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09)
- 2023(16508)
- 2022(13794)
- 2021(12473)
- 2020(10802)
- 2019(24671)
- 2018(24330)
- 2017(47317)
- 2016(25131)
- 2015(28089)
- 2014(27870)
- 2013(27998)
- 2012(25669)
- 2011(22964)
- 2010(23142)
- 2009(21784)
- 2008(21472)
- 2007(19160)
- 2006(16815)
- 2005(15275)
- 学科
- 济(128971)
- 经济(128840)
- 业(96101)
- 管理(85659)
- 企(83332)
- 企业(83332)
- 方法(54450)
- 数学(45286)
- 数学方法(44823)
- 农(34927)
- 财(34438)
- 业经(33112)
- 中国(28374)
- 地方(25418)
- 农业(25060)
- 务(23686)
- 财务(23638)
- 财务管理(23602)
- 制(22687)
- 企业财务(22372)
- 学(20581)
- 贸(20430)
- 贸易(20419)
- 技术(19995)
- 易(19807)
- 和(19506)
- 理论(18089)
- 策(17542)
- 划(17523)
- 体(16701)
- 机构
- 学院(370070)
- 大学(366473)
- 济(167766)
- 经济(164653)
- 管理(150453)
- 理学(129762)
- 理学院(128473)
- 管理学(126573)
- 管理学院(125876)
- 研究(118995)
- 中国(92876)
- 财(75348)
- 京(75027)
- 科学(69492)
- 财经(60375)
- 农(60169)
- 所(59510)
- 中心(55830)
- 江(55819)
- 经(54777)
- 研究所(53531)
- 经济学(52199)
- 业大(51893)
- 农业(47053)
- 经济学院(46978)
- 北京(46517)
- 财经大学(44515)
- 州(43608)
- 范(43077)
- 师范(42665)
- 基金
- 项目(242959)
- 科学(194116)
- 基金(180030)
- 研究(177136)
- 家(155246)
- 国家(153916)
- 科学基金(135037)
- 社会(117262)
- 社会科(111281)
- 社会科学(111253)
- 基金项目(95347)
- 省(94810)
- 自然(86565)
- 自然科(84682)
- 自然科学(84659)
- 自然科学基金(83239)
- 教育(79949)
- 划(77888)
- 资助(73344)
- 编号(70476)
- 成果(55611)
- 部(54239)
- 重点(53770)
- 发(52754)
- 创(52474)
- 国家社会(49278)
- 创新(48492)
- 教育部(47206)
- 人文(46748)
- 课题(46745)
- 期刊
- 济(188876)
- 经济(188876)
- 研究(107226)
- 中国(66426)
- 财(62059)
- 管理(59239)
- 农(54899)
- 学报(50789)
- 科学(50075)
- 大学(39529)
- 学学(37734)
- 农业(37259)
- 技术(34773)
- 融(32574)
- 金融(32574)
- 财经(30918)
- 业经(30561)
- 经济研究(30522)
- 经(26761)
- 教育(26051)
- 问题(24446)
- 技术经济(22458)
- 业(21799)
- 统计(20001)
- 贸(18957)
- 策(18473)
- 世界(18204)
- 商业(18112)
- 现代(17623)
- 财会(17087)
共检索到549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博闻 邱俊凤
人口迁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经济增长则是人口迁入的重要吸引力。由此,人口流失地区往往面临人口迁出与经济增长缓慢且互为因果的循环困境。健康服务业作为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新兴产业,可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进而引发劳动力流动、经济增长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缓解人口流失地区的发展压力。基于2009—201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调节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分析人口迁移、健康服务业、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联机制。结果表明:适度人口迁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健康服务业在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存在调节效应,其中社会卫生支出的调节效应最显著。健康服务业的调节效应存在门槛效应,当人口迁入未达到门槛值时,健康服务业短期内会弱化人口迁入对经济增长的刺激效应;当人口迁入超过门槛值时,健康服务业会弱化过度迁入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拉动经济增长;对于人口迁出地区,这种效应则恰好相反。因此,应大力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适度放宽健康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条件,以“防、治、养”为主线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调整政府卫生支出投入比例,实现健康服务业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平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逯进 朴明根
笔者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人口迁移的规律和特征做出分析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内生人口迁移经济增长模型,实际测算了近十几年来西部各省区省际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结果显示,各省区的人均产出与人口净迁移率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但人口迁移对经济影响的强度有所差别,从整体来看,西南地区净迁移人口的作用更大一些。此外,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省际人口迁移伴随有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收敛(趋同),相反,正是因为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扩大,才会形成以四川、新疆、陕西等为流入中心的省际迁移人口聚集地。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人口迁移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聂普焱 谢杰
随着交通设施的日益发达,一个地区人口流动日趋频繁,而劳动力的流动状况会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文章选取广东省1978年~2010年数据,采取异方差检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了广东省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迁移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桂芬 李真 黄少含
文章将人口迁移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结合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对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验证,以探讨人口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当户籍管制程度较低时,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较为有限;随着户籍管制程度逐渐提高,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越来越明显;当户籍管制程度高于某一门槛值之后,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再显著。因此,各地区应保持适当宽松的户籍管制水平,促进人口自由迁移,优化劳动要素配置,形成人口素质红利,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桂芬 黎涵
本文首先在内生人口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人口迁移变量,将劳动力结构内生化,探讨人口迁移是如何通过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其次,在上述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中国2001~2015年31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迁移通过改变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配置,在数量上,改善了地区之间劳动力供需量上存在的不匹配问题;在质量上,重塑了中国各地区的劳动力结构,使得各地区劳动力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平忠
在一个动态收敛框架下应用经典收敛理论分析了中国省际间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动态收敛的影响,通过横向对比发现:越是相对发达地区,其经济增长单纯受人口要素流动的影响越弱;越是相对落后地区,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也越大。其次,由于相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所引致的不同经济集团到达各自的稳态存在时间差,从而加剧了不同集团间的增长不均衡,并最终造成了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差距的不断扩大。纵向的对比也发现,富裕地区的经济受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但是影响趋势却逐渐由促进收敛转向减缓收敛;中等发达地区的经济受人口迁移影响的趋势也是由促进收敛逐渐转移到减缓收敛甚至于增加发散,与富裕地区相比较,其影响的程度增强了;贫穷地区的经...
关键词:
人口迁移 经济增长 动态收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晓玲 张宝山 胡得佳
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流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其流动态势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扩大趋势相耦合。文章以我国西部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陕西省为例,分析迁移对省内各地级市的经济地区差距的影响。通过运用泰尔指数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证明了迁移流动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高的关联度。建立的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1991-2004年期间劳动力流动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使区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大于3%的条件收敛。并且人口迁移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志国 郑文龙 段文婷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得国家逐渐放宽了对人口迁移的限制,无论是对于迁入地还是迁出地,迁移人口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迁移人口进行现状分析,从东、中、西三大地带和净迁入、净迁出、迁入迁出都存在的省际人口迁移来探索省际人口迁移与各地区GDP的关系,并对建立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从而提出人口迁移方面的建议,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豫新 程谢君
文章在对民族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差异互动机理及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资料,探讨了民族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联动效应。结果显示,民族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差异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二者空间关联也从相离走向相合;民族地区经济差异的逐渐扩大与迁移动力不足源于宗教文化与市场文化的难以调适,也与对口支援工作的"重量不重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严重缺位、城乡二元结构稳固及人力资本存量不足有关。政府不合理地干预市场导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偏离地区比较优势的倾向,削弱了地区经济整体实力并扩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小玫 郑坤拾 张喆
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1997~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将全国分为八大地区,实证检验和分析了人口迁移对省际间经济差距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豫新 程谢君
文章在对民族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差异互动机理及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资料,探讨了民族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联动效应。结果显示,民族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差异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二者空间关联也从相离走向相合;民族地区经济差异的逐渐扩大与迁移动力不足源于宗教文化与市场文化的难以调适,也与对口支援工作的"重量不重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严重缺位、城乡二元结构稳固及人力资本存量不足有关。政府不合理地干预市场导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偏离地区比较优势的倾向,削弱了地区经济整体实力并扩大了区域差异;民族高度聚集区居民幸福感高涨是其"固守本土"的主要内因,而无上限的政府扶持则放大了民族地区人口的迁移惰性;城镇化进程的不合理使其在吸引剩余劳动力、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上表现出边际收益递减效应。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雪兰 刘诚洁
文章提出了健康经济增长的新经济范畴,即以人类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健康投资为主要拉动力而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文章认为健康投资是指对健康劳动力或人力资本的投资,这是健康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因素。在短期内,由于健康投资不会立即形成经济增长效应,且对物质资本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为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反向变动关系;而在长期内,由于健康投资推动了健康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具有倍加的劳动效率,因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理论结论,并提出了改善中国健康投资水
关键词:
健康投资 健康人力资本 健康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雪兰 刘诚洁
文章提出了健康经济增长的新经济范畴,即以人类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健康投资为主要拉动力而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文章认为健康投资是指对健康劳动力或人力资本的投资,这是健康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因素。在短期内,由于健康投资不会立即形成经济增长效应,且对物质资本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为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反向变动关系;而在长期内,由于健康投资推动了健康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具有倍加的劳动效率,因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理论结论,并提出了改善中国健康投资水平、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健康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健康投资 健康人力资本 健康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柳清瑞 王维华
东北地区人口净迁出已经持续了10年之久,这使得东北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区域经济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导致经济增长受到抑制甚至负增长,本研究旨在探索人口迁移影响经济增长传导机制的形成及每个环节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2001~2020年东三省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口迁移到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清晰可见,并且确已形成一个传导链条;利用好这一传导规律,引导东北迁移人口有序流动,稳定东北人口数量是扭转东北经济增长缓慢的关键抓手,是协调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逯进 郭志仪
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讨论了我国省域人口迁移和经济增长的变动规律,在此基础上,从系统耦合观视角实证检验了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之特征,并对二者耦合程度的演化规律做出了理论解析。结果发现,我国各省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都存在稳定的正向协调演进机制,但总体看二者的耦合度并不高,且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从空间上表现出由东至西依次递减态势;同时,还表现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适宜性特征。此外,各区域都存在耦合衰退趋势,这意味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与人口迁移将出现逆向变动趋势,未来由高素质人力资本迁移带动的经济增长特征将愈发明显。
关键词:
省域人口迁移 经济增长 耦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