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28)
2023(5741)
2022(4914)
2021(4566)
2020(3847)
2019(8420)
2018(8284)
2017(15673)
2016(8732)
2015(9804)
2014(9190)
2013(9173)
2012(8728)
2011(8051)
2010(8414)
2009(8156)
2008(8407)
2007(8055)
2006(7500)
2005(7067)
作者
(27660)
(22728)
(22700)
(21373)
(14506)
(11116)
(10042)
(8732)
(8717)
(8439)
(7979)
(7790)
(7663)
(7425)
(7424)
(7077)
(6783)
(6729)
(6693)
(6483)
(5795)
(5698)
(5626)
(5493)
(5222)
(5145)
(5046)
(5007)
(4739)
(4687)
学科
(32717)
经济(32658)
管理(30330)
(28931)
(25250)
企业(25250)
中国(13108)
技术(12014)
方法(10372)
(10184)
(9932)
(9918)
(9747)
技术管理(9047)
业经(8699)
理论(7601)
(7587)
数学(7579)
银行(7562)
数学方法(7357)
(7248)
(6783)
金融(6782)
地方(6644)
农业(6517)
教育(6409)
(6147)
(6045)
贸易(6037)
(5826)
机构
大学(132362)
学院(129472)
(51445)
研究(50369)
经济(50249)
管理(44255)
中国(39197)
理学(36016)
理学院(35536)
管理学(34804)
管理学院(34558)
科学(31223)
(29711)
(27730)
(26972)
研究所(24516)
(23551)
(22603)
中心(22019)
财经(19982)
北京(19606)
(19049)
师范(18829)
业大(18379)
农业(18329)
(18255)
(17828)
(17577)
(17417)
经济学(15959)
基金
项目(76478)
科学(59680)
研究(55745)
基金(54035)
(48652)
国家(48200)
科学基金(39783)
社会(34899)
社会科(32840)
社会科学(32825)
(30383)
基金项目(27341)
(26298)
自然(25318)
教育(25223)
自然科(24750)
自然科学(24739)
自然科学基金(24311)
资助(22020)
编号(21508)
成果(19888)
(18467)
重点(18070)
创新(17508)
(17157)
课题(16773)
(16341)
计划(14515)
(14418)
国家社会(14351)
期刊
(66556)
经济(66556)
研究(47807)
中国(32174)
学报(24033)
(22403)
(22202)
科学(21816)
管理(20528)
教育(18837)
大学(17914)
学学(16484)
(15170)
金融(15170)
农业(14530)
财经(11748)
技术(11058)
(10292)
业经(10166)
经济研究(9983)
问题(8982)
图书(7886)
(7666)
科技(7461)
(7302)
技术经济(7064)
(6796)
(6574)
论坛(6574)
国际(6372)
共检索到221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民  
由于已经完成或正在经历人口转变的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 差异性的广泛存在,我们无论是从古典人口转变论那里,还是从新古典人口转变论那里, 都不能获得一个理想的理论解释。故此,我们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修正和完善人口转变 论;二是创立一个全新的理论。本文从古典人口转变论与新古典人口转变论、古典人口转 变与现代人口转变两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将技术和制度两个因素纳入人口转变研究 的视野,旨在深化对中国人口转变的认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四海  
实用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经验到语言的范式转变,这一转变表面上是由以分析哲学为代表的新哲学促动的,其深层原因则是由实用主义的基本哲学精神所决定的。实用主义是以"危机—哲学的改造—生活"的动态模式展开的,这就注定实用主义不会固守一个理论阵地。范式转变使得实用主义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从而实现了20世纪末的复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璐  杨庆丰  
在经济分析发展史上,价值与分配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纯理论争论的核心。不论是强调社会关系的古典剩余传统,还是专注于技术分析的新古典供求传统,不同派别都对这一基础理论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新古典理论一系列逻辑悖论产生的原因,正是在于其完全回避了特定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经济关系所致;相反,古典和马克思经济学则强调了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以剩余概念来表述资本与劳动对立关系的经济本质。从而表明,只有引入社会关系的古典剩余经济传统的分析方法,才能够得出对现实问题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吴遵杰  陈勇  
居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未能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这表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存在重大缺陷。本文旨在指出和分析缺陷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其实际商业周期模型在研究假设、分析方法及政策推论方面有重大漏洞,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研究的所谓"科学化"追求以及意识形态偏见,由此可见,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已走入歧途,"修补"或"重建"困难重重。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吴遵杰  陈勇  
居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未能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这表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存在重大缺陷。本文旨在指出和分析缺陷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其实际商业周期模型在研究假设、分析方法及政策推论方面有重大漏洞,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研究的所谓"科学化"追求以及意识形态偏见,由此可见,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已走入歧途,"修补"或"重建"困难重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姜瑶英  
新古典派投资理论姜瑶英1963年,DW乔根森指出,以预想收益为出发点的凯恩斯的投资理论,克拉克提出的以国民所得增加部分为投资诱因的加速度原理型投资理论,以及M卡莱斯基提出的以利润水平为促发因素的利润原理型投资理论,都缺乏明确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延  
70年代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关于稳定性政策的论战中,有一个勿庸置疑的前提:政府政策是有效的,争论的焦点在于哪一个政策,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更有效。70年代末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崛起,将争论向“前”推进了一步,争论的焦点是这个前提本身:政策是否有效?在多大程度上有效?80到90年代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界非常活跃的10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在争论中进一步发展了自身的理论,但是无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向国成  钟世虎  谌亭颖  邓明君  
本文认为分享经济作为扩展人类分工与合作秩序及方式的新经济模式,极大提高了分工网络生产力,其发生与演进的内在机理是专业化经济与交易成本的矛盾运动。交易效率不断提高,促进社会分工,提升专业化经济,一旦越过分享经济产生的门槛限制,将孕育出分享经济这一新模式。与新古典经济学比较,新兴古典经济学是一个更适合于研究分享经济的理论框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明德  段建强  李文兴  
本文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主要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为基础,研究视角集中于发达国家的市场结构和企业的产生、成长等问题,在解释中国企业成长过程方面存在一些缺陷:一是经济人假设遇到了障碍;二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有限,市场结构相互交叉;三是政府的角色不同,参与市场的程度和对市场的影响程度不同;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或侧重点不同;五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环境和结构变化、技术发展进程加快。文章提出,我们应当辩证地学习和借鉴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自新古典经济学诞生以来,对它的批判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大部分批判都指向了它的假设的合理性及其模型的现实解释力,对其存在的逻辑问题考察得不够彻底,遇到问题时主流经济学家往往首先从维护完全竞争理论的角度考虑,而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回避态度,致使问题长期存在于教科书和学术文献而得不到纠正。本文聚焦于新古典经济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古典生产者理论,认为新古典利润函数的定义过于狭窄,导致利润最大化问题与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变的生产技术不相容,要素需求函数、产品供给函数和利润函数都没有良好定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出于维持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个先验命题考虑,主流文献没有把资源约束纳入利润最优化问题之中。在利润最大化问题求解过程中,主流文献通常不考虑二阶条件,在最优解不存在或存在但不唯一的情况下,想当然地认为满足一阶条件的最优解存在且唯一。含有知识外溢效应和人力资本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也存在类似的逻辑不一致性问题。遵循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本文引进表示资源稀缺的不等式约束,构建了新的生产者行为理论模型。这一模型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克服了主流模型的缺陷,避免了最优化问题无解的情况。本文采用库恩塔克方法,对规模收益不变、递增和递减情况下的生产者优化问题给出了统一解决方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杨  
将"自利"和"理性"作为经济人的整体特征来理解,不利于我们发现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对"经济人"的不同理解,这一不同理解其实正是导致两者在解读经济人追逐自利的行为如何达成社会利益时建立不同研究范式、框架和方法的内在源起。本文试图探讨两者在以上理论进路中产生的重大分歧和差异,以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传统得到更多的理解和重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箭  
本文首先从认识论的角度对进化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指出由于对经济世界认识的不同导致了两种经济学理论在经济理性、多样性以及时间和过程等基本问题的理解上的显著差异。本文认为 ,进化经济学坚持以动态演化观点来理解社会经济过程的思想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叶德珠  梁红漫  
在新古典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框架中,作为本质论的一致时间偏好理论与作为决定论内容的"期限偏好"(preferred habitat)概念相互矛盾。本文用新兴的行为经济学不一致时间偏好理论替换面临严峻挑战的新古典一致时间偏好理论之后,逻辑一致地阐述了期限偏好的形成、决定及技术表达,弥补了传统理论的本质论缺陷。在这个新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框架中,本质论与决定论得以完全地统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敏  
重农主义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学说,它的主要经济思想是视农业为根本,大力发展农业。自其形成以来,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认为,“三农”问题现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古典重农主义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对解决现代“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淑花  
自2004年中国东南沿海出现劳动力短缺后,"民工荒"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阻碍经济增长的一个难题,同时"民工荒"问题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一方面"民工荒"有逐年加大的趋势,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却又能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传统的观点认为,农民工数量的绝对减少是导致"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即解决"民工荒"难题的方法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之上的,这就导致了"民工荒"难题是无解的,即人口红利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不相容的。而如果从新兴古典经济学视角出发,将"民工荒"难题看成是古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