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
2023(1583)
2022(1378)
2021(1237)
2020(1120)
2019(2811)
2018(2621)
2017(4964)
2016(2430)
2015(2512)
2014(2156)
2013(2253)
2012(1989)
2011(1856)
2010(1964)
2009(1816)
2008(1886)
2007(1689)
2006(1633)
2005(1615)
作者
(6496)
(5352)
(5185)
(5043)
(3483)
(2592)
(2387)
(2104)
(2024)
(1995)
(1854)
(1783)
(1728)
(1710)
(1693)
(1647)
(1575)
(1530)
(1515)
(1376)
(1369)
(1335)
(1326)
(1273)
(1205)
(1201)
(1131)
(1115)
(1052)
(1050)
学科
(10941)
经济(10925)
中国(5095)
管理(4922)
人口(4383)
(4378)
(3468)
企业(3468)
关系(3275)
方法(3083)
(2518)
(2490)
经济关系(2459)
数学(2431)
对外(2352)
地方(2347)
数学方法(2334)
外经(2227)
对外经济(2217)
理论(2035)
(2023)
国人(2014)
(1955)
中国人(1952)
(1782)
贸易(1780)
业经(1730)
(1705)
农业(1686)
(1677)
机构
大学(33101)
学院(30739)
研究(14002)
(13946)
经济(13675)
管理(10558)
中国(10100)
理学(8926)
理学院(8776)
管理学(8476)
管理学院(8401)
(7766)
(7455)
科学(7288)
(6900)
研究所(6564)
中心(5731)
北京(5283)
财经(5147)
(5079)
师范(5057)
(5001)
(4811)
(4666)
经济学(4546)
(4354)
师范大学(4279)
经济学院(4008)
(3968)
社会(3964)
基金
项目(19247)
科学(15484)
研究(14605)
基金(14518)
(12736)
国家(12638)
科学基金(10713)
社会(9839)
社会科(9253)
社会科学(9247)
基金项目(7135)
教育(6857)
(6612)
自然(6389)
自然科(6281)
自然科学(6279)
自然科学基金(6167)
(5956)
资助(5955)
编号(5659)
成果(5294)
重点(4512)
(4367)
国家社会(4344)
课题(4314)
(4232)
(4196)
(3944)
教育部(3919)
大学(3867)
期刊
(16456)
经济(16456)
研究(13417)
中国(9713)
教育(5569)
科学(5386)
(5204)
管理(4941)
学报(4714)
(4066)
大学(3929)
学学(3396)
经济研究(3157)
人口(3148)
技术(2920)
(2819)
金融(2819)
财经(2676)
农业(2535)
(2376)
(2358)
业经(2036)
国际(2000)
问题(1991)
统计(1898)
世界(1887)
人口研究(1858)
图书(1777)
(1671)
中国人(1604)
共检索到55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胜明  
目前,就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来说,可以说众口一词的观点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共同构成人类社会生产的矛盾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物质资料生产属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的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人类自身的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笔者在认真思索之后,不再附和这种看法,而提出与此相悖的观点;即在两种生产的相互关系中,首先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同人类自身的生产相适应,其次是人类自身生产同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左峰  
目前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经济开放度进一步提高,宏现调控的基本环境进一步复杂化,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进一步突出,宏观调控的难度进一步增强。需要注意把握的原则主要是廓清宏观调控的界限,正确确定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把握好调控力度、时机和手段,更加注重调控手段的协调与配合,努力搞好“五个结合”。西方宏观调控理论、宏观调控的路径依赖、宏观调控的可持续性是宏观经济调控领域值得深思的三个理论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卫兴华  
主张拓宽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生产劳动内容。分析了物质生产劳动、精神生产劳动、服务劳动、社会公务劳动与价值的关系。认为对劳动价值论,既要继承与坚持,又要发展与创新。论述了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四个层次的不同内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思莲  
目前,无论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都面临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扩大的严重问题。 据有关方面统计:二十年代,世界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0%,1950年占28.10%,1975年上升到40.1%,到1981年世界城市人口的比例已增加到41%了。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到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估计将增加到50—60%。全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950年为71个,1960年为115个,(人口是294.6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勤  
XBRL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中国会计信息化领域新一轮的研究热潮,但随之而来的、将其优势解释扩大化的趋势也在形成。如何客观地认识XBRL的优势和局限,不断地探索XBRL适用边界,深入了解XBRL技术走向,这些对XBRL能否在我国成功地推广和应用都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几个有关XBRL的流行观点,从标准、技术、管理、实施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通过质疑,得出一系列可供参考的结论,并希望借此引发深入的思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谭琳  
本文认为,迅速变化的国际和国内人口形势以及相关的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形势,使人口问题呈现出全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和趋势,向研究方法提出了严肃挑战。本文就目前和今后人口研究的问题的提法、研究的组织和合作方式、数据资料的调查方法和分析技术的创新及成果社会化的方式、途径及速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目前及今后的人口研究需要在研究方法方面注意的几个问题:(1)进一步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多视角审视人口问题,集不同学科研究方法之所长,促进人口学科新分支和新方法的产生;(2)注重定性调查与定量调查方法的结合;(3)加强国际和国内合作、理论界与实际工作部门合作,促进全球性人口问题的研究和解决;(4)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人口数据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人口研究成果的社会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钟起瑞  裴传智  
一、目前货币、信贷情况特点和主要问题今年一至四月份的货币、信贷形势有以下儿个特点和主要问题: 1.银行各项存款增加较多,资金总量矛盾虽有缓解,但贷款和再贷款的需求仍然很旺。一至四月份,银行各项存款增加额是去年同期的近1.5倍。一般年份,头四五个月为季节性存差,今年不仅保持存差,而且存差明显扩大,存、贷款增加额相抵后存大于贷11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8个百分点。在新增各项存款中,专业银行各项存款增加额是上年同期1.4倍,由于存款增加较多、存差扩大,专业银行资金头寸明显趋于宽松。银行各项存款增加多,从结构上看主要是企业存款和财政存款增加多。城镇储蓄存款增加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晓陆  
本文通过对有关货币政策以及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理论分析,论述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问题和如何采取有效手段调控经济的发展。文中分析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通货膨胀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晓兰  
从宏观及微观角度,指出目前存在的过度价格竞争的原因,在于相对"生产过剩",产品策略及价格策略失调,并提出了容易导致价格竞争的行业的行业特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佐  
遗产税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征收的一种税收。征收遗产税 ,对于健全国家的税收制度 ,适当调节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 ,增加政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财力 ,维护国家权益 ,具有积极意义。所以 ,近年来中国也准备开征遗产税。但是 ,目前也有一些人对于中国是否有必要开征遗产税 ,是否具备开征遗产税的条件提出了质疑。本人认为 :在现实条件下 ,中国开征遗产税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在征收遗产税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是正常的 ,也是可以逐步克服的。因此 ,中国应当及早开征遗产税。
[期刊] 改革  [作者]
美、欧国家关于缩短工时的一些观点当前,缩短工时已成为西方国家正在酝酿中的一大经济与社会改革课题。在技术不断取得进步的情况下,实行新的工作体制已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美国一教授分析缩短工时的积极作用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朱丽叶·肖尔撰文称,美国现在出现了"失...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宗正 ,李竞能  
近年来结合我国人口问题,人口学界对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进行了讨论。一些同志虽然认为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是反动的,但又认为其中具有“科学成分”和“站得住脚的东西”,并引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论述来证明这一点。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暂且不谈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本身的问题,先来看看在人口问题讨论会上和国内一些重要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中,一些同志引用来证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具有“科学成分”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论述,其原意究竟是怎样,上述论断是否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的原意。为了准确地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论述的原意,避免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我们不得不较长地摘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某些论述的原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本文提出当前经济增长速度下行最深层次的根源在于过去较强的计划生育调节和人口流动管制。笔者结合中国三十多年这样一个十亿—十三多亿人口大国的历史和政策观察,就其人口生育、增长、结构和流动等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形成下列研究成果:提出了人口生育和流动的政府强制与社会自动两种调节机制;阐释了生育权和迁移权在家庭或者国家之间的归属,对于资源配置、人口与其他方面的协调和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关系;提出了人口增长波动较大情况下,20年前人口增长速度决定20年后经济增长速度的定理;指出工业化初期的人口快速增长与工业化中后期人口增速下降有着经济主力人口跨期储蓄、积累和平衡的关系;还讨论了政府和社会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