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1)
- 2023(9386)
- 2022(7613)
- 2021(7064)
- 2020(5595)
- 2019(12770)
- 2018(12377)
- 2017(22991)
- 2016(12208)
- 2015(14056)
- 2014(13910)
- 2013(13912)
- 2012(13576)
- 2011(12463)
- 2010(12471)
- 2009(11963)
- 2008(11734)
- 2007(10557)
- 2006(9786)
- 2005(9159)
- 学科
- 济(77697)
- 经济(77633)
- 管理(34967)
- 业(29629)
- 方法(26570)
- 数学(23799)
- 数学方法(23597)
- 企(22040)
- 企业(22040)
- 中国(21910)
- 地方(17565)
- 农(15375)
- 学(13711)
- 贸(13669)
- 贸易(13656)
- 易(13302)
- 财(13301)
- 业经(12911)
- 地方经济(12831)
- 制(11515)
- 农业(10725)
- 环境(10218)
- 融(9878)
- 金融(9878)
- 银(9533)
- 银行(9519)
- 发(9449)
- 行(9252)
- 体(9017)
- 关系(8767)
- 机构
- 大学(193842)
- 学院(189579)
- 济(97584)
- 经济(96079)
- 研究(75329)
- 管理(67559)
- 中国(58705)
- 理学(57454)
- 理学院(56734)
- 管理学(55851)
- 管理学院(55509)
- 财(42240)
- 京(41971)
- 科学(41294)
- 所(38288)
- 研究所(34350)
- 财经(33612)
- 经济学(33194)
- 中心(32277)
- 经(30737)
- 经济学院(29653)
- 农(28344)
- 北京(27518)
- 江(27211)
- 院(26548)
- 财经大学(24856)
- 范(24437)
- 师范(24240)
- 业大(23529)
- 科学院(22949)
- 基金
- 项目(118446)
- 科学(94536)
- 基金(89894)
- 研究(86176)
- 家(78721)
- 国家(78168)
- 科学基金(66376)
- 社会(60240)
- 社会科(57276)
- 社会科学(57265)
- 基金项目(45741)
- 省(41261)
- 自然(39735)
- 自然科(38882)
- 自然科学(38872)
- 教育(38660)
- 自然科学基金(38236)
- 资助(37856)
- 划(35514)
- 编号(31296)
- 部(28228)
- 国家社会(27256)
- 重点(26965)
- 发(26838)
- 成果(26452)
- 中国(26009)
- 教育部(24674)
- 创(23226)
- 人文(23073)
- 大学(22655)
共检索到306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国宏
提高人口质量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这在中国理论界和决策者中,似乎已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命题。然而,人口质量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则是迄今未见有深入的定量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由于缺乏对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定量分析,以致于在论证人口质量的作用时,往往只能援引发达国家的经验实例来说明,而这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是不尽相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兆萍 李旭
人口道德通过对个人效率、企业行为及市场交易秩序的调节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人口质量结构视角,将道德、身体和文化科学素质同时引入增长模型,运用PLS方法就其1989~2010年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以11年为1期,对比不同时期该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人口道德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断增强且变化最为显著。因此,提高人口道德素质将会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长回报,人口质量结构协调发展应成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人口道德 人口质量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尹银 周俊山
运用两步系统GMM方法,基于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了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转变带来的较轻人口负担,在中国现在的政策体制下,得到了充分利用,可以说人口红利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老年抚养比的加大在1990—2007年间甚至促进了经济增长,也就是说带来了第二人口红利。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口红利 系统GMM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诺金
基于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两个阶段的经济增长规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增长前景。研究表明,新时代下我国人口数量红利已经消失,转而进入人口负债阶段;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未来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基于年龄分布和就业分布的人口结构红利和制度改革是新时代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源泉。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高等教育的收益不高,推广高等教育对经济的直接支持作用有限。外部需求减少和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对我国外向型经济产生冲击,新时代下这一因素的负面影响还将持续。基于以上发现,为促进中国经济更有质量地运行在合理区间,从挖掘人口数量红利、收取就业结构红利、扩大人口质量红利、注意转向改革红利和开放红利五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兵 魏玮
文章旨在基于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进行界定、构建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编制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来深入探讨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演进并进行国际比较,通过经济增长"质量距离指数"反映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处"位置",从而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新常态"下的提升策略和路径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钞小静 惠康
本文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入手,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外延与内涵进行清晰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均值化方法对各指标数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以基础指标的协方差矩阵作为输入,以避免使用标准化方法和相关系数矩阵所造成的对不同指标相对离散程度的低估或夸大。对中国1978~2007年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结果表明,经济转型30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数量迅速扩张的同时,经济增长质量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德文
加快城市化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优先发展教育对促进和完成这个历史性巨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教育作为生产人力资本的重要部门,对经济增长、就业、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有着显著作用;另一方面,教育和培训是低素质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传统农业部门转向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工业部门,实现角色和职业转换的重要手段。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发展为缩小城乡教育不平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城乡之间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加速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挑战对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出了迫切要求,这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特别是对农村、贫困地区和城市贫困人口的投资,扭转和改变中国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的局面。
关键词:
教育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城市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范涛 李婷 李忠
制度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如何测度始终是一个难题。本文在一定假设下,将制度进步引起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从经济增长中分离出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初期,制度进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是非常显著的,而近几年,制度进步的作用呈逐年下降之势。为保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制度进步的停滞局面亟待解决。
关键词:
制度 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江锦凡
本文在经济增长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纳入外国直接投资变量 ,着重就外国直接投资( 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理论和经验分析 ,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资本效应和外溢效应两方面的作用 ,在 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资本效应 外溢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能源系统,化石能源占比为84%,碳中和目标要求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届时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80%以上。本文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对2030年的碳达峰情景进行了分析。一般将碳中和简单理解为能源结构调整,分析结果表明:2030年碳达峰的峰值既取决于清洁能源发展,也取决于能源电力需求增长,需要通过平衡清洁能源发展速度与能源需求增长速度以控制碳排放峰值。碳中和背景下的经济高质量增长要求实现"双脱钩":经济增长需要尽可能与化石能源消费和能源电力需求增长脱钩。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涵盖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碳中和系统性方案,并进一步讨论了可行的市场化手段以支持方案的实施。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是经济清洁低碳转型的基本原则,也是能源系统转型的主要挑战,因此需要先立后破,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煤电退役和低碳转型之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程莉 滕祥河
本文在研究人口城镇化质量、消费扩大升级对经济增长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1978-2014年相关数据,对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效应及消费需求传导下人口城镇化质量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人口城镇化质量对消费需求扩大具有正向影响,但受制于消费环境等因素,这一作用效应并非完全显著;人口城镇化质量具备提升消费结构的基础,关键在于释放前期累积的负面效应;人口城镇化质量与经济增长基本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存在通过消费传导实现经济增长的路径,但受制于过去粗放外延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这种正向传导机制发生扭曲,正向促进作用逐渐被负面影响替代。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平 周政
论质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赵平周政一、经济增长比较的困惑经济增长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之一,实际增长率是度量经济增长的最常用指标。世界银行在评价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时,往往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实际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长率为评判指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变花
20世纪 8 0年代 ,以罗默和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 ,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 ,得出一种共同的基本结论 ,即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 ,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一方面 ,内生的技术创新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而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是决定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最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 ,政府实施的某些经济决策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正是实施三步走战略的关键阶段。充分认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现实状况 ,保证经济长期、快速、健康地增长 ,最主要是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 ,借鉴西方的新增长理论 ,加强政府在推进技术进步、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巩茜颖
<正>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人口老龄化。这一人口演变给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审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采取对应的举措,是经济学家及社会各界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由汪伟所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口老龄化与中国经济增长》一书,便系统探究了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为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现有对于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经济增长数量分析的框架下展开分析,而很少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的框架入手进行考察。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内在的性质与规律,具体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当经济增长的结构趋向于均衡时,经济增长质量将会得到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国际规范的逻辑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研究表明: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中国1978-2007年间经济增长结构与经...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经济增长结构 经济增长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