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5)
2023(11619)
2022(9781)
2021(9070)
2020(7468)
2019(17149)
2018(16577)
2017(31424)
2016(16890)
2015(18656)
2014(17808)
2013(17738)
2012(16478)
2011(14910)
2010(14495)
2009(13408)
2008(13037)
2007(10913)
2006(9764)
2005(8555)
作者
(49093)
(41201)
(40910)
(38591)
(25989)
(19929)
(18267)
(15934)
(15789)
(14179)
(14043)
(13619)
(13038)
(12697)
(12576)
(12536)
(12123)
(12040)
(11784)
(11515)
(10088)
(9825)
(9772)
(9292)
(9157)
(9077)
(8873)
(8675)
(8131)
(8127)
学科
(73607)
经济(73531)
管理(46679)
(42447)
(31965)
企业(31965)
方法(31784)
数学(28898)
数学方法(28729)
中国(24252)
(19370)
(17872)
环境(16198)
(15902)
贸易(15892)
(15482)
地方(15330)
(14073)
业经(13726)
农业(13277)
(11874)
(11207)
(10854)
财务(10850)
财务管理(10837)
企业财务(10327)
(10316)
金融(10314)
(10053)
银行(10016)
机构
大学(242833)
学院(238302)
(107647)
经济(105823)
管理(90134)
研究(88960)
理学(78892)
理学院(77919)
管理学(76826)
管理学院(76385)
中国(66659)
科学(53784)
(52157)
(46000)
(44811)
(44124)
研究所(41256)
中心(39242)
财经(37915)
业大(37584)
农业(35055)
(34794)
经济学(34789)
北京(32617)
(32578)
(32065)
经济学院(31601)
(30281)
师范(29910)
财经大学(28479)
基金
项目(169176)
科学(134246)
基金(127839)
研究(116817)
(114710)
国家(113828)
科学基金(96754)
社会(79767)
社会科(75786)
社会科学(75766)
基金项目(68552)
自然(63424)
自然科(61989)
(61974)
自然科学(61969)
自然科学基金(60859)
(54300)
教育(51382)
资助(51345)
编号(42714)
(38358)
重点(38307)
(36641)
国家社会(35188)
(35157)
创新(33082)
科研(32849)
教育部(32752)
成果(32568)
中国(32008)
期刊
(110113)
经济(110113)
研究(71964)
中国(43293)
学报(41659)
科学(39024)
(38328)
(34166)
大学(31022)
管理(30531)
学学(29630)
农业(26069)
(19667)
金融(19667)
经济研究(19527)
财经(18853)
问题(16996)
(16372)
技术(16124)
业经(15700)
教育(15447)
(15278)
(14753)
国际(13402)
资源(13289)
世界(12969)
(11657)
技术经济(11304)
科技(10900)
现代(10362)
共检索到345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泉  马黄龙  
利用我国39个城市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综合环境污染指数,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人口集聚以及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我国主要大中城市中,人口集聚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关系;FDI资金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曲线呈U型;在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下,相邻地区FDI资金集聚对本地区的环境污染影响曲线呈倒U型;在经济距离和综合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下,城市环境污染存在时间维度的路径依赖和累积叠加效应;经济距离权重矩阵情况下,人口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比综合权重矩阵作用效果更大;在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辉  杨烨  
利用2003-2013年中国十大城市群所涉及的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混合OLS方法,阐述了人口、产业集聚等因素的动态演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工业废水排放量与城市群人口集聚度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而工业二氧化硫和烟(粉)尘则与之呈"U"型曲线关系;随着人口集聚度的提高,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环境污染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则因污染物各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外部效应;城市群行政分割程度的加强会加重废水排放,但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硫、烟(粉)尘的排放。因此,各地区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利用其"圈层"的结构特点,根据适度集聚原则确定群内人口的集聚度、产业的集聚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辉  杨烨  
利用2003-2013年中国十大城市群所涉及的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混合OLS方法,阐述了人口、产业集聚等因素的动态演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工业废水排放量与城市群人口集聚度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而工业二氧化硫和烟(粉)尘则与之呈"U"型曲线关系;随着人口集聚度的提高,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环境污染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则因污染物各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外部效应;城市群行政分割程度的加强会加重废水排放,但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硫、烟(粉)尘的排放。因此,各地区在城市群发展过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仁发  
本文借鉴Copeland—Taylor模型,加入外商直接投资变量,推导一个理论模型来表示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4—2012年我国2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方法,以外商直接投资为门槛变量,实证分析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当外商直接投资水平较低时,产业集聚将加剧环境污染,但是,随着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增加,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负面作用逐渐较弱;当外商直接投资水平跨越更高的门槛值时,产业集聚将转而改善环境污染。因此,应动态处理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客观看待产业集聚在环境污染中的作用,根据区域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华锡  刘耀彬  胡森林  封亦代  
厘清产业集聚、外商直接投资如何作用于环境污染有助于理解中国环境压力形成的原因,而当前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区域合作,空间溢出效应更不容忽视。通过将反映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的非对称性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作用下,产业集聚如何作用于环境污染。研究发现:(1)中国的省域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即邻近省域的环境污染会加剧本省的环境污染;(2)产业集聚有利于促进人均工业二氧化硫减排,却对人均工业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反而导致了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3)当考虑外商直接投资作用时,每提高1个百分点的产业集聚,会增加0.428%的人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381%的人均工业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0.240%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上结论都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说明结论真实可靠。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邓玉萍; 许和连;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和集聚外部性的综合理论框架下,利用2003—2013年我国27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集聚外部性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空间计量结果显示,我国城市污染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而且这种正向空间正相关性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呈现有规律的减弱趋势。在控制了FDI与集聚外部性的交互作用后,FDI引入明显降低了区域污染排放强度,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进一步增强了FDI的减排效应,但其影响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呈现出倒U型曲线特征。对于不同规模的城市而言,小城市更容易受益于专业化集聚带来的Mar外部性,大中型城市更容易分享多样化集聚带来的Jacobs外部性红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卢进勇  杨杰  邵海燕  
基于我国249个城市经济与污染排放的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分析,本文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与环境污染排放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污染排放负相关,初级劳动投入与污染排放正相关。外商直接投资会导致工业废水排放的增加,对应于引资高级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具有制约性。而人口密度与环境规制则是污染排放的双刃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卢进勇; 杨杰; 邵海燕;  
基于我国249个城市经济与污染排放的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分析,本文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与环境污染排放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污染排放负相关,初级劳动投入与污染排放正相关。外商直接投资会导致工业废水排放的增加,对应于引资高级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具有制约性。而人口密度与环境规制则是污染排放的双刃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禹霆  王岭  
通过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经验分析城市化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U型关系,且拐点为62.05%,但对其他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显著提高工业废水排放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环境污染;国有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但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现时期应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率接近62.05%的情况下适度放缓其进程;适度降低对外商企业的优惠政策及外商直接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飞宇  赵爱清  
近年来,"雾霾"等污染现象的频繁出现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关注。本文选取了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级别城市2003-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全面回归分析了FDI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废水和工业烟尘在城市间都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60%以上的城市处于"高—高"型和"低—低"型的空间集群中。在此基础上,空间自相关模型表明FDI的引入对于我国城市环境污染具有"污染光环"和"污染天堂"的双重效应。不同地区的FDI对区域环境污染的影响在种类和方向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我国在引进外资上需及时加强对某些新污染源的关注,同时注意东、中、西部地区的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瑞  
基于中国283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污染影响的促进效应、抑制效应及净效应。结果显示:产业集聚的抑制效应降低了城市环境污染41. 34%,促进效应增加了城市环境污染19. 58%;在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共同作用下,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净效应降低了城市环境污染21. 77%;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净效应在不同年份、不同省份和不同地区均显著为负,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污染的降低作用超过了增加作用;随着第二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净效应递减,第二产业的集聚弱化了产业集聚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作用;随着第三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净效应递增,第三产业的集聚强化了产业集聚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武力超  林俊民  唐露萍  
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产业、区位以及集聚效应,外资企业在东道国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城市的变迁和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本文从微观视角构建理论模型,运用企业层面数据,考察外资企业的发展与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外资企业的产品销售总额和融资便利程度等表征外资企业经营规模的指标均对城市化率指标和城市人口向大城市的聚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资企业雇佣员工数量对于城市化率和城市人口在大城市的集聚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我们还发现外资企业发展与法律制度对城市化进程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外资企业的发展,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员工数量的增加能更好的促进城市化进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秦晓丽  于文超  
基于中国29个省、259个地级以上城市在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地级市环境污染的影响。通过精确计算地级市之间的地理距离来构造空间权重矩阵,并采用空间面板的SLM模型、SEM模型来控制空间自相关性,再控制影响环境污染的关键变量如能源消费量、产业结构、资本密集度等,实证结果显示"污染避难所"假说并不成立,相反地,FDI能够显著地降低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粉尘的污染物排放,从而能够改善地区环境质量。除此之外,本文还在空间面板回归中检验了产出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证实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确实存在,产出与环境污染呈现倒U型的关系,即随着产出的增加,环境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红燕  韩立岩  
本文就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管制和环境污染的关系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并运用中国1992-2006年的数据对其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影响中国的经济规模、结构和技术进步从而对环境产生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增加扩大了经济规模,使工业污染排放增加,同时其存量增加也优化了经济结构和提高了技术水平,进而又减少了工业污染排放,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的总效应是正面的,但影响程度较小。另外,宽松的环境管制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进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已经显现出一定"污染避难所"效应,但中国并未成为"污染避难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升艳  周玉琴  郭行  
基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GMM估计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于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于不同污染物的影响效应存在巨大差别,FDI提高了工业废水排放,降低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进一步分析表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港澳台投资和外国投资的质量和行业分布差异。港澳台投资具有负面的环境绩效,而外国投资对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具有改善作用。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统计分析不同行业的外商资本金构成情况,发现不同来源的FDI在行业间的分布情况存在差异。FDI的质量和行业分布差异,导致FDI对不同污染物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论文为学者们关于FDI对中国环境影响的争论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也对中国的引资政策和环境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