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1)
2023(12621)
2022(11096)
2021(10255)
2020(8593)
2019(19882)
2018(19945)
2017(39427)
2016(21023)
2015(23218)
2014(23305)
2013(23336)
2012(21388)
2011(19306)
2010(19381)
2009(17935)
2008(17125)
2007(15025)
2006(13501)
2005(11931)
作者
(60414)
(50268)
(50185)
(47745)
(32005)
(24077)
(22561)
(19931)
(19117)
(18016)
(17168)
(17049)
(16021)
(15935)
(15568)
(15471)
(14918)
(14607)
(14331)
(14218)
(12490)
(12436)
(12060)
(11561)
(11417)
(11164)
(11013)
(10843)
(10163)
(9761)
学科
(104370)
经济(104270)
管理(58845)
(55616)
(44603)
企业(44603)
方法(41913)
数学(36558)
数学方法(36210)
中国(24885)
(24028)
地方(23913)
(21547)
(20565)
业经(20063)
农业(17033)
(15241)
地方经济(14992)
(14880)
贸易(14872)
(14433)
(14299)
理论(14148)
环境(14063)
(12231)
金融(12228)
技术(12207)
(11882)
(11834)
(11827)
机构
大学(304425)
学院(301023)
(130757)
经济(128165)
管理(120436)
研究(104912)
理学(104844)
理学院(103651)
管理学(101940)
管理学院(101411)
中国(75464)
(64379)
科学(63335)
(56491)
(52780)
研究所(48108)
财经(45861)
中心(45516)
(45398)
业大(43538)
(42592)
(41704)
北京(40877)
经济学(40398)
(39498)
师范(39193)
(37657)
经济学院(36059)
农业(35218)
(34418)
基金
项目(206047)
科学(162523)
基金(150945)
研究(150380)
(131010)
国家(129936)
科学基金(111816)
社会(96833)
社会科(91731)
社会科学(91705)
基金项目(80455)
(78880)
自然(71959)
自然科(70263)
自然科学(70250)
自然科学基金(68982)
教育(67787)
(66164)
资助(62344)
编号(60438)
成果(48863)
(45563)
重点(45471)
(44227)
(41995)
课题(41048)
国家社会(39985)
教育部(39426)
创新(39170)
科研(38836)
期刊
(146633)
经济(146633)
研究(93544)
中国(54540)
学报(46138)
管理(44739)
科学(44317)
(41375)
(41218)
大学(35137)
学学(33301)
农业(28696)
教育(28542)
技术(25722)
经济研究(24427)
(23052)
金融(23052)
财经(22989)
业经(21739)
(19734)
问题(18767)
技术经济(16368)
理论(14693)
图书(14503)
科技(13887)
现代(13795)
(13793)
商业(13370)
统计(13243)
实践(13131)
共检索到441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献雨  睢党臣  
在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2006—2018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人口迁移、劳动力供给和经济增长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显著影响人口迁移,正向驱动作用具有滞后性,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亦具有正向驱动作用,滞后期较长;经济增长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显著为正,在滞后1期达到峰值,劳动力供给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其作用在统计上不显著;劳动力供给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短期显著为正,长期不显著,人口迁移对劳动力供给的正向驱动作用较小且具有滞后性。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要以经济增长和就业为突破口,引导人口流动,减少人口流失,而非以人口迁移为抓手,去作用于经济增长和劳动力供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桂芬  黎涵  
本文首先在内生人口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人口迁移变量,将劳动力结构内生化,探讨人口迁移是如何通过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其次,在上述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中国2001~2015年31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迁移通过改变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配置,在数量上,改善了地区之间劳动力供需量上存在的不匹配问题;在质量上,重塑了中国各地区的劳动力结构,使得各地区劳动力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柳清瑞  王维华  
东北地区人口净迁出已经持续了10年之久,这使得东北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区域经济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导致经济增长受到抑制甚至负增长,本研究旨在探索人口迁移影响经济增长传导机制的形成及每个环节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2001~2020年东三省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口迁移到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清晰可见,并且确已形成一个传导链条;利用好这一传导规律,引导东北迁移人口有序流动,稳定东北人口数量是扭转东北经济增长缓慢的关键抓手,是协调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柳清瑞  王维华  
东北地区人口净迁出已经持续了10年之久,这使得东北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区域经济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导致经济增长受到抑制甚至负增长,本研究旨在探索人口迁移影响经济增长传导机制的形成及每个环节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2001~2020年东三省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口迁移到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清晰可见,并且确已形成一个传导链条;利用好这一传导规律,引导东北迁移人口有序流动,稳定东北人口数量是扭转东北经济增长缓慢的关键抓手,是协调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平忠  
在一个动态收敛框架下应用经典收敛理论分析了中国省际间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动态收敛的影响,通过横向对比发现:越是相对发达地区,其经济增长单纯受人口要素流动的影响越弱;越是相对落后地区,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也越大。其次,由于相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所引致的不同经济集团到达各自的稳态存在时间差,从而加剧了不同集团间的增长不均衡,并最终造成了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差距的不断扩大。纵向的对比也发现,富裕地区的经济受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但是影响趋势却逐渐由促进收敛转向减缓收敛;中等发达地区的经济受人口迁移影响的趋势也是由促进收敛逐渐转移到减缓收敛甚至于增加发散,与富裕地区相比较,其影响的程度增强了;贫穷地区的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桂芬  李真  黄少含  
文章将人口迁移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结合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对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验证,以探讨人口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当户籍管制程度较低时,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较为有限;随着户籍管制程度逐渐提高,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越来越明显;当户籍管制程度高于某一门槛值之后,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再显著。因此,各地区应保持适当宽松的户籍管制水平,促进人口自由迁移,优化劳动要素配置,形成人口素质红利,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逯进  郭志仪  
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讨论了我国省域人口迁移和经济增长的变动规律,在此基础上,从系统耦合观视角实证检验了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之特征,并对二者耦合程度的演化规律做出了理论解析。结果发现,我国各省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都存在稳定的正向协调演进机制,但总体看二者的耦合度并不高,且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从空间上表现出由东至西依次递减态势;同时,还表现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适宜性特征。此外,各区域都存在耦合衰退趋势,这意味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与人口迁移将出现逆向变动趋势,未来由高素质人力资本迁移带动的经济增长特征将愈发明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逯进  朴明根  
笔者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人口迁移的规律和特征做出分析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内生人口迁移经济增长模型,实际测算了近十几年来西部各省区省际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结果显示,各省区的人均产出与人口净迁移率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但人口迁移对经济影响的强度有所差别,从整体来看,西南地区净迁移人口的作用更大一些。此外,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省际人口迁移伴随有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收敛(趋同),相反,正是因为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扩大,才会形成以四川、新疆、陕西等为流入中心的省际迁移人口聚集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连阁  钟搏  王学渊  
劳动力因技能水平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异质性劳动力的迁移与集聚会能够对地区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基于NEG模型,本文采用我国2002至2011年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异质性劳动力集聚、人口迁移壁垒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各省市的高技能劳动力资源分布严重失衡,高技能劳动力与普通劳动力之比上升能显著提高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普通劳动力面临的迁移壁垒是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阳  
人口迁移是否能够加速经济收敛,主要是由迁移人口对工资率的敏感程度决定的;对工资率越敏感,则意味着由人口迁移作用的收敛速度就越快。文章考察了我国地区差距变化的决定因素,发现我国经济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同时验证了人口迁移因素对我国区域经济收敛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白冰  
本文首先梳理了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概括了东北人口迁移的特点,并结合以往数据分析了东北人口迁移、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的关系,从而得出:东北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力价格上涨引致的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转移。具体体现为:传统产业的衰退与转移导致劳动力市场供给大于需求,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导致就业吸纳能力有限,高技术企业经营状况欠佳、内部激励不足导致技术人才不断流失。东北人口迁移不仅造成短期内地区消费与投资增长乏力,也使地区面临长期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挑战。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红娟  司婷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论文应用系统耦合理论,从协调性和组合发展两个视角分析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特征,对耦合度进行测定。以人口流入、流出和人口流入流出比构建人口迁移指标,以经济增长的总量、质量和效率三个角度构建经济增长指标,结合熵权法进行权重系数计算。选取云南8个少数民族贫困自治县,对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耦合程度的演进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贫困县人口迁移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稳定的正向关系,经济发展较好的县耦合度也较好,但存在一定程度的衰退趋势;人口迁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红娟  司婷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论文应用系统耦合理论,从协调性和组合发展两个视角分析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特征,对耦合度进行测定。以人口流入、流出和人口流入流出比构建人口迁移指标,以经济增长的总量、质量和效率三个角度构建经济增长指标,结合熵权法进行权重系数计算。选取云南8个少数民族贫困自治县,对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耦合程度的演进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贫困县人口迁移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稳定的正向关系,经济发展较好的县耦合度也较好,但存在一定程度的衰退趋势;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存在一个互促发展的最优比例,而各区域的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对耦合度的贡献比例不同,因此各个区域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最优比例协调人口迁移,从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召元  李善同  
本文利用一个30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根据中国实际劳动力流动规模,并考虑了汇款、外地与本地劳动力工资差异、人口流动滞后于劳动力流动等多种因素,定量分析了区域间劳动力迁移的经济影响。结果显示,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可以有效改善配置效率,提高经济增速缩小地区间生活水平差距,但由于在一国内部资本流动性很强,存在"资本追逐劳动"现象,因此并不能缩小人均GDP的地区差距。虽然劳动力迁移显著提高了输出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但单纯的劳动力输出并不能缩小同发达地区人均产出的差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聂普焱  谢杰  
随着交通设施的日益发达,一个地区人口流动日趋频繁,而劳动力的流动状况会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文章选取广东省1978年~2010年数据,采取异方差检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了广东省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