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9)
- 2023(11358)
- 2022(10224)
- 2021(9896)
- 2020(8099)
- 2019(19186)
- 2018(19149)
- 2017(37143)
- 2016(20060)
- 2015(22693)
- 2014(22639)
- 2013(22165)
- 2012(19882)
- 2011(17854)
- 2010(17918)
- 2009(16211)
- 2008(15537)
- 2007(13205)
- 2006(11401)
- 2005(9730)
- 学科
- 济(80495)
- 经济(80412)
- 管理(55395)
- 业(52993)
- 企(43755)
- 企业(43755)
- 方法(40932)
- 数学(36159)
- 数学方法(35489)
- 农(20990)
- 中国(20466)
- 财(17737)
- 学(17722)
- 业经(17001)
- 地方(16412)
- 理论(14503)
- 农业(14353)
- 贸(13507)
- 贸易(13500)
- 易(13067)
- 和(12904)
- 制(12484)
- 环境(12208)
- 技术(11997)
- 务(11037)
- 划(11035)
- 财务(10963)
- 财务管理(10943)
- 企业财务(10312)
- 银(10308)
- 机构
- 大学(281449)
- 学院(279520)
- 管理(115479)
- 济(107083)
- 经济(104648)
- 理学(101541)
- 理学院(100361)
- 管理学(98249)
- 管理学院(97763)
- 研究(90780)
- 中国(65294)
- 京(60115)
- 科学(58561)
- 财(46343)
- 所(45044)
- 业大(42555)
- 农(41994)
- 研究所(41457)
- 中心(40860)
- 财经(38215)
- 江(38214)
- 范(37968)
- 北京(37922)
- 师范(37647)
- 经(34763)
- 院(33416)
- 农业(32862)
- 州(31935)
- 经济学(31128)
- 师范大学(30679)
- 基金
- 项目(199840)
- 科学(157776)
- 基金(145609)
- 研究(144363)
- 家(126799)
- 国家(125787)
- 科学基金(109126)
- 社会(89683)
- 社会科(85034)
- 社会科学(85008)
- 基金项目(78174)
- 省(77858)
- 自然(73268)
- 自然科(71614)
- 自然科学(71601)
- 自然科学基金(70269)
- 教育(67059)
- 划(65799)
- 资助(60507)
- 编号(59422)
- 成果(47010)
- 重点(44240)
- 部(43421)
- 发(41413)
- 创(41087)
- 课题(40357)
- 创新(38244)
- 科研(38166)
- 教育部(37340)
- 大学(37217)
- 期刊
- 济(110874)
- 经济(110874)
- 研究(79659)
- 中国(48183)
- 学报(43221)
- 科学(41618)
- 管理(41110)
- 农(37425)
- 大学(32763)
- 财(32756)
- 教育(31565)
- 学学(30718)
- 农业(26662)
- 技术(25446)
- 融(18692)
- 金融(18692)
- 业经(18667)
- 经济研究(17802)
- 财经(17241)
- 图书(15773)
- 经(14580)
- 问题(14275)
- 科技(14099)
- 理论(13674)
- 技术经济(13637)
- 业(13563)
- 统计(13263)
- 资源(13123)
- 实践(12746)
- 践(12746)
共检索到387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扬 刘慧
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是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基础。模型构建是人口迁移空间格局定量模拟的关键。本文根据人口迁移研究基础理论的不同,将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的经典模型分为空间物理学、空间社会学和空间经济学3大类,系统分析了各大类中相应经典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模型结构,对不同模型的特点和缺陷进行了深入剖析;总结了当前国内外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的主要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我国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任务。
关键词:
人口迁移 空间格局 模拟模型 展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万思齐 秦波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加速阶段,老年人口的规模不仅快速扩大,而且异地迁移也逐渐增多。老年人口迁移不仅直接影响个体家庭福祉,而且对迁入迁出地的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但目前聚焦于这一现象的学术与政策研究尚有不足。论文从老年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决策机制和影响效应3个方面梳理既有国内外文献,发现:(1)空间格局上,老年人口迁移存在长距离中小城市迁移、长距离大城市迁移、短距离郊区迁移和短距离中心城区迁移4种模式,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2)决策机制上,老年人口迁移意愿受到经济、健康、舒适和归属等需求因素的驱动,而迁移能力则受到生理、经济与社会基础等因素影响;(3)影响效应上,老年人口迁移对个体身心健康、社会融入以及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均会产生显著影响。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夯实研究的数据和方法基础,并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框架,从而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年友好城乡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启明
本文以人口为基本出发点,从控制论角度提出人口迁移空间过程的一般数学表达,根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物理场论及最大熵原理,初步提出迁移场理论的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 一、人口迁移空间过程的一般数学表达 人口迁移过程首先是由区域外部的动因作用于区域内部,然后再由区域内部向区域外部扩散的过程,即人口迁移的空间过程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毅 刘雅楠 金勇进
本文提出一套省际人口迁移空间格局及演变趋势研究系统,以省级行政区和迁移人口构建复杂网络模型,应用群集发现和互信息节点重要性评估的算法对人口迁移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同时引入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改进链路预测算法来预测迁移人口的潜在趋势。在此基础上,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与已有的研究及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现实状况相符,验证了这套方法的实践性和应用价值。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蔡建明 王国霞 杨振山
文章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动力要素和迁移方式入手,从战略上把握我国不同地区未来人口迁移及空间格局的基本趋势,探索促进人口有序流动的各项政策。研究表明,2000~2020年我国每年从乡村迁入到城市的净常住人口数量将大体保持在1500万左右,并在链式迁移方式主导下,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仅出现一些微调,未来迁移人口还将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区范围内。
关键词:
人口迁移 迁移趋势 空间格局 演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杰
本文运用修正后的重力模型和城市之间最短通行时间的O-D矩阵,模拟长江三角洲人口迁移节点联系状态,判断吸引中心的从属结构,划分人口迁移引力体系的等级结构。结果表明:至2005年,长三角共形成上海、南京、杭州、宁波、温州5个一级人口吸引中心,无锡、徐州2个二级吸引中心,连云港、淮安、扬州等9个三级吸引中心;这些吸引中心共同构成5个Ⅰ级引力体系,7个Ⅱ级引力体系和14个Ⅲ级引力体系。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人口迁移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模式:即"单核集聚"—"多核结构"—"单中心体系"—"多中心网络"。通过吸引中心等时圈分析,认为区域快速交通体系布局对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支撑作用。最后从城市轨道交通、地方行政壁垒和中心城市发展角度对长江三角洲不同层次的规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友苏
人口迁移研究和人口生育率、死亡率的研究,构成人口学研究的三大课题。在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活动与城市化过程更是有关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迁移活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家庭及个人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人口迁移活动可以改变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影响劳动力供求关系,从而影响经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董理 张启春
本文运用我国31个省域1997-2012年的相关数据,构建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政府公共支出对人口迁移的生产率效应和税收效应、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表明,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规模对净迁移人口的影响单调为正,生产率效应显著为正,税收效应不显著。人口迁移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地区之间呈现区域竞争性,地理位置相邻地区之间呈现区域协同性,且这种竞争和协同关系具有滞后性。公共支出规模等因素不仅对本地区的净迁移人口有显著影响(直接效应),而且对其相邻地区产生溢出效应(间接效应)。短期看,直接效应远大于间接效应;长期看,两者的差距缩小,间接效应逐步显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明媚 李满春 毛亮 黎韶光
人口迁移引起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等要素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对人口迁移模型的研究大多是以行政区划作为计算单元,难以反映小尺度下行政区内部的人口迁移态势。在GIS的支持下,提出构建县域人口迁移引力模型,选择县域内独立的居民区片为计算单元来评价乡镇的人口吸引潜力和人口最大可能迁移目的地分布。以浙江省临安市为实验区,实现模型的运算,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乡镇对人口的实际吸引力,为研究区制定人口、经济等政策和辅助规划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关键词:
GIS 人口迁移 引力模型 临安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唐健雄 陕颖颖 蔡超岳
人口迁移能够影响区域人口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探究人口迁移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有助于促进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进程。本文基于2006—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迁移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我国绿色发展水平指数正在逐年上升,但地区发展存在异质性和不均衡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中部发展较慢的格局;(2)人口迁移存在较强的不平衡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整体呈现中部、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的趋势;(3)人口迁移不仅能够驱动本地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还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边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4)人口迁移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因此应重视人口迁移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人口迁移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望保 汪丽娜 陈忠暖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引发了大规模的省际人口迁移。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2000年的10%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近10年来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研究发现,近10年来省际人口迁移规模逐步增加,以从四川、湖南、江西、河南和安徽等重要辐散区向东南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等沿海发达地区迁移为主,且有增强的趋势。长三角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区域迁入规模增加,迁入总量接近广东省,而广东省的迁入规模在大规模增加的同时,向周边省区迁出的人口规模也在大规模增加。
关键词:
省际人口迁移 区域差异 演化趋势 中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鲍曙明,时安卿,侯维忠
文章根据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和历次人口调查资料,对过去50年间的人口分布及各地区人口迁移的空间形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作者采用RobertoBachi的迁移人口偏好指数研究省际人口迁移及西部和其他地区人口迁移的形态变化,并根据一些选择因素,如迁移距离、本地人口、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投资、工业结构、就业率及失业率、政府政策、自然资源与环境、教育和其他一些地区性社会经济要素,建立Narayana人口迁移的修正模型,并简要讨论了与中国西部大开发和入口迁移相关的一些政策措施。
关键词:
人口迁移 西部开发 区域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金星,贾秀嵩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某种消费水平下,保证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环境良性发展的最高人口数。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区差异性极大,各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与实际人口数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对我国的人口迁移起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对了解我国未来人口迁移的趋势及人口迁移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皓
本文利用199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在描述省际迁入或流入北京市的老年人口的人口学特征,并与北京市非迁移老年人口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应用Logistic回归,从家庭户层次对有老年人迁入的家庭户的部分特征对老年人迁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 沈续雷
本文主要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近年来上海市外人口入迁及市内人口迁移规模增长,市外人口入迁、市内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特征及其对上海人口再分布变动的影响,发现上海市内、外人口迁移,促进了上海人口再分布的郊区化发展与均衡化变动,对上海城市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功能重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都心部高密度人口仍按"摊大饼"方式外迁扩散、郊区有些区县因人口净迁出而形成一定相对"过疏化"趋势等问题。文章针对以上的考察分析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
人口迁移 人口再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