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56)
2023(5230)
2022(4435)
2021(4109)
2020(3308)
2019(8010)
2018(7807)
2017(15611)
2016(8204)
2015(9265)
2014(9119)
2013(8881)
2012(7694)
2011(6967)
2010(7283)
2009(6552)
2008(6299)
2007(5405)
2006(4700)
2005(4084)
作者
(23263)
(19370)
(19250)
(18405)
(12531)
(9261)
(8639)
(7501)
(7452)
(6913)
(6581)
(6436)
(6129)
(6041)
(6010)
(5864)
(5831)
(5595)
(5554)
(5456)
(4738)
(4628)
(4525)
(4517)
(4380)
(4233)
(4220)
(3978)
(3832)
(3751)
学科
(40790)
经济(40749)
管理(22484)
方法(21328)
数学(19992)
(19593)
数学方法(19519)
(15519)
企业(15519)
中国(13814)
地方(8620)
(8009)
城市(6998)
业经(6705)
(6520)
理论(6413)
环境(6216)
(6038)
(5814)
贸易(5811)
(5596)
农业(5303)
人口(5214)
(5083)
城市经济(5023)
(4953)
(4819)
技术(4683)
(4303)
银行(4301)
机构
学院(118388)
大学(118088)
(50512)
经济(49344)
管理(48480)
理学(42910)
理学院(42416)
管理学(41367)
管理学院(41153)
研究(37748)
中国(26915)
(24704)
科学(23112)
(20856)
(18137)
财经(17613)
中心(17033)
研究所(16581)
业大(16501)
经济学(16420)
(16183)
(16139)
(15472)
北京(15201)
(15080)
经济学院(14976)
师范(14951)
(13970)
财经大学(13383)
(13293)
基金
项目(85281)
科学(69011)
基金(64283)
研究(59023)
(55985)
国家(55620)
科学基金(49666)
社会(40049)
社会科(38276)
社会科学(38267)
基金项目(33928)
自然(33106)
(32743)
自然科(32492)
自然科学(32487)
自然科学基金(31886)
教育(27764)
(27739)
资助(26913)
编号(22590)
重点(18903)
(18508)
(17757)
(17472)
国家社会(17233)
创新(16415)
成果(16290)
教育部(16267)
科研(15983)
人文(15887)
期刊
(48478)
经济(48478)
研究(34913)
中国(19146)
科学(17062)
管理(17032)
学报(15229)
(14406)
(12805)
大学(12068)
学学(11628)
技术(11475)
教育(9658)
统计(9100)
农业(8804)
经济研究(8759)
(8336)
财经(8299)
问题(8106)
(7909)
金融(7909)
业经(7871)
决策(7504)
(7215)
城市(7153)
技术经济(6357)
(6190)
商业(6015)
现代(5862)
资源(5761)
共检索到161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国强  李菁  
利用高德地图发布的道路交通拥堵延时指数大数据,结合断点回归方法,对全国省会城市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新开通的40多条轨道交通线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轨道交通虽能缓解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状况,但效果并不明显,存在着异质性影响;常住人口在600万至900万人的城市新增轨道交通的治堵效应显著,不足600万人及超过900万人的城市,治堵效应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造成治堵效应异质性及总体不显著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兴建轨道交通的决策机制造成了站点布局、通车里程与出行总需求之间的错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常玮  王玉彩  
随着我国城市基础建设的快速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有效改善城市人口增长所带来的交通压力和环境压力,在国内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过程中,城市轨道交通正以极大的优势成为众多城市的选择。但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较高风险,同时伴随着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快速发展的基础建设带来的是高强度基建工程,这给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带来了严峻的安全问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宇宁  陈洁  
以天津已运营的地铁3号线和建设中的6号线为例,通过构建特征价格模型定量分析轨道交通带动沿线房地产增值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总结轨道交通带动沿线房地产增值的时空规律,提出沿线土地的开发时机、开发范围、开发强度等一体化开发策略,为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资源开发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宇宁  陈洁  
以天津已运营的地铁3号线和建设中的6号线为例,通过构建特征价格模型定量分析轨道交通带动沿线房地产增值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总结轨道交通带动沿线房地产增值的时空规律,提出沿线土地的开发时机、开发范围、开发强度等一体化开发策略,为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资源开发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晓莉  张泓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经营可划分为事业制和企业制两种模式。二者均为在政府支持下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然而在适用范围、运作效率、资源开发以及财政影响四个方面却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大城市要结合国情现状,建立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营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尤福永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病”,特别是环境恶化、交通堵塞。为了解决城市化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冲突,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即快捷、安全、经济、无污染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这是最终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发展的关键所在和最佳途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世峰  欧阳世伟  
轨道交通具有容量大、速度快、舒适安全、节能环保等优势,能合理利用城市空间,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之一。但轨道交通的建设投入需要巨额建设资金。自1863年世界第一条城市6000米轨道交通线路建成以来,人们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平  于丽  杨琦峰  
"地铁+物业"已被证明为有效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模式,其实现机制有赖于有序的组织结构和利益分配机制。采取非法人组织结构,可降低地铁公司在物业开发中承担的风险,增强在利益分配中的主动权。具体实现机制为PFI模式,在此模式下,地铁公司能成功实现风险转嫁并获得高回报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吕敏蓉  
PPP项目是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与私人部门包括商业银行、投资机构、民间资本及个人等进行合作,通过融资、运营和转移等安排形成的公私多方参与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体。PPP项目资金规模巨大、生产和运营周期长、覆盖面广,因此必须举更多社会之力来公共建设,并公共享受收益。PPP融资是项目的核心,融资模式多样且关系复杂,因此其中蕴含了大量的风险。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其PPP融资模式具有自身独特之处。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主要特点以及主要的融资模式,通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亚非  张红  
一、引言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公共交通完全是地面交通,完全没有轨道交通或者所占比例很低,而地面交通一直有路少车多、交通堵塞等问题。要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瓶颈问题,发展和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是一剂良药。从世界范围看,拥有完善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是现代化大城市的重要标志,具有运量大、污染少、速度快、空间利用率高、运行秩序好、安全性高等独特优势。截至2013年1月,中国约有27个城市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其中己经取得获得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有22个。根据预测,2015年前后,将会有79条轨道交通线路完成建造,它们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22个大中城市,其建设总长度达2259.84公里,累计总投资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峻  骆彩霞  程祖辰  王牡丹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项目融资问题,基于土地价值捕获理论和项目建设现状,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利用土地储备融资的可行性和途径,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融资的土地定向储备模式。然后对比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联合开发模式与土地定向储备模式的运行机制,并探讨土地储备成本控制激励约束机制,以保障土地定向储备的成功实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新华  
目前对轨道交通经济效益的看法存在很大的争论。本文构建了一套区别于项目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的全新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并针对一条正式运营的城轨线路,基于正式运营后的客流、对沿线影响等实际客观数据,评估城轨的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评估结果对认识轨道交通效益组成、价格补偿机制和盈利模式等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代军峰  
阐述ABO模式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运营中的应用情况,以北京轨道交通项目为例,分析其应用中存在的法律依据不充分、操作程序有待完善及政府仍存在支付压力和责任等问题,提出明确法律地位、完善相关程序、增强被授权单位融资能力及注重操作模式融合设计等措施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泓  
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URT)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时间准、污染少、交通事故少等独特优势。由于大城市普遍存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大力发展URT已经成为各大城市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URT是一个带有较强公益性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穆诗煜  华晨杰  成虎  
引入Black-Scholes期权来确定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合理回报和最终的回购价格,构建了基于Black-Scholes期权的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回购定价模型。通过南京地铁六号线机场段BT项目的实例计算出在考虑增长期权的情况下的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以及最终的回购价款,验证了运用该方法来确定BT项目回购价格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