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1)
- 2023(12161)
- 2022(10659)
- 2021(9828)
- 2020(8114)
- 2019(18642)
- 2018(18652)
- 2017(36577)
- 2016(19593)
- 2015(21964)
- 2014(22019)
- 2013(22125)
- 2012(20307)
- 2011(18384)
- 2010(18465)
- 2009(16959)
- 2008(16160)
- 2007(14226)
- 2006(12724)
- 2005(11379)
- 学科
- 济(98622)
- 经济(98529)
- 管理(55104)
- 业(51755)
- 企(41401)
- 企业(41401)
- 方法(38977)
- 数学(33805)
- 数学方法(33481)
- 中国(24067)
- 地方(22632)
- 农(22314)
- 学(20385)
- 业经(19179)
- 财(18717)
- 农业(16062)
- 地方经济(14334)
- 理论(13850)
- 制(13774)
- 和(13762)
- 贸(13660)
- 贸易(13652)
- 环境(13383)
- 易(13130)
- 融(11653)
- 金融(11652)
- 技术(11437)
- 务(11238)
- 银(11206)
- 财务(11176)
- 机构
- 大学(286321)
- 学院(282926)
- 济(122897)
- 经济(120441)
- 管理(113211)
- 研究(98773)
- 理学(98212)
- 理学院(97124)
- 管理学(95593)
- 管理学院(95088)
- 中国(71146)
- 京(60950)
- 科学(59117)
- 财(52944)
- 所(49682)
- 研究所(45121)
- 财经(42977)
- 中心(42820)
- 农(41222)
- 江(40180)
- 业大(39990)
- 经(39069)
- 北京(38936)
- 经济学(37816)
- 范(37537)
- 师范(37257)
- 院(35364)
- 经济学院(33730)
- 州(32473)
- 农业(31910)
- 基金
- 项目(191167)
- 科学(150493)
- 研究(140879)
- 基金(139458)
- 家(120506)
- 国家(119526)
- 科学基金(102957)
- 社会(90062)
- 社会科(85329)
- 社会科学(85305)
- 基金项目(74210)
- 省(73209)
- 自然(65933)
- 自然科(64363)
- 自然科学(64352)
- 教育(63429)
- 自然科学基金(63188)
- 划(61422)
- 资助(57682)
- 编号(57080)
- 成果(46388)
- 部(42249)
- 重点(42094)
- 发(41304)
- 创(38945)
- 课题(38706)
- 国家社会(37013)
- 教育部(36642)
- 创新(36327)
- 人文(35998)
- 期刊
- 济(139443)
- 经济(139443)
- 研究(90532)
- 中国(51911)
- 管理(42790)
- 学报(42278)
- 科学(40508)
- 财(38752)
- 农(37462)
- 大学(32243)
- 学学(30334)
- 教育(28641)
- 农业(26193)
- 技术(24560)
- 经济研究(22986)
- 融(21791)
- 金融(21791)
- 财经(21489)
- 业经(20354)
- 经(18454)
- 问题(17722)
- 技术经济(15470)
- 图书(14923)
- 理论(14345)
- 科技(13268)
- 现代(13097)
- 实践(12731)
- 践(12731)
- 业(12610)
- 商业(12268)
共检索到419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晶晶 肖明智 褚湜婧
文章从人口学的视角把"人口"作为经济主体,主要建立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之上,对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概念和方法进行总结,深入研究论证人口转变对劳动力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为进一步完善人口经济定量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人口转变 经济增长 劳动力 理论述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汤向俊 任保平
本文从结构转化视角分析"刘易斯拐点"和人口转变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影响。通过对跨国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比率对资本形成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力与资本的有效结合是人口红利得以发挥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总抚养比提高不利于资本积累,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中国经验数据分析显示:经济结构转化,劳动力跨部门转移,是中国经济得以长期、高速增长的关键,高投资率是该增长模式的必然结果;"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消失,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将使新增劳动力明显减少;如果继续保持较高的资本形成率,资本进一步深化,将使资本边际报酬率快速递减,现有的高投资增长模式难以维持,中国经济将逐...
关键词:
劳动力有限供给 人口转变 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桂芬 黎涵
本文首先在内生人口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人口迁移变量,将劳动力结构内生化,探讨人口迁移是如何通过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其次,在上述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中国2001~2015年31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迁移通过改变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配置,在数量上,改善了地区之间劳动力供需量上存在的不匹配问题;在质量上,重塑了中国各地区的劳动力结构,使得各地区劳动力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凯明 余靖雯 龚六堂
本文在内生人口增长模型中引入人口政策,将劳动力结构内生化。当生产技术表现为资本与技能的互补性和知识的外溢性时,人口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资本与劳动力结构的匹配程度。如果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比较小或者替代性比较高,那么适度放松生育率限制,可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技能比,促进经济增长。但随着中国劳动力市场改革持续深入,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竞争性不断增强,人口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逐渐由促进作用转为抑制作用。
关键词:
人口政策 劳动力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献雨 睢党臣
在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2006—2018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人口迁移、劳动力供给和经济增长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显著影响人口迁移,正向驱动作用具有滞后性,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亦具有正向驱动作用,滞后期较长;经济增长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显著为正,在滞后1期达到峰值,劳动力供给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其作用在统计上不显著;劳动力供给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短期显著为正,长期不显著,人口迁移对劳动力供给的正向驱动作用较小且具有滞后性。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要以经济增长和就业为突破口,引导人口流动,减少人口流失,而非以人口迁移为抓手,去作用于经济增长和劳动力供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秀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不和谐的因素也日益增加。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失衡,表现为投资率偏高而消费率偏低。从劳动者收入入手研究投资、消费比例问题,在研究中国劳动力价格的现状后得出结论:相对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粮价、油价、水电费、通讯费、教育费、医疗费来说,中国劳动力价格太低,因此,提高劳动力价格,增加其收入才是破解投资消费失衡的“密钥”,也是促进中国经济从依赖投资的增长方式向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方式的增长路径转变的“治本之道”。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增长路径 消费 投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范科才 李亮
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劳动力、调整劳动力价格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劳动力价格现状为切入点,研究劳动力价格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劳动力价格上涨对消费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并从建立工资增长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消费 产业升级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田素华
一、问题的提出(一)经济增长有利于就业水平提高。根据马克思的劳动生产理论,社会总产量Q=劳动投入量L*劳动生产率P。我们对此式略作数学变换,就有ΔLL=ΔQQ-ΔPP。该式表明,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部门内,经济增长率越高,劳动力就业水平越高;劳动生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程蕾 彭韶兵 艾新宇
劳动力价格水平变化与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充分研究劳动力价格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相关数据及理论对我国劳动力价格变化的现状作详细的分析,进而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劳动力价格变化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我国劳动力价格与经济增长互动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经济增长 协调发展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广婷 江静 陈勇
本文采用劳动力配置效应模型研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1997—2008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提高和GDP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6.33%和1.72%。分地区看,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部地区劳动生产率和GDP提高的影响要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受益最小。为应对当前剩余劳动力总量的减少、转移速度减慢以及对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政府应该在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小企业、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教育培训、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本地就业等方面做出努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鹏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市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就劳动力流动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城市化 工业化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樊士德 姜德波
文章借鉴巴罗、萨拉伊马丁和德拉柯兹有关带移民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内、地区间经济增长差距的内在关系进行理论推导发现,劳动力流动加快了中国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收敛速度,而降低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收敛速度。通过考察地区间因劳动力流动而导致的人力资本存量变动及相应的潜在产出"外溢与滴漏效应"冲击,印证了劳动力流动拉大地区差距的结论。作者还估算了近年来劳动力省际流动状况,并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地区经济差距 缩小论 拉大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毕先萍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资源有效配置、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根本保证,在就业保障体系缺失情况下劳动力流动有可能导致就业安全感下降、抑制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本文运用2000-2006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估计地区劳动力流动规模,构造相关指标,实证检验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研究显示,劳动力流动对下一期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而对本期经济增长有负向影响,就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紧张度的影响不显著。为此,应在确立适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下促进劳动力全面自由流动,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就业保障 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波 吴丽丽
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情况下,劳动力年龄的人口规模、质量及其储蓄水平对未来经济增长具有重大影响。将人口特征变量引入对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强化直接影响是保障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最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人口特征 抚养比 经济增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远竹 任恒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