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57)
- 2023(15970)
- 2022(12994)
- 2021(11841)
- 2020(9712)
- 2019(21491)
- 2018(21518)
- 2017(39673)
- 2016(21992)
- 2015(24464)
- 2014(24685)
- 2013(23745)
- 2012(22079)
- 2011(19921)
- 2010(20386)
- 2009(19083)
- 2008(19098)
- 2007(17525)
- 2006(16037)
- 2005(15021)
- 学科
- 济(84900)
- 经济(84772)
- 管理(57112)
- 业(54967)
- 企(41119)
- 企业(41119)
- 中国(34717)
- 农(28851)
- 地方(25889)
- 方法(24183)
- 制(23434)
- 业经(23115)
- 银(22646)
- 银行(22614)
- 行(21522)
- 财(20907)
- 数学(19424)
- 农业(19111)
- 数学方法(19088)
- 学(18924)
- 融(18880)
- 金融(18872)
- 发(15397)
- 贸(15289)
- 贸易(15270)
- 理论(15200)
- 体(14692)
- 易(14586)
- 环境(13547)
- 度(13257)
- 机构
- 学院(301509)
- 大学(297299)
- 济(116891)
- 经济(113890)
- 研究(112421)
- 管理(105353)
- 中国(92730)
- 理学(86125)
- 理学院(85010)
- 管理学(83251)
- 管理学院(82694)
- 科学(68603)
- 京(66978)
- 财(60406)
- 所(58694)
- 农(54609)
- 研究所(52169)
- 中心(52065)
- 江(51699)
- 财经(44508)
- 北京(43583)
- 范(43330)
- 师范(42836)
- 业大(42807)
- 农业(42134)
- 州(41861)
- 院(41228)
- 经(39979)
- 省(38325)
- 技术(35947)
- 基金
- 项目(187707)
- 科学(145805)
- 研究(142197)
- 基金(130249)
- 家(113849)
- 国家(112751)
- 科学基金(94847)
- 社会(87434)
- 社会科(82293)
- 社会科学(82274)
- 省(76034)
- 基金项目(67131)
- 教育(64949)
- 划(63623)
- 编号(60196)
- 自然(58574)
- 自然科(57168)
- 自然科学(57152)
- 自然科学基金(56075)
- 资助(52965)
- 成果(51313)
- 发(45720)
- 课题(44368)
- 重点(43195)
- 部(39237)
- 创(38622)
- 年(36768)
- 发展(36745)
- 性(36353)
- 创新(36172)
共检索到506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马振涛
即将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之际,我国长期依赖第一支柱养老模式、养老金替代率低的状况愈发不可持续。商业保险参与三支柱养老体系建设相比其他金融行业,具有长寿风险管控、康养服务提供以及资产久期匹配契合度高的优势;养老金融是保险服务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但目前商业保险参与养老产品、服务创新进展不理想,市场上具有强养老属性的保险产品有限;税延养老险试点吸引力不足;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探索参与度不高;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探索尚未被认可;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偏离养老主业,正开始纠偏过程;在生态建设上,“保险机构+养老社区”互动形成了三种模式,但尚难实现稳定盈利。研究在分析原因基础上,提出五方面建议:一是明确自身定位,在三支柱养老体系构建中体现专业化、差异化价值;二是利用保险风险管理领域的长期经验积累,推动养老产品开发;三是发挥保险跨周期资产配置和长周期价值防御优势,确保稳健投资;四是立足“保险+”理念构建养老生态圈,巩固平台打造优势;五是规划引领、循序渐进,做好风险识别,避免盲目投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娄飞鹏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纲要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我国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不仅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较快,而且在此之后人口老龄化水平快速提高,未来人口老龄化水平长期处于高位,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高原"而非"高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龙梦洁
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近代以来世界人口演变的基本趋势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尤其给老年保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结构性改革的开展,政府主导下的基本养老保险计划的保障水平逐步降低,政府在老年经济保障领域的责任进一步退出,而让位于市场化管理运营的企业年金计划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计划。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保障水平的下降,意味着商业保险在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制度 商业保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娄飞鹏
养老金三支柱体系的实质是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养老责任,全球多个国家积极探索并建立了养老金三支柱体系。就我国的情况看,建立发展养老金三支柱体系是发展养老金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养老金三支柱体系,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国养老金的积累过于依赖第一支柱,第二、第三支柱发展相对较慢。后续要进一步明确养老金三支柱体系的改革方向,不断推进养老金三支柱体系的发展,既要改革完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的筹集和管理,又要扩大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的覆盖面,还要大力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储蓄养老计划。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文玫 彭丽 邹凌空
我国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对于物质文化等的需要日益加强,养老金已经成为老年人生活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省作为我国人口大省,其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水平。文章通过对河北省社保保险基金养老保险部分收支情况的分析,结合美国和日本在养老金模式上的先进经验及我国试点地区的经验及问题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河北省应从建立多元化投资产品、发挥财税政策激励作用、完善第三方监管制度三个层次完善河北省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三支柱模式 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静
当前,我国初步形成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但三支柱间发展极不均衡。作为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国家,加快完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已迫在眉睫。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关键词:
第三支柱 商业保险 养老保险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锐欣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积极发展养老实体产业成为解决未来老龄人口养老问题的重要举措。我国养老实体产业发展还存在着土地性质不明确、行业标准不统一、经营模式不规范、税收优惠不普及等问题。保险资本作为重要的社会投资力量,参与投资建设养老实体产业,既能缓解我国养老困境,又有利于保险公司缓解投资压力、匹配长期性负债资产、提高整体偿付能力等等。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实体产业 保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一兮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在近期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相衔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从国家战略层面部署推动第三支柱发展。
关键词:
第三支柱 税收递延 养老保险 第二支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升华 周文霞
封闭单一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体系逐渐被开放协同的、以组织业务发展战略为导向的开放生态型人力资源三支柱管理体系迭代。构建科学、高效、能够驱动组织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三支柱体系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的探索目标。文章从界定组织业务发展战略导向、科学构建人力资源三支柱体系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出发,以期为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增强组织业务发展优势提供借鉴和指引。
关键词:
人力资源三支柱 HRBP COE SSC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光大集团课题组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补齐养老金体系短板,多措并举发展第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是个世界性难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程度日益加深,迫切需要从完善优化养老保障体系与制度设计、发掘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潜力、畅通养老基金投资渠道等多方发力,为增强全社会养老财富储备、积极应对老龄化夯实基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菲 陈共
筹资模式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与关键。本文阐述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养老保险的影响,提出中国化解人口结构老龄化时基本养老保险支付风险的主要策略取向,在于强化制度激励机制,同时兼顾一定的互济性。之后,从宏观经济的消费率和投资率关系、艾伦条件以及资本市场发育状况等方面,论述了中国还不具备足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以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转向积累制(包括完全积累和部分积累)。最后,在对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性质作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个人账户做实的必要性以及"空账"运行对个人权益的影响,并对今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基本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云蕾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巨大、速度较快和未富先老等特点,这对我国现行养老保险体系形成冲击。为了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一要适度延长退休年龄、调整养老金替代率,以缓解收支失衡问题;二要实行统账分离、做实个人账户,以保证制度的有效性;三要完善监管机制、扩大投资渠道,以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文学
人口老龄化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导致社会负担加重,养老保险资金入不敷出。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养老保险模式上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道路。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 个人帐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傅端香 张梦婕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总量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作为全国人口大省之一的河南省,2000年就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使老年人口的构成呈现高龄比重增加、低龄基数增大的趋势,加剧了社会养老矛盾。随着丁克家庭、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在人口老龄化形势下,社会化养老需求日益迫切。本文在对河南省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周思颖
人口深度老龄化背景下,保险科技为解决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缓慢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式,对其创新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保险科技提升其各项管理能力、完善全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升级、减少信息不对称等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创新发展的路径;分析了其可能面临产品和服务创新难、相关数据获取难、有效监管难、复合型人才缺乏的挑战;并借鉴保险科技赋能其他险种及行业的经验,最后从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产品体系、深度挖掘养老行业数据、实施动态化和科学化的风险管理、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提出推动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实现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