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95)
- 2023(19268)
- 2022(16027)
- 2021(14902)
- 2020(12368)
- 2019(27869)
- 2018(27350)
- 2017(52516)
- 2016(28366)
- 2015(31721)
- 2014(31019)
- 2013(30136)
- 2012(27282)
- 2011(24211)
- 2010(24274)
- 2009(22522)
- 2008(21190)
- 2007(18460)
- 2006(16170)
- 2005(14206)
- 学科
- 济(105155)
- 经济(105023)
- 管理(80308)
- 业(79540)
- 企(66251)
- 企业(66251)
- 方法(46212)
- 数学(39609)
- 数学方法(39169)
- 中国(35865)
- 农(31123)
- 财(29668)
- 融(28849)
- 金融(28847)
- 银(27690)
- 银行(27622)
- 行(26510)
- 业经(26130)
- 学(23335)
- 制(23004)
- 地方(22872)
- 农业(21126)
- 贸(20365)
- 贸易(20350)
- 易(19818)
- 务(19714)
- 财务(19628)
- 财务管理(19596)
- 理论(18960)
- 企业财务(18661)
- 机构
- 大学(390257)
- 学院(389989)
- 济(152992)
- 管理(151562)
- 经济(149705)
- 理学(131607)
- 研究(131467)
- 理学院(130157)
- 管理学(127720)
- 管理学院(127064)
- 中国(102097)
- 科学(82722)
- 京(82293)
- 财(70870)
- 农(68559)
- 所(66249)
- 业大(61384)
- 中心(60942)
- 研究所(60771)
- 财经(57386)
- 江(55898)
- 农业(54007)
- 经(52237)
- 北京(51497)
- 范(51064)
- 师范(50456)
- 院(47329)
- 经济学(46517)
- 州(46174)
- 财经大学(42863)
- 基金
- 项目(272642)
- 科学(213185)
- 基金(196886)
- 研究(196885)
- 家(173989)
- 国家(172285)
- 科学基金(146813)
- 社会(124228)
- 社会科(117688)
- 社会科学(117656)
- 省(107067)
- 基金项目(104613)
- 自然(96010)
- 自然科(93734)
- 自然科学(93707)
- 自然科学基金(92031)
- 教育(90382)
- 划(90368)
- 编号(80224)
- 资助(79956)
- 成果(64446)
- 重点(61527)
- 部(59041)
- 发(58265)
- 创(57420)
- 课题(55242)
- 创新(53518)
- 科研(52178)
- 国家社会(51111)
- 教育部(50607)
- 期刊
- 济(162437)
- 经济(162437)
- 研究(113329)
- 中国(73845)
- 学报(67337)
- 农(62909)
- 科学(60046)
- 管理(53889)
- 财(53741)
- 大学(50331)
- 学学(47662)
- 融(44961)
- 金融(44961)
- 教育(43213)
- 农业(42446)
- 技术(31229)
- 业经(27955)
- 财经(27534)
- 经济研究(26711)
- 经(23584)
- 业(21840)
- 问题(21462)
- 科技(19657)
- 版(19540)
- 图书(19086)
- 理论(18108)
- 业大(17466)
- 商业(17300)
- 技术经济(17262)
- 现代(17133)
共检索到566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亢一鸣 王书华 王小腾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家庭基数变大,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照料能力不足,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已成为老年人追求美好生活所面临的难题,提升老年家庭投资收益对获得未来经济生活的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13—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运用Probit和Tobit模型研究考察了老龄化视角下认知能力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1)家庭投资者认知能力的上升将增加参与金融市场的概率和投资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2)老龄化将导致认知能力的下降,认知能力对中老年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促进作用会在中年家庭中更加凸显;(3)当存在认知老化时,通过社会互动可以拓宽投资的信息渠道,预期寿命更长家庭中认知能力的促进作用也更强,但老龄化往往也会伴随过度自信的情况,此时家庭会高估认知能力导致过度投资。基于以上研究,应加大医疗保健行业建设,帮助老年家庭正确评估认知能力,鼓励参加社会活动,优化投资决策,为养老增添一份保障。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金融资产选择 认知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泽园 亢一鸣
探索老年家庭提升自我养老能力的有效路径对于增强老年人幸福感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8年中国追踪调查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老龄化视角下非认知能力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非认知能力的上升将促进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和提高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比例,且这种影响在不同社会互动、不同风险偏好间呈现明显的异质性。进一步分析表明,非认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认知能力下降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产生的负向影响,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正向调节非认知能力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研究,应加强非认知能力培养,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鼓励支持适老龄化金融产品创新,优化金融风险投资决策,为养老增添一份保障。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非认知能力 风险金融资产配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丹妮
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家庭人口年龄结构随之发生改变。与此同时,我国家庭金融资产增速明显,资产种类不断多元化。笔者借助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了中国家庭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并从生命周期效应的角度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金融资产的影响途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确受到了家庭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但是对不同资产的影响并不一致。随着家庭户主年龄超过60岁,或者家庭超过60岁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家庭参与风险资产投资的概率会显著下降,包括家庭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概率都显著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家庭无风险资产配置比重上升,风险资产配置比重下降,包括股票和基金配置的比重都呈现了显著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金融资产配置 股票 基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卢亚娟 谢璟晅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来说是一项挑战,合理配置资产可以提高家庭收入,减轻家庭养老负担和经济压力。选用2017年和2019年CHFS的数据,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户主年龄变量与家庭金融风险市场参与以及家庭风险市场参与深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存在倒U型变化。第二,老年人口占比显著抑制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地区、东部地区以及购买养老保险的家庭配置金融风险资产影响更显著。优化老龄家庭资产配置有利于老龄家庭减轻养老压力,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朱涛 谢婷婷 王宇帆
以中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CHARLS数据,构建金融资产选择因素模型,重点研究计算能力和记忆力度量的认知能力与社会互动水平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风险金融资产的高信息密度,基础数学计算能力对风险金融资产持有的影响并不显著,但记忆力无论在全样本还是区分人群样本中均显著促进了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与内在的认知能力相比,外在的社会互动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特别是老年家庭的风险资产持有。该结论对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加强养老保障体制中"社区养老文化"建设、普及金融素养教育以及金融机构养老理财产品的设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险峰 刘姗姗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数字融入”困难的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庞大。基于此,文章借助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探究人口老龄化对数字金融参与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显著降低了家庭数字金融参与;机制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通过增加风险厌恶以及降低金融素养、数字工具使用和互联网普及率,削弱家庭参与数字金融的动力;进一步分析发现,提高数字金融发展程度、教育水平等举措,有助于减弱人口老龄化对数字金融参与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数字金融参与 数字鸿沟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永奇 单德朋
稳步增加养老财富储备,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基于CFPS微观数据,探讨了家庭老年照料及其成本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照料成本显著促进了家庭金融资产投资规模,但使家庭更倾向于投资无风险资产。此外,母亲照料和中强度照料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尤为显著。家庭之间的良性代际互动,有利于减弱家庭预防性动机,实现投资多元化。社会照料虽然能与家庭老年照料形成互补效应,但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经济效果并不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为理解家庭金融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政府制定养老与金融协同发展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崔颖 刘宏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3年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方法,研究户主认知能力对城镇中老年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户主认知能力对家庭金融资产总额、风险资产投资参与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家庭风险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有边际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作用机制方面,认知能力的主要影响渠道是降低参与风险资产市场的信息成本,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改变风险感知这一影响渠道。
关键词:
认知能力 家庭风险资产 内生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齐明珠
文章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回顾,建立了人口老龄化对金融资产价格作用的机理和路径。利用中国19902015年历史数据建立人口老龄化和金融资产价格之间关系的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on,VAR)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金融资产价格有稳定的负向影响。从预测角度,脉冲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如果对人口老龄化程度添加1个额外的正向冲击,将对金融资产价格产生长期的负向影响。文章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在未来不会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崩溃,但金融资产回报率的下降需要引起警惕,因为未来退休人口将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贾男
随着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退休人口将会呈现增长趋势。本文研究退休作为一种个体工作状态的外生冲击,如何影响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采用模糊断点回归设计的非参数估计方法,本文发现退休不会造成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发生显著变化,但会引起风险资产种类构成的明显变动,现金、股票和基金在家庭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显著下降,银行存款、理财产品和借出款所占比重则显著上升。影响机制检验发现,退休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这种影响,可能是通过退休之后家庭的风险态度变化、金融知识变化和收入冲击造成的。本文研究表明,对退休人口进行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风险教育十分必要。
关键词:
退休 金融资产选择 模糊断点回归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雯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6年家庭数据,借助Logit和Tobit估计方法,引入交叉项和差异性分析两个视角,探讨了家庭社会资本对该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路径。得出结论如下:家庭社会资本越多,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概率越大,投资占比越高,无论是认知类还是结构类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可通过攀比效应、信息渠道和缓解当前信贷约束三种途径作用于家庭风险投资偏好。家庭社会资本越多,会使得攀比效应越大,信息提供越充分,缓解当前信贷约束而非已有信贷约束的能力越高,风险投资偏好越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卢亚娟 刘澍
家庭结构是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因素之一,"全面二孩"政策将对中国家庭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本文通过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使用倾向值匹配(PSM)的方法研究了这一政策引起的家庭结构变化对家庭金融资产以及风险资产配置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多生育一个子女将使得家庭金融资产和风险资产总量下降,风险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例下降,并且根据老年人数量的不同,风险资产的投资类别和数额也有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晓玫 董文奎 韩科飞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项目的数据,就普惠金融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普惠金融能够增加家庭参与股票市场和风险金融市场的概率,而且能够提高家庭配置股票资产和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通过机制分析进一步表明,普惠金融通过影响家庭的金融素养,进而影响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此外,将样本细分为农村家庭和城镇家庭、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进行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在农村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的边际影响更大。因此,提高普惠金融水平能够促进家庭更合理地配置金融资产,而且这一政策效果在农村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更加显著。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柴时军 王聪
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家庭层面考察老龄化对居民投资决策的影响,描述性统计表明:较之中青年居民,老龄居民的投资渠道逐步趋于单一化,其资产选择更倾向于安全资产,银行存款是其主要投资渠道。实证研究发现:更高程度的老龄人口比显著减弱了家庭对风险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基金市场)的参与倾向;随着年龄的递增,老龄居民对股票、基金以及风险资产的参与概率逐步降低,其显著性逐步增强;进一步研究表明,以老龄人口比和老龄居民年龄阶段虚拟变量反映的家庭老龄化水平,对居民风险资产投资深度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老龄居民不仅更少可能涉足风险资本市场,而且即便进入市场其参与程度也更低。
关键词:
人口年龄结构 生命周期 资产选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巴曙松 王淼 李成林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新生人口比例的减少,我国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家庭的养老储备充足性面临挑战。在储蓄养老向财富养老转型的背景下,探究家庭如何合理、有效地配置资产来积极应对老龄化,对银发时代家庭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现有文献,梳理了人口老龄化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首先根据家庭财务决策的过程,从风险约束、效用函数、信息效率这三个角度重点分析了老龄化如何影响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决策;然后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总结了家庭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投资组合多样性;最后基于风险偏好和信息效率,整理了老龄化对于家庭投资组合有效性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未来可以继续探索的两个潜在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