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53)
2023(14907)
2022(13002)
2021(11983)
2020(10172)
2019(23412)
2018(23222)
2017(44368)
2016(24255)
2015(27143)
2014(27001)
2013(26881)
2012(25150)
2011(22922)
2010(23168)
2009(21246)
2008(20513)
2007(17976)
2006(16127)
2005(14482)
作者
(71329)
(59595)
(59116)
(56482)
(38536)
(28553)
(26806)
(23267)
(22951)
(21496)
(20486)
(20373)
(19331)
(19001)
(18522)
(18469)
(17496)
(17306)
(17273)
(17262)
(15044)
(14743)
(14433)
(13909)
(13385)
(13374)
(13284)
(12944)
(12156)
(11722)
学科
(114417)
经济(114297)
管理(65781)
(60965)
(49741)
企业(49741)
方法(44796)
数学(38739)
数学方法(38232)
中国(28075)
地方(27363)
(26375)
(26016)
(23319)
业经(22945)
农业(18083)
(17561)
(17056)
贸易(17039)
理论(16454)
(16373)
(16233)
环境(16163)
地方经济(15929)
(15094)
金融(15090)
(14339)
银行(14291)
技术(13959)
(13757)
机构
大学(351275)
学院(346849)
(144279)
经济(141278)
管理(133845)
研究(126274)
理学(115609)
理学院(114198)
管理学(112069)
管理学院(111438)
中国(91654)
科学(78322)
(76303)
(65350)
(64122)
研究所(59715)
(57679)
(55186)
中心(55125)
业大(51718)
财经(51313)
北京(47926)
(47721)
师范(47263)
(46589)
(45562)
农业(45187)
经济学(43998)
(41344)
经济学院(39355)
基金
项目(236899)
科学(185898)
基金(171898)
研究(171770)
(150797)
国家(149575)
科学基金(127282)
社会(108181)
社会科(102380)
社会科学(102348)
(91839)
基金项目(90888)
自然(83052)
自然科(81100)
自然科学(81077)
自然科学基金(79591)
教育(77946)
(77700)
资助(71440)
编号(68761)
成果(56866)
重点(53601)
(52444)
(51376)
课题(48335)
(48322)
创新(45157)
科研(45103)
教育部(44598)
国家社会(44359)
期刊
(164938)
经济(164938)
研究(107936)
中国(66815)
学报(57714)
科学(53180)
(52419)
管理(50481)
(46762)
大学(43040)
学学(40356)
教育(37935)
农业(36496)
技术(29803)
(29493)
金融(29493)
经济研究(26727)
财经(25600)
业经(24349)
(21981)
问题(20919)
(19167)
图书(18656)
技术经济(17779)
理论(16334)
世界(16111)
科技(16061)
资源(16024)
(15870)
现代(15797)
共检索到522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东升  何甜  陈雯  
在区域发展环境变化及发展格局转变情况下,文章引入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及不均衡指数等方法,对比分析2000—2015年长江三角洲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及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指数的时空格局演变趋势,并基于面板数据回归对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分布向边缘区扩散的格局下,人口分布总体呈现向核心区集聚的态势,由此带来的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指数变化主要表现为核心区的上升与边缘区的下降,且人口与经济空间布局的协调性有所提高。对不一致指数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表明,市场力量、政府政策及城市发展状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磊  段学军  田方  秦贤宏  
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地级市1982—2007年人口数据和GDP数据,计算了各城市的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等,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集聚特征和经济集聚特征,两者在空间上的匹配关系及不同步性。研究结果显示:长江三角洲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根据这两个地理集中度指数将长江三角洲16城市为三种类型:人口集聚超前于经济集聚,人口集聚滞后于经济集聚,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阶段内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均位于苏州市域内,历史轨迹呈现出人口和经济重心均向西南方向移动,并在向南移动上更具相关性的特点,经济重心移动的速度和规模远远超过人口重心的移动;分析表明,未来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中,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将趋向于协调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传江  吕力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的第二代核心模型为分析框架来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实证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可以用"由中心向外围的制造业空间扩散"来解释,这种扩散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密切关系,伴随着制造业扩散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趋同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雁梅  吴殿廷  曾刚  
高技术是全球范围内综合国力角逐的焦点。作为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前沿阵地,长江三角洲正受其优越的区位、网络、综合发展要素驱动而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策源地和发展地之一。文章从对该区高新技术扩散特征及扩散模式的分析中,探寻未来高新技术发展的推进策略及发展前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闫东升  杨槿  
人口与经济是反映区域差异的两大主要指标,其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的形成有密切关联。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产业结构是影响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协调性的重要因素。在产业转移加快的背景下,长三角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格局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对二者空间演变协调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重心、不一致指数及不均衡指数等方法,分析2000-2013年长三角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核心区经济增长有所放缓、边缘区经济增长加快,但人口向核心区集聚态势依然存在;基于不一致指数与不均衡指数的分析表明,与边缘区GDP快速增长导致区域GDP格局显著变化不同,边缘城市的人口增长并不显著且集中在部分城市;尽管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指数分布格局呈现相对稳定的"核心—边缘"格局,但人口与经济增长不协调性增强推动了长三角人口与经济总体协调性的提高。本文尝试从市场、政府及人均GDP等因素对长三角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协调的现象进行了解释。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闫东升  杨槿  
人口与经济是反映区域差异的两大主要指标,其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的形成有密切关联。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产业结构是影响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协调性的重要因素。在产业转移加快的背景下,长三角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格局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对二者空间演变协调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重心、不一致指数及不均衡指数等方法,分析2000-2013年长三角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核心区经济增长有所放缓、边缘区经济增长加快,但人口向核心区集聚态势依然存在;基于不一致指数与不均衡指数的分析表明,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浩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区 ,对该地区经济开放度( Economic Openness)作出正确的估价 ,并在此基础上决策未来发展 ,对指导地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该地区的经济开放度 ,并对该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魁浩  乔观民  刘键初  
本文运用区域分析法分别从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南翼层次对宁波市发展进行定位 ,指出宁波市城市特色是港城 ,城市建设目标是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城市 ,并对宁波市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詹军  
本文选取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市为研究对象,从时空角度分析了旅游经济差异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2008—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缩小;第二,长三角城市群内大部分地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核心—边缘结构稳定;第三,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差异的形成受到旅游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层次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天成  朱晓华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1978年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采用1978-2005年长江三角洲16市GDP数据,首先计算分析区域GDP增加的总量与速度,定量描述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进而引入区域重心的概念,定量表示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以来GDP重心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GDP增长速度较高的城市主要沿宁沪杭甬铁路呈"Z"型分布;发展速度较低的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边缘及两翼地区;上海市与第二位城市的差距有所减小;区域GDP重心整体上表现出缓慢、定向的向西南移动趋势,表明区域差异总体上在不断缩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健  程永明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即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是我国经济联系最紧密、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区域。自改革开放后,三省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发展速度,同时产业结构和生产效率也都大幅度的改善。长三角地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也日益显示出其经济龙头的作用。本文的目的就是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分析和估计长三角地区三省的产出缺口和宏观生产函数来研究其增长模式,以期更加全面地了解长三角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聪聪  王益澄  马仁锋  王静敏  
雾霾污染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民生与环境问题。基于改进产出密度模型,运用地统计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长三角城市2015~2017年雾霾污染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雾霾污染存在季节性变化特征并且各城市雾霾污染状况逐渐好转。(2)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局域集聚特征和空间异质性,杭州、宁波和台州呈现低-低集聚特征,而滁州、扬州、镇江和泰州为高-高集聚型,污染区域集中于省界处,污染程度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城际空间正相关和空间溢出效应,周边城市雾霾污染对本地区会产生负影响。(3)长三角城市人口集聚、研发投入、产业结构、工业烟粉尘排放及城市建设均对雾霾污染产生正向影响,对外开放、能源消耗以及降水等因素对雾霾污染产生负向影响;雾霾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经济集聚通过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共享治污基础设施等,形成雾霾污染抑制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康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是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分工地位的代表地区,也是最主要的人口聚集区。随着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和经济环境在空间上的均衡发展,长三角在产业和人口方面的集聚效应将更加明显。从生态景观和经济发展的分析入手,开展了人口承载力和人口集聚的研究,大胆提出未来长三角人口集聚的规模以及在空间上的分布,同时提出建设六大都市圈和六大国际门户,形成网络化的城市空间布局,有效承接大量流入的人口和支撑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兆德  陈素青  王慧  
本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指出一体化的条件日趋成熟,并分析了影响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及其战略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