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2)
2023(7093)
2022(5999)
2021(5341)
2020(4319)
2019(9722)
2018(9289)
2017(18286)
2016(9610)
2015(10981)
2014(10896)
2013(11039)
2012(10709)
2011(10078)
2010(10350)
2009(9835)
2008(9519)
2007(8919)
2006(8529)
2005(7794)
作者
(31211)
(26077)
(25772)
(24560)
(16833)
(12464)
(11769)
(10236)
(9946)
(9360)
(9164)
(8704)
(8692)
(8466)
(8338)
(8194)
(7732)
(7670)
(7658)
(7065)
(6500)
(6451)
(6376)
(6318)
(6043)
(5816)
(5781)
(5468)
(5405)
(5088)
学科
(67644)
经济(67493)
管理(25934)
方法(22277)
(21186)
数学(18070)
(18020)
企业(18020)
数学方法(17927)
地方(16503)
中国(15905)
(13260)
业经(12534)
地方经济(12292)
(11595)
(9669)
(9521)
(9448)
(8617)
金融(8616)
理论(8454)
环境(7791)
经济学(7771)
农业(7342)
(7206)
银行(7184)
(7153)
(7140)
贸易(7131)
(7015)
机构
大学(156910)
学院(153211)
(76480)
经济(75005)
研究(63169)
管理(53789)
中国(47645)
理学(45106)
理学院(44520)
管理学(43803)
管理学院(43513)
科学(35163)
(34154)
(33695)
(32997)
研究所(29366)
中心(26956)
财经(26566)
经济学(25673)
(25583)
(24109)
(23989)
经济学院(22638)
(22335)
北京(22237)
业大(20464)
农业(20006)
财经大学(19742)
(19366)
师范(19123)
基金
项目(93732)
科学(73974)
基金(70026)
研究(65896)
(61932)
国家(61447)
科学基金(51739)
社会(46507)
社会科(42914)
社会科学(42893)
基金项目(35549)
(34207)
自然(32493)
自然科(31756)
自然科学(31743)
自然科学基金(31212)
资助(30015)
(29986)
教育(29166)
编号(24032)
重点(21422)
(21353)
(21282)
成果(20463)
国家社会(19529)
教育部(18462)
(18141)
课题(17733)
科研(17652)
大学(17607)
期刊
(95071)
经济(95071)
研究(55997)
中国(33744)
(25665)
学报(25014)
科学(24344)
(23423)
管理(23081)
大学(19252)
学学(18366)
(17487)
金融(17487)
经济研究(16641)
财经(15540)
农业(15493)
(13592)
问题(12056)
教育(12046)
技术(12042)
业经(11770)
世界(9499)
技术经济(9205)
(9137)
国际(8554)
统计(8529)
(7920)
经济管理(7640)
经济问题(7396)
现代(7247)
共检索到253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柳家章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存在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也存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特性。从市场经济的共性来讲,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从社会主义经济特性来讲,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看,要求市场调节,从社会化大生产看要求计划调节。小平同志重要谈话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查瑞传  
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有关市场经济与计划生育关系及相互影响的探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这种探讨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我们希望就此问题展开一次认真的学术讨论。欢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们踊跃来稿,积极参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萍  张曼  
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选择郑萍,张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的具有根本性质和决定意义的突破,这种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概括总结,它必将引发出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方式和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坚白  
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就是社会生产的运营以市场为转移,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商品供求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者为使其生产出的产品能得到市场实现,就必须依循市场机制进行资源(物力、人力)配置。资源配置一经确定,付之实施,它就作用于整个生产过程。市场机制是通过商品的价格信号显示出来的。价格变化总是由于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数量变化所引起。因而从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裘实  
(一)有的同志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中性的.它既不存在姓资姓社的制度属性问题,也不会因依存的外部条件(社会经济制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运作.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无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分.还有人认为:市场经济体制,必附着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运作,虽不会使它带上制度属性,但社会基本制度形成的不同外部条件,却会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积业  
一、我们过去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的要求建国以来,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的计划,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简要地说,就是:第一,计划可以保持国民经济大体上按比例发展,避免生产无政府状态。当国民经济出现过热或无政府状态苗头时,还是依靠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遏制了经济恶化的趋势,使整个经济步入正常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白和金  宋群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重点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规划、总量调控、重大结构与生产力布局规划,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为此,必须更新计划观念,改进计划方法,使计划面向市场、反映市场,有效地引导和调控市场,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在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上都能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光远  
文章认为,从理解和使用上的差异来看,计划经济一词事实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前者指的是有计划发展的经济,后者指的是社会资源主要由计划来调节,而不是由市场来调节的一种经济制度。作为广义的计划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起来之后仍然是存在的,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并存的。但作为狭义的计划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起来之后是不再存在的。市场经济一家独存的局面早就存在了,但狭义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格局则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才形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场经济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计划经济在改革中也发生了某些变化,但狭义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格局,目前尚没有改变。不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文章认为,从理论上看,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明确地把计划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特征;从实践中看,社会主义国家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资本主义国家既有市场也有计划。因此,计划与市场既不姓“社”,也不姓“贸”,而是姓“中”(即中性概念)的经济调节手段。但是,一些人囿于传统理论的束缚,不敢正视现实,继续把计划与市场分别贴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笺,留恋计划而惧怕市场。在理论概况上,一时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一时是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一时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一时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弄得人莫明其妙。更无法操作运行。基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的认识,文章认为可以将我国的经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小苏  
本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思想不完全等同于理论界所言的计划经济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思想中,有两个鲜明的思想观点,即“有计划的盲目性”思想和“无计划的计划性”思想。这两个思想观点的发现及其论证为全面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思想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施有效的计划管理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勇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由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直接控制更多地转向以指导性计划为主的间接调控。现阶段我国指导性计划形式的选择应当是政策供给型,即在总结指令性计划和需求型指导性计划两种方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施以政策为导向的手段和保证供给与需求结构平衡相适应的指导性计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