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65)
- 2023(7482)
- 2022(5847)
- 2021(5065)
- 2020(3988)
- 2019(9051)
- 2018(8540)
- 2017(17158)
- 2016(8632)
- 2015(9518)
- 2014(9405)
- 2013(9415)
- 2012(8783)
- 2011(7832)
- 2010(7823)
- 2009(7304)
- 2008(6709)
- 2007(5830)
- 2006(5465)
- 2005(4973)
- 学科
- 济(62093)
- 经济(62048)
- 管理(23536)
- 业(21559)
- 方法(17584)
- 地方(16697)
- 数学(15668)
- 数学方法(15589)
- 企(15226)
- 企业(15226)
- 中国(14594)
- 财(12427)
- 地方经济(12417)
- 农(12158)
- 业经(11469)
- 学(9507)
- 农业(9393)
- 收入(9168)
- 制(7604)
- 产业(7477)
- 环境(7475)
- 经济学(7087)
- 融(6884)
- 金融(6884)
- 贸(6633)
- 贸易(6628)
- 发(6572)
- 银(6364)
- 银行(6358)
- 易(6341)
- 机构
- 学院(128150)
- 大学(127463)
- 济(71101)
- 经济(70084)
- 研究(48530)
- 管理(47454)
- 理学(40856)
- 理学院(40421)
- 管理学(39968)
- 管理学院(39708)
- 中国(35718)
- 财(30531)
- 京(25204)
- 经济学(24861)
- 科学(24335)
- 财经(24320)
- 所(23490)
- 经济学院(22190)
- 经(22170)
- 研究所(20957)
- 中心(20854)
- 江(18562)
- 财经大学(18021)
- 院(17025)
- 范(16172)
- 师范(16081)
- 北京(15845)
- 农(15438)
- 社会(14775)
- 州(14258)
- 基金
- 项目(82482)
- 科学(67065)
- 研究(63305)
- 基金(62320)
- 家(53062)
- 国家(52644)
- 科学基金(46067)
- 社会(45865)
- 社会科(43581)
- 社会科学(43571)
- 基金项目(32098)
- 省(30550)
- 教育(27509)
- 自然(25709)
- 划(25171)
- 自然科(25126)
- 自然科学(25123)
- 自然科学基金(24696)
- 资助(24287)
- 编号(23669)
- 国家社会(20624)
- 发(20008)
- 成果(19130)
- 部(18950)
- 重点(18631)
- 发展(17270)
- 教育部(17177)
- 创(17142)
- 济(17142)
- 人文(17034)
共检索到200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熙保 段岳兰
本文从人口红利和统一增长理论两个视角阐述中等收入阶段人口转型的特征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后,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和宾州世界表的人力资本指数,采用生存分析中的COX比例风险模型,验证了OECD国家人口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了中国应对人口转型应该全面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大力开发老年劳动资源以及以"人力资源红利"代表"人口红利"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熙保 段岳兰
本文从人口红利和统一增长理论两个视角阐述中等收入阶段人口转型的特征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后,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和宾州世界表的人力资本指数,采用生存分析中的COX比例风险模型,验证了OECD国家人口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了中国应对人口转型应该全面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大力开发老年劳动资源以及以"人力资源红利"代表"人口红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瑾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必然会出现减速现象,逐步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甚至低速增长转变。如何避免因经济增速减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抑或说如何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以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仍有许多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原因、方式选择及减速下限等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为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在中等收入阶段GDP年均增长率不能低于3.8%-4%。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德荣
通过对世界银行数据的梳理,本文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被"中等收入陷阱"锁定。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1)基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框架,对各个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是不同的,不能适时转换动力机制导致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2)在理论逻辑上,讨论了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前可以快速增长,但却不能在中等收入阶段转换动力机制;(3)梳理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从跨国比较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因素,改革和原创性技术进步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长 动力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向书坚 郑瑞坤
基于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增长模式背景,通过分解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结构,突破以往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建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不足,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思想引入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中,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关系图以及能够反映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1995~2006年为例,测评经济增长质量总指数及其分指数,据此判断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状况及增长模式的进程,以期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研究提供一个实证分析框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桂汕
经济增长的阶段论或经济发展阶段学说,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经济史学家概括和划分经济增长的阶段,是为了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分析造成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特征的原因,以及评价不同阶段的经济绩效和阶段跨越的历史动因;并为工业化与现代化战略设计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经济增长的阶段 罗斯托 钱纳里 库兹涅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蒋震 安体富 杨金亮
改革开放之后到经济新常态之前,我国税收的主要职能是服务于经济增长大局,作为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税制本身在发挥收入分配调节方面的功能不强。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按照供给侧管理的要求,应通过转变税制结构,强化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税收调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效顺 张绍良 汪应宏
论文以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建设用地增长态势为研究起点,在把握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命题;通过构建边际模型,计量建设用地增长的极限时点,进而剖析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1978—200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具有周期性波动特征,两者波动周期基本一致;②中国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平均时点为2047年左右,不同省(市)建设用地增长极限特征不论时间纵向还是空间横向比较,都大致沿东南—西北线依次分级;③东部地区较早达到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其中上海、江苏和广东等11个省(市)早于全国平均时点,河北、四川和青海等其余19个省(市)晚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建设用地增长压力...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建设用地 极限计量 边际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连城
一、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经济增长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会有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和经济增长速度又是与一国的经济规模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可以设想一个坐标,坐标的纵轴表示经济增长速度,横轴表示一国的经济规模,坐标中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荆林波 张俊伟
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状况,国内学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近,刘迎秋研究员主笔《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一书,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中国国民经济超高增长过程已终结,次高增长阶段将来临。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未来3~5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最终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赵锡军
中国在20世纪70、80年代进行的农村经济改革和城市工业领域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总体看来,这两轮改革有一个共性,就是进行供给方面的改革,改变以往的农产品和消费品的生产供应方式,形成更加灵活的市场化的供应方式,从而使得生产供应迅速扩张,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出口国际市场。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下一步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公共服务领域。
关键词:
中国方案 经济增长 改革 公共服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成勋
我国经济经过近20年的超高增长过程之后,在近期内将进入一个怎样的阶段,是一个低增长阶段呢,还是进入一个较高增长阶段?这个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特别是关系到在21世纪头20年,即到建党100周年时,我们能否建成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因而这是大家不能不关心的一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不久前出版了《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这个问题。这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的科研项目的集体成果,由刘迎秋研究员主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惠慈 关士来 张后启
本世纪九十年代,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十年。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中国周边国家的开放和发展的趋势,我们再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能不能抓住二十世纪最后十年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振全 于震
2002下半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不断上升,2003年上半年虽然经历了"非典"这样突发性事件的冲击,但经济发展依然保持良好势头,2003年全年GDP增长9.1%,进入了一个基于住宅消费需求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发展阶段。由国内生产总值恒等式可知,国民经济的增长可以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来决定。国内需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毋庸置疑。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出口和投资受世界政治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所以只有国内需求增长才是促使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和持续发展的可依靠的支撑力量。尤其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经济良性循环的保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郭以馨
著名的奥肯定律研究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在经济理论界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奥肯定律研究的是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而中国则是处于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国家,不仅经济体制仍处于转轨过程中,产业结构(包括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也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在不断的演进和升级。因此,充分就业的概念和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发达市场国家有所不同,除了要通过稳健的经济增长保持低失业率之外,还需要解决不断由农业领域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本文通过计算就业弹性和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增加值及GDP所带来的就业(尤其是非农就业)这两种方法,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数...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 工业化 就业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