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57)
2023(14849)
2022(12405)
2021(11239)
2020(9468)
2019(21320)
2018(20987)
2017(40358)
2016(21929)
2015(24055)
2014(23751)
2013(23680)
2012(21544)
2011(19264)
2010(19455)
2009(18585)
2008(18874)
2007(16953)
2006(15005)
2005(13826)
作者
(63076)
(52755)
(52601)
(49778)
(33799)
(25480)
(23539)
(20373)
(19916)
(18870)
(18203)
(17624)
(16926)
(16885)
(16641)
(16199)
(15618)
(15493)
(15162)
(15121)
(13097)
(12963)
(12937)
(12244)
(11856)
(11766)
(11727)
(11555)
(10421)
(10277)
学科
(100122)
经济(99956)
(93730)
(84869)
企业(84869)
管理(82458)
方法(47143)
数学(37898)
数学方法(37670)
(35802)
业经(31497)
(30653)
中国(24352)
(24345)
财务(24325)
财务管理(24288)
(23772)
企业财务(23111)
农业(21791)
(20655)
贸易(20648)
(20134)
技术(19077)
(17286)
(17051)
理论(16641)
(16552)
(15840)
(15158)
(15144)
机构
学院(323032)
大学(321381)
(142988)
经济(140563)
管理(130298)
理学(112666)
理学院(111620)
管理学(110264)
管理学院(109673)
研究(101961)
中国(81636)
(70933)
(65645)
科学(58282)
(56590)
财经(55950)
(51007)
(50799)
(49032)
业大(47175)
中心(46660)
经济学(45325)
研究所(45282)
农业(44542)
财经大学(41598)
经济学院(41179)
北京(40598)
(37889)
商学(37877)
商学院(37571)
基金
项目(210743)
科学(168721)
基金(158170)
研究(152132)
(137211)
国家(136004)
科学基金(118891)
社会(102622)
社会科(97501)
社会科学(97479)
基金项目(83526)
(81079)
自然(76122)
自然科(74444)
自然科学(74423)
自然科学基金(73247)
教育(69210)
(67409)
资助(64181)
编号(58295)
(48110)
(46863)
重点(46858)
成果(46397)
(44648)
(44195)
(44113)
国家社会(43724)
创新(43077)
教育部(42145)
期刊
(157365)
经济(157365)
研究(95610)
中国(60731)
(59365)
管理(52509)
(52389)
学报(48222)
科学(45744)
大学(37895)
学学(36429)
农业(35157)
(32451)
金融(32451)
财经(29568)
技术(26878)
业经(26500)
(25397)
经济研究(25231)
教育(24374)
问题(21201)
(21174)
(18533)
技术经济(18063)
世界(16153)
商业(15967)
财会(15883)
现代(15594)
国际(15186)
(15181)
共检索到481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先海  王煌  陈航宇  
本文将人口集聚纳入扩展的M-O模型中,论证了人口集聚视角下出口企业加成率动态变化的理论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集聚会导致出口企业加成率下降。(2)分子样本异质性回归结果表明,人口集聚对资本密集型企业、外资企业、从事一般贸易企业、竞争性行业企业的负向加成率效应更大。(3)中介效应模型结果显示,人口集聚会通过"集聚经济效应"和"出口拥堵效应"影响出口企业加成率,当"出口拥堵效应"大于"集聚经济效应"会产生负向加成率效应。(4)在城市—行业层面,人口集聚存在显著的资源再配置效应,主要通过"集约边际"和"拓展边际"降低行业加成率,其中负向"企业内效应"和"进入效应"是导致出口市场拥堵和出口企业绩效恶化的主要原因。(5)"撤县设区"准自然实验、分位数回归、替代变量回归等检验均表明本文结论存在一定的稳健性。本文对当前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提升外贸竞争力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煌  黄先海  陈航宇  张茜蓉  
本文在拓展M-O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匹配程度和匹配质量对企业加成率影响效应的理论框架,并利用中国城市统计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进行了经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城市人力资本发展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呈现"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低质量耦合锁定趋势;"人力资本-产业结构"系统耦合度与企业加成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系统协调度与企业加成率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中间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耦合度产生的加成率效应主要通过"工资渠道",而协调度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行为"。随着城市人力资本匹配质量提高,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和研发创新协调投入会显著提升企业加成率。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匹配与行业技能密集度相协调、与行业技术水平相匹配、与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相结合、与企业自主升级行为区间互补,能让企业破除人力资本低质量耦合锁定而提高加成率。本文的结论对发挥人力资本质量外溢和技术进步效应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史本叶   殷瑞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使用2007~2016年上市公司和海关数据,在M-O模型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数字化转型,深入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加成率的微观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取决于生产率、成本变化和竞争的净效应,综合来看显著降低了企业加成率;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的成本投入效应和竞争效应是重要的传导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中低生产率企业和中低融资约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加成率的负面影响更大;此外,出口倾向显著抑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加成率的负面影响。本文的发现对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进而更好地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有重要启示,一方面鼓励企业进行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在推动高质量出口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营营  白东北  高煜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文章系统考察了技术市场发展这一重要科技体制改革如何影响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研究发现:技术市场发展会显著促进企业出口DVAR的提高,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同时,从地区划分看,技术市场发展对东部企业出口DVAR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中西部企业;从行业要素密集度看,相对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DVAR受到技术市场发展的正向影响更大。传导机制检验表明,技术市场发展会通过成本加成渠道和相对价格渠道促进企业出口DVAR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市场发展对企业出口DVAR的促进作用,并未以牺牲企业参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为代价,更多地是通过引发企业贸易方式的结构转变为具体实现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明  邓敏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深入考察劳动报酬提高对企业加成率的微观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现阶段,提高员工的劳动报酬有效促进了中国出口企业加成率的提升。平均而言,员工获得的劳动报酬每提高10%,则出口企业加成率将提升0. 495%—0. 523%,同时,提高劳动报酬通过强化质量效应与选择效应会间接影响出口企业加成率,因而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重点提高高学历员工的薪金待遇。本文的结论对于理解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有效提升员工的劳动报酬提供了现实路径——通过提升出口企业加成率惠及一个国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志强   徐毅  
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兴起,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出口韧性的作用机理及其效应,将对企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使用Python爬虫技术和文本分析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韧性具有积极影响。第二,机制分析表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及出口产品多样化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出口韧性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促进效应在不同区域、不同股权性质、不同要素特征及不同企业规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明  邓敏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产品质量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对我国出口企业加成率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重点在于沿海地区的非国有企业,尤其是非垄断行业内的大量私营企业;在位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显著提升企业加成率,而新进企业和高出口倾向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则显著降低了企业加成率;产品质量通过产品价格和边际成本影响出口企业加成率。本文的结论对于理解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找到另一条识别路径——通过提高出口企业加成率惠及一个国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耿伟  杨晓亮  
互联网与国际贸易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文章拓展了Hulten等(2006)模型,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来考察互联网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在考虑不同指标测算方法、样本选择偏差和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影响渠道分析表明,降低企业成本和推动企业研发创新是互联网促进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两个重要渠道,并且后者的中介效应更大。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相较于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互联网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最大;而且互联网对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差异化产品生产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促进作用也较为明显。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中国"互联网+"的应用推广和出口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明明   杜鹏飞   方紫意  
出口产品质量事关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及企业国际竞争力,而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变革着外贸企业的生产函数和要素组合,对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数字化视角,通过手工整理计算2012-2015年中国上市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并与同期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延长生产迂回长度、深化分工网络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先进技术外溢条件;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充足资源投入条件;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高级劳动力条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韩民春   刘曈  
基于全国投入产出数据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匹配得到的制造业企业样本,研究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以下简称“两业”)融合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两业”融合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加成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两业”融合通过促进企业投入要素升级、核心技术升级和产品功能升级三种渠道提升企业加成率;异质性检验表明,“两业”融合明显提升了位于东部地区、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制造业企业的加成率;拓展分析发现,企业所在地区的制度环境强化了“两业”融合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促进作用,“两业”融合还显著降低了企业加成率的离散度,优化了资源配置。研究结论为深入理解“两业”融合如何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助推制造业“质效升级”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金泽成  余林徽  
基于Loecker&Warzynski(2012)的研究方法,本文从多维细化层面揭示了外需疲软对出口型企业价格加成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出口型企业价格加成具有显著的水平低、提升能力弱等特征,历年均值仅为1.2左右,2000-2007年间价格加成整体均值仅提升了4.678个百分点;倒逼机制是外需疲软对我国出口型企业价格加成作用的主要特征,这种特征在不同区域、所有制和要素密集度出口型企业中均显著存在,外需充足可能会助长部分企业的"价格加成提升惰性";工资上涨易成为我国出口型企业价格加成提升的负担,提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金泽成  余林徽  
基于Loecker&Warzynski(2012)的研究方法,本文从多维细化层面揭示了外需疲软对出口型企业价格加成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出口型企业价格加成具有显著的水平低、提升能力弱等特征,历年均值仅为1.2左右,2000-2007年间价格加成整体均值仅提升了4.678个百分点;倒逼机制是外需疲软对我国出口型企业价格加成作用的主要特征,这种特征在不同区域、所有制和要素密集度出口型企业中均显著存在,外需充足可能会助长部分企业的"价格加成提升惰性";工资上涨易成为我国出口型企业价格加成提升的负担,提高价格加成能力的最优补贴对象为中高技术内资企业,中西部、内资、低技术和高出口密集度企业推出的新产品未能有效提高企业价格加成水平;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投入产出效率的改进和融资约束程度的降低均能提高出口型企业的价格加成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祝树金  张鹏辉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出口企业会有更高的价格加成。本文运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估算了企业层面的价格加成,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估计方法,考察了出口行为对企业价格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中国企业并未因为进入出口市场而获得价格加成溢价;在进一步考虑产业要素密集度、企业出口密集度、所有制性质后发现,只有资本密集型的内资企业在由不出口转为低出口密集企业时将收取更高的价格加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昌平  
基于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在CDM模型的基础上首次构建了研发、创新、生产率和出口的结构模型,并把集聚因素(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加入模型中,采用Pr obi t和oLS方法实证得出: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地方化经济对企业研发决定的影响显著为负,城市化经济因度量方式不同而对其影响不同;城市化经济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显著为正,地方化经济对其却无显著影响;两类集聚变量对企业生产率和出口决定的影响都显著为正,但相比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对企业出口决定的正向影响更大。此外,研发、创新、生产率间存在着层层促进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政杰  段志民  董麓  
就业是关系社会民生的重要问题,深刻理解集聚经济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构建囊括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的就业动态增长模型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及地区投入产出数据,检验两类集聚经济对城市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并对两者的作用差异予以解释。结果表明,专业化集聚的行业内溢出效应抑制了城市制造业就业增长,多样化集聚的行业间溢出效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产业关联效应是其主要作用机制;行业内溢出效应对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就业增长均为负向影响,而行业间溢出效应由于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市场环境、技术水平和产业链等存在差异从而具有异质性影响;从微观层面看,相比于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的就业增长效应主要通过促进企业创建和扩大中小企业规模得以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