年战略框架》,制定更综合、跨学科和跨专业的战略目标,使FAO的工作重点更突出,达到增加其在国家层面的影响力和提高工作效率及效益的目的,FAO启动了"战略思考进程"。伴随该进程的推进,FAO秘书处已完成对全球粮食发展趋势与挑战的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全球粮食与农业的11大发展趋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钟昱  亢霞  
受到人口数量下降和老龄人口快速增加的影响,近年来日本粮食在生产、流通和消费阶段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在生产环节,产量下降,结构趋稳,单产贡献为主,生产集中化程度不断增加;在流通环节,储备数量下降后趋于平稳,流通链扁平化趋势明显;在消费环节,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加工、饲料等非主食消费快速增加。未来中国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动与日本目前的发展趋势有很多相似之处,应该在借鉴日本经营所得安定政策的基础上,完善目前正在试点的粮食目标价格政策,适当减少粮食储备数量并加强市场信息监测,充分重视科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伟  杨改河  陈勇  
对内蒙古自治区1949~2005年和未来25年(2005~2030年)的人口、耕地面积和耕地生产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未来25年,在现有耕地面积(549万hm2)和生产率(2 287.4 kg/hm2)不变的情况下,全区可养活比预测还多26.0~39.7万人;当粮食需求量为400~500 kg/(人·a)时,可退耕57.0~182.0 hm2的耕地。由此可知,内蒙古自治区耕地人口承载能力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退耕还林(草)”生态环境建设对策切实可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耀华  赵先贵  张素娟  梁娜  关帅朋  
本文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内蒙古1978年以来耕地压力的变化规律,并结合SPSS软件,对其未来耕地压力的变化趋势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978-2006年,内蒙古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都有所增加,耕地压力指数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但未来近十年内,耕地压力指数会增大,到2017年,耕地压力指数将达到1,之后耕地压力指数进一步增大,遭遇耕地危机,严重影响粮食生产的发展。提出了减轻耕地压力以确保粮食安全的措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鲁明中  尹昌斌  韩威  
我国耕地非农占用及其发展趋势分析鲁明中尹昌斌韩威国土资源的开发首先被开垦为农田,生产出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农产品,土地是人类的生存之本。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业生产对耕地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但同时人类的其它生产活动和生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珂珊 ,张俊飙  
(一)耕地资源现状“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说明土地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全球来看,耕地约占陆地面积的1/10,可耕地面积增长甚慢,50年代初为180亿亩,60年代初达195亿亩,到1989年才达到240亿亩,目前较易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趋于枯竭,而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却加剧了耕地减少。一方面每年新增沙化面积5-7.5km~2,每年有7500-10500万亩耕地因侵蚀、盐渍沙化和三废污染等人为因素不能用于耕作;另一方面城市和工业交通占地增多。我国国土辽阔,由于人口众多,使人均占有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耕地14.4亿亩,其中稳产高产田不足1/10,而盐碱地、红壤地、水土流失地、风沙干旱及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