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60)
2023(5357)
2022(3858)
2021(3414)
2020(2608)
2019(5700)
2018(5706)
2017(10934)
2016(5933)
2015(6589)
2014(6623)
2013(6152)
2012(5200)
2011(4587)
2010(4493)
2009(4086)
2008(3966)
2007(3617)
2006(3414)
2005(3192)
作者
(16768)
(14215)
(14112)
(13545)
(9015)
(6828)
(6355)
(5582)
(5505)
(4957)
(4895)
(4787)
(4626)
(4573)
(4412)
(4393)
(4172)
(4099)
(4096)
(4063)
(3545)
(3449)
(3399)
(3324)
(3296)
(3211)
(3064)
(3055)
(2885)
(2865)
学科
(26135)
经济(26103)
(14863)
管理(13513)
中国(11503)
(10302)
(9580)
企业(9580)
地方(7964)
农业(7415)
方法(7263)
业经(7164)
人口(6456)
数学(6212)
数学方法(6158)
(5819)
(5361)
(5105)
(4955)
发展(4916)
(4911)
产业(4664)
城市(4181)
信息(3855)
(3850)
环境(3724)
(3656)
银行(3641)
地方经济(3567)
总论(3522)
机构
大学(84640)
学院(83711)
(34665)
经济(33865)
研究(31767)
管理(29255)
理学(25322)
理学院(24919)
管理学(24366)
管理学院(24219)
中国(22260)
科学(19237)
(18487)
(15857)
(15436)
(14785)
研究所(14404)
中心(14136)
(13250)
(13129)
师范(13020)
财经(12424)
业大(12223)
经济学(11610)
(11465)
(11353)
农业(11269)
北京(11242)
师范大学(10780)
经济学院(10479)
基金
项目(59062)
科学(47868)
基金(44297)
研究(42477)
(39111)
国家(38814)
科学基金(33710)
社会(29390)
社会科(27878)
社会科学(27874)
基金项目(23910)
(22520)
自然(21076)
自然科(20640)
自然科学(20636)
自然科学基金(20241)
(18976)
教育(18822)
编号(16755)
资助(16263)
成果(13488)
(13372)
重点(13364)
国家社会(13033)
(12598)
(11706)
课题(11637)
创新(11068)
发展(10917)
教育部(10845)
期刊
(40520)
经济(40520)
研究(27318)
中国(17990)
(15300)
科学(13920)
学报(13319)
(10716)
大学(10455)
管理(10384)
农业(10065)
学学(9823)
教育(8257)
业经(6900)
(6841)
金融(6841)
经济研究(6463)
问题(6166)
财经(6118)
技术(6054)
(5357)
(4956)
现代(4707)
(4632)
资源(4432)
(4359)
城市(4167)
图书(4011)
人口(4001)
科技(3736)
共检索到124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增洋  费金金  
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地向城镇转移,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战略任务。基于农村人口迁移空间选择的视角,对人口本地城镇化和人口异地城镇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较高的少儿抚养比加剧了落后地区低质的人口异地城镇化,不利于人口本地城镇化;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导致落后地区农村人口迁移以获取高收入为主要目标,而无视城镇定居成本,增强了低质的人口异地城镇化趋势,不利于人口本地城镇化;提高落后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有利于人口本地城镇化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是加快人口本地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区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侠,王维志  
建国以来学术界和某些实际工作部门对于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和特点,进行过一些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是十分可贵的。但由于缺少完整资料,难以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人们很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诸如封闭式的城乡人口定居状况是否会妨碍计划性商品经济的发展,控制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如何,社会主义制度下人口迁移的本质特点、成因和模式是什么,这些涉及人口发展过程、城市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戎爱萍  郭卫东  
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山西为例,从城镇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特征,从而对打造新型城镇化发展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华磊  何凌云  
本文以家庭户为单位,考察了人口迁移、城镇化以及住房市场之间的关系,发现历年城镇基础住房需求等于户均住房套数、总人口、城镇化率与家庭规模倒数的乘积,并测算各因子的贡献。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在理论上,城镇基础住房需求的轨迹呈现类似城镇化的S型路径,城镇新增基础住房需求与城镇化速度同步,城镇新增住房需求增长率等于城镇化增长率;房价的运动轨迹呈现出类似城镇化速度"先加速上升,后减速上升,再加速下降,最后减速下降的钟型轨迹"。通过经验教据加以测算显示,从城镇化引致的基础需求,基础需求以及总需求上看,房价分别于2003年,2008年以及2014年左右下降。进一步理论推断和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各大区域板块或不同层级城市板块之间的房价可能存在钟型曲线接力式传递的特征。上述这些理论和经验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对城镇化对住房市场影响机制的理解,可能会为进一步制定房地产调控策略,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元华  杜静  
文章基于人口迁移理论,引入了物理学中的"势",运用势理论,提出了"人口势场"概念,分析了人口迁移中的问题,探索了促进富余人口迁移的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徐进,郑凌云  
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也是一个人口不断向西迁移的历史。西部形成了大量的城市,建立了自己的特色产业,人口流动在美国西部开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美国西部开发中的人口西进运动和城镇化值得中国西部开发借鉴。在中国西部开发中,要调整西部城镇发展的畸形结构,实施以大都市的扩展和县城的提升为核心的二元城镇化发展战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廖海洋  
党的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越来越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一个关键词。经过管理层和理论界一段时间以来广泛深入地研究探索,新型城镇化的方针、政策和实现路径,已经越来越清晰。对于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户籍、土地、福利、社会管理等一系列体制、机制顶层设计问题,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笔者的视角是,新型城镇化无疑需要大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亚杰  
户口迁移是真正意义上的迁移,并与城镇化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2013年全年户口迁移业务的数据分析,系统考察中国人口的户口迁移现象以及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研究结果显示:户籍制度改革无法惠及所有人群,需要利用公共服务的全覆盖来弥补政策的不足;三类大城市城镇户口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并呈现出精英化倾向,大城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的方向应当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向中低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有序、适当开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口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严重不足,为促进户籍人口城镇化,应该将一批有潜力的中小城市做大、做强;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关键环节在于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妥善安排,在此过程中要防止"半城镇化"现象的出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洋   高子茗  
针对现阶段中国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由迁移规模快速增长向素质结构调整转变这一现象,从城镇化推进角度作出解释。首先构建理论模型,阐述城市扩张通过影响迁移摩擦和就业市场技能溢价从而影响迁移人口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机制,之后从城乡接合部土地出让视角刻画区县层面的城镇化水平,并匹配CHIP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各地城乡接合部土地出让总量的提高,迁移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呈现“U型”变化,迁移摩擦消减和技能溢价先减后增为其主要驱动。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理解中国城市迁移人口的现有演变特征以及研判未来变化趋势提供一定帮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亚杰  
户口迁移是真正意义上的迁移,并与城镇化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2013年全年户口迁移业务的数据分析,系统考察中国人口的户口迁移现象以及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研究结果显示:户籍制度改革无法惠及所有人群,需要利用公共服务的全覆盖来弥补政策的不足;三类大城市城镇户口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并呈现出精英化倾向,大城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的方向应当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向中低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有序、适当开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口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严重不足,为促进户籍人口城镇化,应该将一批有潜力的中小城市做大、做强;提高户籍人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曹景椿  
伴随改革、开放、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已经严重制约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势在必行。改革要依据经济的发展 ,适时、适量、适度的进行 ,不能一步到位 ,贯彻改革、发展、稳定的方针 ,在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基础上 ,促进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以加速人口城市化的步伐 ,促进城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宏超  黄雪倩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由人口迁移带来的择校问题愈发频繁,在云南、广西、湖北和贵州四省八县(市)的实证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家长有着更强的择校意愿;优质的城镇教育资源是人口迁移的重要拉力,但能进行向城性迁移择校的是资本更强的人群;随迁子女在城就读学校的教育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乡村振兴,首先应提升城镇教育的承载力,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需求;其次是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保障随迁子女教育公平;最后要"以城带乡"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完善城市人才入乡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都希 乔元波 武康平 李超  
在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僵乏、生态环境脆弱的中国.都市化与中小城镇化何种城市化模式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存在争议。通过对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巴西、印度、墨西哥、南非等发达国家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城镇人口比重等宏观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揭示城市化客观规律.并与中国实际结合。研究表明:其一百万以上人口城市的都市化更符合生态资源的可持续性。其显著降低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环境压力.并倾向于增加人均生态承载力。如此促进生态资源的供给.削减生态资源的人均需求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其二.百万以下人口城市的中小城镇化显著增加生态足迹与生态环境压力。其布局结...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课题组  张红宇  
本文从协调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角度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本文在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数据及其对城镇化影响的基础上认为,当前中国的城镇化与劳动力转移是不同质的,未来需要积极推进城镇化以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在协调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需要研究几个重大问题,即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深入推进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扩大就业为目标,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提高城镇的人口和产业密度;以农业为侧重点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从城乡两个渠道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出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契机,调整城镇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优化城镇区域布局;深化体制机制创新,逐步消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君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于1986年,会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和杭州大学、江西师大、湖南省委党校、贵州财经学院的人口研究机构,对十六个省、市、自治区的城镇人口迁移和城镇化问题进行了系列调查。经过抽样,共选取特大城市15个,大城市6个,中等城市12个,小城市10个,镇31个。调查于同年7月开始,到年底全部结束。这是建国以来首次进行的关于人口迁移和城镇化问题的大规模调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