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18)
- 2023(4916)
- 2022(4395)
- 2021(4155)
- 2020(3543)
- 2019(8017)
- 2018(7924)
- 2017(15814)
- 2016(8982)
- 2015(10081)
- 2014(10261)
- 2013(10005)
- 2012(9496)
- 2011(8579)
- 2010(9127)
- 2009(8705)
- 2008(8876)
- 2007(8290)
- 2006(7762)
- 2005(7401)
- 学科
- 济(32927)
- 经济(32874)
- 管理(26919)
- 业(25499)
- 企(20062)
- 企业(20062)
- 方法(13023)
- 中国(11881)
- 农(11800)
- 财(11239)
- 数学(11205)
- 数学方法(10773)
- 策(9011)
- 制(8874)
- 学(7553)
- 农业(7482)
- 贸(7074)
- 贸易(7068)
- 银(6898)
- 易(6897)
- 银行(6891)
- 地方(6889)
- 业经(6789)
- 行(6562)
- 税(6554)
- 及其(6546)
- 务(6545)
- 财务(6514)
- 财务管理(6496)
- 税收(6220)
- 机构
- 学院(129814)
- 大学(128951)
- 济(53148)
- 经济(51658)
- 管理(48593)
- 研究(48422)
- 理学(40018)
- 理学院(39547)
- 中国(39380)
- 管理学(38595)
- 管理学院(38346)
- 京(28700)
- 科学(28617)
- 财(28399)
- 所(26431)
- 研究所(23201)
- 中心(22716)
- 江(21864)
- 农(21731)
- 财经(20830)
- 北京(19322)
- 经(18620)
- 范(17754)
- 师范(17631)
- 州(17413)
- 业大(17324)
- 院(17100)
- 农业(16748)
- 省(16381)
- 经济学(15155)
- 基金
- 项目(76167)
- 科学(59376)
- 研究(57379)
- 基金(53645)
- 家(46346)
- 国家(45908)
- 科学基金(38803)
- 社会(34269)
- 社会科(32340)
- 社会科学(32332)
- 省(29404)
- 教育(26469)
- 基金项目(26233)
- 划(25476)
- 自然(25178)
- 资助(24630)
- 自然科(24613)
- 自然科学(24608)
- 编号(24531)
- 自然科学基金(24143)
- 成果(22374)
- 课题(17947)
- 重点(17144)
- 部(16907)
- 发(16599)
- 性(15460)
- 项目编号(14702)
- 创(14687)
- 年(14490)
- 教育部(14136)
共检索到217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巍 宋玉坤
人口预测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别,一种是以统计学原理为基础的传统的人口预测方法;另一种是以神经网络等智能算法为基础的创新型智能预测方法。文章对上述两类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我国目前预测方法中存在的输入数据口径不统一、不系统,文本类知识性因素被忽视以及预测模型需要发展与改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重大决策案例采编组
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一个会议室。 宋健正大声疾呼:今天,我们的人口已经到了非控制不可的地步。为了四个现代化,如果少生一个孩子也算作牺牲的话,那算得了什么! 这事发生在1980年6月的一天。3个月后,中共中央发表了“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号召“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改玲
我国人口预测应该是在人口自身发展与社会经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下,对人口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的科学测算工作。它是人口计划实施的前提和依据,在社会经济未来发展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控制人口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改玲
人口预测是在现有人口状况的基础资料上,考虑未来各种因素对人口发展的影响,运用人口变量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运算,取得的未来人口发展势趋的基本资料。 人口预测的科学与否,应该首先建立在人口状况的基础资料上,人口现状基础资料是制约人口发展的客观因素。当然人口预测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影响人口发展的其它因素,如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社会经济、思想意识等因素,但它们仅仅是相关因素。目前国内进行人口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查瑞传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人口预测活动也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从1974年开始,结合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对全国和各地的未来人口增长趋势做了各种预测。现在,人口预测已成为国内人口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未来人口发展进行预测,在我国还是一件比较新的事情。有人对预测是否可靠尚持怀疑态度。有人把人口预测神秘化,误认为只有掌握高深数学才能进行。这都是由于对人口预测的性质和内容缺乏了解。因此,有必要对人口预测的某些基本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萧振禹
本文通过对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分析,概括中国高龄老人的现状及特点,总结健康度过长寿年岁的历程,探索提高延长寿命后的生活质量,提出“以权益为基础”的解决高龄化问题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南,胡华清
本文应用LTC方法首次完成了中国随机人口预测,并全面介绍了这一方法。给出了从1990年到2050年的包括人口数、老龄比和负担比变化的期望和置信区间等主要结果,显示了这种预测的多种用途,如评价确定性方案预测的可能性等,弥补了传统的“高一低”方案法所无法回答发生某个状态概率的缺点,为科学决策服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松 曾永年 吴桂平 齐庆超 杨凯
人口预测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区域人口发展规模和数量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各类用地控制指标和词整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依据。因此,科学准确地预测人口发展,是制定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在分析各种人口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优组合模型。并以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人口预测为例,利用改进的最优组合模型进行了人口模型预测,并与现有的线性回归模型、灰色系统GM(1,1)模型、logistic模型、最优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的最优组合模型预测结果准确可靠,有利于土地管理的科学决策,是适宜于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中总人口预测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雪峰 黄健元 王欢
对流动人口的准确预测为城市人口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由于传统灰色模型在预测流动人口方面存在精度不高缺陷,文章基于自适应滤波法对传统灰色模型进行残差修正。以南京市为例,比较分析传统灰色模型和改进后模型的预测结果。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改进后的模型能根据历史信息对残差权数进行动态修正,预测精度更高,适用性与可行性更强,发展了信息量较少的灰色系统预测研究的同时有利于政府管理政策的制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瑞娜 唐德善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准确预测是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和规划的重要依据。本文以灰色预测理论为基础,运用改进的GM(1,1)模型,以辽宁省为例,对人口进行预测,并与传统的GM(1,1)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GM(1,1)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大大提高,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可用与对未来人口规模进行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富荣
准确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及其规模,对制定合理的宏观经济社会政策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以灰色预测理论为基础,在分析GM(1,1)建模思路的基础上,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幂函数变换,并结合等维灰数递补方法的优点,应用改进的动态GM(1,1)模型对中国2013~2022年的人口总量进行了预测,这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嘉靖 刘玉亭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市域总人口规模的预测结果常偏差过大,主要由于现有预测方法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在总结国内现有预测方法的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城市吸引力的预测方法,以补充现有方法。通过解读城市吸引力的内涵,选取相关指标,再结合国内统计资料情况确定相关变量。为验证预测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以国内三大城市群中的城市为案例,确定各指标与市域总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并提出该预测方法的适用性及尚待改进的地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任强 侯大道
本文探讨了人口预测的一种随机方法。文章回顾了经典的Leslie矩阵并结合中国的人口统计数据,用时间序列的ARMA模型对未来的生育率、死亡率进行估计,并由此构造Les-lie矩阵,经时间序列的数据中心化,根据自相关函数、偏自相关函数的截尾性或拖尾性,以及贝叶斯信息准则函数方法对模型定阶,实现对ARMA模型的识别。在中国人口预测方面的应用证明,基于Leslie矩阵和ARMA模型的人口随机预测方法是稳健的,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由于统计数据可获得性的局限,对模型做了不少假设和近似。随着人口数据的积累,未来将会在此方面有所改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跃进
根据联合国最新统计,到2000年,世界人口预期将达到61.22亿,2025年将达82.06亿。1985—2000年期间总人口约增1.3倍,2000—2025年间将再增加1.3倍。世界城市人口1985年估计为19.83亿,到2000年将达到28.54亿,2025年达到49.32亿,即1985—2000年间增加1.4倍,2000—2025年间将增加1.7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